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我院150例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发病诱因、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1.3%;感染常见部位依次为腹腔(31.9%)、下呼吸道(27.7%)、胃肠道(17.0%);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9.6%);死亡组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感染影响预后,故提高免疫力,加强支持治疗,减少侵袭性操作,合理用药等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的死亡原因及采取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9年6月-2003年6月间住院死亡的44例病毒性肝炎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我院近4年病毒性肝炎住院死亡率为3.31%,其中以慢性重型肝炎比例最高,男性多于女性。肝炎病毒感染中以IIBV居首位,其次为重叠感染;并发症中以肝性脑病发生率最高;直接死亡原因以多脏器功能衰竭居首位。结论 应加强对乙肝的预防及诊治,防止重叠感染,是降低重型肝炎的发生和死亡的一个因素。防治各种并发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另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3.
新近许多学者注意到肝硬化病人并发胆结石明显高于健康群体。现对我院1990~1995年住院211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健康体检组对照比较,旨在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易发胆结石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材料与方法观察组系肝内科住院的肝炎肝硬化患者2300例,其中185例并有肝癌,余2115例年龄25~75岁,平均53.5岁。男1629人,女486人。病因分布:病毒性肝炎肝硬化(HHC)2O87例,药物性肝炎肝硬化11例,不明原因肝炎肝硬化17例。按Child分级,Ⅰ级401例,Ⅱ级633例,Ⅲ级1081例。2115例中并发胆结石436例,占206%,男317例,女…  相似文献   

4.
胡志珍 《河北医药》1996,18(2):82-83
亚急性重型肝炎95例死因分析210003南京钟阜医院胡志珍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确定,我院于1986年~1993年共收治亚急性重型肝炎150队住院病死人数为52例,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后死亡43例,共95例。病死率为63.3%。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院内感染病历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促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07年全院4795份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着重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187份病历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9%,主要以慢性病患者多发,未发生院内感染前患者就使用抗菌药的有130例,其中预防性应用占57%,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药仅占2.3%,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占74.6%,抗菌药物联用率为60.76%。发生院内感染后患者使用抗菌药的有57例,均为治疗性应用。结论:不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势必产生细菌耐药和导致菌群失调,增加院内感染机会,规范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院对收治的重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在临床检测重要生化指标的同时,检测了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发现AFP均有升高,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1994年以来,收治重型病毒性肝炎85例,经检测病毒血清学指标,均为乙型肝炎,无其他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34例,慢性重型肝炎51例。年龄19~61岁,男女比例为8:1。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经治疗死亡19例,病死率为22.4%,好转率为77.6%。1.2 检验方法 …  相似文献   

7.
陈芳 《江西医药》2009,44(5):471-472
目的了解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0月我院住院的225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年龄〈50岁和≥50岁分组,比较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脂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差异;以单纯戊型肝炎和重叠乙型戊型肝炎分组。分析比较两组间重型肝炎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结果(1)比较两组TBil、CHE、GGT、PT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ALP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单纯戊型肝炎组和戊、乙型重叠感染肝炎组之间,重型肝炎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50岁以上戊型肝炎患者肝脏受损比较重;戊、乙型病毒重叠感染比单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进展至重型肝炎.且容易发生低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201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规律,为制订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对25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不同年度、地区、年龄、感染型别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118例,报告发病率35.98/10万(118/328 000),无死亡病例。乙型肝炎所占比例较大,且发病较上一年有所下降,未分型肝炎略有上升,甲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略有下降。年龄分布均为18周岁以上成年人,发病率以50~59岁年龄组人群较高。职业以家务待业、离退休人员和农民为主。结论免疫接种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关键,加强重点人群卫生知识宣传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基础,采取病例隔离、疫点消毒是控制肝炎发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死亡与并发症的关系,改善预后。方法分析230例肝硬化患者的年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结果其中以50~59岁和40—49岁年龄组患者发病率高达33%、30.9%。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166例(72%),血吸虫性肝硬化23例(5%)。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8例(12%),肝昏迷15例(6%),感染29例(13%),原发性肝癌16例占7%。230例患者中院内死亡25例,死亡率11%,死因中:上消化道大出血17例(34%);肝昏迷13例,感染20例,占死亡病例80%。结论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是提高肝硬化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中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方法总结分析2004年3月至2008年7月预防性抗菌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21例,并与未预防性治疗组(对照组)21例对比。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47.6%较对照组71.4%显著降低(P〈0.05);重型肝炎首发医院感染的平均时间观察组(10.26±6.71)d较对照组(18.34±9.60)d显著推迟;在肝功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恢复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早、晚期慢性重型肝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病死率无明显影响,中期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观察组(23.8%)较对照组(47.6%)降低。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性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可推迟医院感染的发生时间、降低发生率,肝功能恢复快,对改善重型肝炎的预后亦可能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将肝炎后肝硬化更名为肝炎肝硬变,按病毒性肝炎诊断和临床分型标准,又将肝炎肝硬变分为静止性和活动性。本文通过对上述两性肝炎肝硬变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比较,旨在从中...  相似文献   

