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2 085名狂犬病暴露人群按规定接种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疫苗后10天取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狂犬病抗体IgM。结果全程免疫后10天,狂犬病抗体IgM阳转率为96.83%,20~3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低,10~2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10天阳性率能达96.83%,但以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狂犬病抗体IgM阳转率达100%为工作目标,故应对所有狂犬病暴露者全程接种疫苗并检测抗体,对阴性结果者进行及时加强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期间注意饮食禁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来我单位就诊的动物致伤人群,分别采取两种方案全程足量免疫后,其血清中抗体阳转率,以推断免疫效果。方法 528例被动物致伤人群,皮肤黏膜有轻度抓、咬伤者,使用精制人用狂犬纯化(Veto细胞)疫苗,对严重致伤者,于0、3天加倍接种Vero细胞疫苗的同时,并于0天的同时,联合使用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完成5次注射后第15天、75天各加强1针Vero细胞疫苗。对就诊者都在接种5针后的10~15天,抽血备用,采用酶免疫法检测血清中抗狂犬病毒抗体。结果 应用Vero细胞疫苗免疫的208例,抗体阳转率为88.50%,使用Vero细胞疫苗和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的320例,抗体阳转率为97.50%,在致伤人群中,年龄在15岁以下的占40.90%,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73岁。结论 要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重点还是应该放在伤口处理、疫苗及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应用,免疫后45天进行抗体检测,对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才能达到预防狂犬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刘丹  张艳 《河南医学研究》2013,22(4):621-622
目的:探讨狂犬病暴露者狂犬疫苗接种后免疫抗体的产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在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狂犬抗体。结果:2 251例接种者中2 059例阳性,阳转率93.7%。其中男性阳转率为91.9%,女性阳转率为94.5%。男女接种阳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岁以下年龄组阳转率最高为95.8%,60岁以上年龄组阳转率最低为91.0%,10岁以下年龄组分别与21~60岁年龄组和60岁以上年龄组阳转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应检测狂犬抗体,对于抗体阴性者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以更好的预防狂犬病。  相似文献   

4.
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按年龄及干扰因素的暴露情况分组,对狂犬病纯化疫苗全程免疫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狂犬病纯化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96.43%,年龄与酸辣、酒茶、抗菌素等干扰因素对抗体阳转率的作用不明显。结论:注射狂犬病纯化疫苗是预防狂犬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为如何提高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在知情同意下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询问调查;对完成全程疫苗接种者采集血样检测狂犬病IgG抗体。结果共调查288人,男性137人,女性151人,平均年龄(33.83±18.07)岁;抗体阳转率为68.75%;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有年龄、既往是否有狂犬病疫苗注射史和本次注射疫苗种类。结论年龄越小、既往注射过狂犬病疫苗和注射国产疫苗更容易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6.
欧新华  张兵  何靖  李莎  杨柳青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21-1821,1809
目的观察人用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1996~2005年被动物(以狗、猫为主)咬(抓)伤且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免疫者3086例(男1659例,女1427例)进行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平均抗体阳转率为83.70%,1996~2005年免疫成功率分别为64.77%~92.06%。各年龄段抗体阳转率为68.57%~92.06%,男、女性抗体阳转率分别82.58%(1370/1659)、85.00%(1213/1427)。结论近10年来人用狂犬疫苗免疫平均阳转率为83,70%。1996~2005年抗体阳转率随年份推近逐年提高,尤其2002年采用Vero细胞狂犬病纯化疫苗代替精制狂犬疫苗进行免疫,抗体阳转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低年龄组人群对狂犬疫苗刺激较高年龄组敏感,因此推荐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使用疫苗剂量在第1、2针次时加倍,并采用多点注射法以提高免疫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动物致伤患者接种人用纯化狂犬疫苗后血清抗体阳转率 ,为狂犬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 4 80 6例动物致伤患者 ,按常规 5针法全程接种人用纯化狂犬疫苗 5支后 ,间隔 7~ 10天采血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1FA)进行血清免后抗体检测。结果 :抗体阳转率为 :99.0 6 % ,男性阳转率为 :98.78% ,女性阳转率为 :99.32 %。呈女性高于男性的分布 ,(χ2 =3.77,p >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10岁以下年龄组抗体阳转率最高 ,达10 0 % ,4 0岁年龄组最低 ,为 98.84 %。抗体阳转率在不同性别的年龄分布与总人群的年龄分布一致 ,年龄组间的抗体阳转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10 ,p <0 .0 5。 结论 :提示人用纯化Vero狂犬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源性和较高的保护率。在较为经济的条件下 ,对狂犬病暴露的相关人群提供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犬咬伤265例注射狂犬疫苗后抗体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被犬咬伤者经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15d~20d产生狂犬抗体的情况是否有差别(性别、年龄)。