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骨折伴多发伤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骨折伴多发伤患者90例,根据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PLT降低组31例和PLT正常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创伤严重等级评分(IS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III评分(APACHE III)以及全身炎性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死亡的发生率,比较最终死亡的患者与存活患者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PLT降低组患者的ISS评分与APACHE III评分较PLT正常组均显著较高(P0.05);PLT降低组全身炎性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分别为77.42%、83.87%、41.94%较PLT正常组54.24%、59.32%、15.25%显著较高(P0.05);PLT降低组死亡率为29.03%较PLT正常组5.08%显著较高(P0.05);死亡组患者PLT最低值与均值较存活组显著较低(P0.05);死亡组患者血小板最早下降时间较存活组显著较早(P0.05);血小板下降持续时间较存活组显著较长(P0.05)。结论骨折伴多发伤患者血小板急剧下降会导致患者并发多种全身性炎症及功能障碍,患者死亡率高,血小板持续性降低和血小板计数快速的下降预示着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血小板计数(PLT)检测对非感染性危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我院ICU收治的非感染性危重症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患者按随访结果 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并根据PCT检测结果不同将患者分为PCT低水平组48例(0.5μg/L≤PCT<2μg/L),PCT高水平组32例(2μg/L≤PCT≤5μg/L);依据PLT检测结果不同将患者分为PLT正常组49例(100~300)×109/L及PLT下降组31例,分别观察不同PCT水平及PLT患者APACHEⅡ 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存活组PCT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而PLT则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患者APACHEⅡ 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PCT低水平组APACHEⅡ 评分及患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PCT高水平组(P<0.05);PLT正常组APACHEⅡ 评分及患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PLT下降组(P<0.05).结论 非感染性危重症患者血清PCT异常升高和/或PLT异常下降,均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ODS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滤(CVVH)过程中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 27例MODS患者CVVH过程中Plt的变化.结果 MODS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罹患率为51.9%;在48 h内,CVVH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症罹患率明显上升(P<0.05),Plt水平进行性下降(P<0.01),死亡组PltPlt水平下降明显(P<0.05),而生存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于治疗后48 h,死亡组Plt水平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两种稀释法患者在各对应时段Pl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小板减少症通常存在于MODS患者中;CVVH 48 h内患者Plt水平呈进行性下降,病情恶化是其主要原因;第48小时的Plt水平可作为判断MODS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乳酸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于入院第1日及第3日分别统计血小板计数( PLT)、动脉血气中乳酸( LAC)水平、降钙素原( PCT)及APACHE Ⅱ(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感染性休克组,分析组间P LT与LAC的变化. 结果:死亡组的第1日、3日LAC、PCT、APACHE Ⅱ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而PLT低于生存组(P<0.05);两组间血小板计数与血乳酸水平均与PCT及APACHE Ⅱ评分具有相关性. 严重脓毒症组和感染性休克组,与第1日比较,第3日LAC明显升高( P<0.01) ,而PLT降低( P<0.05). 结论: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乳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临床,二者是判断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张洪  赵施竹 《疑难病杂志》2009,8(6):355-356
目的探讨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与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危重病患者201例按血小板是否减少分为血小板减少组94例和非血小板减少组107例,根据患者预后再分为病死组99例和生存组102例,所有患者分别记录入ICU24h内APACHEIII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入ICU1、3、7、14d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组中51例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结果血小板减少组APACHEIII评分、MODS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血小板减少组(P<0.05),危重病患者骨髓象显示,生存组巨核细胞数高于病死组(P<0.05),同时,生存组巨核细胞、巨噬细胞、杆状核、分叶核细胞和浆细胞数高于病死组,但小淋巴细胞数显著低于病死组(P<0.05,P<0.01)。结论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和骨髓象抑制能较准确、敏感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而血小板检查快速、简单易行,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评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4例,依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依据是否发生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检测比较患者入院时及入院48小时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非MODS组患者入院时SCRP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和MODS组(t=2.74,2.76,P0.05);入院48小时内2者SCRP水平差异仍具有显著性差异(t=3.07,2.98,P0.05)。结论:早期检测SCRP水平可用于评价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水平在危重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242例ICU危重患者,按血小板计数是否降低分为血小板减少症(TCP)组与非TCP组,根据有无出血并发症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按随访结果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结果TCP的发生率为28.93%,TCP患者比非TCP患者APACHEⅡ评分、出血发生率、病死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出血组血小板最低值更低,TCP持续时间明显增加。