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市市区1999年~2001年蝇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配合除害工作的开展 ,美化环境 ,我们连续多年在青岛市区对蝇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进行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方  法采用诱蝇笼法。规格为 2 5× 2 5× 40 cm的方形天幕式诱蝇笼。诱饵为糖、醋适量混合而成。由专人定时定点放置诱饵 ,次日用 1 % DDV杀死笼内蝇类 ,将其编号带回实验室分类计数。 1 999年~ 2 0 0 1年 ,每年 4~ 1 0月 ,每旬监测一次。2 选  点全市共设 40个监测点 ,选择居民区、特殊行业、医院、其它各 1 0点。3 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采集样本 1 8948只 ,分为 4科 3 6种。3 .1 蝇类构成情况 :青岛市区以丽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种诱饵在笼诱法蝇密度监测中的效力差异做初步比较。方法笼诱法监测蝇密度,诱饵使用腐鱼内脏与糖醋水混合物。使用χ2检验统计蝇种构成比差异,圆形分布法计算诱饵间季节消长。结果 2种诱饵捕获蝇类种类无差异,糖醋饵诱获物中以丝光绿蝇占优,腐鱼饵诱获物仍以丝光绿蝇占优,但两者捕获蝇当中铜绿蝇与大头金蝇占比存在差异。结论 2种诱饵对铜绿蝇(χ2=5.04,ν=1,P=0.02)和大头金蝇具有引诱力差异(χ2=34.29,ν=1,P=0.000),诱饵间蝇类季节消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7,P>0.3),国家蝇密度监测方法可用于成都市。  相似文献   

3.
不同诱饵对诱蝇笼现场诱蝇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以糖醋和腐鱼为诱饵的诱蝇笼捕蝇效果。方法:现场试验。结果:腐鱼诱饵的诱蝇数量多于糖醋诱饵(P<0.05),前者主要诱集绿蝇和金蝇,后者主要是家蝇和绿蝇。首只苍蝇进入以腐鱼和糖醋为诱饵的诱蝇笼时间分别为2分钟和39分钟,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腐鱼为诱饵的诱蝇笼诱蝇效果好于糖醋诱饵,建议在蝇密度监测时采用混合诱饵。  相似文献   

4.
苏英姿 《医学动物防制》2000,16(12):623-624
<正> 为适应莱西创建卫生城市的需要,科学防制蝇类,几年来对城区三种类型生境内的蝇类进行了监测。结果如下:1 监测地点与方法 1997—1999年在莱西市城区选择东、南、西、北4处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1处。个体小饭店5家,绿化带1块,用笼诱法。笼为园柱形,高40cm,直径25cm,圆锥形芯高35cm,顶口直径2cm木制尼龙网。用糖醋混合物作诱饵。每月上、中、下旬各放笼1次,第一天上午8:00放笼,第二天上午8:00收笼,将捕获蝇类用菊酯类气雾杀虫剂杀死后镜检分类计数。  相似文献   

5.
<正> 苍蝇是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昆虫之一,根据全国爱卫办《关于四害密度监测上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于1998年4—10月,对青岛市四方区的苍蝇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地点和方法1.1 调查地点 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分别设置了8个捕蝇笼,其中居民区3个、市场2个、食品加工场所3个。1.2 调查方法 使用方形天幕式诱蝇笼,诱饵选用粮醋混合物,比例为1:2,每个监测点放诱蝇笼1只,1998年4—10月每旬监测1次,每天上午8:00时放笼,次日上午8:  相似文献   

6.
<正> 为掌握我市城区蝇类密度,蝇种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指导我市灭蝇工作,现将我市1994~1998年城区蝇类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点的选择 根据城区不同方位及特殊行业,选择了市宾馆、市建委、卫生局、华洋大酒店、28中5个固定监测点。1.2 监测方法 采用诱蝇笼诱捕法,诱饵为糖、醋混合物,每点每次各50g。监测时间从4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安市城区蝇类种群密度及消长情况,为制订科学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将诱集的成蝇用乙醚杀死后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全年共诱集成蝇1 368只,平均蝇密度为10.13只/笼。7月蝇密度最高,达25.07只/笼,棕尾别麻蝇和大头金蝇为主要优势蝇种。结论开展蝇类防制应以环境治理为主,并结合种群特点和密度消长规律进行科学防制。  相似文献   

