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取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胸骨骨髓,Ficoll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种植在猪去细胞主动脉瓣叶表面2周,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分化结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种植情况.结果 经体外培养的入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叶纤维网状支架表面形成一层基本连续的细胞层.认为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叶组织是良好的纤维支架,可用于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种植在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叶上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心脏瓣膜组织工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瓣膜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最终手段。但临床应用的各种人工心脏瓣膜在持久性和远期疗效上,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而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瓣膜以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经久耐用且具有生物活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而成为近年来心脏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现综述了近年来国外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在瓣膜材料、培养方式及种子细胞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未来。  相似文献   

3.
心脏瓣膜置换术仍然是当前治疗心脏瓣膜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临床应用的人工心脏瓣膜疗效却不尽如人意。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与发展,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研究在种子细胞的选择、支架材料的选择、瓣膜体外构建方法、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构建组织工程瓣膜(TEHV),能否在保证生物学性能不变的前提下,缩短MSCs体外构建TEHV的时间.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进行细胞鉴定后种植于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上,再进行分组于体外构建TEHV.在培养基中加入5 μg/L的bFGF分别培养7 d、14 d做为实验组A和实验组B,实验组C除培养液中不添加bFGF外,其余同实验组B.对照组为大鼠肌成纤维细胞构建的TEHV.各组TEHV进行形态学观察,DNA和羟脯氨酸含量检测.结果:MSCs表达CD29 (94.82%)和CD44 (93.59%), a-SMA和Vimentin染色阳性,各组TEHV具有相似的形态学结构,DNA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bFGF联合MSCs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构建具有相同生物学性能的TEHV,从而缩短TEHV体外构建时间.  相似文献   

5.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当前TEHV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及组织构建。本文就种子细胞的来源、分离、培养和鉴定,生物材料的种类、要求,TEHV的构建方法和构建环境,和TE-HV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体内实验是TEHV研究的必经阶段.只有通过体内研究才能客观评价瓣膜功能,瓣膜支架降解及炎症反应情况,为将来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本文对目前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瓣膜替代物各有缺点:机械瓣需终身抗凝,易致出血、血栓栓塞及感染;生物瓣易退行性变,10~15年需再次手术;而非生长性是以上瓣膜共有的缺陷。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运用组织工程学原理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issu  相似文献   

