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染色体非整倍体改变在体外受精胚胎中十分多见 ,是导致人类辅助生殖失败的常见原因。胚胎细胞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筛查 ,已成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主要内容。体外受精后胚胎活检 ,进行荧光原位杂交 ,避免非整倍体胚胎移入母体宫腔 ,能起到显著提高着床率和改善受孕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妊娠后早期自然流产与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关系。方法采用FIsH技术对202例经ART治疗妊娠患者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绒毛进行了全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分析,其中IVF患者132例,IcsI患者70例.结果经ART治疗妊娠患者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为63.86%(129/202),其中以三体型最常见,占83.72%(108/129);IVF组与ICSI组的非整倍体率分别为64.39%和62.86%(P〉0.05);新鲜胚胎移植组与冷冻胚胎移植组非整倍体发生率分别为62.99%和65.33%(P〉0.05);≤35岁组和〉35岁组的非整倍体率分别为55.00%和76.83%(P〈0.01)。结论经ART治疗妊娠患者早期自然流产大部分由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所致,并且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不同妊娠方式对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同时期因自然流产而进行绒毛染色体检查患者标本42例,自然妊娠流产胚胎19例,染色体异常发病率(8/19)42.1%;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流产23例,染色体异常发病率(12/23)52.1%。比较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比率。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比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是造成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不同妊娠方式流产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非整倍体是最常见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于卵母细胞或胚胎可导致胚胎种植失败、自发性流产和新生儿出生缺陷.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主要利用极体,卵裂球和囊胚检测非整倍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为目前常规技术,正广泛应用于临床.比较基因组杂交是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随着微阵列技术的引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第一极体形态学与卵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相关性及卵细胞非整倍体产生的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IVF-ET周期中未受精卵母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观察第一极体形态与未受精卵母细胞非整倍体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随极体形态级别增高,非整倍体的发生率增高。一级极体组卵细胞非整倍体的发生率和四级极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一极体的形态学和卵细胞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之间存在相关性。由具有4级形态第一极体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胚胎不适用于移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2轮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人类植入前胚胎染色体嵌合型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择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ET)治疗周期中不适于胚胎移植和冷冻的正常受精胚胎为研究对象,固定后进行2轮FISH,分析13、16、18、21、22、X、Y等7条染色体组成。结果51个胚胎中正常胚胎14个(27.5%),嵌合型16个(31.4%),无规律分裂12个(23.5%),异常非嵌合型9个(17.6%)。5~8细胞期胚胎中嵌合型胚胎的比例显著高于≤4细胞期胚胎(40.0%比12.5%)。非整倍体胚胎的比率在≥35岁组为57.1%,显著高于<35岁组(23.3%)。结论胚胎染色体嵌合型是植入前胚胎的常见现象,可能是影响IVF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而应用2轮FISH技术可有效地进行常见染色体异常的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间期核制备方法的效果,并比较25-30岁和31-35岁这两个女性年龄组、不同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指征、不同超排方案等与17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0.1% Tween 20/0.01 mol/L HCl和3:1的甲醇:冰醋酸两种方法制备人类未受精卵间期核,选用人类17号染色体端粒探针(17qter),按说明书步骤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并在方法上稍作改进。结果 36个未受精卵中,正常17号单体24枚,二体7枚,三体5枚,非整倍体出现率为33.3%(12/36);25-30岁和31-35岁这两个女性年龄组、不同IVF指征、不同超排方案的患者的17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两种方法信号检出率均为100%,但前者间期核制备效果较好,易于操作,避免甲醇冰醋酸刺激性气味对环境的污染,卵母细胞17号染色体的非整倍性是造成体外受精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行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遗传学检测(PGT-A)患者的D5和D6囊胚的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PGT-A并进行解冻移植的268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 比较D5和D6囊胚(分别为975个、710个)的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D5囊胚的整倍体占比显著高于D6囊胚(49.1%vs. 41.1%, P=0.001 1), 非整倍体的占比则显著低于D6囊胚(50.9%vs. 58.9%, P=0.001 1), 其中D6囊胚染色体数目异常率显著高于D5囊胚(27.9%vs. 20.2%, P=0.000 5)。>35岁者D5/D6囊胚整倍体和非整倍体率无差异, 而≤ 35岁者D5囊胚整倍体比率显著高于D6囊胚(53.8%vs. 44.3%, P=0.001), 非整倍体率则显著低于D6囊胚, 且以染色体数目为甚(16.3%vs. 23.9%, P=0.001)。无论D5还是D6囊胚, ≤ 35岁者整倍体比率均显著高于>35岁者, 非整倍体率均显著低于>35岁者, 且均以染色体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产(SA)胚胎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与孕妇年龄的关系。