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罗某,男,49岁,1996年10月15日就诊。1个半月前旅游时突然出现寒战发热,每在傍晚时发作。晚8点钟时体温最高,可达39℃~40℃,伴全身骨节酸痛,晚10点钟时汗出热退。白天精神尚可,活动如常。在九江市某医院内科经各方面检查后,病因不明,诊为“发热待查”。应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灭滴灵等多种抗生素联合静脉点滴治疗10日,无明显疗效。到上海市某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包括CT、MRI、血培养、骨髓穿刺等)后,仍不明原因,拟诊“发热待查”。继续应用多种抗生素(抗细菌、抗病毒)静脉点滴及肌肉注射等治疗1月余,发热仍不退。尔后加用皮质激素静滴1周,体温降至正常,但停用激素后,体温又回升至39℃~40℃。今身材较瘦,……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病例1:赵某,男,55岁,居住在昆明市白云路颐园里小区。2008年10月7日初诊。主诉:白细胞降低,伴恶寒、汗出、腰酸、气短病20d。患者20d前因"受寒"后全身出现肢体关节疼痛,恶寒,发热(体温39℃)畏风,无汗,头痛,自服"新康泰克胶囊"2粒,每天2次。当晚,即大汗淋漓,发热退,伴恶心欲吐,神疲乏  相似文献   

3.
王某,男性,37岁。门诊号;82816。1987年4月14日初诊。主诉:发热头痛、恶寒无汗10天。现病史:患者于10天前(4月4日)突然高热,以后体温持续在39~40℃,伴骨节酸楚不适,全身乏力,大便秘结3天未解。无咽痛、咳嗽、腹痛、呕吐、腹泻。10天来曾  相似文献   

4.
一、病历简摘舒某,女,38岁,本院护士长,1979年4月27日入院,住院号123958。发热1周伴微咳、关节酸痛入院。系统体检唯见体温39.8℃,心率116次/分,余无任何阳性体征发现。住院时于每日午后1时许恶寒后高烧(可达40.4℃),至晚汗出,热退尽  相似文献   

5.
1资料 1.1病例乔某,男,50岁,1999年7月6日以发热33d就诊.33d前曾有外耳道挖伤感染史,于1999年6月3日出现恶寒、发热、咽痛,曾来院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先后用多种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中药银翘散、柴葛解肌汤、白虎汤治疗无效,而延余诊治.症见发热午后、夜间更甚,体温37.2℃~38.8℃,伴恶寒,汗出热不解,头重身困,胸闷脘痞,恶心欲吐,口渴不多饮,纳呆肢倦.  相似文献   

6.
瘙痒症     
李某某,男,64岁,农民。 1982年盛夏,因全身无汗,瘙痒难忍,日夜无度,件心悸、怔忡月馀,经当地治疗罔效,延余诊治。患者今年5月曾罹患泻泄旬余,未予彻底治疗。上月因乘凉露宿复感风寒,头痛头晕,项强背胀,四肢酸痛不适,件发热恶寒,寒多热少,渴不欲饮,无汗纳差,倦怠无力。限于求医不  相似文献   

7.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以精神或神经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疾病,临床检查多未见器质性病变,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虽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名,但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理论思想指导下,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往往能取得满意效果,确有其优势。本文介绍中医药治疗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恶寒、汗出验案1则。本案患者辨证为风邪外侵,营卫不和,兼里阳亏虚。采用调和营卫,扶阳固表法治疗,可使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8.
<正> 凡外感六淫或温疫、疫毒之邪引起的发热,起病急,病程短,患者感觉肌肤发热,体温在38℃以上者,均属外感发热。笔者应用自拟方“退热散”治疗8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外感发热者,凡表班为发热重,恶寒轻,或发热不恶寒(体温在38℃以上),头痛。咳嗽,咽痛红肿,口干口渴,微汗或无汗,全身酸痛,舌苔薄  相似文献   

9.
患者张××,28岁。1993年2月1日初诊。产后月余起居不慎出现恶寒、发热、头痛、汗出等,前医以桂枝汤、玉屏风散等加减予服,配合静滴林可霉素、青霉素等治疗,恶寒汗出只增不减,邀余诊治。见室内  相似文献   

10.
张世友 《河南中医》2006,26(5):16-16
临床上,笔者喜用仲景方治疗多种疾患,收效颇佳。现举例如下。1麻黄汤证俞某,女,56岁,农民。偶感风寒,头痛发热,于1992年12月21日延余诊治。症见:恶风发热,身痛,无汗,骨节酸痛,腰痛,呼吸急促,呻吟声颤,胸闷咳嗽,脉浮紧而数,舌苔白。诊断为伤寒表实证。治宜辛温发汗,宣肺平喘。随  相似文献   

11.
冒暑高热     
胡××,女,62岁。1985年7月16日初诊。患者素体尚健,昨日劳累汗出,卧于电风扇下,晚间即恶寒发烧。今日晨起,恶寒已罢,发热益甚,无汗骨楚,干咳阵作,口渴欲饮。经注射复方安基比林,喝水两大杯,未有汗出。苔薄黄、质红,脉数。检查:体温40.5℃,神清,心率110,两肺(-)。呼吸气促,皮肤灼热无汗,咽部充血。  相似文献   

