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的200例患者进行TCD检测分析,以寻找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例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的患者进行TCD检测分析.结果:TCD正常者40例(20%),异常者160例(80%).TCD异常表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低120例(60%);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0例(5%);血管狭窄140例(70%).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120例(60%)、单纯颈动脉系统狭窄18例(9%)、颈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35例(17.5%);115例(57.5%)伴有脑动脉硬化改变.结论:眩晕或头晕患者中最常受累的部位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或头晕患者中颈动脉系统亦是容易受累的部位;TCD具有无创伤,操作便利,可重复性好,可直接获取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等特点,在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或头晕患者诊断方面有肯定价值,尤其适合动态观察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型)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定眩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个疗程15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治疗后第28天给予TCD观察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判断患者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5%,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2)治疗后14 d两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增快,以治疗组增快较为明显,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3)治疗后28 d治疗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进一步增快,对照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较前无明显变化,两者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5)。结论:定眩汤可以通过增加脑血流速度,改善脑循环,有效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相似文献   

3.
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 用经颅多谱勒超声血流分析仪 (TCD)检测 110名VBI患者各组脑动脉频谱形态和平均血流速度 (Vm) ,并与 6 0名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 79例 (71.82 % ) ,流速减慢 5 7例 (72 .15 % ) ,流速增快 2 2例 (2 7.85 % )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VBI患者存在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 ,TCD检测对VBI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隋莲翠 《吉林医学》2013,(36):7602-760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在椎—基底动脉狭窄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及意义。方法:以TCD频谱形态和血流速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31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TCD频谱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将31例患者大致分为两种情况:Ⅰ型患者检查结果出现频谱杂乱和声频信号嘈杂等情况,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高于临界值;Ⅱ型患者检查结果出现TCD涡流频谱,椎动脉(VA)血流速度增快,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低于临界值。结论:TCD检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应用于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后循环系统TIA的TCD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勇  孙燕嫦 《河北医学》2008,14(1):66-67
目的:了解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TIA)的TCD表现。方法:用TCD检测76例TIA患者椎-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系统各分支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等有关血流动力学的数值。结果:76例中有69例(90.79%)TCD异常,主要为椎-基底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异常;1个月TIA发作较频繁(≥3)的患者TCD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发作较少(<3)的患者。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TCD检测结果与临床判断的符合率较高,TCD检查结果可作为评价椎-基底动脉系统分支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叶海翠  游咏  李静  于湘军  尹蓉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9):717-7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 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240例VBI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结果所有病患者中,血流速度增快者130例,占总数54.2%。其中椎-基底动脉(vertebral basilarar tery,VBA)流速增快者112例,占46.7%;合并或单纯颈内动脉系(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增快者78例。血流速度减慢98例,占总数40.8%。均有VBA流速减慢;合并ICA流速减慢66例。血流速度正常者12例,占总数5%。结论TCD对VBI的诊断、定位及指导临床治疗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增繁  胡秀娟 《中外医疗》2009,28(32):163-16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均行TCD检查。结果29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不同程度减慢,8例血流速度增快,13例血流速度正常。结论TCD检查可直接获取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创伤,可重复性好,适合动态观察和指导治疗,为理想的非创伤性诊断VBI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晕可消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TCD、SPEC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晕可消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患者TCD、SPECT的影响。方法:120例VBIV患者随机分为晕可消治疗组(观察组)和眩晕停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通过TCD检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进行比较;观察组中15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前后的SPECT检测。结果:VBIV患者普遍呈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和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加明显(P<0.05)。15例接受SPECT检查的观察组患者中14例呈现不同程度局部脑血流(rCBF)减低或缺失,晕可消治疗后缺血灶总数目下降,低灌注灶有不同程度充填。结论:晕可消可提高VBIV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改善其脑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神经症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表现,探讨神经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方法:对261例神经症患者与264例正常体检者行TCD检测,记录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病例组TCD异常率为71.26%,对照组TCD异常率为32.20%,两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且两组在椎基底动脉流速异常、一支或多支颈内动脉流速减慢的病例数有差异.结论:神经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脑血流改变,为神经症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于神经症患者的治疗应注意改善脑血流循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采用国产EMS-9100TCD仪,对40例颈性眩晕患者辨证分型后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各型颈性眩晕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各自的特点.痰湿中阻的颈性眩晕患者TCD呈低阻力波型表现为脑血管痉挛;肝肾阴虚的颈性眩晕患者TCD呈高阻力波型,表现为脑动脉硬化或脑动脉弹性减退;气血亏虚的颈性眩晕患者TCD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气滞血瘀的颈性眩晕患者TCD主要表现为双侧血流不对称,频谱形态圆钝,提示脑动脉弹性减退.结论:40例颈性眩晕患者脑血流速度异常率高达75%;频普形态圆钝异常率达62.5%,提示脑动脉弹性减退或硬化是颈性眩晕发病病因之一.