8.
<正>为给防制蝇类和研究苍蝇与疾病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1995—1998年对通州市的苍蝇种类及其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1 现场选择 在市区的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选择肉类加工厂、酿造厂、饮食行业、居民区、垃圾填埋场5种生态环境为监测点。1.2 监测方法 采用笼诱法。笼高40cm,底圆直径25cm,锥形高35cm,顶口直径2cm捕蝇笼。尖子蟹为诱饵,于每年3—11月,每旬测定1次,每次8时布笼,16时收笼。监测做到定人、定点、定时、定工具、定诱饵,并记录当天的气象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绵阳市城区地震后蝇类的种群和密度,为预防和控制蝇类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和《绵阳市2010年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选取大西门片区、游仙片区和高水片区为监测点,以笼诱法调查蝇类的种群和密度。结果绵阳市城区丝光绿蝇、铜绿蝇、巨尾阿丽蝇、家蝇、大头金蝇、棕尾别麻蝇、厩腐蝇、夏厕蝇的平均密度依次为4.07、1.58、0.41、0.18、0.18、0.06、0.04、0.04只/笼。蝇类季节消长高峰在7月。各类生境蝇类密度分别为农贸市场15.52只/笼、绿化带11.19只/笼、餐饮外环境8.64只/笼、居民区7.38只/笼。各片区蝇类密度分别为大西门片区6.26只/笼、游仙片区13.86只/笼、高水片区10.71只/笼。结论本次调查掌握了地震后绵阳市城区蝇类病媒生物的具体情况,为政府制订蝇类病媒生物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掌握我市"四害"种群、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制订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蚊类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类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统一用粘蟑纸(规格:17 cm×10 cm)。结果全年鼠密度为0.05%,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蚊密度为0.39只/h,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蝇密度为2.29只/笼,以棕尾别麻蝇为优势蝇种;蟑螂密度为0.70只/张,主要为德国小蠊,农贸市场蟑螂密度显著高于其它场所(2χ=587.25,P<0.005)。结论对鼠、蟑螂的防制应采取加强卫生宣传以及治理环境和化学药物并重的综合治理方针;对蚊、蝇的防制应主要采取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孳生地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西宁地区蝇类密度与季节消长规律,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每个监测点设置1个配有新鲜饵料的天幕式捕蝇笼,放置8h(9:00~17:00),收集到的蝇类用乙醚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数量,并计算蝇类密度。结果西宁市2010年平均蝇类密度为13.06只/笼;优势蝇种为厩腐蝇、新陆原伏蝇;蝇类季节消长呈单峰型,9月份达最高峰。结论孳生环境和防治措施是影响蝇类密度和种群的主要因素。蝇类防制应采取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制措施,以达到降低蝇密度、控制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银川市灭蝇工作后蝇密度情况,为今后防蝇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89年3月至11月,对银川市部分地区蝇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摘要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法室外选择农贸市场、餐馆下脚料小型垃圾堆各一处;室内选居民住房、小饭馆各5个,分別采用以鱼粉为诱饵的天幕式诱蝇笼  相似文献   

13.
搞好环境卫生,控制蝇类孳生,是创建“卫生城市”的重要内容。为掌握西宁市区的蝇类密度、季节消长、孳生繁殖场所,为灭蝇提供依据,我们1995年在西宁定点进行了蝇类季节消长情况调查。调查方法1器械:天幕式诱蝇笼。2时间:4月上旬至11月下旬,上午9时放笼,下午5时收笼。3地点:人住区的花园、垃圾场。4W饵:北京臭豆腐。调查结果1笼诱蝇种:8个月共笼诱6092只,检出4科12种[1]2月份分布:该地区蝇类4月份开始人笼,11月上旬室外有个别蝇种活动,但人笼很少,见附表。3雌雄比例:笼诱蝇种6092只,雄蝇1572只,雌蝇3510只,未分雌雄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芜湖市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蚊类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蟑螂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鼠密度为0.43%,小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66.67%。中华按蚊是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30.47%。蚊密度程单峰型,8月蚊密度最高,不同的环境中,牧畜棚蚊密度最高,为20.255只/人工小时。蝇密度是6.55只/笼,包括2科7种,农贸市场环境的蝇密度最高,为10.04只/笼,巨尾阿丽蝇、家蝇为优势蝇,监测期蝇密度呈现单峰型,9月达最高峰;蟑螂平均密度0.51只/张,蟑螂密度高峰期是5月,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64.87%,农贸市场蟑螂密度最高。结论基本掌握了芜湖市辖区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及密度动态,提示政府应加强经费投入,确保病媒生物监测工作顺利开展,为今后实施实时病媒生物控制和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建一个垃圾场将产生一个新的四害孳生地 ,会改变当地环境“四害”的优势种群和分布特点。因此 ,测定鼠蝇密度本底值就显得十分重要 ,它可以为未来合理使用杀虫剂、预测垃圾环境污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和分析周围人群健康变化提供科学依据。1 方  法近年 ,我们依据《江苏省城市四害密度监测技术方案》 ,蝇密度监测采用标准诱蝇笼法 :在新建垃圾场的东、西、南、北 4个方向各放置一只标准蝇笼 (笼高 40cm ,底圆直径 2 5cm ,锥形高 3 5cm ,顶口直径 2cm) ,采用统一的鱼肠诱饵 ,于早晨 8时放置 ,下午 4时收回。收回的苍蝇在实验室…  相似文献   

