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士接触到动脉血采集的机会也相应增加。正确留取标本在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动脉搏动明显的患者,护士经常能快速准确地采集到动脉血,但如果患者的动脉搏动不明显,则经常出现反复穿刺或误采集到静脉血的现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血气分析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3.
两种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注射器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的检测效果。方法 将68例血气分析检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1ml玻璃注射器采血,对照组用1ml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分别对采血所需要的时间、穿刺成功率、自动回血及血标本中混杂空气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论 玻璃注射器采血组较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组,耗时少,穿刺成功率高。建议临床上做血气分析检测时最好使用1ml玻璃注射器采血。 相似文献
4.
秦智君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9):74-75
本文通过100例次采血的临床实践和体会,分别介绍了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使用两种针头的方法,采血用物准备,部位选择注意事项、护理、结果、讨论小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给临床医生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为患者得到及早的诊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比较采用一次性头皮针与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效果,探讨减轻患者在穿刺时的痛苦,保证血气标本质量的方法.方法将600例需抽取动脉血气标本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采集标本,对照组直接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标本.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血分辨率,一针多用性和患者疼痛程度的差异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头皮针采血其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血分辨率、一针多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采用一次性头皮针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动脉血分辨率好,能一针多用,减轻患者疼痛的优点,从而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7.
2009年7—9月,我科对180例患者采用一次性动脉采血针进行采血,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动脉血气分析是危重症患者重要的监测指标,对呼吸衰竭诊断、抢救和治疗,酸碱平衡失调诊断与治疗,低氧血症的判断,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等具有重要意义。正确采集动脉血是控制血气标本结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高质量的采集标本就没有实验室准确的结果。现就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采取动脉血气标本的有关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血气分析只能检测pH、二氧化碳分压(PCQ)、氧分压(P02)等指标。AVLOMNI九型多参数分析仪仅需少量动脉全血即可同时检测数十项临床检测指标;但对检测标本要求较严格。临床工作中常常由于采血方法错误,送检标本无法得到准确检测结果。本文探讨与检测质量相关且易为临床忽视的有关技术问题,目的在于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ABG动脉血气针与玻璃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效果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进行ABG动脉血气针与玻璃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效果比较,寻求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疼痛和血液标本测量结果准确的方法。方法:对30例患者同时行ABG动脉血气针抽取动脉血与玻璃注射器穿刺抽血方法进行比较,观察病人疼痛程度、一针穿刺成功率、主要血气分析结果等。结果:ABG动脉血气针穿刺抽血减轻了病人疼痛程度,提高了一针穿刺成功率,二种穿刺血标本主要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有条件的医院和病人可提倡使用ABG动脉血气针穿刺抽取动脉血标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采用一次性采血针与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进行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效果,探讨减轻患者穿刺时痛苦并保证血气标本质量的方法.方法 将300例需抽取动脉血气标本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血分辨率、一针多用性和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血分辨率、一针多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穿刺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动脉血分辨性好、且能一针多用、患者疼痛程度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型号的动脉血气针对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观察组使用25G针头的1ml动脉血气针,对照组使用22G针头的3ml动脉血气针,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瘀血、血肿、操作时间及标本采集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略低,操作时间稍长,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观察组皮下瘀血、血肿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观察组采集的平均标本血量为(0.74±0.15)ml,明显少于对照组采集的平均标本血量(1.35±0.33)m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25G针头的1ml动脉血气针能够有效减少血气标本采集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及损害,适宜在重症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次性采血针头在动脉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次行血气分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头+一次性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直接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比较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标本质量合格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采血针头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标本合格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评价法确定主题,调查科室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现状,通过分析原因,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查询最佳证据,制定实施对策,改善存在的问题。[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标本合格率为62.50%,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为90.61%,观察组采集的动脉血气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χ2=7.039,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工具,改进护理措施,可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快速准确地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动脉血气分析已成为临床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常规检测指标。目前经股动脉法是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常用部位,但急危重症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往往基础疾病多,穿刺体位不易固定,病情复杂多变,利用经股动脉法采集标本常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本科运用经足背动脉法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2种方法对照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气分析检测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常规护理操作之一。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时.临床上常将穿刺针头刺入各种橡皮塞内以隔绝空气,但橡皮塞取材不方便,且质地硬不易刺入,易导致护理人员针刺伤。因此,我科于2010年1月起.用充满肝素水柱的针帽作为血气分析标本空气隔绝材料,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尤其是危重症病人,正确的血气分析检验结果,是提供临床医生对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的依据〔1〕,而标本的正确采集、保存及送检是获得准确的血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两种使用头皮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检验结果误差.[方法]选取150例病人,每人同时采用两种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分次采血法,即先用干燥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然后用肝素化的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照组用肝素化后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排去肝素溶液后直接采血.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较观察组采集的标本pH值、氧分压(PO2)、碳酸氢根(HCO3-)偏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偏低.[结论]使用头皮针进行动脉采血时,应分次采血,先采集的血液用于生化等其他化验检查,后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以减少由单次采血时混入气泡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两种使用头皮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检验结果误差。[方法]选取150例病人,每人同时采用两种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分次采血法,即先用干燥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然后用肝素化的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照组用肝素化后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排去肝素溶液后直接采血。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较观察组采集的标本pH值、氧分压(PO2)、碳酸氢根(HCO3^-)偏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偏低。[结论]使用头皮针进行动脉采血时,应分次采血,先采集的血液用于生化等其他化验检查,后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以减少由单次采血时混入气泡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