方法采静脉血用酶标法检测其抗体。结果阳转率为87.17%,男性占86.52%,女性占88.51。%结论不同性别间抗体阳转率无显著差异,各年龄组间狂犬病血清抗体阳转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提示被犬咬伤者用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15d~20d,常规检测抗体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实际观察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与液体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不同年龄组动物致伤Ⅱ类伤口损伤患者,分别严格按照ESSEN程序接种两种疫苗后7-15天用ELISA法检测抗体,卡方检验比较两种疫苗阳转率。结果:冻干狂犬病纯化疫苗阳转率99.41%,宁波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阳转率95.24%,p〈0.05。结论: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预防狂犬病明显优于液体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能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李蓉 《中外医疗》2010,29(27):25-25
目的了解本县动物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的抗体产生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经全程免疫后的动物咬伤人群的血清抗体。结果经狂犬疫苗全程免疫接种后抗体阳转率为94.55%(3001/3174),男女性别抗体阳转率无显著差异性(χ2=0.8975,P=0.3435〉0.05);城乡两类接种点抗体阳转率有显著差异性(χ2=108.9966,P〈0.0001〈0.05);低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转率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人群(χ2=21.7634,P〈0.0001〈0.05)。结论全程接种纯化狂犬疫苗对暴露人群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被犬类动物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预防后的免疫效果 ,我们对 1 998年就诊的 897例犬咬伤者全程接种后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对 897例犬咬伤者按 0、3、7、1 4和 3 0天的常规程序 ,接种在有效期内的国产浓缩狂犬疫苗 5针次。 1月后采血 ,用ELISA法检测抗狂犬病血清抗体 ,同时设标准阴性、阳性和正常健康人对照。具体操作方法和结果判定按文献[1 ] 进行 ,试剂盒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2 结 果2 .1 接种者血清抗 -RV阳转率897例中血清抗体阳性 80 2例。其中男性占 88.7% ( 41 4/ 467) ,女性占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我单位就诊的动物致伤人群,采用两种不同疫苗全程足量免疫后进行效果评价,以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方法174例被动物致伤人群,按免疫接种程序0、3、7、14、28在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对严重致伤者,于0、3d加倍接种Vero细胞疫苗。接种后48d于静脉采血4.0ml,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人狂犬病病毒IgG抗体。结果观察使用液体无佐剂型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免疫的137例接种者中抗体总阳性率为91.24%,包括24例阴性者于48d和55d各加强1针同型疫苗,注射后7d再次检测抗体有19例阳性;使用冻干高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免疫的37例,抗体总阳性率为83.78%,包括2例阴性者加强2针同型疫苗,再次检测抗体全部阳性;在致伤人群中,年龄以21~40岁组为主,占47.13%,最小2岁,最大86岁。结论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尽可能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动物致伤人群除及时、规范、全程接种优质狂犬病疫苗外,还要强调伤口处理、疫苗及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应用以及免疫后48d进行抗体检测,及时对结果为阴性的接种者加强免疫,才能达到预防狂犬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狂犬病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病疫苗者进行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2011-2013年共检测1 692名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全程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1 655人,总阳性率为97.81%。其中各年度的阳性率分别为97.79%、97.56%、98.10%(P0.05);男性阳性率为97.87%,女性阳性率为97.56%,不同性别之间对抗体产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9岁、20~60岁及60~岁组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06%、97.90%、94.17%(P0.01),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有所不同。结论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进行抗体检测尤为重要,抗体阴性者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确保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 3种不同剂量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对 130例 15~ 18岁健康人群的血清样品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HBsAg、抗 -HBs、抗 -HBc。 3项指标均为阴性者注射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 ,在全程免疫后 1年检测抗 -HBs阳转率及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结果 接种 3种不同剂量的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后均获得不同的免疫效果。结论 年龄在 15~ 18岁的健康人群 ,3次 2 0 μg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明显优于 3次 10 μg、5 μg的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  相似文献   

15.
