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像技术检查脑出血的情况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9月收治的237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颅脑CT检查,回顾性分析CT检查影像结果,对不同出血部位、不同出血量的病死率进行比较,同时对不同时期的颅脑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不同脑出血部位的病死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出血量不同的脑出血患者,在病死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 d内与14 d的颅脑CT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4 d的CT降低,影像表现为低密度影。结论:将颅脑CT用于脑出血的诊断上,可准确判定脑出血情况,为疾病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螺旋CT在老年急性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内收治的88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CT检查,对检查的结果及病灶部位进行有效的观察和分析。结果:通过CT检查发现88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属于规则型脑实质出血,34例患者属于不规则型脑实质出血,患者脑部出血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基底出血、脑叶出血、丘脑出血、小脑出血、多发性出血,88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的初选中线移位的症状,移位在4mm左右的患者为20例,死亡患者4例,移位在8mm左右的患者为8例,死亡患者2例,移位在10mm左右的患者为6例,死亡2例,34例患者无中线移位症,死亡1例。结论:螺旋CT在老年急性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的提高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率,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有效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脑梗死并脑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疑似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先后行CT与MRI检查,所有的影像结论均与临床医师最终诊断进行对比,评价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50例疑似脑梗死并脑出血最终临床确诊43例,剩余7例中包括3例单纯脑梗死患者和4例单纯脑出血患者。对43例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发现,MRI诊断符合率为88.4%,明显优于CT的72.1%(P<0.05)。CT联合MRI诊断符合率为97.7%,明显优于MRI及CT(P<0.05)。结论:MRI对脑梗死并脑出血能够达到较高的诊断符合度,其诊断价值优于CT,但是与CT联合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度,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5T超导磁共振和螺旋CT在脑出血、脑梗死、脑动脉瘤患者中在应用价值。方法本组对象为某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相关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1周内完成1.5T超导磁共振和CT检查。结果脑出血患者27例,其中19例患者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2例出血部位为小脑,6例出血部位位于脑桥。脑梗死患者49例,其中梗死部位于基底节区的25例,位于额颞枕叶的9例,位于小脑的7例,位于脑桥的8例。余11例均为脑动脉瘤患者。CT对脑出血的检出率高于MRI,而MRI对脑梗死、动脉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结论 CT与MRI检查均可反映脑出血相关疾病的情况,二者各有优势,临床可将CT作为脑血管相关疾病的首选方法,再根据临床需要,将MRI作为避免漏诊、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出血与脑胶质瘤卒中诊断中CT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脑胶质瘤卒中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T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灌注指标以及CT征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最大出血量、最小出血量以及平均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V、PS、B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进行脑出血与脑胶质瘤卒中的诊断中应用CT检查技术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对脑出血与脑胶质瘤卒中进行区分诊断,进而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作者自1989年6月~1991年12月对78例脑血管意外(CVA)恢复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从1989年6月~19叭年12月陆烤住院,依《实用神经病学》诊断原则仇及CT检查诊断为脑出血、脑梗塞恢复期78例为观射对象。其中脑出血22例,脑梗塞56例。本组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和CT在脑血管相关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给予CT和MRI检查。结果 34例脑出血患者中,有27例患者为基底节区脑出血,3例为小脑出血,4例为脑桥出血。53例脑梗死患者中有33例为基底节区脑梗死,6例为额顶颞枕叶梗死,5例为小脑梗死,9例为桥脑梗死。另9例患者为动脉瘤。CT对脑出血的检出率高于MRI,而MRI对脑梗死、动脉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结论 CT和MRI诊断脑血管相关疾病各有优势,临床中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检查方法,避免漏诊和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1959年Fisher研究了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临床与病理,并系统地描述了丘脑综合征.70年代初期,Anibros等人成功地把CT应用于神经疾病的诊断,能精确地显示脑内血肿的大小,位置,是否穿破脑室等,因而人们对丘脑出血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1984年9月至1985年9月,我院内科共收治脑出血病人113例,其中丘脑出血38人,均经CT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脑梗死并脑出血诊断中磁共振成像(MRI)与计算机断层成像(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疑似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开展MRI检查与CT检查,以脑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与CT检查诊断效能及不同部位、不同直径病灶检出准确率。结果:脑血管造影检出阳性74例,阴性2例;MRI检出阳性74例,阴性2例;CT检查检出阳性64例,阴性12例;MRI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分别为97.37%、98.65%,均高于CT检查的81.58%、83.78%(P<0.05);MRI、CT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对脑叶、基底节病灶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 (P<0.05);MRI检查直径≤2 mm病灶的准确率高于CT (P <0.05);病灶直径> 2 mm时MRI、CT检出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并脑出血诊断应用MRI与CT均有较高价值,MRI对不同部位、不同直径病灶检出准确率更高,诊断方面存在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检查临床首选CT检查,部分患者虽有临床表现,但CT检查结果阴性。随着MR磁敏感技术(SW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CT检查阴性患者通过SWI发现脑微出血病灶[1-3]。由于SWI对出血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本科在脑外伤以及疑似脑微出血患者的MR检查中常规增加SWI检查序列。现对32例病例通过常规MR序列、SWI对比分析,探讨SWI在脑微出血灶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为临床上为常见的急性病,一般多见于50~60岁的男性患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以及死亡率高三个特点.从2011年9月起,我科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积极的早期护理干预,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选择我科经急诊转入病房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8例,男83例,女35例;年龄53~64岁;急诊接诊时,昏迷者83例,朦胧者25例,清醒者10例;经颅脑CT或MRI检查,基底节区出血68例,小脑部位出血25例,脑桥出血10例,脑室出血9例,脑叶出血6例;118例患者均在就诊后48h内接受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2.
