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斑秃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斑秃病情轻重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定提供依据。方法制作斑秃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表,通过对患者问诊填写相关项目,总结分析斑秃的临床特征,评价斑秃病情轻重的相关因素。结果283例斑秃患者入组,男性135例(47.70%),女性148例(52.30%),男女比例1︰1.10。发病年龄为9个月~74岁,中位数为29岁。29例S3~S4型斑秃、19例全秃、13例普秃定义为重型斑秃。重型斑秃患者较轻型斑秃患者发病年龄小、首发病情重、复发率高、多伴有家族史(P<0.01)。结论发病年龄小、首发病情严重、有斑秃家族史是重型斑秃的重要临床特征,可作为斑秃预后的评价指针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六城市斑秃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多地区人群调查获得我国斑秃患病率等基本数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统一设计调查表,在我国6个省各选一个城市进行社区人口斑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调查19 974人,收回有效问卷17 345份,应答率为86.84%.发现斑秃患者47例,总患病率为0.27%,标化患病率为0.24%.男性患病率为0.38%,女性患病率为0.18%,男性显著高于女性(X2=6.53,P<0.05).在47例斑秃患者中,脱发面积<1/3头皮面积者占70.21%,>1/3占29.79%,全秃占2.13%,普秃占2.13%;有阳性家族史者8.51%.太原地区斑秃患病率为0.45%,西昌为0.33%,廊坊为0.28%,焦作为0.22%,淄博为0.17%,海拉尔为0.19%,各地区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6城市斑秃患病率为0.27%.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方法研究了斑秃毛囊内HLA-DR的表达。从12个斑秃患者及6个正常人对照者的头皮作活检,用4种抗HLA-DR的单克隆抗体(抗HLA-DR、DA6·147、DA6·164和DA6·231)、Leu2、Leu3、Leu4和T_5抗体染色冰冻切片。结果在正常人毛囊和斑秃非皮损区的大多数生长期毛囊中,DR的表达限于立毛肌附着点水平下方稀少的树枝状细胞上。检查皮损区37个生长期毛囊,有25个在初皮质的母质和预期的皮质中的上皮细胞上显示DR染色阳性,6个毛囊在其它的上皮间隔、较下的毛球母质、内根鞘和外根鞘中显示DR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多地区人群调查获得我国斑秃患病率等基本数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统一设计调查表,在我国6个省各选一个城市进行社区人口斑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调查19 974人,收回有效问卷17 345份,应答率为86.84%.发现斑秃患者47例,总患病率为0.27%,标化患病率为0.24%.男性患病率为0.38%,女性患病率为0.18%,男性显著高于女性(X2=6.53,P<0.05).在47例斑秃患者中,脱发面积<1/3头皮面积者占70.21%,>1/3占29.79%,全秃占2.13%,普秃占2.13%;有阳性家族史者8.51%.太原地区斑秃患病率为0.45%,西昌为0.33%,廊坊为0.28%,焦作为0.22%,淄博为0.17%,海拉尔为0.19%,各地区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6城市斑秃患病率为0.27%.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5.
斑秃丸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3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斑秃丸联合胱氯酸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斑秃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口服斑秃丸5.0g,3次/d及胱氨酸片50mg,3次/d;对照组29例口服斑秃丸5.0g,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32%,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58.62%),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斑秃丸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疗效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斑秃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代秀菊等发现活动期斑秃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16)、白介素12(IL-1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而白介素10(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这说明细胞因子的变化与斑秃的发病有关。我们对6l例斑秃患者进行血清白介素1(IL-1)β水平的检测,以期探讨IL-1β与斑秃发病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毛发疾病     
20 0 4 112 1 斑秃患者外周血IG F- I水平及皮损处IGF- IR的检测/康瑞花(河北医大四院皮肤科)…∥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 0 0 3,19(5) .- 415~4 17应用放免法测定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在4 6例斑秃血清中水平,并以2 0例正常人血清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30例斑秃患者皮损区IG F- IR的表达,并以16例正常人头皮作对照。结果:斑秃患者血清中IGF- I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活动期与静止期相比无明显差别,皮损区IGF- IR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推测斑秃患者外周血IGF- I水平和皮损区IGF- IR表达的改变可能与斑秃的发…  相似文献   

