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人二倍体细胞培养上就影响干扰素超诱导的某些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肌皮二倍体细胞株的干扰素超诱导能力高于人肺二倍体细胞株。黄芪处理细胞在超诱导系统中可以生产较高量的干扰素。聚I:C和环已亚胺能在超诱导的整个过程持续存在,但放线菌素D和光辉霉素则在超诱导终止前作用1小时最适宜。光辉霉素与放线菌素D有相似的干扰素超诱导作用。聚I:C与环已亚胺的适宜作用时间为7~9小时。在适宜条件下,干扰素的产量在超诱导系统中比单诱导增加170~248倍。本研究可为大量生产纤维细胞干扰素及提取干扰素mRNA提供依据,并为阐明干扰素超诱导机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Mern 细胞对聚肌胞超诱导的干扰素反应比HF细胞的低57倍,出现时间晚6 小时,干扰素mRNA 转录高峰量低10~100倍,但从胞浆干扰素mRNA 高峰到干扰素活性高峰之间相差则同为6小时,干扰素mRNA在胞浆中的降解动态也基本相同;上述干扰素反应差异的本质在转录前水平;两种细胞均主要产生β干扰素,虽也产生少量α干扰素,但其mRNA在胞浆中含量低,并迅速降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人淋巴细胞与FL细胞共同培养后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活性转移的机理。受者FL细胞表达的抗病毒转移活性具有下述特点:①用PHA封闭FL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后,不影响FL细胞表达转移的抗病毒活性;②混合培养时存在的抗2-5P_3A_3抗体不影响FL细胞表达抗病毒活性;③用放线菌素D抑制FL细胞的mRNA合成,能抑制FL细胞表达抗病毒活性。据此我们认为,干扰素活化后淋巴细胞膜上形成的第二信使分子可能是介导细胞之间密切接触转移抗病毒活性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Interferon、TFN)是由病毒或其它诱导剂刺激宿主细胞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人的干扰素由于产生的细胞不同其抗原性质也不同,分为αβ、γ三种。人白细胞IFN(IFN—α)从白细胞中产生,人纤维母细胞IFN(IFN—β从纤维母细胞中产生,人免疫IFN(IFN—γ)从T细胞的免疫应答中产生。IFN—γ为主要的抗原类型。 1 干扰素的作用机理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抗细胞作用等一系列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5.
杨苏河  杨扬 《广东医学》2005,26(3):415-417
目前认为干扰素是由特定的诱导物 (包括病毒与非病毒 )作用下 ,由细胞基因编码产生的一种或多种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并非直接作用于病毒 ,其活性又受另一组细胞基因组的调控 ,即干扰素作用于细胞时 ,又诱生另一类基因产物 (AVP)。由于这类基因产物 ,引起细胞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 ,抑制细胞分裂和肿瘤细胞增殖 ,以及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的活性 ,这是一个系统 ,故称为干扰素系统 (IFNS)。基因研究表明 ,β -干扰素与α -干扰素有 80 %的序列相同 ,具有许多相似的生物学及生化特性 ,所以 ,在干扰素分类学上将 β -干扰素归属于Ⅰ型干扰素[1] ,…  相似文献   

6.
1957年,A·Isaacs和J·Lindenman在研究流感病毒的干扰现象时,发现灭活的病毒作用于细胞后,细胞产生一种可溶性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干扰活病毒的繁殖,他们将其称为“干扰素”(Interferon—IFN)、1980年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规定了如下定义: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组的调解和控制,涉及RNA和蛋白质的合成.IFN是细胞分泌的一类功能性蛋白质.在开始阶段,人们只把IFN看作是干扰现象的介质,直到70年代,由于对IFN的深入研究,发现IFN除具有广谱抗病毒等活性外,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这种抗瘤作用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并作了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是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细胞在适宜的诱生剂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它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活性,是机体自身产生的一种抵御外来病毒人侵,维持机体或细胞功能自我稳定的防御性物质。聚肌胞是一种合成的RNA,具有广谱抗病毒、诱生干扰素和免疫促进作用。刺激机体细胞产生内源性干扰素,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我科自1994年应用北京海军总医院生产的外用干扰素(人白细胞干扰素一a干扰素)3XIO6单位/ml,点眼,配合应用广州天心制药厂生产的聚肌胞Zing/Zrnl球结膜下注射或肌注治疗35例单疤性角膜炎取…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类淋巴母细胞干扰素的诱导特性:Namalwa细胞系的干扰素诱生能力大于Raji和余奴系,而诱生剂中以NDV和仙台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较大,但“起动”和超诱导均无作用;诱生干扰素适宜的细胞浓度为10~6/毫升;增殖期的Namalwa细胞诱生能力较大;黄芪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对Namalwa细胞干扰素的诱生系统有明显刺激作用,在最适条件下粗制干扰素平均滴度可达40,000单位/毫升。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与细胞膜上干扰素受体相互作用从而诱导细胞建立抗病毒状态。Blalock等最近报道,干扰素的抗病毒与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能通过同种属或异种属细胞之间密切接触而转移。因此推测,干扰素—膜受体作用途径和细胞之间干扰素活性转移  相似文献   

10.
人干扰素系人细胞的一类诱生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近十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已经表明,干扰素对某些病毒病和恶性肿瘤有明显疗效。然而,天然人干扰素大都用人血白细胞制备,来源困难,价格昂贵,不可能推广使用。本研究采用基因工程方法、从干扰素mRNA的高效诱生、cDNA合成、基因克隆及鉴定,cDNA结构测定、高效表达,产品纯化,多肽N端部分序列测定以及实验室小试生产流程等,使大肠杆菌发酵生产人αD  相似文献   