16.
邱建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4):1152-1152
福安市位于东经119°44′北纬27°40′,年平均气温19.93℃,平均相对湿度73%,年降雨量1235.33mm,全市人口63万,城区海拔780m,属山区丘陵地带。为了解我市蝇类分布和重要蝇种的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控制肠道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年1月 ̄2004年12月份,在城区开展蝇类种群分布调查。1调查方法分别选择农贸市场、饮食店、屠宰场、垃圾场和居民区等环境为观察点,采用笼诱法,以烂鱼、剩饭等混合诱捕,每月观察一次,每个点布放诱蝇笼一个,于上午9时布放,下午17时左2.3种群密度以全年诱获蝇数计算密度,平均173.2只/笼/日,垃圾场和屠宰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笼诱法和粘蝇纸法在苍蝇密度监测中的差异,为选择更合适的苍蝇密度调查和灭效评估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同一环境地点中同时布放粘蝇纸和捕蝇笼进行比对试验,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监测结果。结果粘蝇纸法的平均密度为6.44只/张,笼诱法的平均密度为1.81只/笼,经统计学分析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粘蝇纸法和笼诱法所诱捕的优势蝇种均为家蝇,其次为丝光绿蝇,在诱捕成蝇的种群方面两者没有显著差别。结论粘蝇纸法能捕获监测环境中更多的苍蝇,更能真实反映实际的苍蝇密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柳州市城区蚊、蝇类季节消长规律及种群构成,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密度监测用人工小时法,蝇密度监测用诱蝇笼法。结果蚊在第二、四季度出现密度高峰,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群;蝇类密度2008年分别在2、7月出现高峰,2009年则在4、6、8、9月出现高峰,以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和巨尾阿丽蝇为优势种群。结论柳州市区蚊蝇密度较高,应在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策略基础上,结合种群和密度消长等生态学特点科学开展防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江阴市病媒生物种群密度、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成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结果平均鼠密度为0.05%,优势种为褐家鼠;平均蚊密度为0.80只/(台·h),优势种为淡色库蚊;平均蝇密度为1.46只/笼,优势种为市蝇;平均蟑螂密度为1.37只/100张,优势种为德国小蠊。结论 4种病媒生物密度仍处于低水平,地方优势种群无变化,控制其密度应开展卫生宣传,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厦门市苍蝇种群构成、密度分布及季节变化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思明和翔安两区设置监测点10个.遵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采用笼诱法,每次放置6h,上午9~ 10点之间布放,下午3~4点间收回.每月中旬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12次.结果 捕获苍蝇899只,苍蝇平均密度7.49只/笼,其中家蝇、市蝇、瘦叶带绿蝇为优势蝇种,分别占捕获蝇类的26.92%、17.58%、15.68%;环境分布以绿化带密度最高,达16.17只/笼,餐饮外环境最低,为4.12只/笼;密度时间分布以6月份最高,达19.3只/笼,12月份最低,为2.3只/笼.结论 2014年厦门市苍蝇种群丰富,以家蝇、市蝇、瘦叶带绿蝇为优势种,全年蝇密度6月份最高,12月份最低,各种环境类型中以绿化带密度最高.应根据其分布特点采取环境治理、物理和化学方法消杀等综合措施加以防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