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诱因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伴有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管腔急性闭塞,导致管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的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内科急症之一,由于其病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较高,故对其进行有效密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极为重要,熟练掌握各科护理技术,密切配合医生,提高抢救成功率。2000年1月~2005年3月我科共诊治急性心肌梗死150例,现对其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管腔急性闭塞或血栓形成,导致心脏因严重持久缺血而发生坏死的结果。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较高。我科自2002年3月~2007年12月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3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类型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严重持久缺血,而发生的急性坏死.是临床上的一种危急重症.了解掌握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理特点,施予针对性护理,对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早日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现将我科2002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70例的心理类型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持久的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后引发的部分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病情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如能及时发现、抢救及时、措施得力,就能使患者转危为安,反之将导致不可逆的后果。结合临床经验。现将对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系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相关血管(IRA)所供区域的心肌细胞急性坏死的一组综合征。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如何及早有效地进行AMI的救治,降低病死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静脉溶栓治疗AMI已成为我院首选方法之一,只要无禁忌证,符合溶栓治疗者,均提倡早期对AMI进行溶栓治疗。随着溶栓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郁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191-19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09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冠脉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有效的溶栓治疗后,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32例再通,4例未通,再通率为88.9%,并发症少。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有效的降低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常并发心律失常、心衰、休克,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抢救治疗、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现将笔者临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及体会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为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我科通过对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进行了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罗红梅  杨圣翠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990-2991
我科近2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6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46例患者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0~77岁,重型7例,轻型39例。2临床观察2.1急性心肌梗死前驱症状观察:(1)频繁而严重的心绞痛:患者在发生明显的心肌梗死症状前,心绞痛发作较前频繁,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时即可发生,硝酸甘油不能缓解。(2)胸闷:胸闷伴随心绞痛同时出现,也可出现活动时心慌气短。(3)其他症状: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嗜睡、烦躁、头晕、恶心等,有些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夜间呼吸困难。(4)心电图改变:在梗死前心绞痛发作时,可出…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包括冠心病急性发病的一些类型,按传统分类可以分为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型AMI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年来,把ACS按ST段抬高与否,分为ST段抬高的AMI和非ST段抬高的AMI。ST段抬高的AMI主要演变为Q波型AMI,非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非Q波型ACS和小稳定型心绞痛两大类。  相似文献   

13.
杨小焕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97-698
目的总结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分析优秀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经验。结果认真和患者沟通,加强饮食护理、日常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和人文关怀,可使患者情绪得到改善,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可以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有效的护理手段,对改善患者心里状态、及时判断患者病情并做出医疗处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崔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50-205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而使部分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所引起的局部坏死,以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为主要症状,是老年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AMI早期死亡率最高,因此一旦确诊,应紧急救治。保护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预后。1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在2002年1月~2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此病发病危急,死亡率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危重患者监护仪器的出现,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和正确治疗,大多数都能平稳地度过危险期,进入恢复期。医学统计资料表明,护理工作在提高治愈率上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世纪,病理学家在尸体解剖时,发现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的致死原因。1959年Fletcher倡导并进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但由于未能很好利用挽救心肌梗死的有效时间窗口,而导致静脉溶栓的效果不佳,并认为栓塞性冠状动脉闭塞并不是AMI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上世纪70年代后期通过大量临床和病理解剖的研究,再次认识到90%以上的AMI是由相关的冠状动脉血栓形成,造成冠脉阻塞所引起的,因此重新进行AMI的溶栓治疗研究。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至心肌透壁性坏死有一时间窗,根据动物实验研究,这一时间…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及痉挛等原因所致的心肌持续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它起病急、预后差,死亡率高。近年来许多医院都相继建立冠心病监护病房(CCU)。  相似文献   

18.
魏苗青 《江西医药》2010,45(2):179-179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常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预后较差.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目前呈上升趋势,尤其老年男性增长较快。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死亡率高.因此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所以,应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对AMI的整个治疗过程而言,护理和医疗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现将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21例AMI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爱通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主要病理基础,再通治疗在近代AMI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静脉溶栓已成为恢复早期血流再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