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后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此类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型骨折病人经全麻下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0个月(6-12个月),所有骨折术后4周骨痂愈合良好,拔除克氏针。术后8周肘关节功能恢复,1例暂时性尺神经麻痹病人术后12周时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例早期肌间隔综合征病人复位固定后症状消失,无肘关节畸形和永久性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移位不稳定型骨折的理想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闭合复位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临床资料。结果按照Flynm评价标准,优41例,良4例,可2例,只有1例差,优良率达到93.7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好、固定稳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小平   《中国医学工程》2012,(8):121+123-121,12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复位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可加快骨折愈合,恢复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小儿肱骨髁上不稳定型骨折并发症多 ,治疗不当经常会产生严重后遗症。该文旨在观察闭合复位后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此类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 14例小儿肱骨髁上不稳定型骨折病人经全麻下行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 10个月 (6~ 12个月 ) ,所有骨折术后 4周骨痂愈合良好 ,拔除克氏针。术后 8周肘关节功能恢复。 2例暂时性神经麻痹病人术后 12周和 16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2例早期肌间膈综合征病人复位固定后症状消失 ,无肘关节畸形和永久性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移位不稳定型骨折的理想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透视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透视下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及石膏外固定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随访。结果 随访6—12月,1例并发尺神经损伤,1例骨折再移位,其余均愈合良好。结论 透视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尤培华 《中外医疗》2010,29(24):81-81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一例神经损伤。所有病例均于手术后6~12周痊愈,平均8.5周愈合,无一例出现肘内翻畸形、缺血性挛缩及筋膜室综合征、无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和骨折再移位。同时仔细测量并记录双侧肘关节伸屈、旋转和提携角度。参照Mayo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41例、良1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6.77%。结论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提供最佳的生物力学固定,可靠内固定,并可进行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可以降低或防止肘关节伸屈活动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胸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3例,患儿平均年龄8.6岁(2-13岁)。在臂丛神经阻滞麻或静脉全麻和C型臂X线机透视下,先行手法复位,然后经皮穿入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本组23例均得到随访,平均时间24个月(12-36个月),肘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Volkmann挛缩和肘内翻畸形,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固定牢固,能防止Volkmann挛缩和肘内翻的发生,具有手术简单,损伤少,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后在C臂机X线监视下以克氏针经内外髁皮肤交叉固定。结果36例中有3例因复位欠佳改用切开复位,2例行2次复位。术后摄片见达解剖复位者19例,轻度桡偏者10例,轻度旋转者4例。平均随访18个月(12~36个月),按李稔生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0例,良2例,中1例,无差,其中2例轻度肘内翻。提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为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总结本组3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描述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进针方法以及避免常见并发症的方法.结果 本组31例病例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无并发症.结论 透视下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不需外固定、术后即可行关节功能锻炼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翁冬芳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24):114-115
目的 总结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手术护理体会,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杭州市儿童医院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130例,其中Gartland Ⅱ型72例,Gartland Ⅲ型58例。护理要点包括一般常规手术护理举措,尤其强调物品准备齐全、术中体位管理及C型臂X线机的规范使用。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肘内翻畸形及感染情况。2例患儿术后出现尺神经损伤,行尺神经探查+前置术后恢复。肘关节功能评价,优126例,良4例。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高质量的手术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基础,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肱骨干骨折4种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秋成 《黑龙江医学》2008,32(5):348-349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方法对115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4种手术方法,即闭合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术、闭合复位于氏单边外固定架术、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交锁髓钉内固定术,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结果组合式外固定架优良率100%,于氏单边外固定架优良率93%,钢板内固定优良率77%,交锁钉优良率96%。骨愈合率分别为100%,93%,84%,91%。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并发症、术后愈合时间、术后不愈合率等各方面比较,组合式外固定架优于其他3种方法。结论肱骨干骨折组合式外固定架术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关节镜监控下有限切开空心钉内固定治疗Muller B型股骨髁骨折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Muller B型骨折为股骨髁部骨折,对11例Muller分型为B型骨折的患者(男9例,女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7.5岁),借助探针、骨膜起子在关节镜监视下行股骨髁骨折的撬拨复位、有限切开及其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同时治疗关节内交叉韧带、半月板等其他损伤。结果: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10.6个月,大部分患者骨折愈合良好,下肢等长无畸形,关节内无感染。1例患者远期疗效不佳,Lsholm评分术前15.218.3分平均16.4分,术后83.592.6分平均89.7分。根据IKDC评分标准,9例患者(81.8%)评级正常,2例患者(18.1%)接近正常,1例患者(9.1%)异常,此1例异常患者为股骨髁关节面坍陷较严重,骨缺损亦严重。除异常的1例,其余手术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结论:关节镜监控下有限切开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Muller B型骨折,疗效确实,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可避免传统切口损伤较大,术后关节内易粘连,早期无法功能锻炼的问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例重度肱骨髁间粉粹性骨折患者,采用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0例患者经平均12个月随访,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5%.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重度肱骨髁间粉粹性...  相似文献   

14.
