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breas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B-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4例PB-DLBCL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均为中青年女性,年龄38~56岁,均因乳腺无痛性增大包块就诊,左乳2例,右乳2例。3例为非生发中心型,1例为生发中心型。根据Ann Arbor分期标准:Ⅰ期3例,Ⅱ期1例。镜检:乳腺正常结构被破坏,中等大小的圆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弥漫分布,胞质少至丰富,嗜碱性,核仁可见,核分裂像易见。免疫组化:CD19、CD20、CD79a、PAX5(+),部分病例CD10、BCL-6及BCL-2(+),Ki-67增殖指数85%~90%。随访至2021年7月,1例失访,1例死亡,2例健在。结论:PB-DLBCL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无特殊,预后差,确诊需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2.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4,(4):325-326
<正>淋巴瘤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乳腺并不是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乳腺原发性淋巴瘤(PBL)临床罕见,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类型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近期诊断并治疗乳腺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B-DLBCL)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013年10月14日就诊.身体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原发性甲状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特点观察,使用LCA,CD20,CD79α,CD3 ,CD45RO ,CEA ,TG ,TTF-1等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诊断,并文献复习。结果:原发性甲状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诊断困难,镜下病理形态多样,免疫组化B细胞标记(+)。 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少见,临床易漏诊且侵袭性较高,因此准确、完整的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十分重要,免疫组化具有很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俊红  高陆  杨涛  袁钟 《海南医学》2020,31(24):3256-3257
<正>乳腺淋巴瘤可分为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与继发性乳腺淋巴瘤[1]。虽然在PBL中可发生多种亚型的淋巴瘤,包括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等,但以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breas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B-DLBCL)最为常见[2]。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PB-DLBCL患者报道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PB-DLBCL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的病理镜下特点、相关免疫组化表型及预后。方法:收集6例原发性乳腺DLBCL患者,按WHO(2008年)恶性淋巴瘤分类标准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表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WHO分类DLBCL,5例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非GCB)型,1例为GCB型。1例GCB型患者随访47个月仍存活;1例非GCB型患者存活18个月;另1例非GCB型患者治疗后4个月出现淋巴结多处累及,2年后出现脑转移,2年2个月后死亡;还有1例非GCB型患者治疗6个月后淋巴结多处累及,23个月后死亡;2例失访。结论:原发性乳腺DLBCL少见,免疫组化表型大部分为非GCB型,其预后与免疫组化表型有关,非GCB型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3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测定。结果:中心母细胞淋巴瘤占78.26%(18/23),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占4.35%(1/23),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占8.70%(2/23),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占8.70%(2/23)。形态学上瘤组织表现为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细胞呈片状或结节状生长,瘤细胞弥漫排列,染色质粗颗粒状;CD-20肿瘤细胞均呈阳性,均不表达CD-3和Cyclin Dl。结论:DLBCL属有异质性的一组淋巴瘤,掌握其病理特征对于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治疗情况,探讨该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SP法对每例行CD20、CD79a、CD3、CD45RO、CD10、Bc16、MUM1、Ki-67、CK和EMA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WHO(2008年)淋巴瘤分类标准,收集12例DLBCL并对每例进行详细的病理分型及随访.结果:女性10例,男性2例,中位年龄49岁,右乳7例,左乳5例.12例均为Ann Arbor Ⅰ E期,1例IPI 2分,2例IPI 1分,9例IPI0分.单侧乳腺无痛性肿块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6例(50%)获得随访资料,其中4例存活,存活时间11~31个月;2例死亡,存活时间分别7、19个月.5例(41.7%)有淋巴上皮病变(Lymphoepithelial lesions,LEL).7例(58.3%)为中心母细胞性变型,5例(41.7%)为免疫母细胞性变型.8例(66.7%)Bcl6阳性表达,12例(100%)MUM1阳性表达,12例(100%)CD10阴性表达,免疫套餐分型12例DLBCL(100%)全部为non GCB型.Ki-67指数中位40%,7例(58.3%)≥40%.结论:原发性乳腺DLBCL罕见,表现为non GCB型,病理活检加免疫表型检测有助确诊,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加放疗等的综合治疗方案为宜.  相似文献   

8.