王亚峰 《吉林医学》2011,(6):1145-1146
目的:了解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某小区1620名人群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检测抗-HBs阳性情况。结果:观察对象首针接种后第1个月、3个月、7个月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20.0%、45.5%、94.7%,同时女性抗-HBs阳转率高于男性。结论:本组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后抗-HBs阳转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程序预防Ⅱ级狂犬病暴露免疫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190例Ⅱ级狂犬病暴露者所接受的不同免疫程序分为两组:"2-1-1"程序免疫组采用"2-1-1"程序接种疫苗(n=93),常规程序免疫组采用常规5针法免疫程序接种疫苗(n=97)。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狂犬病毒IgG抗体,观察疫苗接种72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疫苗接种14 d抗体阳转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疫苗接种45 d抗体阳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05)。"2-1-1"程序免疫组抗体产生迅速、阳转率也高。两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1"程序免疫组接种周期缩短7 d,人均医药费用节省20%。结论 "2-1-1"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Ⅱ级狂犬病暴露中和抗体产生迅速、安全性好、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7.
冯卢  赵煜   《四川医学》2017,38(11):1256-1259
目的探讨全程接种疫苗狂犬病暴露者的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门诊1248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狂犬病暴露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狂犬病暴露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抗狂犬病毒抗体,观察并分析其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对所有狂犬病暴露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可影响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测1248份样品,其中阳性例数为1188例,阳性率为95.19%,男女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暴露部位、狂犬疫苗接种史、慢性疾病史、接种期间是否抽烟、接种期间是否喝酒和接种期间是否有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均为影响狂犬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暴露部位、狂犬疫苗接种史、慢性疾病史、接种期间是否有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均为影响狂犬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疫苗有助于狂犬病的预防,而对于抗狂犬病毒抗体阴性者,应加强免疫,确保免疫效果。年龄、暴露部位、狂犬疫苗接种史、慢性疾病、接种期间是否有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均为影响狂犬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效果免疫(感染)增强和免疫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效果免疫(感染)增强和免疫策略。方法:在疫苗试区设立对照组和接种组,观察期为1995年8月至1998年12月,全程接种3针,1年后加强1针。结果:全程接种了10178人,对照人群全程观察16159人,当年发病减少数为33例,4年平均保护率达93.89%。人群接种后局部和全身反应较明显。全程接种后2周荧光(IFA)抗体和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100%和44.44%,一年后分别下降到28.57%和14.80%;加强后2周IFA抗体和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反弹至83.33%和55.56%,其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也随之下降和回升。结论:疫苗是安全有效的,有较好的血清学效果和流行病学效果,有免疫增强反应,但未发现感染增强反应。此外,加强免疫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和对大学生的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乙肝酶母重组疫苗,按0,1和2月3针接种乙肝血清标志物全阴的156名大学生,并用定量族免法(PIA)对免疫后的抗体反应进行检测。结果 未发现接种对象出现严重副反应。成全程免疫后2个月时,抗体阳转率达81.41%,但大多数接种者体滴度(mean geometric titer,GMT)在(10-99)IU/L之间,为低应答水平,只有1.92%的人GMT在100IU/L以上,男、女生之间抗体阳转率及GMT构成分布差异多无显著性。12名既往疫苗接种抗体无应答者复种疫苗后,有7人抗体转阳。结论 乙肝重组疫苗安全性较,对大学生免疫后的抗体阳转率尚可,但抗体应答水平较低,性别差异不明显。免疫失败后可考虑复种,以增强抗体阳转机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人用狂犬病疫苗(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1-1程序能否对狂犬病病毒高危暴露者达到预防效果。方法把29例狂犬病病毒高危暴露者按照原卫生部处置规范分成Ⅱ级暴露组(n=10)、Ⅲ级暴露组(n=19),其中Ⅱ级暴露组按2-1-1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检测抗狂犬病中和抗体;Ⅲ级暴露组首次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还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同组采用狂犬病中和抗体阳转率及平均滴度进行效果分析。结果狂犬病高危暴露者全程使用2-1-1程序后有效得到保护;针对29例狂犬病病毒高危暴露者处置后调查,两组中和抗体阳转率为100%;Ⅲ级暴露组(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与Ⅱ级暴露组(不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7.31±2.03)U/mL和(8.27±2.39)U/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P〉0.05);不同年龄段均产生较相近的阳性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5,P〉0.05);不同性别暴露者产生抗体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05)。结论结合正规的伤口处置,人用狂犬病疫苗2-1-1程序对狂犬病病毒高危暴露者能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