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翔平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4):99-99,5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15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不同的心理治疗形式,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试,将两组总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患者SCL-90中,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组躯体化,焦虑症状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干预两个月后组间比较,强迫、抑郁、焦虑,差异具有显著性,干预组低于对照组。SAS、SDS总评两组之间及干预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对之有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析心理干预在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中选取118例,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59例,将护理常规方法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心理干预,对比干预的效果.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而总生活质量、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近1年来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在相同药物治疗的同时,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取症状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定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观察组在心理干预后,负性情绪(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惧等)明显减少(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效果。方法:对102例住院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用SCL-90来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并对两组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了解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大咯血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且易突然发生,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威胁生命。为提高肺结核大咯血的抢救成功率,提前做好护理干预,根据人体具有生物节奏的变化特点,回顾性调查1994~1999年住院的40例肺结核大咯血病人.以期发现大咯血与季节、昼夜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劲梅 《医学争鸣》2009,(24):3029-3029
0引言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所致的慢性肺部传染性疾病,调查显示中国近半数人口感染过结核菌,发病率为10%,而痰涂阳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影响身心健康.为了解肺结核患者的焦虑心理并针对其焦虑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我们对我院10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7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复治肺结核患者和难治肺结核患者进行测评比较,并与全国常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肺结核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SCL90评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难治肺结核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高于复治肺结核和初治肺结核(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针对性实施干预对策,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朱金煌 《中外医疗》2009,28(27):72-72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名患者平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好转率在治疗强化期末都有一定的提高。结论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9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有42例患者,观察组有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人数比例、用药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康复中的意义。方法 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分别进行糖尿病康复治疗,并对观察组配合心理干预。于入院和出院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定和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BG)测定。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与入院时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FBG、2hP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之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2hP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均数值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生活满意度;对降低患者的FBG、2hPBG有一定作用;在老年糖尿病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肺结核是一种典型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需要很好地遵从医嘱,才能有效控制传染源,预防发病和消灭肺结核,减少化疗失败和复发以及耐药结核病的形成.由于化疗时间长,加之短时间内看不到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易使患者产生懈怠情绪,而一部分患者在遵医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原因导致患者不能严格遵医嘱服药[1].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时刻提醒和帮助患者遵从医嘱,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就医率的有效方法.患者的遵医行为是指患者在就医后其行为(服药、饮食或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2].护理干预能通过护士及家属的共同督促,有效的解决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促使患者自觉接受有益健康的行为和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唐丽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89-279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68例白血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68例白血病患者均能不同程度地克服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及时掌握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干预,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坚持治疗,提高护理质量,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应用相应的心理干预护理.分析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知识了解情况、心理状态和康复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护理效果,对提高肺结核治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83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n=42)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n=41)不进行护理干预,两组干预前后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并作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SAS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78例肺结核患者在我所治疗过程中进行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总结,并提出护理于预应注意的问题。结果:加强饮食的心理护理干预,病人康复时间缩短,病人精神状态有了改善,尤其是对肺结核的康复有了信心。结论: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的康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问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切除患者子宫不同部位,会导致患者周期性例假消失,性生活质量降低,身体激素分泌失衡,加上术后全身性的治疗,给患者带来心理上不同程度的创伤,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暴怒、悲伤、焦虑等可以引起免疫力的降低,这对于治病是不利的。有一些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配合医师进行治疗,情绪稳定,与疾病斗争的意志较强,往往比那些被癌症吓得不知所措的病人治疗效果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经验,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方法健康教育组则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则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对疾病的认知、心理状况、行为的变化。结果通过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组较对照组达标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疾病的认知、心理、行为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桂平 《河北医学》2013,19(3):465-466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与心理干预之间相互关系,为实施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8例具有焦虑、抑郁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前后,肺结核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变化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合理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的心理干预对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已确诊的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11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根据病人住院期间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护理对策。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时情绪稳定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胎儿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针对不同阶段实施心理干预和护理,能使患者放松心情配合治疗,顺利度过妊娠期,可以提高胎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