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报告我院1992年7月至1994年11月间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13例冠心病,对18支血管18处病变进行扩张,狭窄度由78±11%降至17±11%;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治疗6例冠心病,对13支血管17处斑块进行旋磨,狭窄度由86±9%降至14±6%。PTCA和PTCRA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95例PTCA,共扩张464支血管及527处病变,总成功率为90.99%。不成功36例,其中22例因导引钢丝不能通过或球束未能达到狭窄部位,10例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死亡3例,紧急冠状动脉搭桥术(ECABG)7例。血管病变狭窄≥99%共132处,PTCA 成功率为78.8%,44例放置冠状动脉内膜支架(stent),这是治疗 PTCA 所致冠状动脉内膜剥离的有效方法,是防止血管急性闭塞和后期再狭窄的有效措施。PTCA 失败需 ECABG 者应尽快施行。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PTCRA)是用尖端带有微型钻石颗粒的钻头以超高速旋转、将冠脉内膜的粥样硬化斑块旋磨成微小的颗粒,从而使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缩小,使冠脉血管扩大,血流改善[1].PTCRA扩展了经皮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特别是不能通过其他方法治疗的坚硬、钙化病变的血运重建[1].PTCRA作为一种新型介入治疗方法恰能弥补PTCA的缺陷,适用于造影形态复杂的闭塞、钙化、偏心、开口、弥漫长病变、小血管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2].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重度钙化病变是导致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手术失败和血管急性闭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一些严重狭窄尤其是伴严重钙化的病变,球囊可能无法通过或病变难以扩张开.严重钙化的狭窄病变行介入治疗时,冠状动脉旋磨术已成为首选.冠状动脉旋磨术系采用呈橄榄形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或"选择性切割"的理论选择性去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动弹开,故旋磨术不对有弹性的组织起作用.旋磨后往往可获得光滑的血管内腔,特别是对于严重钙化病变,内膜撕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球囊扩张.我院2003年11月~2006年2月成功施行冠状动脉旋磨术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0例经冠状动脉顺行加逆行灌注心肌麻痹液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临床经验,探讨改善心肌保护的方法。方法: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冠脉造影发现3例左主干病变,狭窄均大于90%。7例3支病变,其中4例前降支(LAD)近段完全闭塞,右冠及回旋支近中段弥漫性狭窄。术中均在冠状动脉开口顺行加冠状动脉窦逆行灌注心肌麻痹液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结果:10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病例,复跳、脱机均顺利。术后1例出现低心排,经矫正后恢复。1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结论:对术前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3支主干血管近段完全闭塞或狭窄严重(大于90%);或者3支主干血管近中段弥漫性狭窄程度较重,侧枝循环又不丰富以及术中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心脏停跳不好的患者,采用经冠状动脉开口顺行加冠状动脉窦逆行灌注心肌麻痹液可有效改善心肌保护,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东明 《临床荟萃》1995,10(11):510-511
自1978年Gruntzig等首次运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状动脉粥磁硬化性疾病获得成功以来,PTCA技术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由于新设备的不断涌现,PTCA技术在临床上获得了巨大效益,1990年美国行PTCA达30余万例,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操作技术日益熟练。使PTCA的适应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以由单支病变发到展多支病变,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近端狭窄病变,外科血管旁路术后的心绞痛及高龄、高危病人。然而,在PTCA过程中或术后也出现了一些血管的并发症或新的病变,如冠状血管急性闭塞、夹层形成、血栓形成或冠  相似文献   

7.
84例132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PTCA),常规冠状动脉腔内心电图(IC—ECG)及体表心电图(S-ECG)进行术中监测。在气囊扩张时,S-ECG监测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41.7%IC-ECG77.3%,缺血性ST段抬高幅度IC-ECG明显高于S-ECG(P<0.0000001)。缺血性心电图变化与首次PTCA扩张有密切关系。在(左)前降支动脉(LAD),左回旋支动脉(LCX)及右冠状动脉(RCA)行PTCA时,IC-ECG监测心肌缺血敏感性亦高于S-ECG监测,LAD p=0.000000,Lcxp<0.0002,RCA p<0.02。缺血发生时间,IC-ECG早于S-ECG。在PTCA时,IC-ECG及S-ECG结合对判断心肌缺血程度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S-ECG监测LAD及LCX敏感导联为V_2,其次为V_3;监测RCA的最好导联为Ⅱ导,其次为aVF导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 >90 %及完全闭塞性病变 ,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合适的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结果 42例 5 1个血管段的 PTCA及支架置入术。急性心肌梗死梗死相关血管单纯 PTCA7例 ,8个血管段病变狭窄 <90 %直接置入支架。 42例 ACS患者共置入 5 5个支架 ,支架置入成功率 10 0 % ,支架置入后管腔残余狭窄程度 ( 0± 10 ) % ,病变成功率为 96.1% ( 49/5 1处 )。 2例因引导钢丝未通过 C型病变而失败 ,无一例死亡、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冠脉搭桥、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穿刺部位出血。术后随访 1~ 12月 7例再发心绞痛 ,1例因再狭窄行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治疗 ,无症状及经造影证实靶血管通畅率为 82 .5 % ( 33/4 0例 )。结论 ACS患者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重建可降低冠心病事件 ,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例1:男,4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前壁心肌梗塞2a病史,嗜烟、酒。主因心绞痛发作频繁2个月就诊。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示:右优势型。前降支(LAD)近端99%局限狭窄,累及第一对角支(D1)开口,D1开口70%局限狭窄,LAD中段100%闭塞;LCX中端长段狭窄80%。右冠状动脉(RCA)中端50%局限狭窄.RCA向LAD提供丰富的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105例冠心病的冠状动脉造影。其中78例同时作左心室造影。X线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82例,累及157支血管,以前降支最多占50.3%,右冠状动脉30.9%,左回旋支17.2%,左主干1.9%。动脉管腔以中,重度狭窄为多,完全梗阻较少。37例左室功能异常,7例室壁瘤。二尘瓣关闭不全13例,二尖瓣脱垂4例,3例行PTCA治疗,2例前降支效果好,1例右冠状动脉术中急性闭塞。  相似文献   

11.
