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阿奇霉素分散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备工艺,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优选工艺条件,并以崩解时限、硬度、外观作为考核指标。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是:微晶纤维素17.0%,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0%,乳糖4.0%,乙醇制粒(用量9.0%),75℃干燥2h,压片。结论 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2.
南沙参多糖分散片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南沙参多糖分散片。方法:通过对原辅料粉体学性质的考察选择南沙参多糖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南沙参多糖分散片的处方。结果: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南沙参多糖分散片,优选出的处方为:南沙参多糖粉30%、磷酸氢钙43%、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聚乙二醇4000 10%、微粉硅胶1%、硬脂酸镁1%。实验表明该分散片崩解时限小于60 s,分散均匀性较好,15 min溶出度大于85%。结论:该片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工艺简便,制成的分散片质量符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剂通则项下分散片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服用方便,稳定性好的阿司匹林分散片。方法通过筛选崩解剂,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制备阿司匹林分散片,以崩解时限、混悬性等因素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处方进行筛选。结果优选处方中微晶纤维素28%,乳糖58%,交联聚维酮14%。优选处方的试验表明:崩解时限小于3 min,分散均匀性和混悬性较好。结论优选处方制备的阿司匹林分散片达到了分散片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红霞 《黑龙江医药》2005,18(6):418-419
目的:探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阿奇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阿奇霉素:β-环糊精(摩尔比)为1:1,包合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2h。结论:按此工艺条件制备包合物,产品的含药量达18.87±0.25%。  相似文献   

5.
蒋叔霏  胡士高  孙备 《安徽医药》2012,16(7):906-907
目的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盐酸司他斯汀分散片的处方工艺,优选最佳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优选工艺条件,以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羧甲基淀粉钠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分散片的分散时间和10 min溶出度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处方组成。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处方为微晶纤维素用量40%、聚乙烯吡咯烷酮2%、羧甲基淀粉钠10%,所制备的片剂与普通片比较,溶出速度更快。结论通过研究筛选出了合适的盐酸司他斯汀分散片处方工艺。  相似文献   

6.
王阿强  吴海燕  凌飒  兰芳 《中国药师》2006,9(3):251-252
目的: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制备多司马酯分散片。方法:以粉末流动性、片荆分散均匀性和溶出度为考察指标。筛选多司马酯分散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所选处方粉末流动性较好,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得的多司马酯分散片溶出快于湿法制粒工艺制得的多司马酯分散片。结论: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制得的分散片不仅溶出较湿法制粒更快,而且省去了湿法制粒工艺过程的烦琐操作。  相似文献   