肱骨干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的治疗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手术内固定是主导治疗方法,完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仍是肱骨干骨折今后临床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11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3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病历资料,手术方法采用尺骨鹰嘴V形截骨的方法显露,双钢板固定骨折,尺骨鹰嘴截骨复位后张力带固定。其中24例术后未采取中药联合治疗(单独手术治疗组),29例术后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术后肘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9.66%,单独手术组为62.50%,2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疗效差患者仅为轻度活动不适,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未出现后遗症患者,单独手术治疗组出现3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式,具有牢固固定、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能明显提高术后优良率及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肱骨外上髁炎的MRI影像表现及诊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我院临床确诊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46例(共48个肘关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冠状面、横断面和矢状面T1 FSE系列和T2FS FRFSE系列扫描,分析肱骨外上髁炎的MRI影像表现以及伸肌总腱与桡侧尺副韧带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按照伸肌总腱损伤程度进行分级,轻度损伤者20例,中度损伤者14例,重度损伤者14例,MRI表现为肱骨外上髁与伸肌总腱之间条片状稍高信号;44例合并桡侧尺副韧带损伤,按照桡侧尺副韧带损伤程度分级,轻度损伤者18例,中度损伤者12例,重度损伤者14例,MRI影像可见冠状位T2WI桡侧尺副韧带中断,可见水样高信号;16例患者合并桡侧副韧带损伤,MRI影像可见冠状位T2WI脂像,桡侧副韧带中断,横过韧带水样高信号;伸肌总腱损伤程度与桡侧尺副韧带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rs>0)。结论肱骨外上髁炎伸肌总腱损伤的同时还伴有其它多种损伤,伸肌总腱损伤程度加重,桡侧尺副韧带损伤程度也会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了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1年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股骨髁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采用普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46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4个月和3.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64.50%和84.7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内固定物断裂2例,愈合异常2例,关节粘连5例;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关节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是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2种手术方法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5月~2011年5月,手术方法治疗的25例三踝骨折,对其损伤机制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1期骨性愈合,踝关节功能参照Baird-Jackson评分标准,优10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4.05%。结论:2种手术方法均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术中关键是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对位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三维CT重建在肱骨髁上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为研究对象,均行普通X线检查、常规螺旋CT扫描、三维CT重建,分析其影像特点,并对比三种检查方式对骨折椎节、骨折位置的显示情况及诊断效能。结果 48例均行伤侧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分为伸直型46例(95.83%),屈曲型2例(4.17%);三维CT重建观察到骨折断端多为粉碎骨折,骨折近端前缘呈"一"形43例,骨折两端完全分离移位,骨皮质不连续,骨折近端前缘呈倒"V"形5例;三维CT重建对骨折椎节、骨折部位的显示率高于X线及常规CT(P<0.05);三维CT重建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灵敏度、准确度、Kappa值高于X线及常规CT(P<0.05)。结论三维CT重建在肱骨髁上骨折中有较高诊断价值,可较好显示骨折椎节、骨折部位,评估Gartland分型,提高诊断效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20.
16例18足术后随访平均25月,优良率93.8%。Bohler角较术前平均增加19°。对斯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时机及的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