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敏  钟刚  岑石强 《华西医学》2009,(5):1092-1093
目的:回顾性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肩关节的情况,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至2007年2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肱骨头置换术治疗,术中修复关节囊和肩袖,术后随访5~38月,评价其肩关节功能。结果:采用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综合评分,优:5例,良:17例,可:5例,优良率:81.5%。肩关节活动:平均前屈上举:96°,外旋:36°,内旋至L2水平。X片示假体无松动断裂,位置良好。结论:对于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是有效治疗手段,能够最大限度恢复期肩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行肱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85.7±9.4)min)、术中出血量((187.6±29.7)mL)、术后引流量((60.5±6.4)mL)和住院时间((10.3±2.1)d)与对照组((103.1±11.2)min、(250.3±34.2)mL、(78.1±5.9)mL、(14.5±1.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a观察组Constant-Murley评分((61.3±4.7)、(67.4±3.4)分)高于对照组((52.7±3.8)、(60.8±2.9)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1%)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头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 H R)、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 P H P)内固定术和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 H I L O 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 5年1月~201 7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L P H P组、 P H I L O S组和H H R组各32例。L P H P组患者接受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P H I L O S组患者接受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内固定术治疗, H H R组患者接受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月V A S评分和住院时间;评价三组患者术后1年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结果 H H R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优于L P H P组和P H I L O S组(P 0. 05); P H I L O S组患者术后1月V A S评分和住院时间优于L P H P组和H H R组(P 0. 05);P H I L O S组和H H R组患者前屈上举和外旋角度较L P H P组大,且C ons tant评分较L P H P组高(P 0. 05),但P H I L O S组和H H R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P H I L O S组和H H R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L P H P组(P 0. 05),但P H I L O S组和H H R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三种术式均能有效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P H I L O S和H H R的疗效相近,且均明显优于L P H P,但L P H P可适用于不稳定骨折、粉碎性骨折以及骨质疏松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极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中同时修复受损的肩袖和关节囊,术后患肩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功能按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综合评分,优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85%。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平均外展91°、前屈95°、外旋35°、内旋至L2水平,术后三角肌、肩内旋肌、外旋肌肌力平均为4.6分、4.3分、4.2分,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8分,X线片示肱骨头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或断裂。结论对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双极型人工肱骨头置换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能明显减少术后肩关节疼痛,最大限度恢复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2008年1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加综合疗法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51~66岁,平均60岁;均为单侧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为四部分骨折),闭合性损伤,其中4例骨折合并脱位.  相似文献   

6.
回顾分析1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无肱骨头坏死发生,优良率为86.7%。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技术和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20例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所有骨折均采用切开囊内复位技术进行治疗,采用Neer骨折分类及评分标准进行手术疗效的评价。结果 2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3个月,平均时间13个月,骨折都顺利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8例,优良率90.0%,未发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结论采用切开囊内复位技术和LPHP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轻对肱骨头血运的影响,提高骨折复位的有效性和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手术前、手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度(ROM)]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Neer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Neer得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均为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有效途径,其中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患者身体负担较小。  相似文献   

9.
肱骨头切除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部分患者经过传统的垂吊、牵引外固定等保守治疗后,肩关节的功能得到了恢复。而有些患者的骨折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就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的类型、以及对肩关节功能要求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肱骨头切除术、钢板螺丝内固定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等。本科从2000年3月至2004年8月收治肱骨近端骨折23例,采用肱骨头切除术治疗7例,与同期开展的人工肱骨头置换术8例进行比较,疗效较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锁定钢板置入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上海奉城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35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根据Neer分类,Ⅲ型骨折25例,Ⅳ型骨折10例。经三角肌胸大肌间入路,钝性分开三角肌,复位时尽量减少对骨折血运的破坏,将锁定钢板置于肱骨的侧方,大结节下方0.5 cm处,克氏针临时固定,锁定螺钉固定钢板,将移位的大小结节固定于钢板上。术后患肢三角巾悬吊胸前位固定。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8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材料及宿主反应。术后功能评价采用Neer评分。结果35例获得平均18个月(12~26个月)的随访;35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10个月,平均4.6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评分,优23例,良9例,可3例,总优良率达91.4%。结论LPHP置入有高度的稳定性,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粉碎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背景:半肩或全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在迅速消除患者疼痛、有效恢复关节功能等方面临床疗效较好。目的:分析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按Neer分型:其中,三部分骨折2例,四部分骨折10例。以X射线观察、Neer评分标准对半肩关节置换后肩关节功能进行临床评估。结果与结论:12例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6-48个月)。Neer评分:优1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2%。随访期X射线显示内假体位置良好,无关节周围骨折、神经损伤、感染、脱位和松动等并发症。说明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半肩关节置换中须注意肩袖的有效修复和大、小结节的正确重建,结合置换后早期、规范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干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10年9月,收治12例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伴肱骨干骨折的患者,皆给予骨折闭合复位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皆在12 ~20周骨折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83.3% (10/12)。肘关节HSS功能评分优12例。结论 对于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伴肱骨干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髓内针具有一次性解决多处骨折,减少手术创伤,不增加感染风险,临床应用优势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HILOS)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Neer分型,2部分骨折17例,3部分骨折18例,4部分骨折7例,随访6~18(平均11.1)个月,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疗效:优25例,良12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88.1%。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采取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及外文PubMed、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发表的相关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各种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9篇,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比较Neer评分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4,95%CI:0.33~2.14,P=0.72),在ASES评分优良率方面无显著差异(OR=0.80,95%CI:0.26~2.44,P=0.69)。结论目前认为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对特定骨折类型各有利弊。对于高龄粉碎性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多数倾向于人工肱骨头置换。对于老年粉碎性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现有文献中没有足够的对照试验证明人工肱骨头置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54-355
对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对患有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方式治疗;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肱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肱骨骨折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对患有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王慧文 《护理研究》2009,23(2):421-422
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多见于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病人常伴有各种慢性疾病,因严重粉碎性骨折很难进行满意的复位及内固定,为确保肩关节功能,常需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1]。2004年4月-2007年3月,我院对11例70岁以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病人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及系统的早期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4%~5%[1].作者自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6例,收到了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采用LPHP治疗47例,采用其他常规手术方法治疗4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96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2~40个月,平均25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LPHP组的治疗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9.3% (42/47)与71.4% (35/49),x2=3.28,P=0.04].LPHP组发生疼痛7例(14.9%),肱骨头坏死5例(10.6%);对照组发生断钉、断板8例(16.3%),感染4例(8.2%),肩峰撞击征10例(20.4%),疼痛17例(34.7%),肱骨头坏死10例(20.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5%(12/47)与100.0% (49/49),x2=1.77,P=0.03].结论 LPHP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物,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配合三叶型钢板双重固定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密度的改善情况,并将所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密度的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但两组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均比治疗前有显著好转。研究表明,切开复位T型钢板配合三叶型钢板双重固定治疗法与手法复位治疗法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的骨骼的增长,另一方面能够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因此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院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2005年1月至12月的一组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