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357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进行染色体数目的检测,并分析早期自然流产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与孕妇年龄,妊娠周数及流产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检测流产胚胎组织样本中有184例胚胎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异常发生率为51.54%(184/357)。多数是常染色体三体数目异常,其中常染色体三体中以16号染色体的三体最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且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流产次数以及流产胎儿的孕周(大于或小于10w)与染色体数目异常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胚胎早期自然流产最主要的原因,非整倍体尤其是常染色体三体是最常见的异常核型,且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风险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检测自然流产绒毛常见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方法本文对66例自然流产绒毛,用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选用13,18,16,21,22,X和Y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分析流产绒毛这七种染色体非整倍状况。结果 66例中,异常共28例,占42.4%。其中3例为多倍体异常,2例性染色体多倍体异常,23例为非整倍体异常。结论 1.FISH技术能快速检测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的异常,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2.高龄孕妇流产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率高于非高龄孕妇,但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新一代测序技术(NGS)在检测自然流产胚胎或绒毛组织染色体非整倍体和拷贝数变异(CNV)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例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应用NGS技术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和拷贝数变异的检测,并以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金标准"进行NGS方法的评估。后于2013年共收集1074例自然流产胚胎或绒毛组织,应用NGS技术完成染色体非整倍体和CNV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例自然流产样本的NGS结果与核型分析结果对比,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临床检测的1074例流产组织样本中,42例样本DNA不符合质控标准,实际完成检测1032例。1032例组织样本中阳性445例(43.12%),其中非整倍体369例(82.92%),以16、X、22、21、15、18号染色体高发;CNV共76例(17.08%),阳性样本集中发生在8-12w。阴性587例(56.88%)。根据孕妇年龄将样本分为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GS技术用于检测流产组织的非整倍体和拷贝数变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适用于临床的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发性不育对精子、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方法实验组中132例特发性不育患者患者作为实验组,正常生育组50例男性纳入对照组。同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以上2组患者精液进行精子非整倍体检测,并对通过常规体外受精周期中受精的第3天的废弃胚胎进行胚胎染色体分析。分析以上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等指标。结果特发性不育患者的DNA精子非整体率(5.75±0.51)%高于正常生育患者组(3.6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不育患者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45.00(36/80)小于正常生育患者组63.95(5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不育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植入率、妊娠率与正常生育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特发性不育患者的流产18.18(2/11)高于正常生育患者组10.53(2/1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发性不育患者精子、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增加,且特发性不育对辅助生殖结局也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二代测序方法比较父源与母源性染色体相互易位携带者子代染色体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染色体相互易位夫妇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PGD)的52个周期,其中女方携带者31个周期(A组),男方携带者21个周期(B组)。比较两组间患者一般特点、促排卵情况、胚胎发育情况及子代胚胎染色体情况。结果两组一般特点及促排卵情况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平均活检胚胎个数无差异(3.68±2.02vs3.57±2.64,P=0.87),B组周期平均整倍体胚胎数高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1.43±1.29vs0.90±0.79,P=0.11)。比较胚胎染色体形成情况:B组正常/平衡胚胎比例明显高于A组(40.0%vs24.8%,P=0.02),B组总体不平衡胚胎比例(44.0%vs54.0%,P=0.18)及总体非整倍体/拷贝数变异胚胎比例(32.0%vs42.5%,P=0.15)都低于A组,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均有约30%的周期无正常/平衡胚胎移植(33.3%vs 31.8%,P=0.84)。结论①染色体平衡易位亲本来源不影响PGD每周期平均活检胚胎数;②母源性相互易位携带导致子代正常/平衡胚胎比例显著降低,不平衡及非整倍体/拷贝数变异胚胎比例一定程度升高。③父母源性相互易位PGD均存在约30%无可移植周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光谱核型分析检测人未受精卵细胞非整倍体的方法。方法 取试管婴儿术后成熟未受精卵细胞,固定后行光谱核型分析,检测卵细胞各染色体的核型情况。结果 64%的卵细胞核型正常,36%的卵细胞为非整倍体,其中22%为同源染色体不分离,14%为姐妹染色单体非平衡性过早分离。结论 光谱核型分析可用于检测卵细胞各条染色体的异常。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非平衡性过早分离均参与了卵细胞非整倍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不同受精方式对妊娠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辅助生殖妊娠与自然妊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505例,按照不同的受精方式分为人工授精组31例,IVF组158例,ICSI组75例,IMSI组25例,及自然妊娠组216例。