存活组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死亡组,且存活组在经过人ICU3~4天短暂下降后第5天开始上升。结论血小板计数能够比较准确、敏感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与预后,在危重患者临床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标准双抗血小板和长期双抗血小板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上级医院行PCI术后回本院复诊的冠心病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长期双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给予标准双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有效性终点事件和安全性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3、6、12个月,两组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24个月,两组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及次要有效性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出血、小出血及安全性终点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使用长期双抗血小板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冠心病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王娴  邓见玲 《黑龙江医学》2013,37(8):690-692
目的 分析探讨严重脓毒症患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 在2009-09~2013-03间收入我院的91名严重脓毒血症患儿,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对两组间血小板计数变化与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凝血功能检验,骨髓细胞学检查和血常规检查分析患儿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结果 所有患儿中治愈和好转出院的有81例(89.01%),其中伴血小板计数降低的有29例(35.80%),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内的有52例(64.20%);放弃或者死亡的患儿有10例(23.08%),其中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的患儿5例(50.00%),小于80×109/L的患儿5例(50.00%).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时和入院后第6天两组的血小板计数均小于正常值并且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3d血小板计数均恢复正常,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 =0.36,P>0.05).结论 血小板严重下降提示严重脓毒血症患儿的预后较差.血小板下降的原因: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以及凝血功能紊乱导致的血小板过度消耗.直接针对不同病因及时积极处理能够明显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PDW/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MPV/PL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6月接受住院治疗的2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入院时初次血小板参数(PLT1,MPV1及PDW1)、出院前或者临终前最后一次的血小板参数(PLT2,MPV2及PDW2)\];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绘制PDW/PLT比值和MPV/PLT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根据ROC曲线得到PDW2/PLT2和MPV2/PLT2对应的Cut\|off值,比较不同水平PDW/PLT和MPV/PLT比值患者的炎症指标和死亡率的区别。结果(1)死亡组的PLT呈下降趋势,但MPV及PDW呈上升趋势;(2)重症肺炎组的PLT1及PLT2小于非重症组,MPV2,PDW1及PDW2均大于非重症组;(3)高MPV/PLT比值组、高PDW/PLT比值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死亡率、CRUB\|65评分均显著高于低比值组。结论(1)临床上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PLT呈下降趋势,PDW和MPV呈上升趋势,提示肺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PDW/PLT和MPV/PLT比值增大与肺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肖雪  潘万福  杨光  马秀 《医学争鸣》2009,30(2):178-180
目的:观察阿托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08例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01/2007—1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2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Ⅰ组为服毒后3h内达到阿托品化103例,Ⅱ组为服毒3h后达到阿托品化105例,比较两种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发生率.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病死率高(18.1%vs7.8%,P〈0.05),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阿托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化达到的时间越早,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越好,病死率发生越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ic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76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组50例(HP组),非血液灌流组26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阿托品、解磷定等综合治疗,HP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或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HP组平均住院时间,胆碱脂酶活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HP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或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毒物,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治疗时加强血液灌流的各项护理工作,是顺利进行血液灌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OPP)观察其临床意义。方法3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急性重度AOPP中毒20例,在其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行床边血液灌流治疗,观察血胆碱酯酶(choline esterase,chE)的变化及治疗效果。对照组:同期收治的因为非医疗原因未能行HP治疗的19例重度AOPP,比较观察两组chE恢复时间、脱呼吸机时间、并发肺部感染、住院时间、成活率、住院费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P治疗组chE恢复时间快、脱机时间早、成活率高、住院时间短、总住院费用少。