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沈阳市和平区近年来猩红热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对策,为制定猩红热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和平区2004—2012年猩红热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20/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男女性别比为1.52∶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0.11/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33/10万,男女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5、6月和11、12月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28.21%、21.34%;发病年龄以3-8岁年龄组为主,占74.50%;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40.38%、34.52%、21.24%。结论男性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呈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发病高峰,呈春末夏初和冬季发病高峰。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监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和水平;开展疫情监测,及时做出预警分析;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淋病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淋病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阳市和平区淋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4—2009年沈阳市和平区淋病年均发病率为13.90/10万,各年度发病率总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季节分布高峰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5.11∶1,男性发病率为23.24/10万,女性发病率为4.55/10万,男性和女性淋病总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详、家务及待业、其他3种职业的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83.82%,20~44岁年龄组占80.88%。结论淋病发病职业高峰明显,呈典型的青壮年高发趋势,应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减少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开展监测调查分析,做好淋病发病趋势的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了解近年来沈阳市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该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2004--2012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2年沈阳市共报告肺结核4611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8.68/10万;死亡210例,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31/10万;男女报告发病数之比为2.31:1;涂阳占38.22%,菌阴占55.64%,未痰检占5.74%,培阳仅占0.40%;3月份报告发病数最多;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农民较多;20—59岁年龄组患者人数最多;流动人口多的地区发病率较高。结论该市应继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和减少肺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沈阳市和平区细菌性痢疾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规划和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结果2004-2012年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为71.63/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05/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1.85/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1.45/10万,各年度男性报告发病数和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度男性报告发病数和报告发病率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数之比为1.33:1;学生、散居儿童、家务及待业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21.13%、20.55%、16.12%;3岁以下年龄组占19.11%,其中0岁组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9.08%;7和8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45.01%。结论该区细菌性痢疾呈婴幼儿发病年龄高峰,职业高峰明显,呈明显的夏季发病高峰。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和水平;强化食品安全和饮水卫生监管工作,做好环境卫生整治;提高诊断水平,强化疫情报告观念;做好应急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沈阳市近年来猩红热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对策,为制定猩红热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2004—2012年猩红热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沈阳市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98/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为1.52∶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37/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48/10万,男女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6和11、12月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26.20%、24.02%;发病年龄以3~8岁年龄组为主,占76.20%;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38.77%、36.66%、21.56%。结论男性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呈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发病高峰,呈春末夏初和冬季发病高峰。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监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和水平;开展疫情监测,及时做出预警分析;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沈阳市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探讨其控制对策。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2005—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1.64/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月、12月至次年1月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42.50%、21.02%;男女性别比为1.62∶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3.00/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9.98/10万,男女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以4~14岁年龄组为主,占72.02%;学生、幼托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64.80%、15.83%。结论该市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开展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预测,及时做出预警分析;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水平;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沈阳市东陵区近年来梅毒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对策,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东陵区2006—2010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沈阳市东陵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46/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除外),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隐性梅毒和Ⅱ期梅毒为主,占总报告发病数的76.16%;无明显季节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07∶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0.08/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83/10万,男女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以20~59岁的青壮年为主,占82.07%;职业分布家务及待业、不详、农民、其他职业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85.02%。