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行为问题(Childhood behavior disorders),国外报道其检出率已达到5%~30%。随着我国家庭结构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核心家庭及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抚养儿童与教育儿童的方式的变化,以及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环境污染的影响等,儿  相似文献   

2.
儿童行为问题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对1002名12~16岁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照顾者是父母,托儿所养育,父母职业为干部的学生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率低。父母期望过高,教育态度不一致,溺爱或过严,打骂为主的学生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率高。环境安静,学习风气浓,住房条件好,与家庭成员关系好,有好朋友,参加娱乐活动多的学生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率低。结论:儿童行为问题与环境和父母情况以及儿童本身素质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497例4~16岁行为问题儿童和522例正常对照儿童的20个危险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8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9.8%。用公因子代替原始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行为问题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父母社会经济阶层低、寄养或全托、儿童出生时(后))疾病、精神病家族史和母孕期疾病。研究结果说明,儿童行为问题的病因为多病因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托养儿童的行为问题.方法 实验组为托他人领养3年以上的6~8岁儿童(男47例,女40例),对照组为父母领养儿童,随机配对,施测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比较两组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及9个因子分.结果 实验组行为问题检出率(28.7%)远高于对照组(10.3%)(P<0.01),实验组男女儿童行为问题不同,男童以多动、违纪、攻击为主,女童以忧郁、多动、社交退缩为主(P<0.05).结论 他人领养的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于父母领养儿童,对此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及对策作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者用 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及自拟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对上海市11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五个方面分析儿童行为问题总分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1)行为问题评分与住房层次高低关系不明显;(2)与有无安静读书环境的关系也不明显;(3)与居住地区社会风气好坏关系明显(P<0.05);(4)与父母文化程度高低关系明显(P<0.05);(5)与家庭类型不明显。作者对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家庭生活事件与儿童行为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家庭生活事件问卷和儿童行为问卷对城乡301个家庭,共402名3-15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生活事件与儿童行为问题具有伴随关系,且发现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气氛不良以及你母角色能力不足等方面的6项家庭生活事件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厌学儿童自我意识及行为问题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门诊8~14岁厌学儿童86例为研究对象,同一时间段按同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原则随机抽取佛山市某中小学的在校学生86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Conner's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0~3岁主要带养人为父母所占比例、父母文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父母婚姻状况中紧张、离异及其他高于对照组(P0.05)。CSCS中研究组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幸福与满足5个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Connor's量表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躯体问题、焦虑、冲动、多动指数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厌学儿童家庭情况不良、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存在较多的不良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8.
行为问题儿童脑电图的对照分析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272151)周玉萍闫珉袁学明为探讨脑电图(EEG),对行为问题儿童的诊断价值,我们对150例行为问题儿童脑电图结果报告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选用英国Ruter设计的儿童行为量表,由北京精研所翻译...  相似文献   