结论血液灌流对于急性药物中毒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16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对肾脏影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对肾脏的影响。方法对16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肾损害患者的年龄、中毒程度、肾损害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肾损害168例,占同期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42.2%(168/398)。其中93例为重度中毒合并肾损害,占55.3%;61岁以上者占同期老年中毒患者的78.1%(25/32)。血尿、蛋白尿、氮质血症三者同时存在16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56.2%。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肾损害易发生于重度中毒者及老年人,肾损害表现为单纯血尿、蛋白尿者预后良好,但如果合并氮质血症者病死率则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愈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声平 《医学综述》2014,(12):2273-2274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经验,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水平。方法收集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患者245例,按救治方法不同分为一般急救组(108例)和全面急救组(137例),以患者最终病死率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急救措施对愈后的影响。结果采用一般急救措施的病死率高于全面急救措施组(13.89%vs 5.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施行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在院前医务人员应积极施行洗胃、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等更加积极的急救措施以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蒋冬兰 《河北医学》2010,16(6):710-712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至2009年间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110例的救治方法和结果。结果:呼吸衰竭脱机成功、痊愈出院106例(96.4%)。88例并发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经治疗痊愈。结论:合理的机械通气及良好的气道护理能降低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有机磷中毒(AOPP)小鼠肝脏、脾脏SOCS-1、SOCS-3及TNF-α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AOPP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中的发病机制,以期为MODS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方法健康小鼠随机分成敌敌畏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染毒后2、6、12、24h取肝脾组织,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SOCS-1、SOCS-3、TNF-α表达水平。结果AOPP小鼠肝脾SOCS-1、SOCS-3、TNF-α表达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OPP可导致细胞因子TNF-α失调,可能参与了AOPP后SIRS向MODS的发病过程;若能抑制炎症反应的失控,则对中毒MODS的治疗将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姜龙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56-57,63
目的探讨长托宁和阿托品联合使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AOPP患者123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阿托品组和长托宁、阿托品联合组(联合组),观察三组的阿托品化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CHE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阿托品化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CHE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明显较短,治愈率与阿托品组比较明显较高;阿托品组心动过速发生率与其他两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结论长托宁和阿托品联合使用治疗AOPP的临床效果较好,起效快、用量少、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阶梯方案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及中间综合征(IMS)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重度AOPP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43)采用6 h长托宁阶梯方案:负荷量按照曾繁忠推荐用法,长托宁4~6 mg肌注,首剂后1 h长托宁2~3 mg 1次/h,连用2次后,2~3 mg 2次/h连用2次,2mg 1次/4~6 h为维持量;对照组(n=41)按以上推荐负荷量后0.5~1h常规长托宁2 mg 1次/4~6 h肌内注射为维持量。氯磷定治疗方法相同。根据长托宁化及其意识、体温等调整维持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达到长托宁化的时间(t=8.551,P<0.01)、IMS发生率(2χ=7.201,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t=11.491,P<0.05)、死亡率(2χ=4.808,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总长托宁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482,P(0.05)。无长托宁严重反应及中毒死亡的患者。结论:长托宁阶梯方案能早期4h达到长托宁化,与常规用法相比,能更明显降低重度AOPP的死亡率及IM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效托宁与解磷定联合治疗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ous insecticides poisoning,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将10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长效托宁与解磷定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品治疗,比较研究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1例观察组患者的M样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用药次数、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死亡率则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口干、心跳加快、面红、瞳孔扩大、少数有谵语、烦躁不安、尿潴留等不良反应;除了上述症状外,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中间综合征,3例患者发生阿托品中毒。结论长效托宁治疗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可靠,抗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作用强,不良反应小,临床工作人员易于掌握剂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