12.
重型病毒性肝炎死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选择我院1984年4月~1989年5月收治的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75例,按南宁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定诊断。其中,急性重型肝炎(急重肝)7例,恶急性重型肝炎(亚重肝)53例,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15例。患者住院治疗死亡4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后死亡10例,共51例,病死率为68%。现将死亡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死亡51例中,男37例,女14例。年龄组14岁以下11例,15~59岁39例,60岁以上1例。51例中急重肝7例,亚重肝33例,慢重肝11例。其中死亡51例中,重甲型病毒性肝炎7例,重乙型病毒性肝炎24例,甲乙型病毒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0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配对取我院同期第一诊断相同的非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04例作为对照组,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结合每位患者住院时病历上的用药及临床症状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制订调查表,比较2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感染率为37.25%高于对照组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有效的护理方法可减少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师红  郭晓凌  张宝莲  赵溪平 《中国医药》2012,7(12):1593-159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年7月26日(0:00—24:00)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应查住院患者269例,实查268例,实查率99.63%;有1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85%,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94%(166/268),其中治疗用药134例(80.72%)、预防用药16例(9.64%)、预防+治疗用药16例(9.64%)。结论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可了解医院感染现状,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解老年人病毒性肝炎患者院内感染情况,我院传染科在1996年6月~1998年6月收治60a以上老年病毒性肝炎进行调查,患者127例,男性79例,女性48例,年龄最大72a,平均年龄63a。按照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就临床类型分为急性肝炎2例,慢性肝炎93例,肝硬化26例,慢性重型肝炎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例。同时随机抽取127例60a以下非老年病毒性肝炎作为对照,发现60a以上老年病毒性肝炎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王菊 《首都医药》2011,(24):17-17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上海部分地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种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构成。结果6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甲型肝炎(HAV)5例,乙型肝炎(HBV)22例,戊型肝炎(HEV)30例,重叠感染3例。重叠感染以HBV/HEV常见,2例,HAV/HEV1例。甲、乙、戊及重叠感染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3.4岁、39.59岁、51.17岁、65岁,各型肝炎男女发病比为2:1~4:1。结论在本研究群体中HBV和FIEV是急性散发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病毒体。各型急胜病毒性肝炎男女发病性别比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与以往相比有增加现象,其中HEV最为明显,集中在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7.
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等特点,为了探讨血清HBVDNA与e系统的相关性,我们对104例各型肝炎(乙肝)及HBSAg携带者采用PCR法检测了患者血清中HBVDN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有44例乙肝患者来自本院1994~1995年3月肝炎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由省肿瘤医院提供,其中,男60例,女44例,年龄15~61岁,平均32.5岁,依据1990年(上海)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分型标准,计急性肝炎(AH)2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24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4例,肝炎后肝硬化(L)6例,无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475例住院患者,按全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分析感染原因以及提出响应预防措施。结果475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4例,医院感染率为9.3%,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占61.1%),45岁以上感染者多于45岁以下者,P〈0.01。住院90d以上者多于90d以内者(P〈0.01)。结论秋冬季为感染的好发季节,住院日期越长感染发生的机会增大。精神科患者院内感染率较高,加强长期住院患者的生活护理,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改善精神科病房管理,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重型肝炎极易合并感染,使病情加重,死亡率高。笔者对1987年8月至1992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肝炎病例进行了有关院内感染方面的分析,旨在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其治愈率及存活率。1 一般资料 本组各例的诊断均符合1990年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年龄:20岁以下者16例;21~40岁者32例;41~60岁者18例;60岁以上者4例。临床分型:急性重症肝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患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血液科2013年5月出院的279例血液病患几病历中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9例惠儿中发生医院内感染79例,其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39例(49.37%),下呼吸道感染15例(18.99%),皮肤黏膜感染12例(15.18%),胃肠道感染10例(12.66%),其他感染3例(3.80%);其白细胞计数值均低于正常值的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抗菌药物治疗早,覆盖广,联用多。结论:血液科住院患儿医院内感染率较高,应严格控制易感因素,并针对其危险因素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