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血透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的现状.方法 对80名血透室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强化培训,在培训前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表明:(1)在防护观念和行为方面:标准预防与普遍预防、血液传播疾病的三级防护、职业暴露与安全注射、洗手习惯、随时携戴手套习惯、用过的针头回套习惯、戴口罩及防护目镜习惯、医疗垃圾分类盛放及倾倒、折安瓿包纱布、针头分离等10项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意识到皮肤被刺伤的危险并戴上手套、被刺伤割伤后清洗伤口并注射疫苗等2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2)职业伤害方面:针刺伤、胃炎、神经衰弱、乙肝病毒感染发生明显减少,除乙肝病毒感染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3项的结果均有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并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和采用各种有效防护措施等,使血透室工作人员的防护观念和行为有了明显改进,自身素质明显提高,职业伤害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加强职业防护对减少血透室工作人员职业伤害的影响情况。方法对80例血透室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强化培训,在培训前后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在防护观念和行为方面:标准预防与普遍预防、戴口罩及防护目镜习惯、医疗垃圾分类盛放及时倾倒、包纱布折安培、针头分离等10项内容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伤害方面:针刺伤、胃炎、神经衰弱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血透室工作人员的防护观念和行为都有了明显改进,职业伤害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加强职业防护对减少血透室工作人员职业伤害的影响情况。方法对80例血透室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强化培训,在培训前后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在防护观念和行为方面:标准预防与普遍预防、戴口罩及防护目镜习惯、医疗垃圾分类盛放及时倾倒、包纱布折安培、针头分离等10项内容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伤害方面:针刺伤、胃炎、神经衰弱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血透室工作人员的防护观念和行为都有了明显改进,职业伤害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加强职业防护对减少血透室工作人员职业伤害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80例血透室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强化培训,在培训前后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结果 在防护观念和行为方面:标准预防与普遍预防、戴口罩及防护目镜习惯、医疗垃圾分类盛放及时倾倒、包纱布折安培、针头分离等10项内容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伤害方面:针刺伤、胃炎、神经衰弱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血透室工作人员的防护观念和行为都有了明显改进,职业伤害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方法]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生物感染、锐器伤、电离辐射、挥发性药物、噪声、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采用了正确的操作,良好的通风换气设备,防电离辐射、噪声,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的防范措施.[结果]增强手术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结论]手术室工作人员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6.
手术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方法]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生物感染、锐器伤、电离辐射、挥发性药物、噪声、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采用了正确的操作,良好的通风换气设备,防电离辐射、噪声,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的防范措施.[结果]增强手术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结论]手术室工作人员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7.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供应室工作人员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经常与污染物、高浓度的消毒剂接触,有发生被锐器刺伤等各种意外的危险。因此,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十分必要。介绍防范感染性疾病.环境污染、噪声的危害及减轻和避免生理、心理疲劳等的具体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供应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可减少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结论]根据供应室职业危害的因素,制订职业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9.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供应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可减少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结论]根据供应室职业危害的因素,制订职业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0.
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提出防护措施。方法用调查研究方法对综合性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综合性医院消毒供应室存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职业暴露危险,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防护措施。结论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职业暴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危害、确保医务人员心身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 目的:通过对血透室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及防护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血透室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及防护状况,为制定血透室护理人员因职业暴露导致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和管理,有效采取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流程 减少职业损害。  相似文献   

12.
实验动物作为人类的替代品用作生物试验模型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新药的问世、疫苗的诞生、各种疾病模型的建立、医用材料的发明等都离不开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的广泛运用,使生命科学得以速猛发展,在解除人类病痛、控制传染病疫情、破译疑难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实验动物对人类也有潜在的生物危害,很多人畜共患病、实验室相关疾病感染、动物性气溶胶感染等同样可导致新的疫病发生.由此可见,动物室工作人员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做好职业防护工作、预防动物源性感染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已受到普遍关注,尤其是供应室人员的自我防护。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们有面临感染性疾病、环境污染、意外和噪声等的危害。且容易产生生理和心理疲劳。因此,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供应室工作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降低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方法: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分析供应室工作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采用规范流程及防范各种危害因素的一系列对策。结果:增强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保障了职业安全。结论: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丁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626-5626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血透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而制定规范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血液透析护士的防护意识,有效的保护了血透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结论通过对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的总结分析,充分认识职业危害因素,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有效保护了血透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供应室工作人员经常接触各种污染物品,并应用各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其中涉及的大多数因素对人体有害,如不清楚危害因素或缺乏自我防护知识,易导致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18.
血透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对其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对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1生物因素及防护措施 护士要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尤其血液,感染HBV、HCV及艾滋病等的机率很高,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被其污染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9.
消毒供应中心为高危科室,承受着全院所有医疗器械(包括外来器械和各种管道、腔镜等)用后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等工作,操作繁杂,涉及面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危害因素之中,常会受到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物和气溶胶的危害[1].近年来,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性危害和防护已引起国内外同行普遍关注.现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探讨其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培新  徐洁 《全科护理》2010,8(28):2598-2599
消毒供应中心为高危科室,承受着全院所有医疗器械(包括外来器械和各种管道、腔镜等)用后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等工作,操作繁杂,涉及面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危害因素之中,常会受到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物和气溶胶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