结论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水平,加强高危人群管理,做好梅毒筛查和检测;规范梅毒诊治,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报告及时率;实施综合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沈阳市苏家屯区水痘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及评价措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水痘疫情资料。结果 2006—2010年沈阳市苏家屯区水痘年均发病率为91.47/10万;男女性别比为1.20∶1,男性报告发病率为98.45/10万,女性报告发病率为84.32/10万(P0.01);1、4~6和11、12月报告发病数较多,占全年报告发病总数的76.02%,学生和幼托儿童报告发病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4.74%和15.66%,4~19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9.86%。结论该区水痘发病季节高峰和职业高峰明显,应根据水痘流行特征,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加强疫情动态监测,做好水痘流行趋势预警;做好暴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沈阳市铁西区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9—2010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1.73/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3.41/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0.12/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43∶1;6—9月报告发病占病例总数83.93%,实验室诊断病例25例,其中EV71病毒感染占56%;散居儿童、幼托儿童2项职业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9.47%和46.57%,0~5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93.77%。结论该区手足口病夏秋季发病高峰及职业高峰明显,呈典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该区应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提高预防控制意识和水平,加强疫情动态监测,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阳市苏家屯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9—2010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3.15/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为135.38/10万,女性为90.2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为1.54∶1;6—9月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83.37%,散居儿童、幼托儿童2项职业报告手足口病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48.05%和46.21%;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90.76%,其中2~4岁年龄组占报告发病总数66.25%。结论沈阳市苏家屯区手足病呈典型的夏秋季发病高峰,职业高峰明显,并呈典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该区应落实托幼机构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做好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疫情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高发态势并预警;做好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沈阳市东陵区近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对策,为制定细菌性痢疾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东陵区2006—2010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沈阳市东陵区细菌性痢疾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2.341 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9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71.02%,男女性别比为1.48∶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1.76/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2.67/10万,男女细菌性痢疾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2岁年龄组报告发病占31.00%,散居儿童、家务及待业、学生职业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66.62%。结论该区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呈典型的夏秋季发病高峰及典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该区应加强食品安全和饮水卫生监管力度,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规范诊治细菌性痢疾,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报告及时率;做好疫点疫区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沧州市运河区2005—2011年肺结核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沧州市运河区2005—2011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例947例,年平均发率为49.49/10万。乡镇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区(χ2=26.85,P<0.01);报告病例以20~39岁中青年人群为主,占肺结核病例总数的63.46%;男女性别比例为2.80:1,男性高于女性(χ2=212.94,P<0.01)。职业分布情况,主要是工人、农民、学生,分别占肺结核病例总数的23.65%、19.11%、9.19%。结论沧州市运河区肺结核病疫情较稳定,应针对疫情形势加强对农村及学校肺结核病疫情的监测,并积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沈阳市和平区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和平区2008~2010年各医院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和平区2008~2010年累计报告传染病24种、13 748例,年均发病率为643.52/10万;报告因传染病死亡9例,年均死亡率为0.42/10万,平均病死率为0.07%。传染病发病率,2008年为618.80/10万,2009年为643.38/10万,2010年为668.75/10万。2008~2010年累计报告呼吸道传染病9种、4 888例,年均发病率为228.80/10万;报告肠道传染病6种、3 293例,年均发病率为154.14/10万;报告血液和性传播疾病5种、2 182例,年均发病率为102.14/10万;报告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3种、93例,年均发病率为4.35/10万;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例、麻风病1例、未分型肝炎178例、水痘2 393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05/10万、0.05/10万、8.33/10万、112.01/10万;报告未明确诊断的传染病719例。肺结核、手足口病、水痘、风疹、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的年均发病率依次为104.19/10万、76.72/10万、112.01/10万、34.22/10万、52.19/10万、51.44/10万、41.99/10万。另有艾滋病病人133例、HIV感染者79例。[结论]2008~2010年和平区传染病发病率呈一般水平,肺结核、水痘是高发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和平区2004—2009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沈阳市和平区梅毒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梅毒相关疫情数据。结果 2004—2009年沈阳市和平区梅毒年均发病率为38.53/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季节高峰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1.22∶1,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中家务及待业占33.16%;20~49岁年龄组占66.11%。结论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沈阳市和平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阳市和平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疫情资料。结果2005--2012年该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年均发病率为20.09/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8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50.97%;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93/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2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为1.33:1;散居儿童、学生、家务及待业者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24.47%、15.20%、15.01%;3岁以下年龄组占21.96%,其中〈1岁组报告发病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12.70%。结论该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学生、家务及待业者居前3位,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呈明显的夏季发病高峰。提示该区应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强化食品安全和饮水卫生监管工作,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加强疫情报告及监测预警分析;做好应急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