杨玉兰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7):593-595,F0003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卵巢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左侧卵巢完全被肿块取代,且对侧卵巢亦有侵及,大小7.0cm×5.0cm×4.5cm,呈实性、质细腻;镜下肿瘤组织具有相对一致的弥漫性大细胞组成,间以少量硬化性间质,肿瘤细胞表达LCA、CD20、CD79a、Vim,不表达CD45RO、CD3、CD30、CD56、NSE、CK、EMA、PLAP、CD117、B-HCG、CA125、AFP。结论卵巢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罕见,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形态上有弥漫分布的大细胞,组织形态学表现有较大差异,免疫组化在协助诊断上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 PBL)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病理分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1]。原发性DLBCL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国内外对此类疾病的相关报道较少,故对这类疾病的认知度低,因此在临床诊疗中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本文对1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B-DLBCL)的病理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24例PB-DLBCL的病理标本,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24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8.9岁(28~81岁),22例表现为单侧乳腺肿块(左侧14例、右侧8例),2例为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在光镜下对DLBCL分型,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DLBCL的免疫表型特点,使用的抗体有CD20、CD79、CD10、CD45RO、CD30、CD68、CD43、CD5、bcl-2、EMA、CK、S-100等,结果: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可将DLBCL分为以下几种亚型;中心母细胞性13例、免疫母细胞性3例,浆母细胞性1例,B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大多叶核淋巴瘤1例和富于组织细胞和(或)T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3例。一般均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有4例表达T相关标记CD43。结论:DLBCL具有异质性的一组淋巴瘤,具有较宽的细胞谱系,掌握其形态学特点对于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比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的总体及不同治疗方案疗效,探讨影响治疗方案疗效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489例初治DLBCL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所接受化疗方案有无利妥昔单抗的不同,分为RCHOP (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地塞米松)样组(n=184)和CHOP (环磷酰胺,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地塞米松)样组(n=299),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分析可能的临床影响因素。 结果 RCHOP样组方案有效率高于CHOP样组方案 (84.3% vs.75.6%,P=0.015)。多因素分析显示,脾大、淋巴细胞绝对值(ALC)降低、国际预后指数(IPI) 3~5分及CHOP方案是影响总体疗效的不良因素,ALC降低 〔优势比(OR)=2.060,95%CI:1.159~3.661,P=0.014〕和IPI3~5分 (OR=2.157,95%CI:1.170~3.978,P=0.014)是影响CHOP样组疗效的危险因素,而血红蛋白(HGB)降低 (OR=3.010,95%CI:1.238~7.314,P=0.015)和IPI3~5分 (OR=2.872,95%CI:1.193~6.914,P=0.019)是影响RCHOP样组疗效的危险因素;ALC在0.8×10 9/L~1.0×10 9/L时,RCHOP样组方案有效率高于CHOP样组;Bcl-2+/-、GCB/non-GCB在不同治疗方案间疗效无差异。 结论 RCHOP样组方案疗效优于CHOP样组及二线治疗方案; ALC降低、HGB降低分别是影响CHOP样组及RCHOP样组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颅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术前1H-MRS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评价MR波谱在DLBCL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颅内DLBCL患者的MRI、1H-MRS及病理资料。分析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等特点;定量测量肿瘤实质区和对照脑实质区各代谢物(Cho、Cr、NAA)波峰下面积和峰高比值(NAA/Cr、Cho/Cr、Cho/NAA),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对肿瘤实质区的Cho峰下面积与免疫组化Ki-67表达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11例原发颅内DLBCL均表现为肿瘤实质区Cho峰升高,NAA峰及Cr峰减低,并可见Lip峰,Cho/Cr及Cho/NAA比值升高,NAA/Cr比值减低。统计分析表明,除Cr外,肿瘤实质区与对照脑实质区各代谢物及比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肿瘤实质区Cho峰下面积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s=0.627,P=0.039)。结论 1H-MRS对原发颅内DLBCL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在肿瘤预后评估中亦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血浆中sCD40L的表达水平,探讨sCD40L与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中sCD40L及正常对照20例血浆中sCD40L表达水平。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sCD40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LDH升高组血浆sCD40L水平明显低于血清LDH正常组;高危组血浆sCD40L水平比低危组、低中危组和中高危组明显降低(P〈0.01);Ⅳ期血浆sCD40L明显低于Ⅰ期、Ⅱ期、Ⅲ期(P〈0.01);非生发中心来源(non-GCB)亚型较生发中心来源(GCB)亚型明显降低(P〈0.01);缓解组血浆sCD40L水平比无效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sCD40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有价值的预后的指标,与IPI结合可于早期筛选出常规治疗预后不良的病倒,有助于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 结合组织芯片技术,对42例老年人EB病毒阳性的DLBCL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临床特点总结、病理形态学复习、免疫组化染色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从586例DLBCL中筛选出42例(7.17%)EB病毒阳性DLBCL。患者发病年龄51 ~87岁,中位年龄62.5岁,男女之比为2.23∶1。其中69.05%(29/42)为淋巴结病变;30.95%(13/42)为结外病变,包括脾脏、胃、扁桃体、鼻腔和鼻咽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脾大、肝大、发热、乏力、体质量减轻。组织学亚型中绝大多数(90.48%,38/42)为多形性亚型,少数(9.52%,4/42)为单形性亚型,“星空”现象、血管浸润和肿瘤性坏死分别占21.43%(9/42)、47.62%(20/42)和45.24%(19/42)。其免疫表型分析示CD30、CD5、BCL-2、 P53、NF-κB/P65的阳性率分别为52.38%(22/42)、54.76%(23/42)、54.76%(23/42)、87.5%(35/40)和0%(0/40);35例(83.33%)为Hans分型的non-GCB型。获得随访的23名患者中有14例(60.87%)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总体5年生存率为16.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LDH升高、具有“星空”现象、肿瘤性坏死、BCL-2阳性表达与预后有关。 结论 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DLBCL的发生率不低,常见于淋巴结,以多形性组织学亚型多见,LDH升高、具有“星空”现象和BCL-2阳性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2009年2月至2015年7月诊治的17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纳入患者17例,男10例,女7例,发病年龄24~83岁,平均53岁;反复发热是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76.5%),骨髓是最易累及的部位(64.7%),临床分期多为ⅣB期(70.6%),常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29.4%)。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地辛、强的松)或CHOP方案化疗(10例)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与未治疗的7例患者相比,P=0.000 2)。骨髓受累的患者治疗后易复发。结论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侵袭性强,预后差。R-CHOP方案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在长期生存上获益。  相似文献   

17.
