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移植性CBRH-7919肝癌模型的制作方法。材料与方法先用CBRH-7919大鼠肝癌细胞瘤株接种于裸鼠肩胛部皮下,再将生成的肿瘤组织移植接种于42只成年Wistar大鼠肝脏内,术前1周、术后连续2周内给每只大鼠肌注地塞米松2.5mg/天。手术4周后用彩超和磁共振检查肿瘤生长情况,筛选建模成功的大鼠,并从中随机抽取5只大鼠,处死后取出肝脏内肿瘤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42只大鼠中有2只死亡。剩余的40只大鼠中有35只肝脏内共长出41个结节或肿块,成功率为87.5%。肿瘤直径约(7±3)mm,有1只于腹壁手术切口处同时长出一肿块,直径约6.5mm。病理类型均为肝细胞性肝癌。结论直视下向免疫抑制大鼠肝脏内接种制作大鼠肝细胞癌模型,是一种操作方便、简单、成功率高的方法。能很好满足于影像学诊断、介入治疗等实验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同种移植大鼠肝细胞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磁共振表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采取同种移植技术 ,在ACI大鼠建立 1种理想的、适合于介入治疗和MRI观察的肝细胞癌模型。方法 在 1只雄性ACI大鼠背部皮下注射MorrisHepatoma 392 4A肝癌细胞。 13d后从生长的肿瘤中切取 1mm3 瘤块移植到另外的雄性ACI大鼠左肝包膜下 (共 12只 ) ,移植术后 14d利用MRI观察肿瘤体积及其特征 ,并取肿瘤标本做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移植术后 14d时 ,MR检查见所有ACI大鼠肝内均长出孤立性结节状肿瘤 ,不伴有转移和腹水 ,肿瘤平均体积为 (0 .0 90±0 .0 0 8)cm3 。在所有被移植大鼠中 ,病灶在T1WI上呈低信号 ,在T2 WI上呈高信号。病理切片检查示肿瘤内无明显坏死和出血 ,其周围血管丰富。结论 该种建立肝细胞癌动物模型的方法操作简便 ,易于重复 ,移植成功率高 ,肿瘤生长速度适宜 ,无转移和腹水 ,MR检查效果良好 ,尤其适于肝癌介入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大鼠肝癌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用60 Co照射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免疫抑制 13只Wis tar大鼠。将CBRH 7919大鼠肝癌细胞悬液注入 1只大鼠皮下 ,2周后将生成的肿瘤组织剪成小瘤块 ,匀浆后制成细胞悬液 ,在超声引导下将细胞悬液接种于 12只大鼠肝脏 ,并用超声观察肿瘤生长。 2周后处死动物 ,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2只肝脏种植的大鼠中有 1只在实验中死亡 ,接种 2周后超声检查发现 10只肝内有肿块生成 ,1只肝内接种失败。病理类型均为肝细胞性肝癌。大鼠肝癌原位模型成功率为 83 .3 %。结论 :超声引导下在免疫抑制大鼠内穿刺接种制作大鼠肝细胞癌模型 ,是一种操作方便、简单、成功率高的方法 ,便于肝癌影像学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铁含量对肝细胞癌T1WI信号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用0.2%DEN(Sigma产品)灌喂Wistar大鼠80只,诱癌成功后行常规SE序列T1WI、T2WI,对照组20只不灌喂DEN,余同实验组.扫描后处死动物取肝组织与肝癌组织作HE、普鲁士蓝染色,并测定组织内水、铁含量.结果肝癌组织与癌周肝组织含水量无差异,肝癌组织中铁含量低于癌周肝组织,但在呈低信号的肝癌内含铁血黄素含量明显高于呈其它信号强度类型的肝组织.结论水含量不是影响肝癌MR表现的主要因素,含铁血黄素是导致肝癌T1WI呈低信号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稳定可靠的Wistar大鼠晚期阶段C6脑胶质瘤模型并研究其MR成像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2只Wistar大鼠分成实验组17只,对照组5只.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接种至实验组大鼠右侧尾状核区,对照组大鼠在相同部位注射全培养液.接种后3~4周对相应大鼠进行磁共振扫描和病理观察.结果 15只肿瘤细胞接种大鼠和1只于15 d死亡大鼠在随后病理检查中证实有肿瘤形成,接种成功率100%.对照组大鼠均存活,未见肿瘤形成.磁共振扫描显示大鼠C6胶质瘤为长T1 、长T2 信号,T2Flair像为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强化明显,呈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T13DIRFSPGR序列立体地显示了肿瘤大小、毗邻和内部结构等信息.术后经病理证实肿瘤细胞接种后3~4周存在瘤周水肿和/或肿瘤细胞浸润.结论 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稳定可靠,磁共振检查可以准确地定位瘤体和瘤周水肿.  相似文献   

6.