9.
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者对497例4-16岁行为问题儿童和522例正常对照儿童的20个危险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共提取8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9.8%,用公因子代替原始变量做logistic回归发现,发现与行为问题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父母社会经济阶层低,寄养或全托,儿童出生时疾病,精神病家族史的母孕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儿童行为问题与儿童被忽视、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县43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儿童被忽视量表》(CNS)、《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分别测查儿童问题行为、儿童被忽视程度以及儿童心理弹性能力。结果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5.2%。Rutter总分与安全忽视、交流忽视、躯体忽视、情感忽视呈显著正相关(r=0.163~0.350),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呈显著负相关(r=-0.243~-0.134)。结论儿童行为问题与儿童被忽视、心理弹性密切相关,尊重儿童、同时培养其抗压能力可能会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成都市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现状.方法 应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家长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成都市5个辖区17所幼儿园的949名3~7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21.3%的学龄前儿童存在情绪问题.其中24.9%的女童有情绪问题,17.3%的男童有情绪问题,女童情绪问题的发生率高于男童(χ2=7.298,P=0.007).女童在情绪问题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童(t=-2.770,P=0.006).分别有13.0%,19.7%,18.6%,19.2%的学龄前儿童存在品行、多动、同伴交往、亲社会行为问题,但其发生率均不存在性别差异.男童在同伴交往问题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童(t=2.442,P=0.015),女童在亲社会行为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童(t=2.940,P=0.003).综合年龄、性别、家庭状况等因素对于学龄前儿童情绪障碍具有61.3%的预测准确性.结论 部分学龄前儿童存在明显的情绪及行为问题,女童的情绪问题更多及发生率更高,同伴关系和亲社会性发展更好.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障碍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城市儿童行为问题流行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山东省城市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学特点、检出率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我们应用Achenbach量表调查了山东省六个城市6319名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61%。对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形成不是某一因素的孤立作用而是多种因素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125名行为问题儿童脑电图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筛选诊断学龄期行为问题儿童125人,与正常儿童进行脑电图对比研究,提示行为问题儿童脑电图异常率较正常儿童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不同行为问题症状组分析时,N行为脑电图异常率较A行为高,尤其具有A及N双重行为者脑电图异常更明显,且异常程度也重,说明脑电图改变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留守对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国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状况,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及PubMed,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对照研究9篇,NOS文献质量评价7~9分,均为高质量文献。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荟萃分析:6~11岁男童体诉因子得分留守组高于非留守组(MD=0.99,95%CI:0.20~1.77,P=0.01);6~11岁女童分裂强迫因子得分留守组高于非留守组(MD=1.52,95%CI:1.44~1.60,P0.01)。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荟萃分析:留守组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及困难总分得分均高于非留守组(P均0.01),而亲社会行为得分低于非留守组(P0.01)。Rutter儿童行为问卷(Rutter)荟萃分析:留守组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于非留守组(OR=3.94,95%CI:2.30~8.43,P0.01)。结论留守可增加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留守可能是通过影响儿童的情绪、行为方式及人格特征,从而导致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且留守对低龄儿童的影响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城市4—16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学研究”于1991年5月10日在济南通过专家鉴定。本课题调查了济南、青岛、潍坊、滨州、聊城、枣庄六个城市6319名儿童。行为问题儿童的检出率为12.61%,男女孩检出率分别为12.32%和12.93%。分析发现儿童行为问题随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男孩主要表现为攻击、多动、违纪和敌意等外向行为,而女孩则以焦虑、社会退缩  相似文献   

16.
济南市学龄期儿童Rutter行为问题自身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济南市学龄期儿童Rutter行为问题的自身因素。方法应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Rutter儿童行为问题父母问卷,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南市某小学在校儿童634人进行调查。按照Rutter父母问卷的判断有无行为问题的标准,共91人存在行为问题,将其自身影响因素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结果济南市学龄期儿童Rutter行为问题的阳性检出率为14.35%,男生(18.71%)显著高于女生(9.74%)(χ2=10.37,P<0.05);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与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适应能力、自信心、自尊心、体育运动、作息规律程度、睡眠情况等自身因素显著有关(χ2=8.09~19.81,P<0.05);行为问题的类型与儿童的适应能力有关。结论学龄期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发生与自身诸多因素有关,应给予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7.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共调查4~16岁儿童9.31人,检出有行为问题儿童131人,发生率为13.89%;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温州市6-11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温州市6-11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方法根据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对温州地区3860名6—11岁同学采用自制问卷和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72名为托养儿童,占调查总数22.59%(872/3860)。托养儿童6-11岁行为问题检出率18.57%(156/840)高于非托养普通儿童检出率13.38%(396/2960),两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温州6-11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14.53%(552/3800)高于中国常模12.97%,两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养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出生时患病、学前所处环境、性别、托养家庭结构、托养方式、托养人文化程度及教育方式等有关。结论6-11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病例对照与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141例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父亲精神失常、酗酒、母新性格内向,父母关系差,父亲在家居住时间少,母孕期危险因素,出生时体重<2.5kg,会走时间晚,疾病,教育方式不当及亲子关系差等多种因素有关。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因素偏偏次为儿童疾病、人均收入低,父亲在家居住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遗传因素、共享环境因素和非共享环境因素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和品行问题相互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困难和长处量表中的父母评定的注意缺陷多动(HYPER)和品行问题(CONO)分量表分作为定量表型,对西南双生子库中的140对双生子,采用表型的单因素和二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基于模型的似然值和拟合度寻找最优模型,分析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 (1)同卵双生子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与品行问题的相关性(r=0.55)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r=0.12);(2)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与品行问题的表型相关性为0.44(P=0.00);(3)儿童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与品行问题的相关性主要由遗传因素导致,遗传因素在品行问题与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表型相关性中的贡献占70%,非共享环境因素占30%.结论 遗传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和品行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遗传因素包括单纯影响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的遗传因素、单纯影响品行障碍的遗传因素和对二者同时发生作用的遗传因素.大部分作用于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的环境因素不会导致品行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