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用于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临床上主要采取热敷方法治疗 ,这种方法见效慢 ,对炎症较重的静脉炎 ,难免造成血管硬化、堵塞。自 2 0 0 1年 9月— 2 0 0 3年 5月我们用局部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加局部按摩法治疗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16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 9月— 2 0 0 3年 5月 ,我科共发生静脉输液后静脉炎 3 2例 ,男 2 5例 ,女 7例 ,输甘露醇 2 1例 ,红霉素 7例 ,极化液 4例 ,静脉炎发生时局部均有红、肿、热、痛 ,尤以穿刺部位上端 5cm~ 8cm处严重。按发生时间依次间隔分为单纯局部热敷…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注胺碘酮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青 《全科护理》2009,7(29):2677-2677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化学结构中有两个碘原子,占其分子量37.2%,此药口服吸收缓慢,生物利用度为31%~65%,4d~7d起效,3周达高峰,消除缓慢,停药后2个月仍可测出血药浓度,并可保持4周~6周疗效。静脉输注后10min起效,作用维持1h~2h,主要经过肝脏代谢,由胆汁分泌随粪便排出。临床主要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对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有治疗价值,但是直接经外周静脉途径给药后易引起浅表静脉炎。对26例心律失常病人静脉使用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6例静脉炎病人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39岁~68岁;轻者20例,表现为穿刺点或周围皮肤出现酸、麻、胀、痛等症状,疼痛可自穿刺点沿静脉走行向远处放射;重者6例,表现为穿刺点沿静脉上行5cm~35cm静脉呈条索状改变,皮肤有红、肿、热、痛表现,血管壁增厚,弹性消失,穿刺点以上静脉塌陷,穿刺点可触及硬结。2原因分析2.1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临床上常用胺碘酮盐酸盐,其pH值偏酸,常将胺碘酮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酸性溶液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有资料显示,浓度为6mg/mL...  相似文献   

3.
<正>静脉输液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因某些药物具有高渗性、强刺激性(如甘露醇、化疗药物)或长时间输液及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使得静脉输液常并发静脉炎,导致局部血管出现红、肿、热、痛等反应,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周围红肿,沿静脉走向发红,血管变硬,成条索状或串珠状改变,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传统的硫酸镁湿敷法治疗静脉炎效果并不理想,而对于取材简单、使用方便的方案,如海带  相似文献   

4.
红归酊治疗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 ,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硬结。它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而且影响了病人的治疗。我们临床应用红归酊治疗输液引起静脉炎 5 3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方法及使用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观察从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在我院住院 ,因静脉输液而发生静脉炎的患者 5 3例 ,经外用红归酊后静脉炎的好转情况 ,这 5 3例患者中男 2 6例 ,女 2 7例、年龄18~ 80岁 ,其中肿瘤 2 9例 ,肺部疾病 6例 ,心脏疾病 7例 ,其他疾病 11例。经使用红归酊湿敷或外擦治疗后 …  相似文献   

5.
联合硫酸镁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芸  袁琳  王静 《现代护理》2006,12(18):1687-1688
随着临床对硫酸镁治疗静脉炎的深入研究,硫酸镁治疗静脉炎所具有的操作简单、安全、对机体无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等特点被认可,许多方法配合硫酸镁治疗静脉炎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就各种方法配合硫酸镁治疗静脉炎的原理、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不同静脉炎提供参考依据。1静脉炎的分期及评价标准1.1分期静脉炎是患者输液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1]。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2]分期标准将静脉炎分为3级:1级为穿刺点疼痛,红或/和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  相似文献   

6.
徐梅笑  王晶 《现代护理》1999,5(12):29-29
β-七叶皂甙钠是由天师栗成熟种子提取的皂甙钠盐,为抗渗出和增加静脉张力药,有抗炎、消肿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是骨科常用的静脉内给药之一,而且临床效果好。因其对静脉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所以输液时病人会感觉轻痛,故滴速不宜过快,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998年8月~1999年8月,我科发现因β-七叶皂甙钠输液渗漏所致患者静脉炎的病例10例,男4例,女6例,其中8例症状较轻,临床表现为穿刺肢体轻度肿胀,疼痛沿静脉穿刺点出现一条较短的红线,输液毕经热敷红线很快消失,肿胀消退。2例症状较重,临床表现为穿刺肢体明显肿…  相似文献   

7.
姜醇在浅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浅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45例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单日常规静脉穿刺,设为对照组,双日用姜醇在同一穿刺血管涂擦后再行常规静脉穿刺,设为试验组;选择20例已发生不同程度静脉炎的患者(静脉炎组),于热敷15 min后,使用姜醇局部涂擦,4~6次/d,使用1~2周。结果试验组使用姜醇局部涂擦后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3%,而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仅为62.2%;静脉炎组11例的红、肿、痛症状有明显改善,有5例患者硬化血管弹性得以恢复。结论姜醇的使用能够提高浅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使用姜醇对于静脉炎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外周静脉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炎大多发生于长期、大量和反复输液病人,症状表现为沿输液的静脉走行上红、肿、热、痛,轻者影响病人的生活起居,造成一定的痛苦,重者延误治疗和抢救工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我科自2002年1月用中药雄冰散外敷治疗由输液引的静脉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4年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时发生的静脉炎病人50例,均符合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静脉炎判定标准,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40岁±22岁;对照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40岁…  相似文献   