应用定量荧光PCR(QF-PCR)联合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的方法对其流产组织进行检测,比较辅助生殖不同受精方式流产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异常率。流产患者按35岁分界,分别比较两个年龄段不同受精组的异常率。分别比较新鲜胚胎和冻融胚胎IVF、ICSI、IMSI三组的异常率。结果人工授精组、IVF组、ICSI组、IMSI组及自然妊娠组的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常类型中三体、单体、微缺失微重复的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倍体的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2)。35岁各组别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0.029),≥35岁各组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鲜胚胎与冻融胚胎三组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VF组的新鲜与冻融胚胎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0.047),ICSI组和IMSI组的新鲜与冻融胚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辅助生殖的不同受精方式均不会增加自然流产胚胎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率。对于35岁以下的低龄患者,ART助孕中的各受精方式可能会降低其异常率。胚胎冷冻技术使用过程中,受精方式的改变不会增加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异常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细胞遗传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非整倍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不分离在产生人类非整倍体中起主要作用。运用染色体显带技术可以精确地判定每个染色体及其染色体区段,从而证实了已知的染色体综合征;检出新的由染色体部分重复和缺失造成的染色体缺陷;描述了染色体重排;显示了广泛发生的染色体多态性;显示了人类精子的非整倍体;显示了在早期流产中大多数常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染色体多态性是许多人类染色体上(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柳州地区行产前诊断胎儿羊水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核型检出情况,分析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与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核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到我院就诊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8629名,行羊膜腔穿刺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核型检出率为3.03%(262/8629),包括203例常染色体非整倍体,59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其中三体综合征例数最多,占异常核型的77.48%(203/262),以21-三体最常见,为152例,占异常核型比例为58.01%。非整倍体异常核型检出率由高到低的产前诊断指征分别为:高龄妊娠、NIPT高风险、唐氏筛查临界/高风险、B超异常等。结论联合不同产前筛查手段、严格掌握产前诊断指征对提高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出,减少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染色体核型分析目前仍是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未受精卵母细胞胞浆形态与其染色体非整倍体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未受精卵母细胞中13,16,18,21和22号染色体的核型,并将其与卵母细胞胞浆形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形态正常的70个卵母细胞中,非整倍体15个(21.4%);在出现胞浆颗粒化的40个卵母细胞中,非整倍体16个(40%),明显高于形态正常卵母细胞中的非整倍体比例(P<0.05)。结论卵母细胞胞浆颗粒化与其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ART助孕后稽留流产胚胎/胎儿组织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测定染色体,明确ART助孕后稽留流产遗传方面的原因,为指导下一次妊娠提供遗传方面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5-2016年因稽留流产行清宫术患者,自愿留取胚胎/胎儿组织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测定染色体,统计染色体异常的类型,正常和异常的比例,统计染色体异常与夫妻年龄、妊娠方式、民族、文化程度、既往妊娠情况、夫妻染色体之间的相关性。首次分析青海地区缺氧对自然流产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20例稽留流产患者,样本检出率100%,检出染色体异常62例(异常率51.67%,数目异常62例,结构异常4例)。(1)女方年龄35岁组与≥35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方高龄是导致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2)妊娠方式、文化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民族分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既往妊娠情况分组,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自然流产两次组异常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1)染色体异常作为引发自然流产的一个主要原因(51.67%),ART助孕不会增加胚胎/胎儿染色体异常,导致稽留流产,非整倍体为染色体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55/62,88.71%),而且异常类型相对集中,具有明显的非整倍性高发核型。(2)对于有2次及以上自然流产患者建议行胚胎/胎儿绒毛染色体检查,复发性流产患者可以考虑行PGS助孕。(3)女方高龄是导致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性染色体单体则多见于较年轻孕妇,16-三体不存在母亲年龄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重链接探针扩增(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probe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具有产前诊断指征孕妇,在适宜孕周进行穿刺取羊水、脐血或绒毛,采用MLPA技术进行21、18、13、X和Y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检测,同时进行细胞培养后染色体核型分析双盲检测。结果在5396例产前诊断样本21、13、18、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的符合率为99.9%,141例异常结果涉及21、13、18、X/Y染色体分别为81例、12例、18例、30例。结论 MLPA技术对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具有低成本、高通量、检测周期短等优势,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应用于快速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