12.
季×,男,72岁。1987年11月25日入院。发热恶寒四天,面色红赤,头痛无汗,骨节酸楚,鼻塞咳嗽,恶心欲吐,身无斑疹,舌边尖红,苔薄黄燥,脉浮滑数。查:体温  相似文献   

13.
钟天 《江西中医药》2007,38(5):52-52
1发热 陈某某,男,27岁,2001年3月12日初诊. 自诉发热20余日,体温波动于38.5℃左右,午后热甚.伴周身骨节酸痛,精神困倦,乏力,食欲不振,口腔溃烂,口苦且干,不欲多饮,咽红咽痛,无汗,不咳,二便自调.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滑数.查血、尿常规无异常,摄胸片未见异常.先后用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药滴注,治疗不效.  相似文献   

14.
<正> 杨某,女,36岁。1986年11月12日初诊。患者于1979年5月份行女扎术,术后刀口轻度感染,经治疗半月后刀口愈合良好。此后,其对结扎一事忧虑重重,继而出现两腋汗出,时常汗透衣被,活动及劳累加重,月事如常。曾在当地医院及某省级医院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西药谷维素、多虑平之类及中药龙胆泻肝汤多剂,腋汗未减。诊见患者面色(白光)白,两腋汗出湿衣,汗凉身寒,伴腰痛、小腹隐痛、双下肢酸痛,时有五更肠鸣,舌淡胖,苔薄腻,脉沉细无力。体温37.1℃,妇科检查无异常。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血沉、抗“O”、粘蛋白均正常。胸透、腹部拍片、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败血症反复高热证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 谭某某,男,51岁。1995年7月26日入院。住院号:41083。 患者因反复发热8个月,再发1周入院。既往有30余年饮酒史,日500ml左右。8个月来无明显原因发热,上午体温在38℃左右,下午3点至上半夜达40℃以上,下半夜汗出热退。发病前先恶寒,继之发热,伴周身乏力,关节疼痛,口苦咽干。无咳嗽胸痛及恶心呕吐、尿频尿急等症。每次发热均需抗菌素治疗10余天体温方降,间隔20余天发热又作。曾抗结核治疗无效。近1周发热又作,体温38℃~40.2℃,患者要求服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女 ,45岁 ,1 998年 1 2月 2 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 0多天因受凉后出现周身酸痛 ,随后发热 ,体温波动在 3 7.5~ 3 9.5℃ ,午后加重 ,早晨减轻 ,伴有恶寒汗出 ,无头痛、咳嗽、咽痛 ,1 0 d后出现右上腹胀痛不适 ,纳差 ,食后腹胀。门诊给以口服中药并且静脉滴注多种抗生素 ,症状无明显好转而入院诊治。 1 989年体检发现 HBs Ag阳性 ,1 992年转氨酶升高 ,门诊服用中药恢复正常。检查 :体温 3 9℃ ,急性病容 ,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和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肺未闻及干、湿音 ,心率 1 1 0次 /min,律齐 ,腹软 ,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  相似文献   

17.
毛科明 《光明中医》2008,23(3):385-385
笔者依据《伤寒论》六经辨证法,应用经方治疗感冒疗效甚佳,兹举验案如下。 1葛根汤 某男,18岁,2007年11月30日初诊。恶寒发热,服布洛芬当时汗出热退,旋即又升,病已三天。诊见:发热,体温38.6℃,恶寒恶风,无汗,头痛,颈项腰背拘急酸痛,口干不欲饮,纳未减,两便可,舌淡胖,苔薄白,脉浮紧。证属外感风寒,经输不利。治以发汗解表,疏通经气。  相似文献   

18.
李莉莎 《新中医》2006,38(4):92-92
翟某,女,36岁,已婚,初诊日期:2005年10月16日。主诉:发热2月半。患者2月半前因劳累、情绪急躁后出现发热,t40℃,当时正值经期第1天,经色黑褐有血块,月经量少。第2天即经水停行,至今未再行经,期间每天定时发热。寒热往来。多于14时左右出现恶寒重,1小时后体温升至40℃,未予任何退热治疗,18时左右自行汗出热退,发热时恶寒喜暖、肢节酸痛,无明显咳嗽咯痰,感口苦口干,不欲饮水,恶心,纳差,心烦,夜寐一般,小便可,大便干,2-3天1次,舌淡有齿痕、苔白厚腻,脉弦滑。  相似文献   

19.
<正>(1)风寒感冒。老年人、小孩或体质虚弱者,因起居不慎、偶感风寒或寒湿而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或少汗、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骨节酸痛等。治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麻黄汤、桂枝汤、藿香正气散等;症状轻者可饮用生姜红糖水,既简便又有效。常用中成药有三拗片、伤风感冒  相似文献   

20.
湿温发热     
<正> 王某,女,60岁。1991年10月26日初诊 主诉:持续发热并双膝关节酸痛一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2~40.2℃,以午后1~4点、晚7~10点为甚。高热时伴恶寒汗出、双膝关节酸痛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咳嗽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化验: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4.8×10~9/L,中性0.90,淋巴0.10,血沉70mm/h。诊断:败血症,发热待查。经静滴青霉素加地塞米松、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氨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