9.
陈涛  徐书玉  朱银萍  裴玉洋 《全科护理》2013,(27):2551-2551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多是由于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1],临床主要表现为穿刺点或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紧绷及胀感,静脉呈条索状改变、弹性消失。静脉炎不但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而且造成再次静脉穿刺困难,影响药液的顺利输入,延误治疗。我科于2008年10月—2011年5月采用隔姜灸治疗脂肪乳所致静脉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2011年5月在我院静脉输注脂肪乳所致静脉炎的80例病人,男32例,女48例;年龄47岁~78岁(60.48岁±1.62岁);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的静脉  相似文献   

10.
康惠尔贴膜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炎是病人输液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目前认为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和疼痛主要为刺激性强和浓度较高药物对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件反应。本组均采用套管针穿刺,不易损伤血管。但留置针可刺激血管内膜,使渗透压改变,从而导致炎性因子渗出,引起局部肿胀,并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2005年以来我科将康惠尔透明贴敷料用于治疗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胡青萍 《家庭护士》2007,5(12):54-54
外周静脉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炎大多发生于长期、大量和反复输液病人,症状表现为沿输液的静脉走行上红、肿、热、痛,轻者影响病人的生活起居,造成一定的痛苦,重者延误治疗和抢救工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外科微波透热治疗仪治疗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的应用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减轻了病人多次穿刺的痛苦。但其长期置管容易引起外周静脉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及触痛性条索状物,通常需持续数日或数周,才能完全缓解,反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了病人的治疗。2006年5月~2007年9月我科采用广州丹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外科微波透热治疗仪治疗静脉留置针引起的外周静脉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生理盐水前导后冲预防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廖春红  潘婕 《护理研究》2003,17(22):1351-1352
甘露醇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治疗药物 ,为高渗性脱水剂 ,快速静脉输入时局部浓度高 ,可造成局部血管壁细胞脱水、变性 ,影响细胞功能 ,从而导致血管变硬 ,甚至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痛等静脉炎的症状[1] 。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我科自 2 0 0 2年 12月起在静脉输注甘露醇时采用生理盐水前导后冲加局部热敷的方法 ,经过 3 0例的临床观察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住院病人共 60例 ,男 3 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2岁~ 86岁。其中脑出血 3 2例 ,脑梗死 2 4例 ,脑炎 4例。将 60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  相似文献   

14.
碘伏联合马铃薯治疗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应用碘伏联合马铃薯治疗35例输液所致静脉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4例,17~79岁,静脉炎出现部位:手背15例,前臂14例,双侧内踝4例,双侧足背2例。局部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疼痛、发凉或麻木,沿静脉走向皮肤发红、灼热、压痛,成条索状红线。1.2方法患者取舒适体位,局部充分暴露,先用0.5%的碘伏棉棒将患处消毒、待干,然后将切好的1cm厚的新鲜马铃薯片紧贴在皮肤上,胶布固定,2次/d,直至痊愈。2结果2.1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局部肿胀、疼痛、灼热症状及条索状红线消失;有效:局部疼痛及肿…  相似文献   

15.
王笠瑕 《家庭护士》2008,6(6):514-514
静脉炎是由于将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输入静脉中,或静脉留置的管道在静脉内放置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反复穿刺同一血管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导致局部红、肿、热、痛以及静脉条索状改变。静脉炎给病人造成了痛苦,也常  相似文献   

16.
湿润烧伤膏治疗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996年至 2 0 0 1年我们诊治了外周浅静脉炎 4 2例 ,均系长期输液或在短时间内快速输入 (40~ 6 0滴 /min)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所致。经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 ,效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4 2例中男 2 8例 ,女14例 ,15~ 72岁 ,静脉炎部位在手背15例 ,前臂 17例 ,双侧内踝 8例 ,双侧足背 2例。局部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疼痛 ,发凉或麻木 ,沿静脉走行皮肤发红、灼热、压痛 ,形成条索状红线。输入刺激性药物的种类有 10 %葡萄糖、 10 %氯化钾、 10 %氯化钠、5 0 %葡萄糖、红霉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美洛西林钠、甲硝唑、甘露…  相似文献   

17.
小儿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具有药效迅速,治疗效果可靠等优点,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4,JD血管较细、血管壁薄、多动、不易固定等,比成人易发生静脉炎。有关资料统计显示,静脉注射的患者中近80%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小儿静脉炎的发生率更高,静脉炎导致局部红、肿、热、痛,给患儿造成了精神及肉体上的痛苦,易引发护患纠纷,也给治疗工作的连续性带来了难度,故认真分析静脉炎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静脉炎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甚则麻木,感觉迟钝,血管弹性减退或呈条索状等,是临床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即使做到了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注意药物的浓度及治疗前后预防性用药等,仍不可避免地出现静脉炎。2009  相似文献   

19.
静脉炎是由于将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输入静脉中,或静脉留置的管道在静脉内放置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反复穿刺同一血管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导致局部红、肿、热、痛以及静脉条索状改变.  相似文献   

20.
方伟  张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11):1673-1674
静脉输液外渗是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问题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注意到新生儿头皮外渗发生率较高 ,自 1 999年以来 ,我科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新生儿头皮静脉外渗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选择 1 999- 0 1~ 2 0 0 2 - 0 1在新生儿病房治疗头皮静脉外渗 2 0例 ,其中男 1 3例 ,女 7例 ,年龄 2~ 2 8日龄。局部表现为穿刺部红、肿、疼痛 1 3例 ,皮肤暗红色 4例 ,局部肿痛严重 ,皮肤出现暗紫色 2例 ,皮肤呈紫灰色伴水泡 1例。渗出药物种类为葡萄糖酸钙、甘露醇、高渗糖、氯化钾、碳酸氢钠、多巴胺、氨基酸、脂肪乳、氨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