11.
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及乙醇分级沉淀法从分泌抗人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组织中提取mRNA。微量注射mRNA于蛙卵母细胞。72h后以~3H—Leu参入值测定蛋白质合成增加,并以免疫沉淀方法证明了mRNA注射蛙卵产物具有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除了具有抗病毒和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生物学作用外 ,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可调节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细胞的抗瘤活性。本实验用MTT法检测了基因重组人干扰素a 2b对脐血和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K活性的调节作用。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2份脐血标本来源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正常分娩的胎盘血 ,10份成人外周血标本来自健康自愿者 (平均年龄 33.0岁 ) ,均肝素抗凝 (2 5U/ml) ;基因重组人干扰素a 2b ,为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 ;K5 6 2细胞株购自武汉大学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MTT为Sigma产品 ,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表达hIFN-λ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具有抗病毒活性的rhIFN-λ3蛋白。方法用口腔滤泡炎病毒VSV刺激A549人肺腺癌细胞,抽提总RNA,经RT-PCR获得全长cDNA,与pcDNA3.1/myc—his(-)A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体pcDNA3.1A-hIFN-λ3,并在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试验研究表达产物的抗病毒活性。结果经PCR和限制性酶切鉴定以及DNA测序确证重组入载体中的基因片段不仅方向正确,而且确为hIFN-λ3,与GeneBank报告序列完全一致,并成功地在COY-7细胞中瞬时表达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rhIFN-λ3蛋白。结论该研究成功地克隆出hhIFN-λ3基因编码序列,并在COS-7细胞中获得瞬时表达,证明了rhIFN-λ3蛋白具有抗病毒活性,为今后干扰素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现已公认,人白细胞系统是制备人干扰素的一个最为稳定的系统。因此,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单位都采用这一系统来制备人干扰素。近年来,虽然对动物干扰素mRNA在异源细胞或无细胞系统中的翻译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是,对人白细胞干扰素mRNA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翻译研究尚未见有人报道。从干扰素基因工程角度考虑,为寻求重组模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猪干扰素γ(porcineinterferongamma,poIFN-γ),并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择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了猪干扰素-γ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变性、复性、纯化后,测定其抗病毒活性。结果目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表达,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84.5%,纯化后的纯度达到95%以上,在PK15细胞上抗滤泡性口炎病毒比活性为6.2×105U/mg。结论PoIFN-γ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是机体正常细胞在诱生剂作用下产生的具有种属特异性的糖蛋白,其生物学活性主要是广谱抗病毒增殖、抗肿瘤等细胞分裂、调节免疫反应及抑制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等,因而人们正致力研究将其用于防治人类疾病及有关的基础理论方面。人的自然干扰素主要分为α、β、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Interferon)1957年在英国被生物学家发现。近十几年才明确它是在病毒感染细胞时所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复合体。Denys和Finter相继证实,给予动物足够剂量的干扰素,可有效的阻止病毒感染。1966年,Stander等由人体血液离心时分离的棕黄色层的白细胞中生产出可供临床使用的干扰素。这种人体白细胞产生的干扰素,是以后很多年临床使用的干扰素唯一来源。干扰素是一种细胞激活素(Cytokines),有很高的生物学活性,lng/ml浓度就能产生所需要的抗病毒效果。干扰素另一特点是它生物活性的多样性;例如,  相似文献   

18.
最近9年来,我有机会获得人白细胞干扰素的供应,来进行临床应用的研究。今天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们所取得的某些经验。一、干扰素的特性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它具有极为强大的抗病毒活性。现在人和小白鼠的干扰素已被提纯,而人干扰素的部分核酸顺序已被确定,纯化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可达10~9单位/毫克蛋白以上。每个细胞只需要一个分子的干扰素,即可达到抵抗病毒感染的状态。它是一种广谱制剂,既可对抗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也能抑制更复杂的细胞内寄生物。所有的脊椎动物都能产生干扰素。除了细胞内的病原体可以诱生干扰素之外,一些药物也可以诱生干扰素。作为一种淋巴因子,干扰素也是细胞免疫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进展     
一、概述各种细胞可受不同种的病毒感染后而产生干扰素.干扰素须进入另一细胞才能发挥抗病毒作用.干扰素除可由病毒诱导外,也可由一些二级结构稳定的聚合核苷酸作用而产生.其中一种较强的诱导剂即双股 RNA 的 PolyI:C.此外,T 细胞和一部分B 细胞受促分裂素作用后亦可产生干扰素,后者是一种淋巴因子。还有一大组种类繁多的因子亦可在一些细胞中诱导干扰素,特别是巨噬细胞.受病毒感染后可能就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形成的双股 RNA是干扰素最重要的诱导剂.从分子水平上来探讨诱导干扰素确切的机制,目前尚未阐明,但已知这种刺激可使细胞核转录干扰素的 mRNA.人的第5对染色体有编码干扰索的 mRNA 部分。在胞浆内 mRNA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人β干扰素多肽的化学本质和生物学性质,必须首先纯化干扰素。我们采用干扰素抗体亲和层析技术,获得了完全纯化的人β干扰素。粗制人β干扰素是用SV40转化的人成纤维细胞(C—10系)制备的。该细胞先用同种干扰素“起动”18~20小时,再用聚1:C,环己亚胺和放线菌素D超诱导方法诱生干扰素。粗制干扰素先经过可控孔径的玻璃滤器初步纯化,然后经Con-A葡聚糖凝胶柱和凝胶电泳可获得纯化干扰素。进一步用此纯化干扰素,免疫新西兰白家兔,获得高效价的抗血清(10~6单位/毫升)。后者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