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再次剖宫产术116例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比较第一次剖宫产术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开腹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腹腔粘连程度与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子宫下段横切口与子宫体部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比较,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腹腔粘连程度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视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案。对可能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更适宜。  相似文献   

2.
腹部横切口与纵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156例再次剖宫产术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比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开腹出血量、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第一次剖宫产术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开腹出血量、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与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璧纵切口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影响小于腹壁横切口,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视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案,对可能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更适宜。  相似文献   

3.
蒋馥霞  马九珍 《广西医学》2013,35(2):222-223
目的 探讨前次剖宫产不同腹壁手术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 再次剖宫产产妇146例,根据前次腹壁切口不同分为纵切口组70例和横切口组76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前次手术后盆腔腹壁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横切口组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明显长于纵切口组(P<0.05),出血量多于纵切口组(P<0.05),再次剖宫产时盆腹腔严重粘连明显多于纵切口组(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剖宫产较为美观,但粘连更严重、对再次剖宫产手术负面影响更大,对可能需行再次剖宫产术者选择腹壁纵切口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壁纵切口及横切口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产妇68例为A组,腹壁横切口再次剖宫产58例为B组,对两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壁及盆腹腔重度粘连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腹腔轻、中度粘连及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后粘连较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对有可能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首次手术选择腹壁纵切口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巧仙  蒋琳珊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132-132,134
目的探讨腹壁纵切口和横切口两种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探讨产妇行剖宫产术宜采用的术式。方法将2005~2009年入住我院行再次剖宫产产妇按原手术方式腹壁纵切口与腹壁横切口分A、B两组,观察并记录再次行剖宫产术时手术开始至进腹时间、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腹壁粘连程度、腹腔粘连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结果再次行剖宫产术时,A、B两组在手术开始至进腹时间、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腹壁重度粘连例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腹腔重度粘连例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剖宫产宜选择腹壁纵切口术,以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二次剖宫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丽波 《中外医疗》2008,27(15):67-67
目的 撂讨二次剖宫产对一次剖宫产术式及腹壁切口的选择.方法 200例二次剖宫产患者按照初次剖宫产术式分为两组.A组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B组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初次剖宫产造成盆腔粘连情况及二次剖宫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结果 盆腹腔粘连程度:横切口组明显重与纵切口组(P<0.05),盖异有显著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与手术总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璧纵切口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影响小于腹壁横切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前次剖宫产手术切口方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前次腹壁纵切口再次行剖宫产产妇设为纵切口组,选择同期70例前次腹壁横切口再次行剖宫产产妇设为横切口组,共计140例,对2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腹壁粘连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再次进行剖宫产时,横切口组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长于纵切口组( P<0.05),腹腔严重粘连明显多于纵切口组( P<0.05)且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少于横切口组(P<0.05),但2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壁横切口剖宫产较为美观,但对于有再次剖宫产可能的女性,建议采用腹壁纵切口,可以有效避免横切口带来的负面影响,为2次手术顺利进行,母婴的安全及术后康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腹壁纵切口、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再次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采取与原切口相同的方式进行手术,对比观察两组进腹腔时间、胎儿娩出时间、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纵切口组产妇进腹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横切口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纵切口组粘连程度明显轻于横切口组(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天数纵切口组明显优于横切口组(P<0.05或P<0.01)。结论:腹璧纵切口行再次剖宫产术,术中操作简单,对产妇的伤害小,对远期可能需再次手术的患者应选择腹壁纵切口,可降低再次手术对母婴的伤害,降低手术风险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再次剖宫产的产妇,比较首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对再次剖宫手术的影响。实验分为两组:A组产妇首次剖宫产为纵切口组,B组产妇首次剖宫产术为横切口组。结果:A组产妇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盆、腹腔粘连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纵切口明显优于腹壁横切口,应作为有再次剖宫产需要产妇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祝莹  陈藕景  王依满 《中国现代医生》2012,(34):130-131,133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再次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首次手术方式分为腹壁纵切口组与腹壁横切口组。结果纵切口组产妇的切皮至进腹时间、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横切口组(P<0.05或P<0.01)。纵切口组产妇的盆腹腔粘连明显低于横切口组(χ2=14.00,P<0.05)。纵切口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病率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腹璧纵切口较腹壁横切口对产妇的再次剖宫产术影响较小,对可能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可降低再次手术对母婴的伤害,降低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需再次剖宫产的患者,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的选择。