刘贵芳  李蓉  王惠仙 《全科护理》2014,(26):2464-2465
20世纪80年代早期,David Auth 开始研究使用旋磨装置作为去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械方法。Bertrand在1988年第1次在冠状动脉内实行了旋磨术。在某些特殊病变比如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技术成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顺利完成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冠状动脉旋磨术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或“选择性切割”的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及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一个光滑的内腔通道,消除或减少血管壁的气压性创伤;最小化血管壁的伸展和弹性回缩。对于一些严重狭窄伴重度钙化或纤维化的病变,球囊可能无法通过或病变难以扩张开,不仅即刻效果不理想,远期再狭窄率也较高。冠状动脉旋磨术用物理的方法将动脉硬化斑块祛除,以提高即刻效果[1],并有可能降低远期再狭窄率,是临床上有用的介入治疗手段。随着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成形术(PTCRA)的广泛应用,做好术中护理配合尤为重要。现总结PTCRA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以期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2.
黄浙勇  江时森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3):2648-2650
目的:探讨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经左心室造影测定的和心导管测得的值为判断左心室功能的指标。将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右冠状动脉(RCA)狭窄的632例患者,按不同狭窄程度进行分组,并与同期961例无RCA狭窄的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按照左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无和部位不同,分成左冠状动脉正常、左前降支(LAD)狭窄、左回旋支(LCX)狭窄、左主干(LM)狭窄和左前降支+左回旋支(LAD+LCX)狭窄5种情况分别讨论。结果:(1)在左冠状动脉正常时,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狭窄50%-74%)、中度(狭窄75%-89%)和重度(狭窄90%-99%)RCA狭窄患者的LVEF分别下降0.36%、0.50%、3.07%(P均〉0.05),仅完全闭塞组(直径狭窄100%)患者的LVEF下降有统计学意义(4.58%,P〈0.05);(2)在LAD、LCX、LM、LAD+LCX狭窄时,与对照组比较,RCA非闭塞组(直径狭窄≥50%,且〈99%)LVEF分别下降0.93%、0.28%、3.41%和2.81%(P均〉0.05),RCA闭塞组(直径狭窄≥99%)LVEF分别下降10.90%(P〈0.01)、3.66%(P〉0.05)、6.52%(P〉0.05)和5.15%(P〈0.01)。LAD狭窄时,RCA非闭塞组和RCA闭塞组之间LVEF有统计学差异(P〈0.01);(3)除LAD狭窄时RCA闭塞组LVEDP有显著性增加(3.4mmHg,P〈0.01)外,不管是左冠状动脉狭窄(LAD狭窄、LCX狭窄、LM狭窄、LAD+LCX狭窄)时抑或左冠状动脉正常时,RCA狭窄程度对LVEDP的影响无方向一致性,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CA狭窄对LVEF的影响与RCA病变程度有关,即RCA闭塞病变可恶化左室收缩功能和LVEF;RCA狭窄及狭窄程度对LVEDP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22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血管狭窄70%-100%,其中完全闭塞2例。共扩张27支血管的30处病变,术后定期随访包括症状、生活能力、动态心电图等。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95.5%,1例导丝无法通过完全闭塞病变。随访平均15个月(6-24个月),临床有效率95%,1例复发心绞痛,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术成功率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胡曙云  周金贵 《临床荟萃》2006,21(7):524-524
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CHD)的主要手段之一,冠状动脉破裂导致急性心包填塞是极其少见的并发症,但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笔者曾遇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60岁,以CHD、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收住心内科。住院期间予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后,行冠状血管造影(CAG)+PCI术,术中造影示左前降支(LAD)近、中、远段各有1处狭窄,分别为30%、90%、70%,第1对角支(D1)的2个分支近段开口分别狭窄90%、80%,病变较硬。右冠状动脉的后降支开口狭窄90%。遂对LAD及D1分支行PCI术,在对D,的一分支行冠状动脉内旋切时,血管破裂,引起心包填塞,血压降为40/2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冠脉旋磨术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94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行保守(65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198例)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CRA)(31例)治疗并随访3年。发现CRA和PTCA对A型和BI型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成功率,较低的并发症,二者效果相似,CRA对复杂冠脉病变如C型和BⅡ型、严重钙化的、较长的、完全闭塞的、偏心的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有特别好的疗效和较高的成功率,且并发症少,再狭窄率低明显优于PTCA。