7.
阿奇霉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阿奇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优选出的最佳制备工艺为β-环糊精:阿奇霉素(摩尔比)为1:1,包合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3h。经红外光谱法鉴定,证明阿奇霉素-β-环糊精包合物已形成。结论 阿奇霉素与β-环糊精能形成包合物,按此工艺条件制备包合物,产品的含药量达19.67±0.31%,包合物可提高阿奇霉素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难溶性药物伊曲康唑(ITR)的溶解度和其分散片的制备及溶出度测定.方法:选用2-羟丙基环糊精(2-HP-β-CD)为载体,采用混匀熔融骤冷法制备ITR/2-HP-β-CD共熔物,通过比较考察含相同质量伊曲康唑的原料药、ITR/2-HP-β-CD的物理混合物和其共熔物在水或人工胃液中溶出特征,确定共熔物的处方和工艺的优劣.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其分散片,并通过考察体外释放度确定最佳处方.结果:ITR/2-HP-β-CD共熔物(1:1)使药物在水和人工胃液中的溶解度增加了120多倍,其分散片在45 min累积释药90%以上.结论:制备的ITR/2-HP-β-CD共熔物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可行.直接压片法制备分散片,方法操作简单,制成的分散片释药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乳核分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参数.方法:以崩解时限和片剂外观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乳核分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最佳乳核分散片处方为:38%浸膏粉、46%微晶纤维素(MCC)、8%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4%羧甲基淀粉钠(CMS-Na)、2%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2%微粉硅胶;优选的分散片处方崩解时间小于3 mim,分散均匀.结论:优选处方合理,工艺可行,所制备的乳核分散片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栀子金花分散片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栀子金花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以崩解时限和分散均匀度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考查,筛选适宜的辅料及其用量,并用HPLC法测定栀子苷的溶出度。结果:优选处方在3 min内崩解并通过2号筛,45 min时药物溶出86.6%,符合分散片的各项评价指标。结论:制备的栀子金花分散片符合要求,可为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备工艺. 方法 以阿奇霉素为主药,羟丙基纤维素和交联羧甲纤维素钠为辅料,制成阿奇霉素分散片,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溶出度. 结果 通过对阿奇霉素分散片含量测定、线性关系、稳定性、回收率、重现性、溶出限度、溶出度均一性实验的研究,建立了可控制其质量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 结论 所研发的阿奇霉素分散片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分散性能良好,检测方法 快速便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甲磺酸多沙唑嗪片粉末直接压片法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以粉末休止角、片子脆碎度及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制备样品并进行质量考察。结果:所选处方粉末流动性良好,有效成分溶出速率高,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经6个月加速及室温留样考察,样品的外观、含量、有关物质及溶出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操作简便、经济、生产周期短,制备的产品质量稳定,适合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李琴  张玉芝 《医药导报》2011,30(10):1347-1348
目的 确定阿奇霉素软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降低工业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设计的 方法 确定阿奇霉素软胶囊的最佳工艺. 结果 阿奇霉素软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阿奇霉素:聚乙二醇600=1:3,囊壳的最佳配比为明胶:甘油:水=2:1:1.5,溶胶温度为60 ℃. 相对湿度在30%~45%的环境下,并在35 ℃时鼓风干燥6~8 h. 结论 该方法制备的阿奇霉素软胶囊工艺操作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4.
复方盐酸曲马多分散片处方及制剂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以盐酸曲马多和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药的分散片.方法:选用直接粉末压片技术,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盐酸曲马多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结果:工艺简便,分散快,5min累积释放度达到80%,质量稳定.结论:该处方工艺制成的分散片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黄芩苷分散片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黄芩苷分散片的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考察制剂时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优选的黄芩苷分散片最佳制剂工艺为A381C2,即交联聚维酮12%,微晶纤维素20%,羟丙基纤维素5%.结论:所制分散片崩解迅速、溶出度高,工艺简单、可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杨敏茹  林瑶  王荣  顾宜  郭飞燕  王晓娟 《中国药师》2011,14(9):1281-1283
目的:优选安宫牛黄片粉末直接压片法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法,以粉末流动性和有效成分溶出度为评价指标选择最优处方并验证。通过稳定性试验,对安宫牛黄片的性状、含量、溶出度进行考察。结果:所选处方粉末流动性好,有效成分溶出速率高,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稳定性良好。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白洁  何应 《医药导报》2008,27(3):315-318
[摘要]目的制备服用方便、起效迅速的当归分散片。方法通过实验筛选填充剂、崩解剂等辅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制备当归分散片,以崩解时限、混悬性等因素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处方进行筛选。结果优选处方为Prosolv含量34%,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0%,可压性淀粉5%,微粉硅胶1%,对优选处方的实验表明:崩解时间<3 min;分散均匀性和混悬性较好;15 min溶出度>80%。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优选处方的当归分散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羧甲淀粉钠对阿奇霉素分散片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朝  尹正龙 《安徽医药》2003,7(1):66-66
目的 为提高阿奇霉素(azithromyci)分散片的质量,研究崩解剂羧甲淀粉钠(CMS—Na)对其分散性的影响。方法 处方选择羧甲淀粉钠、低取代经丙纤维素(L—HPC)、聚乙烯吡烷酮(PVP)等,湿法制粒、压片;测定硬度、分散均匀性和溶出度。结果 羧甲淀粉钠的质量性能及片剂制造工艺对阿奇霉素分散片的质量有显影响。结论 选择交联羧甲淀粉钠及恰当的制剂工艺可以明显提高阿奇霉素分散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丁强  李从岩  严洪兵  刘栋 《中国药房》2007,18(28):2200-2201
目的:制备阿奇霉素微丸用于填充胶囊。方法:采用流化床侧喷法制备阿奇霉素微丸,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微丸最佳制备工艺为供液流速15r.min-1,引风风量25Hz,转盘速度25r.min-1,根据最佳工艺制备的样品休止角、堆密度和含量均符合相关要求。结论:所制阿奇霉素微丸可用于填充胶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备右旋布洛芬分散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维晶纤维素PH102为可压性辅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确定处方组成.实验确定了右旋布洛芬分散片的溶出度测定法,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与有关物质,建立右旋布洛芬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 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右旋布洛芬分散片的最佳溶出介质为pH 7.20的磷酸盐缓冲液.回归方程A=1 728.9×103C-971.03,线性范围为4×10-3~100×10-3g·L-1(r=1.000 0),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为0.92%(n=9).结论 该品种制备工艺简单,所得制剂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