大鼠肝癌MRI、DSA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肝癌和诱发肝癌模型MRI、DSA的成像技术及影像特点,建立肝癌实验模型.材料和方法将CBRH3癌组织块接种在大白鼠肝脏不同部位和二乙基硝胺诱发肝癌模型,分别在癌肿形成后,行MRI、DSA检查及癌组织镜检,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接种癌T1WI呈低信号,T2WI呈较均匀高信号,DSA表现为环形异常血管染色;诱发癌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10例),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8例,呈低信号2例.结论接种癌影像学表现和人体转移性肝癌相类似,可作为转移性肝癌之实验模型;而诱发癌影像表现和人体原发性肝癌相类似,可作为原发性肝癌之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7.
小鼠移植瘤模型对SPIO增强MRI信号变化原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小白鼠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初步探讨临床上影响肝癌超顺磁性氧化铁(SP10)增强MRI信号变化的因素。资料与方法(1)对25例肝病患者行SP10增强MRI扫描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相关资料进行分析;(2)给小白鼠注射H-22肝癌细胞建立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40只;(3)成瘤后给小鼠进行MRI平扫及SP10增强扫描;(4)所有的瘤鼠做HE及普鲁士蓝铁染色并进行相关病理学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及肝硬化结节1例,DSA及介入治疗有典型肝癌表现者2例。(2)肝脏移植瘤组在SP10增强后的T2WI上有10个移植瘤的信号未见下降;普鲁士蓝铁染色3只瘤鼠的瘤灶呈阳性,内见枯否细胞;7个瘤灶与肝组织明显呈浸润生长。结论SP10能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率,但存在SP10增强MRI信号变化与病理机制不相符的现象;在少数纯瘤株移植瘤结节内及周边可见枯否细胞,成为影响肝癌的SP10增强MRI信号变化的重要原因;移植瘤的生长方式成为影响肿瘤的SP10增强后信号变化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肝组织大面积凋亡的磁共振成像和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手术结扎大鼠门静脉右支的方法制作肝组织大面积凋亡的动物模型,并通过MRI和病理学方法对其进行对照研究,评价MRI、DWI和增强MRI对肝脏大面积凋亡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S-D大鼠42只,随机分7组.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B、C、D、E、F、G组大鼠分别于门静脉右支结扎后3h、12h、24h、3d、7d、14d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束后进行肝脏标本病理检查,包括HE染色、TUNEL染色.将病理结果与MRI、DWI和增强MRI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通过门静脉分支结扎成功制作肝细胞大片凋亡的动物模型.肝细胞大片凋亡早期在T1WI上呈略高信号,T2WI上为中等略低信号,随时间延长至72h,T2WI上肝右叶内可见斑片状稍高信号灶,在T1WI上仍为低信号.在DWI上以等低信号或肝叶内出现斑片状稍高信号影为主.增强MRI早期,病灶部位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但是在门脉期增强明显低于肝左叶.结论:肝组织发生大片细胞凋亡后在普通MRI、增强MRI成像和DWI上均有较明显的特征性表现,各种序列综合表现可以较早期和较敏感地显示肝组织细胞大片凋亡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超选择栓塞治疗大鼠种植性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超选择栓塞(SPVE)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正常SD大鼠24只,SPVE前行门脉造影及血生化检查,分别于SPVE后10min,3、7、14、21、28d各取4只大鼠行门脉造影及血生化检查,重要脏器行病理检查;Walker-256种植瘤大鼠15只,肿瘤直径在3-10mm,SPVE前行门脉造影及MRI检查,SPVE后与上述同样间隔时间各取3只大鼠行MRI检查,肝脏行病理检查。结果:⑴正常大鼠SPVE后门脉分支立即中断,不同时间门静脉造影栓塞血管基本无再通,也无明显侧支循环形成。⑵SPVE后早期大鼠肝功能指标及血尿素氮有不同程度升高,但21d内降至正常范围,不同时期大鼠心、肾、肺检查未见异常。⑶正常大鼠SPVE后局部肝段萎缩,其余肝叶代偿性增大。光镜下SPVE后即刻,靶静肪涔血液变性、凝集,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周围肝细胞收缩,以后局 部肝段内肝细胞坏死,周围肉芽组织增生。⑷种植瘤大鼠SPVE后,包括肿瘤在内的肝段坏死并萎缩,15只大鼠中12只大鼠肿瘤完全坏死,光镜下未见肿瘤细胞,局部为变性坏死组织。3只栓塞时直径约10mm的肿瘤未完全坏死,部分瘤细胞存活并和同周围呈侵袭性生长。结论:乙醇SPVE能完全杀灭局限性肝内小肿瘤,但对影响多个肝段的较大肿瘤,应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I与病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收集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脑实质室管膜瘤,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以囊性为主的肿瘤10例,均位于幕上,肿瘤囊性部分MRI表现为较均匀长T1、长T2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呈等及稍长T1、稍长T2信号,其病理类型为室管膜瘤.以实性为主的肿瘤8例,幕上5例实性肿瘤MRI表现为不均匀长或短T1、长或短T2信号,其病理类型为间变型室管膜瘤;幕下3例实性肿瘤MRI表现为稍长、长T1信号,不均匀长及短T2信号,其中2例为室管膜瘤,1例为间变型室管膜瘤.肿瘤增强扫描:15例呈环形强化,3例肿瘤呈不均匀实性强化.结论 多数以囊性为主和实性为主的肿瘤能反映各自的病理类型,其MRI表现各具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1.