其中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配合及监护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在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变检测和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1例,4例为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3例为非Q波性心肌梗死,14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所有病例经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冠脉未见直径狭窄>60%的病变.对靶血管(LAD 17例,RCA 3例,LCX 1例)行IVUS检查.结果 21例21处病变中14例(66.7%)为软斑块,2例(9.5%)为纤维斑块,4例(19.0%)为钙化斑块,1例(4.8%)为混合型斑块;共19例(90.5%)为偏心性斑块;13例(61.9%)正性重构,8例(38.1%)负性重构;重构指数为1.02±0.10( ̄x±s).21例患者中有5例发现有斑块破裂,占23.8%;2例发现血栓,占9.5%.面积狭窄率(斑块负荷)范围从43.0%至79.1%,平均为70.0%±8.8%.病变处最小管腔直径(MLD)为(2.29±0.50) mm.IVUS测得的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和参照血管直径均大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所测得的数值(P均<0.05).根据IVUS检查结果,15例进行了血运重建术(1例冠脉搭桥术,14例支架植入术).结论在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中,血管内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的程度、性质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病变的偏心性和正性重构可能是造成冠脉造影低估病变程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造影结果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的成功率及半年随访结果。方法 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青年人(≤40岁)AMI患者33例,年龄25-40岁,其中12例术前曾接受早期(≤3h)静脉溶栓治疗,全部患者均在发病8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梗塞相关动脉(IRA),对TMI(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0-1级(溶栓失败)或虽达到TIMI2级但残余狭窄重、仍表现胸痛的23例患者,立即给予直接或补救性PTCA治疗。随访6个月中若有心绞痛复发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IRA有无再狭窄。结果 33例患者中IRA38支,单支病变26例(78.8%)、双支病变6例(21.2%),其中2例单支病变患者IRA基本正常。TIMI血流0-1级或2级但残余狭窄重、仍有胸痛者23例,IRA2丢、急性PTCA使24支获得完全再通,TIMI血流达3级,成功率96.0%,住院期间无死亡发生。22例成功的PTCA患者6个月随访中无心脏事件发生,2例发生再狭窄(9.1%),11例未接受或未成功的PTCA患者中3例再梗死(27.2%)。结论 青年人AMI单支病变多见,急诊PTCA治疗成功率高,再狭窄率低,近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与旋磨及常规球囊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61例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分别用准分子激光、旋磨术与常规球囊进行扩张治疗,并在治疗后即刻及6个月时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介入治疗前各组间支架内再狭窄情况无明显区别;准分子激光和旋磨后加PTCA即刻所获得的冠状动脉支架内最小血管直径(MLD)显著高于常规球囊治疗组(P<0.05),且旋磨与准分子激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6个月后准分子激光及旋磨组治疗组冠状动脉支架内血管直径明显低于常规球囊治疗组(P<0.05),且旋磨及准分子激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旋磨与准分子激光及常规球囊治疗组支架内血管直径狭窄率分别为57.17%、54.78%及38.31%;准分子激光及旋磨组后期血管丢失量高于常规球囊治疗组(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及旋磨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即刻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球囊治疗组,但6个月后支架内再狭窄率高于常规球囊治疗组,因而不宜首选用作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与支架植入术(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心肌梗死42例。单支血管病变29例,双支血管病变41例,三支血管病变21例。共处理病变血管176处,置入支架170枚。其中左前降支88处,右冠46处,左回旋支35处,第一对角支6处,左室后支1处。观察PTCA与支架术的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结果PTCA与支架术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98.3%。结论PTCA与支架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成功率高,疗效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PTCA+支架治疗AMI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AMI患者100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梗死相关血管(IRA),对TIMI血流0~Ⅰ级的86例患者行直接PTCA或PTCA+支架,观察住院期间死亡率,心脏急性事件发生及并发症.结果:100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19例(19%),双支血管病变27例(27%),三支血管病变47例(47%),左主干病变7例(7%),有侧支循环32例(32%),有钙化43例(43%).IRA共113支,其中前降支50支,回旋支11支,右冠状动脉52支.15支IRA TIMI血流Ⅲ级未干预,对98支IRA行PTCA或PTCA+支架,7例仅行PTCA,全部获得再通;91支PTCA+支架中88支获得完全再通,前向血流TIMI Ⅲ级,成功率96.9%.PTCA或PTCA+支架成功组住院期间无死亡发生,4例(4.8%)有不稳定心绞痛发生.未行PTCA或PTCA 不成功组2例死亡(11.8%),12例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70.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PTCA成功率高.住院期间并发症少,心脏急性事件发生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