成人型出血性烟雾病的CT及血管造影诊断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T、DSA对成人出血性烟雾病(Moyamoya)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成人型出血性烟雾病的CT与DSA的表现,CT均为平扫,DSA均为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动脉血管造影。结果10例患者CT检查患者颅内有不同部位出血灶,大多表现为多部位出血,以脑实质和脑室出血为主。DSA显示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异常血管网形成;其累及血管为双侧或单例颈内动脉系统、伴颈外系统的病变(颞浅动脉、脑膜中动脉)、基底动脉和/或大脑后动脉和/或椎动脉。结论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脑出血后,CT可初步提示本病的诊断,明确诊断有赖于DSA。  相似文献   

13.
85例脑出血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出血导致的智力,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使患者受巨大身心创伤,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改变。2003年2月~2004年9月,我们对85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经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住院患者85例,男79例,女6例,25~84岁,住院时间2个月~21个月,平均7个月。内囊出血和基底节出血65例,中脑出血10例,小脑出血9例。发病诱因:重体力劳动时24例,过度疲劳18例,情绪紧张激动14例,排便7例,饮酒5例,原因不明14例。表现肢体瘫痪71例,昏迷58例,失语19例,精神异常9例。2心理特点2·1角色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颅脑CT检查+降压治疗,对照组行磁共振检查+降压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确诊率、清晰度分别为100.00%、9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 <0.05)。观察组对各出血部位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指标心率、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新发脑出血患者行CT检查准确率、清晰度高于行磁共振检查,颅脑CT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血的具体位置、出血的范围、颅内压迫症状等。  相似文献   

15.
混合性脑卒中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向荣  朱秀云 《新医学》2003,34(3):172-172
目的:提高对混合性脑卒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5例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35例临床表现各异,脑卒中急性期行CT检查发现在脑不同部位同时有新鲜出血和梗死病灶14例;发病5日内复查,脑出血继发梗死12例,脑梗死继发出血9例(排除梗死性出血)。结论:混合性脑卒中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有赖于CT等检查。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分析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病死率高约为 10 %~ 2 0 % [1 ,2 ] ,其中继发性心功能异常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脑出血所引起的一系列心电图 (ECG)及心脏功能改变 ,称为“脑心综合征”。本文就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我院收治的 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 80例患者均经颅脑 CT或 MRI确诊为脑出血并在发病后 2 4小时内行心电图 (ECG)检查。男 5 8例 ,女 2 2例 ,年龄 4 2~ 78岁 ,平均年龄 6 2 .5岁。1.2 出血部位  80例脑出血中基底节区出血 4 8例 (占6 0 % ) ,脑叶出血 2 2例 (2 7.5 %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FE-EPI序列对颅内出血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对CT扫描未能检出的慢性出血、微量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4月内对35例可疑颅内出血患者进行FE-EPI序列扫描,同时结合MR常规序列,对比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5例临床可疑出血病例CT诊断23例为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MR常规序列诊断23例为ICH,FE-T2 WI诊断30例为ICH,FE-EPI-T2 WI诊断30例为ICH,其中2例诊断为慢性微量出血。结论在颅内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中,CT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MRI可作为CT检查必要、有力的补充手段。在高场强MR机上开展FE-EPI-T2 WI序列扫描,可极大地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成功率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并发脑出血的特征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3月在我科行MRI和(或)CT颅脑检查的239例白血病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239例患儿中6例合并脑出血(其中1例相隔两年再次出血),其中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3例。6例7次检查SWI均表现为脑实质多发小、微出血,其中2例合并血肿。对小、微出血灶,常规MRI较CT检出多,SWI明显较常规MRI检出多。结论:白血病并发脑出血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较多见;脑出血常为多发小、微出血;SWI明显较常规MRI及CT对病变检出率高,应作为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19.
成人出血型烟雾病18例影像表现及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18例患者均经头部CT检查诊断为颅内出血,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结果:18例出血型烟雾病中,CT表现为脑室出血者为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5例,脑实质出血者4例,脑血管造影均累及单侧、双侧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其病变区域均有烟雾状血管网形成。结论:对于年龄较轻的脑出血患者,尤其是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考虑出血型烟雾病的可能。CT及脑血管造影是诊断烟雾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头部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研究时间为2012年7月至2016年8月。所有患者行头部CT检查,对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经头部CT检查,出血部位占比最多的为基底节区,占比47.7%;出血部位占比最少的为脑叶,占比5.8%。其中破入脑室占比33.7%、未破入脑室占比66.3%。出血量20mL占比73.4%;20-50mL占比16.3%;50mL占比10.5%。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方面,脑干出血的患者死亡率最高,占比71.4%;不同出血量的死亡率方面,出血量50mL的患者死亡率最高;破入脑室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的患者,占比58.6%(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头部CT检查能够较好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进而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