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再次剖宫产时腹壁纵切口和横切口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织粘连情况。结果:腹壁横切口组再次手术开腹时间大于纵切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切口组开腹时出血量少于纵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中总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切口组组织粘连率高于纵切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有可能再次剖宫产的患者,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可考虑选择纵切口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第1次剖宫产时纵横切口对2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改善瘢痕子宫2次剖宫产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2次剖宫产患者的手术资料。结果第1次剖宫产纵切口2次剖宫产时腹壁粘连、腹腔粘连轻于横切口者,自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纵切口组少于横切口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有再次生育要求的患者,首次手术时宜选择纵切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对瘢痕子宫行再次剖宫产时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的利弊。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需要二次剖宫产的孕妇110例,所有孕妇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把第一次剖宫产横切口的5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第一次剖宫产纵切口的55例孕妇作为治疗组。两组均按照原腹壁旧切口手术。观察两组盆腹腔粘连、胎儿娩出的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治疗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胎儿窒息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少,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粘连率为23.63%(13/55),对照组为54.50%(30/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再次剖宫产手术可能的产妇切口应首选腹壁纵切口,以利于再次手术操作,同时减少手术创伤,对二次剖宫产的产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建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23-23,26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不同剖宫产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 70例拟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两组各35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横切口组较纵切口组剖宫产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别不大(P0.05);但横切口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纵切口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27,P0.05)。结论采取腹壁横切口行剖宫产术切口愈合好,能够满足产妇对腹部切口美观的要求,临床医生可根据孕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剖宫产术致瘢痕子宫孕妇78例做为研究对象,按首次剖宫产术腹壁切口选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横切口组39例与纵切口组39例,当两组孕妇行二次剖宫产术时,将其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种腹壁切口致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比较:腹壁纵切口组患者盆腹腔粘连率低于腹壁横切口组(P <0.05)。两种腹壁切口对再次行剖宫产术治疗孕妇术中相关指标影响:腹壁纵切口组孕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腹壁横切口组(P <0.05)。两种腹壁切口对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娩出困难发生情况影响:腹壁纵切口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娩出困难发生率均低于腹壁横切口组(P <0.05)。结论:将腹壁纵切口方式应用于首次行剖宫产术孕妇治疗中,其对盆腔干扰性较少,有利于在行二次剖宫术时快捷、顺利取出胎儿,减少术中孕妇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对保证母婴安全及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及分析首次剖宫产为腹壁切口纵切口或横切口对于再次剖宫产影响结果进行比较,以选择以利于受术者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我院再次剖宫产的产妇140例的临床资料,首次剖宫产术腹壁切口为纵切口70例作为A组,腹壁切口为横切口70例为B组,两组年龄、孕周、平均孕产次、第一次术后距再次手术时间、胎儿体重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次剖宫产手术中的情况:1.腹壁及盆腔粘连情况;2.娩出胎头困难与否;3.手术总时间;4.术中出血量;5术后切口愈合率。全部140例产妇再次进行剖宫术之后,B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胎儿娩出困难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A组。两组各项之间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盆腔粘连及术后切口愈合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对有可能行再次剖宫产的孕妇应慎重选择首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切口对患者二次手术术式的影响.方法 分析二次剖宫产产妇104例,根据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方式,分成腹壁纵切口组57例和横切口组47例.比较两组二次手术开腹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新生儿Apgar评分;腹腔粘连程度.结果 (1)纵切口组在开腹、胎儿娩出、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横切口,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在统计学上(P>0.05).(3)纵切口组与横切口组腹腔粘连程度比较,在统计学上(P<0.05).结论 腹壁纵切口二次剖宫产手术优于腹壁横切口,在剖宫产选择方式上,需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前次剖宫产腹壁切口类型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 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手术的第二次剖宫产病例102例,根据前次手术腹壁切口类型分两组,腹壁纵切口组48例和横切口组54例,在二次部宫产术中,对前次手术横切口和纵切口在术后腹壁和盆腹腔粘连,开腹时间、出血量、娩出胎儿时间、新生儿评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初次不同剖宫产方式对产妇术后盆腹腔粘连、腹壁瘢痕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在永城市人民医院初次剖宫产术后再次进行剖宫产的115例产妇,依据初次剖宫产的腹壁切口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对照组初次剖宫产行横切口,对观察组初次剖宫产行纵切口。对比初次不同剖宫产方式对产后盆腹腔粘连、腹壁瘢痕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初次剖宫产后盆腹腔粘连率[36.21%(21/58)]低于对照组[57.89%(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剖宫产后腹壁明显瘢痕发生率[5.17%(3/58)]低于对照组[19.30%(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初次剖宫产产妇采取纵切口剖宫产术可减轻产妇术后盆腹腔粘连、腹壁瘢痕程度,降低再次剖宫产手术损伤,促进产妇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随机抽取在丽江市玉龙县妇幼保健院再次剖宫产的153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为第1次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66例,对照组为第1次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67例。比较两组术中所见腹腔粘连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与第一次剖宫产间隔时间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开腹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腔内粘连发生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98.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再次剖宫产术中所见腹腔粘连程度重。结论横切口剖宫产产妇再次剖宫产时腹壁各层粘连重,开腹困难、出血多、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