MRI动态增强鉴别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国士  许乙凯  胡蓉 《放射学实践》2004,19(10):737-73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后MRI在鉴别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12名原发性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怀疑复发的患者行MRT1WI、T2 WI和T1WI动态增强检查 ,分别测量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的T1WI、T2 WI的信噪比及强化程度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在T1WI和T2 WI上信号表现相似 ,两者SNR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增强扫描后 ,复发性肝癌在动脉期强化 ,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信号 ,强化持续时间短 ;放射性肝损伤动脉期强化 ,强化持续时间长 ,静脉期及延迟期亦呈高信号 ,两者明显不同。结论 :MRI动态增强可有效的鉴别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大鼠肝硬化肝癌SPIO增强MRI表现与Kupffer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云辉  许乙凯  高新疆   《放射学实践》2009,24(11):1182-1186
目的: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导的大鼠肝硬化肝细胞癌(HCC)模型,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I上肝硬化肝癌信号改变与肝Kupffer细胞(KCs)之间的关系。方法:22只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其中6只为单纯性肝硬化,16只为肝硬化肝癌,对照组为10只清洁级Wistar雄性大白鼠,均行SPIO增强前后T1WI和T2WI扫描,并行病理检查(HE染色及普鲁士蓝染色),分析肝脏Kupffer细胞数量与SPIO增强后信号之间的关系。结果:普鲁士兰染色切片上肝硬化组织内蓝染Kupffer细胞数量略减少,蓝色颗粒不均匀;高分化肝癌中Kupffer细胞减少,低分化肝癌Kupffer细胞显著减少甚至消失。肝癌与正常肝实质、硬化肝组织相比,Kupffer细胞数量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正常肝实质与肝硬化组织内Kupffer细胞数量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8)。SPIO增强T2WI上,正常肝实质、肝硬化组织信号强度(SI)较增强前明显下降,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分别为42%和3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肝癌信号强度较增强前无明显下降,PSIL为12%,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和肝硬化组织(P〈0.001);SPIO增强后肝癌对比噪声比(CNR)较增强前显著提高(P=0.002)。SPIO增强T1WI上。正常肝实质及硬化肝组织PSIL分别为15%和6%,而肝癌的信号强度较增强前升高9%,部分小病灶呈不均匀轻度强化,肝癌CNR较增强前明显降低(P〈0.001)。SPIO增强T2WI上,肝组织PSIL与Kupffer细胞数量呈曲线趋势,随着组织内Kupffer细胞数量的增多病灶信号强度下降程度越明显,曲线估计3次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20,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SPIO增强T2WI上肝脏信号强度改变与Kupffer细胞数量及其吞噬功能有相关性,随着Kupffer细胞增多PSIL呈升高趋势。SPIO增强MRI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菲立磁(SPIO)增强在肝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患者行SPIO增强的MRI检查,其中6例为海绵状血管瘤,不均匀脂肪肝4例,肝细胞癌(HCC)3例,局灶结节增生(FNH)、肝腺瘤及肝转移瘤各1例。结果:与MRI平扫相比,肝内海绵状血管瘤在SPIO增强后的T1WI上信号明显增高,而在T2WI上信号强度有轻度下降;在不均匀脂肪肝的病例中,增强后兴趣区与周围肝组织的信号强度对比关系延续了增强前的表现;肝腺瘤和FNH在增强后的T2WI上有明显的信号强度下降:HCC在增强后的T2WI上常无明显信号下降,而在T1WI上却有轻度信号升高;转移瘤在T2WI上无信号下降。结论:SPIO强化MRI对肝内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肾细胞癌MRI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简称肾癌)MR I信号特点。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资料及病理证实肾癌49例,均做T1W I、T2W I、STIR序列检查,同时27例做MR 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透明细胞型41例,颗粒细胞型7例,肉瘤样细胞型1例。T1W I均匀等信号17例,混杂信号26例,均匀低信号6例;T2W I均匀略高信号19例,明显高信号4例,混杂信号26例。显示假包膜者10例。肾窦侵犯15例,肾周侵犯14例,肾静脉癌栓3例,腹膜后或肾门淋巴结肿大12例,腰大肌转移1例。注入造影剂后,8例病灶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强化,3例均匀环状强化(包膜强化),4例强化环内壁不规则。