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天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078-5078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无病性的不自主抽搐为特点的疾病,以中年后女性为多,多为神经炎的后遗病症。笔者于2005—2011—10采用火针治疗阵发性面肌痉挛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护理浙江医院(杭州310013)金益美杭州市邵逸夫医院(310016)顾跃英胡兴越面肌痉挛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的阵发性不自主抽搐。以往药物、针灸治疗均无明显效果,不仅给患者造成肉体上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面肌痉挛为临床常见病,多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开始为眼眶周围的眼轮匝肌间歇性不规则轻微抽搐,之后以较慢的速度逐渐扩展到口轮匝肌、口角提肌、颊肌等半侧面肌,引起闭眼、露齿、口角及颊部抽搐等一些习惯性动作。本病病因不明,可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因素而加重发作,睡眠后停止发作。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面肌痉挛5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翠菊 《护理与康复》2005,4(3):205-206
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面神经支配的一侧面肌不自主抽搐样收缩,可致病侧睑裂变小、口角歪斜,常有损形象,影响社交,甚至引起功能性残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手段,可迅速缓解或消除肌肉痉挛及相关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对90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是指以一侧的面神经所支配的肌群不自主的、阵发性的、无痛性抽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无其它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同时脑电图正常,肌电图上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加重。本病多发生于一侧,双侧者少见,好发于中年以后。面肌痉挛在中医学中属于"筋惕肉瞤、筋急、风症"等范畴,为针灸临床常见病之一。现就近5  相似文献   

6.
面肌痉挛是发生于一侧面部表情肌的阵发性不自主的痉挛和抽搐,又称半侧颜面痉挛或面肌抽搐。虽不危及生命,但反复的面肌抽动常使患者处于尴尬境地,造成很大的生活不便和精神痛苦。因病因不明,治疗起来往往颇感棘手。中、西药、针灸、注射、疗效均欠满意。2002年至2004年,我院理疗科收治了12例面肌痉挛的病人,采用沈阳产CZT-8A电脑超声、中频治疗机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指一侧颜面部阵发性,不自主的肌肉痉挛。HFS虽无生命危险,但其不自主的面容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社交生活和心理健康。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创伤小,治愈率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完全保留血管、神经功能,因此成为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2008年2-4月对9例HFS患者实行了MVD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面肌痉挛初期表现为一侧上、下眼睑间断性抽动,随病情发展涉及整个面部,面肌痉挛连动嘴角,甚至连带肩部。原发性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不受控制[1-2]。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手段较多,如口服药物、中医针灸、注射神经阻滞剂、手术等,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神外科常用的根治术[3]。本研究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面肌痉挛的电生理变化及A型肉毒毒素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是指面神经受激惹而产生的功能紊乱症候群.多是一侧发病,双侧罹患者很少.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面肌不自主抽动,因疲劳、紧张而加剧,严重时可呈强直痉挛状态.原因不明,部分患者发病前有面神经损伤史.  相似文献   

10.
面肌痉挛亦称面肌抽搐,是一侧面神经受激惹而产生的功能紊乱症候群。显微血管减压术以其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可重复实行等优点。成为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本次研究采用耳后小切口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14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面肌痉挛(Ilemifacial spasm,HFS)是指一侧颜面部阵发性,不自主的肌肉痉挛[1].HFS虽无生命危险,但其不自主的面容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社交生活和心理健康.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创伤小,治愈率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完全保留血管、神经功能,因此成为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2008年2-4月对9例HFS患者实行了MVD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可严重影响生活。西医在治疗面肌痉挛方面效果欠佳,熊继柏教授认为面肌痉挛发生多与风邪有关,所谓风胜则动是也。治疗“面风”多从风出发,风为阳邪。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风易扰动面部经络,出现面部肌肉跳动,故常以天麻止痉散为主方加减治疗。天麻止痉散主要由天麻、全蝎、蜈蚣、僵蚕组成,主要功效为祛风止痉。熊继柏教授诊治面肌痉挛患者屡获良效,现列举熊老治疗面肌痉挛案例3则,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其治疗面肌痉挛疾病方面的临证经验,为临床上治疗痉挛抽动案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面肌痉挛亦称面肌抽搐,是指一侧面部肌肉间断性不自主阵挛性抽动或无痛性强直。多于中年以后起病,女性较多。早期多以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  相似文献   

14.
面肌痉挛(或面肌抽搐)是一种常见病,在诊疗问题上必须掌握面肌痉挛的特点,找出病因,用中西两法治疗。一、面肌痉挛的特点 1.面肌痉挛是一种无痛性、不规则的阵挛性面部肌肉的抽动,通常先开始于眼轮匝肌收缩,抽动常局限于眼睑或口角,严重时可扩展至整个半侧脸部,包括颈阔肌。 2.常为一侧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很少两侧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15.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功能性疾病,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多从眼轮匝肌开始,进而进展至整个面部。周围神经压迫是原发性面肌痉挛最常见的病因学说,其中血管压迫最多见,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血管压迫面神经导致其运动核兴奋性增高,因此对于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位置关系识别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面肌痉挛的鉴别和诊断,该文主要从磁共振形态学成像方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及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四方面对近年来磁共振成像在面肌痉挛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吴翠菊 《护理与康复》2005,4(3):205-206
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面神经支配的一侧面肌不自主抽搐样收缩,可致病侧睑裂变小、口角歪斜,常有损形象,影响社交,甚至引起功能性残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手段,可迅速缓解或消除肌肉痉挛及相关症状[1],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对90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为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1].其病因较复杂,以往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我科自1999年4月开始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对24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了局部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 ,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 ,因而又称为半面痉挛 ,偶可见于两侧[1] 。其病因较复杂 ,以往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我科自 1999年 4月开始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对2 4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了局部注射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面肌痉挛患者 2 4例 ,其中男 10例 ,女 14例 ,年龄 36~ 6 8岁 ,平均 5 2岁。病程为 3个月~ 14年。 2 4例患者均为半侧面肌痉挛 ,排除了眼科疾病 ,无特殊神经系统改变 ,且使用过多种药物治疗均无效。…  相似文献   

19.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亦称面肌抽搐,是一侧面神经受激惹而产生的功能紊乱症候群[1],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不自主抽动,痉挛开始多起于上、下眼睑,逐渐向面部发展,逆向发展少见。可因疲劳、紧张而加剧,尤以讲话、微笑时明显,发展到晚期肌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0.
35例面肌痉挛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而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偏或半侧颜面痉挛、面部肌张力障碍综合征(Meige 氏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的疾病。本病虽对生命无严重威胁,但频繁发作常造成患者精神与生活上的极大痛苦,目前尚无特殊疗法。近年来我们在门诊使用2%普鲁卡因行茎乳孔封闭治疗面肌痉挛病人35例,远近期疗效均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