朱逸东  甘欣锦 《中医学报》2022,37(2):408-412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辨治完全缓解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控效应。方法:100例获得完全缓解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定期观察随访,治疗组在随访基础上给予扶正解毒方。系统分析两组患者1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瘤负荷标志物(乳酸脱氢酶、铁蛋白和血β2微球蛋白)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7例患者脱落。治疗组1年PFS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7.87%和83.72%,P=0.047),但两组患者1年OS均为100%。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分别为(70.511±12.479)%、(35.900±8.278)%和1.213±0.658,显著高于对照组[(64.867±14.050)%,P=0.047;(32.179±9.117)%,P=0.045;0.916±0.433,P=0.007],治疗组患者CD;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155±9.632)%和(34.540±10.571)%,P=0.042]。治疗组治疗后血浆乳酸脱氢酶和血β2微球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服用扶正解毒方1年后血浆VEGF、TGF-β1和IFN-γ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9,P=0.174,P=0.366)。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11%和60.47%,P=0.030),治疗组患者未发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结论:扶正解毒方可以提高缓解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1年PFS及降低肿瘤负荷,并改善其中医证候,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相关因子进而阻断肿瘤免疫逃逸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 国内外研究已表明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R1)可作为多种疾病治疗的药物靶点。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T-DLBCL)为发病率较低的结外淋巴瘤,但侵袭能力强,应用现有的手段治疗后整体预后极差,亟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目的 了解S1PR1在PT-DLBCL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1PR1的表达与PT-DLBCL预后的关系,探讨鞘氨醇-1-磷酸(S1P)/S1PR1作为该病治疗靶点的潜力。方法 收集1994年5月-2016年3月云南省肿瘤医院PT-DLBCL病理蜡块37例,随机选取普通结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病理蜡块37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比较S1PR1在PT-DLBCL和普通结内DLBCL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收集37例PT-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S1PR1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37例PT-DLBCL组织中,S1PR1表达阳性20例(54.1%)、阴性17例(45.8%)。37例普通结内DLBCL组织中,S1PR1表达阳性11例(29.7%)、阴性26例(70.3%)。PT-DLBCL组织中S1PR1阳性表达率高于普通结内DLBCL组织(χ2=4.497,P=0.034)。37例PT-DLBCL患者中,20例S1PR1阳性表达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9±4.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1±2.3)个月,17例S1PR1阴性表达者中位OS为(71.9±9.6)个月、中位PFS为(64.6±10.9)个月。S1PR1阳性表达者3、5年总生存率(15.0%、10.0%)低于S1PR1阴性表达者3、5年总生存率(52.9%、35.3%)(χ2=10.971,P=0.001);S1PR1阳性表达者3、5年无进展生存率(5.0%、0)低于S1PR1阴性表达者3、5年无进展生存率(35.3%、23.5%)(χ2=15.833,P<0.001)。结论 S1PR1在PT-DLBCL中阳性表达率较普通结内DLBCL高,且其表达率高低与PT-DLBCL预后情况相关,S1P/S1PR1具有作为该病治疗靶点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梁云 《中外医疗》2009,28(7):11-11
目的观察浆母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1例浆母细胞性淋巴瘤患者,结合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临床特征及相关文献,对其进行临床资料及文献的回顾分析。结果肿瘤细胞表现为中等大小的核,分裂像多,具有浆细胞样的形态特征;免疫组化:LCA(+),Vs38c(+),浆细胞(+),CD38(+),CD56(+),CD79a(+),IgG(+),CD3(-),CD10(-),CD20(-),CD30(-),CD45RO(-),Ki67阳性率75%;骨髓像涂片中可见少数浆细胞样的肿瘤细胞。结论浆母细胞性淋巴瘤预后差,免疫组化对诊断至关重要,临床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MALT和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94例结外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6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2例),经HE、免疫组化和PCR复查后,收集其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相比较,MALT淋巴瘤发病的中位年龄、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和细胞增殖活性均偏低;MALT淋巴瘤复发率低于结外DLBCL,而病人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结外DLBCL。两种淋巴瘤的IE期病人的存活情况较IE期以上的病人好;结外DLBCL中,有转移者存活状况较无转移者差,但MALT淋巴瘤的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组病例的生存状况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淋巴瘤在发病年龄、细胞增殖水平、临床分期、复发等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上有明显差异;肿瘤分期与两种淋巴瘤的生存状况有关,但淋巴结转移仅与结外DLBCL的生存和预后有关,而与MALT淋巴瘤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