8.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体内实验是TEHV研究的必经阶段。只有通过体内研究才能客观评价瓣膜功能,瓣膜支架降解及炎症反应情况,为将来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本文对目前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临床使用的人工心脏瓣膜不论是机械瓣还是生物瓣 ,都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 ,因而影响了瓣膜的耐久性和远期疗效。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兴起 ,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本文综述近年来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研究进展情况 ,并从基质材料、种植细胞及动物实验各方面探讨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瓣膜置换是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有效手段。当前临床应用的心脏瓣膜存在诸多缺点,机械瓣需要抗凝防止血栓形成,同种和异种瓣容易钙化和衰败,在小儿心脏手术中应用明显的受到限制。因此,研制理想的心脏瓣膜是当前心脏外科研究领域中的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体外扩增和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变化,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MSCs细胞,用MesencultTM培养基和贴壁培养法培养、纯化和扩增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29和CD90分子表达率。采用20 ng/ml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 ng/ml新型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和20 g/L二甲基亚砜(DMSO)、5 mmol/Lβ-巯基乙醇(BME)分别诱导BM-MSCs;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VIM)表达情况。结果BM-MSCs细胞增殖迅速,3周可传代培养;BM-MSCs传十代扩增1-2×10^3倍。分离和扩增BM-MSCs CD29、CD90强表达率分别为95.02%、93.81%。药物诱导后的BM-MSCs发生轴突等神经元样细胞变化,阳性表达NSE、GFAP、VIM分子。结论人BM-MSCs能体外培养和扩增,并能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可行性,为心肌梗死治疗提供理想的细胞材料。方法:分离大鼠下肢骨获取MSCs进行培养;5-氮胞苷(5-aza)诱导24h后继续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对连接蛋白-43和α横纹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一步了解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结果:MSCs经5-aza诱导后,细胞形态不规则;诱导后3周10μmol/L 5-aza组细胞连接蛋白-43、α横纹肌肌动蛋白表达阳性。RT-PCR显示10μmol/L 5-aza诱导后3周的细胞可表达心肌肌钙蛋白I、α心肌肌动蛋白。结论:MSCs体外经5-aza诱导后可分化为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MSC)并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方法 取 4周龄健康SD大鼠骨髓 ,以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rMSC ,以DMEM +15 %胎牛血清 (FBS)培养 ,以 1mmol Lβ巯基乙醇 (BME)及无血清DMEM培养液处理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诱导后细胞。结果 rMSC可以在体外大量培养扩增 ,以BME诱导后大部分r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呈阳性 ,诱导后细胞可在体外生存 2周。结论 rMSC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并在体外存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今医学的发展,干细胞的应用逐渐涉及到各个领域,并发挥着无限的潜能。干细胞以其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能力可以对多种疾病进行替代治疗。肝病终末期肝细胞数量减少,肝功能衰竭,通过干细胞的替代治疗,肝功能能够得以改善,肝纤维化得到缓解甚至逆转。干细胞治疗成为有望替代肝移植的新技术。此文就干细胞在肝病治疗中的潜能作一综述,包括干细胞的来源、治疗机制、治疗途径,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在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转化为神经元细胞的规律、效率及长期存活的条件.方法采用β-巯基乙醇为诱导剂,在体外诱导6 h后,改用诱导维持液使诱导后的细胞在诱导维持液中存活6 d.用细胞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标记蛋白的表达.结果诱导6 h,诱导后的细胞尼氏染色胞浆中可见深蓝色的尼氏体形成;细胞表达NSE、NF-M,而不表达GFAP;NSE、NF-M阳性细胞数超过80%以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诱导6 h,诱导后的细胞表达Nestin,而无MAP-2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Nestin的表达逐渐减少,而出现了MAP-2的表达.结论β-巯基乙醇在体外可定向诱导hMSCs经神经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细胞,而且诱导后的神经元细胞逐渐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体系。方法从1~14天龄罗曼鹤鸡骨髓中分离骨髓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B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MTY法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标志物,并分别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能力检测。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或长梭形,生长状态良好;CD29阳性表达率为92.10%,CD34阳性表达率仅为0.80%;经成骨诱导分化,出现明显的钙化结节,茜素红染色阳性;经成脂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内出现明显的脂质小滴。结论建立了操作简单、高效的鸡BMSCs分离培养和鉴定体系,为鸡BMSC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秦星  武峰  王晨  崔明亮  潘侨  刘俊廷  曹丰 《心脏杂志》2012,24(3):320-323
目的:探讨经皮经心内膜心肌注射移植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治疗心肌梗死(MI)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5只雌性健康小型猪通过股动脉入路采用冠脉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0 min建立MI模型。以超声确定MI后两周,采用心肌注射器经心内膜向心肌内注入1×108个小型猪自体红色荧光染料Dil标记的BMSCs,并观察心电图(ECG)的变化。移植BMSCs 8周后,取心肌组织行病理切片,选取含有移植细胞的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4只小型猪成功地建立MI模型(1只因术中室颤死亡)并完成经心内膜的细胞移植,注射过程可出现一过性室性早搏以及短阵室速。通过心肌免疫荧光染色证实,移植的BMSCs已在宿主心肌内存活。结论: 使用心肌注射器经心内膜心肌移植自体BMSCs创伤小,方法可行,具有临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Lik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bone marrow (BM-MSCs), adipose tissue-derived adult stem cells (ADAS cell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several lineages and present therapeutical potential for repairing damaged tissues. The use of allogenic stem cells can enlarge their therapeutical interest, provided that the grafted cells could be tolerated. We investigate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mmunosuppressive properties of ADAS cells compared with the well-characterized immunosuppressive properties of BM-MSCs. ADAS cells did not provoke in vitro alloreactivity of incompatible lymphocytes and, moreover, suppressed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 and lymphocyte proliferative response to mitogens. The impairment of inhibition when ADAS cells and BM-MSCs were separated from lymphocytes by a permeable membrane suggests that cell contact is required for a full inhibitory effect.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is secreted by both stem cells but, similar to interleukin-10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TGF-beta), the levels of which were undetectable in supernatants of MLR inhibited by ADAS cells or BM-MSCs, it did not seem implicated in the stem cell suppressive effect.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at ADAS cells share immunosuppressive properties with BM-MSCs. Therefore, ADAS cell-based reconstructive therapy could employ allogenic cells and because of their immunosuppressive properties, ADAS cells could be an alternative source to BM-MSCs to treat allogenic conflic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及MSCs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细胞心肌成形术提供新材料。方法 按照Nancer方法培养MSCs,用5-氮胞苷(5-aza)诱导,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行结蛋白(desmin)、肌球蛋白重链(MHC)、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连接蛋白-43(Cx-43)免疫组化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MSCs10~14天达到融合,细胞周期显示80%的细胞处于G0/G1期;经5-aza刺激后,部分MSCs呈梭形,结蛋白、肌球蛋白重链、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Ⅰ、连接蛋白-4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 猪MSCs在体外条件下生长稳定,传代后仍保持未分化状态,有分化成心肌的潜能,可作为细胞心肌成形术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体外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及心肌细胞的分化。方法体外培养扩增hMSCs,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免疫表型。取稳定传代的hMSCs,分别在体外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及心肌细胞分化,并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油红O染色及PTAH染色鉴定3种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结果 hMSCs传代后形态上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hMSCs表达CD44、CD105,不表达CD31、CD34和CD45;hMSCs诱导分化后,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呈阳性表达的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心肌细胞。结论 h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心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