但各证型患者的TCD表现又有各自的持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中枢性眩晕患者前、后循环血流变化的检测,明确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德国DWL TCD超声仪,对随机抽取的208例中枢性眩晕患者进行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检测,观察其收缩峰的平均速度(Vm)的变化,分析其年龄差异与前、后循环中各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中枢性眩晕患者血流速度异常以后循环异常为主,高年龄组血流速度异常尤为明显。结论 TCD具有简便、安全、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能够为眩晕患者颅内血流情况提供动态观察指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对眩晕患者的筛查有重要价值,可成为眩晕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急性颅内高压征危重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监测25例急性颅内高压征危重患儿,使用甘露醇前、后大脑中动脉频谱形态和血流速度变化。结果:23例急性颅内高压患儿注射甘露醇0.5 h后收缩期峰流速( Vp)、舒张期末血流速度( Vd)、平均血流速度( Vm)均增加,搏动指数(PI)降低(P﹤0.05),20例TCD频谱改变呈高阻力型,2例注射甘露醇前后均无脑血流信号。结论:急性颅内高压患儿使用甘露醇治疗可改善脑血流灌注,但对于TCD频谱变化明显异常、舒张期血流消失或反向血流的患儿甘露醇疗效不佳,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动态评价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TCD检查60例首次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根据患者是否规律服用阿托伐他汀分为服药组和非服药组各30例,发病3个月后再次随访TCD。结果:发现服药组患者发病3个月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发病1周内有上升(P﹤0.05),搏动指数(PI)较发病1周内有下降(P﹤0.05)。非服药组患者发病3个月后双侧MCA 的PI、血流速度均较发病1周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后循环慢性脑缺血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2012年在本院神经内科拟诊为后循环缺血患者60例,使用EMS-9EB×2P(双通道四深度)TCD仪分别评价基底动脉(B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的血流情况,使用Siemens 16排CT对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平扫,选取以环池层面为中心的感兴趣区进行灌注扫描,应用Siemens自带PCT专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测定灌注参数CBF、CBV、MTT、TTP。结果:TCD:观察组30例患者基底动脉(BA)异常17例,大脑后动脉(PCA)异常3例、椎动脉(VA)异常12例,各条动脉Vm、P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全部CT平扫未见与临床症状相关的病灶;CT灌注成像观察组中28例显示后循环共32处低灌注区,灌注参数rCBF、rCBV、MTT、TTP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简便快捷而又经济无创的TCD和多层螺旋CT设备,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慢性PCI患者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依据,以此提高慢性PCI早期诊断的准确性,便于尽早给予针对性治疗,预防缺血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和脑梗死的发生,减少患者功能障碍和残疾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30名健康青年针刺左侧少府穴,并应用经颅脑多普勒超声仪(TCD)观察在针刺5个不同时间点内大脑前动脉(ACA)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针刺左侧少府穴对大脑前动脉的血流变化的影响,为临床使用该穴及针刺对大脑前动脉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将其分为3组:男女混合组30例,男性组15例,女性组15例。针刺左侧少府穴,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探头于双侧颞窗探及大脑前动脉(ACA),观察在针刺前10 min,进针时、行针时(留针15 min)、出针时(留针30 min,出针后即刻)、出针后10 min分别检测并记录A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男女混合组:针刺左侧少府穴,在行针时、出针时左侧ACA的Vd与针刺前相比增加,出针时左侧ACA的Vm与针刺前相比明显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针刺左侧少府穴,出针时右侧ACA的Vm与针刺前相比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针时左侧ACA的Vd、Vm与针刺前相比明显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针刺左侧少府穴,行针时左侧ACA的Vd与针刺前相比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数据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女混合组:针刺左侧少府穴,在行针和出针时使左侧大脑前动脉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增加。男性组:针刺左侧少府穴,出针时右侧的大脑前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较前增加,行针时左侧的大脑前动脉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女性组:针刺左侧少府穴,行针时左侧的大脑前动脉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DFI)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双侧椎动脉(VA)对椎-基底动脉系缺血性眩晕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对38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系缺血性眩晕的患者的双侧椎动脉2D-CDFI和TCD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D-CDFI与TCD检测均可简便、准确、直观地测量VA相关数据。VA缺血性眩晕异常主要超声表现:脉冲多普勒各参数异常;多普勒频谱波形异常;二维图像异常。异常结果有交叉互补性。两者结合能更全面地检测VA颅外段、颅内段的二维图像或(和)血流状态。结论:2D-CDFI与TCD检测双侧椎动脉能对椎-基底动脉系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两者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孟氏十二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孟氏十二针疗法(双侧风池、完骨、天柱、上风池、上完骨、风府夹穴);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疗法(双侧风池、完骨、天柱)。两组治疗前后均行TCD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MV值均显著上升(P〈0.01),PI及RI值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8.
张玉芳  赵爱军 《西部医学》2010,22(10):1832-183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功能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末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频谱形态、搏动指数(PI)、血流速度异常动脉分布情况,并与20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06例患者中,血流速度异常的动脉为426支,异常率为23%;频谱形态异常168例,占80%,108例搏动指数增大占52.4%。200例对照组中,血流速度异常的动脉为34支,异常率为3.8%,频谱形态异常42例,占42%,19例搏动指数增高,占19%。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 TCD对2型糖尿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灵敏性较高,在诊断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预测和减少脑血管意外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制剂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银杏叶片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予以银杏叶片19.2mg口服,一日3次,疗程为3个月。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治疗前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脑血流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延迟记忆、定向力等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脑动脉硬化检出率与血管痉挛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快。结论:银杏叶片能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其脑部血流供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对复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双眼复视患者进行TCD检查。结果复视患者与同龄段人群的正常血流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复视患者〈40岁右侧大脑中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01),40~60岁左侧大脑前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01),〉60岁双侧大脑中动脉、双侧颈内动脉终末端、双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采用TCD评价复视患者脑血管病变对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