结论仔细分析病灶的信号特点,MR I能够准确诊断肾癌,且能了解向肾窦、肾周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尤其对小肾癌诊断,MR I价值独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瘤CT及MR I的影像表现与解剖对应关系。方法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瘤的CT和/或MR I资料。结果17例中颅后窝5例,颅中窝8例,位于颅中窝、颅后窝的肿瘤呈椭圆形或伴分叶状改变;跨颅窝4例,呈哑铃形或不规则形。CT及MR I表现有以下特点:①肿瘤实性部分略高密度3例,略低密度4例,近脑灰质密度改变2例,伴有囊状低密度区4例。②T1W I均匀低信号5例,不均匀等低信号7例,T2W I均匀高信号4例,不均匀高信号8例。③CT及MR I增强不均匀明显强化10例,均匀强化7例。④肿瘤沿着三叉神经并跨颅窝“哑铃状”生长4例,三叉神经根增粗与瘤体相连续3例,M eckel腔扩大6例。⑤岩骨骨质吸收3例。肿瘤边界清,周围脑组织无水肿及钙化15例。结论CT和MR I是诊断三叉神经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Rb基因产物(Rb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0.2%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Wistar大鼠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b蛋白在大鼠肝脏癌变及转移过程中的表达。结果正常组20只中均见Rb蛋白表达,肝硬化组21只中有18只Rb蛋白过表达,肝癌组(未转移)68只中有37只Rb蛋白过表达,肝癌组(伴转移)18只中有3只Rb蛋白过表达。结论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这辅证了Rb蛋白在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发挥抑癌作用,Rb蛋白的失活可能促进肝癌形成,并与肝癌的发展、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在大鼠诱癌模型的磁共振成像中对增生性结节与肝癌的鉴别作用,以及SPIO增强前后对各型肝癌的检出率。材料与方法42只诱发型肝癌模型鼠在肝硬化多发增生性结节基础上,共计生成379个肝癌,行平扫及SPIO增强扫描,分析增生性结节与肝癌的不同强化方式,并与病理对照统计平扫与增强扫描各型肝癌的检出率。结果增生性结节在SPIO增强扫描T2WI上信号明显降低,而肝癌的信号无明显改变;肝癌SPIO增强扫描T2WI检出率与病理接近,而平扫T2WI检出率与病理相差显著,其中平扫微癌与小癌的漏检率分别达32.9%与12.9%。结论SPIO是一种有效的检测肝癌的磁共振对比剂,不仅能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而且对增生性结节与肝癌的鉴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MRI在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中韵价值。资料与方法 15例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均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SE T1WI、FS T1WI、FSE T2WI、FMPSPG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5例患者共16个病灶。多数肿瘤呈长T1(9/15)长T2(11/15)信号,FS T1WI及FMPSPGR平扫序列多为低信号(分别为8/11和13/16),且显示肿瘤较常规SE T1WI更清晰,动态增强后肿瘤可有多种强化方式,8个动脉期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门脉和延迟期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周围正常胰腺实质;2个动脉期边缘结节样强化,进行性向中心填充;2个表现为均匀轻中度强化;2个呈均一渐进性强化;2个明显囊变,囊变区无强化,周围呈持续环状强化。动态增强扫描不仅有助于肿瘤的检出、定性,而且可以了解血管受累程度及有无肝脏、淋巴结转移。结论 MRI多序列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胰内分泌肿瘤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MR DWIBS)在评价磁标记负载肝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活体内移植后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分化DC获得DC疫苗。并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皮下注射磁标记的DC疫苗,观察DC疫苗的体内分布。运用DWIBS不同时间点活体检测肿瘤的大小、形态。结果①DC疫苗的体内分布:注射树突状细胞疫苗后,兔肝细胞内可见较多蓝染铁颗粒沉着,而仅有少数Kupffer细胞内可见蓝染铁颗粒沉着;②肿瘤的DWIBS影像上,肝实质信号减低最显著,肿瘤边界清楚;③同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凋亡指数(AI)情况:治疗后1周、2周治疗组分别与相应对照组凋亡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同时间点治疗组及对照组的ADC比值情况:治疗后1周、2周治疗组分别与相应对照组ADC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标记负载肝癌抗原的Dc疫苗体内能诱导产生明显的抑瘤作用。而用DWIBS成像技术则为原发性肝癌的免疫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