8.
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对 3 6例斑秃患者采用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 ,每月给药 1次为 1个疗程 ,共 2疗程 ,3个月后判效。并与 40例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 3月后痊愈 2 6例 ,显效 8例 ,进步 2例 ,无效 0例 ,痊愈率 (72 .2 % )、有效率 (94.4% )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4 0 .0 0 %、75 .0 0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9.78、9.11,P <0 .0 1、0 .0 5 )。结论 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斑秃具有疗效高、安全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精神应激事件与斑秃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斑秃患者各种精神应激事件的临床调查,探讨精神应激因素与斑秃发生发展之问的关系。方法:应用应激事件量表对124例斑秃病人与124例正常对照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调查研究。结果:斑秃患者发病前半年内重大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和精神压力积分值均比正常对照组高,而且轻型斑秃患者的发生率和分值均高于重型患者。在诸多因素中,斑秃组睡眠习惯的改变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在调查斑秃患者本人对精神压力与斑秃发病关系的感知项目中,78.2%患者认为自身斑秃的发生与精神压力有关,76.6%病人感觉精神压力使斑秃加重,轻型与重型之间无差异。结论: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在斑秃的发病中起重要诱发作用,而轻型斑秃患者发病前精神压力高于重型患者。临床工作中对斑秃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其提供心理治疗及推荐减压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斑秃患者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以及与病情相关的各种因素。方法从3家医院收集斑秃患者的血清标本,并设立健康对照组。检测患者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把研究组的相关特征(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以及每日日照时间)分成亚组,分析这些疾病特征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斑秃患者62例,健康对照62例。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0.48±3.88)ng/ml,对照组为(24.32±4.76)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显示,轻度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1.27±3.75)ng/ml,中度患者为(19.46±3.74)ng/ml;病程1个月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1.80±0.70)ng/ml,1~3个月为(21.47±1.38) ng/ml,4~6个月为(20.85±1.82)ng/ml, 6个月为(18.80±0.7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斑秃患者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越低。增加日照和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可能对疾病的恢复有益处。  相似文献   

11.
斑秃464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斑秃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进行验证,同时检测Th17型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IL)-17、IL-6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以探索Th17细胞在斑秃中的作用.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斑秃患者血清中Th1、Th2和Th17代表性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IL-4、IL-6、TGF-β和IL-17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斑秃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升高,且在活动期、重型、病程长的患者中最高;IL-4/IFN-γ比值在活动期、重型、病程长的患者中最低,但IL-4绝对值最高;斑秃患者IL-17水平低于正常人,但在病程较长的患者中表现出优势,同时IL-6和TGF-β水平升高.结论:斑秃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Th2细胞对Th1细胞起一定的拮抗作用,增多的IFN-γ可能抑制IL-17的产生,但IL-6和TGF-β水平升高说明有刺激Th17细胞分化,产生IL-17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局部外用DNCB作为免疫疗法治疗斑秃早为人知,由于DNCB有诱变作用,目前推荐鲨烯酸丁二酯(SADBE),这是一种无诱变作用的较强的局部致敏剂。作者为证实和补充Happle等应用SADBE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研究如下。本研究组包括38例斑秃患者,女性17例,男性21例;年龄5~61岁;病期10个月至15年;其中10例为普秃,10例为全秃,18例为局限性斑秃。患者均接受过不同方式的局部治疗,20例曾系统用过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型斑秃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了近 4年诊治的 76例重型斑秃病例。结果 :重型斑秃中女性患者的病程比男性患者长 (P <0 0 5 ) ,与重型斑秃中的斑秃相比 ,甲异常改变更多见于全秃和普秃患者 (P <0 0 5 ) ,有家族斑秃史患者与无家族斑秃史患者比较 ,两者的初次发病年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发病前伴有精神神经因素诱发者比无伴有精神神经因素诱发者病程要短 (P <0 0 5 )。结论 :女性重型斑秃患者可能病程更容易持续延绵、迁移反复 ,重型斑秃中有家族斑秃史者 ,它的发病年龄更早 ,甲异常改变不但多见于病程较长、病情顽固、反复的患者 ,而且也多见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全秃和普秃患者甲异常改变更多见 ,重型斑秃的治疗应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及强调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斑秃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斑秃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血液黏度仪监测60例斑秃患者及45例正常人的6项指标,同时将斑秃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实证组和虚证组,对斑秃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比观察,再将实证组和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斑秃组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医辨证实证组差异更加显著.结论 斑秃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尤其是辨证为中医实证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正> 斑秃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数患者均以明显的精神因素为诱因。为了解大脑皮层功能状态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我们对本院斑秃专科门诊的79例患者作了脑电图检查,并与同期来院体检的45例健康人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报道原发性斑秃1210例,发现有家族史者75例(6.2%),其家族中共有患者163例,患病率为14.91%.家族患者之间亲缘关系分属于:Ⅰ级亲属142例(87.12%),Ⅱ级17例,Ⅲ级4例,患者发病在同一个世代者33户,70例;发于两世代40户,87例;三世代2户,6例.有4例单合子双胎,今尚未见其孪生者同发斑秃.对遗传因素与斑秃发病之关系进行了分析研讨.  相似文献   

17.
斑秃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代秀菊等[1]发现活动期斑秃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16)、白介素12(IL-1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而白介素10(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这说明细胞因子的变化与斑秃的发病有关。我们对61例斑秃患者进行血清白介素1(IL-1)β水平的检测,以期探讨IL-1β与斑秃发病机制的关系。一、研究对象1.病例来源:61例均为2002年5~8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的斑秃患者,经临床诊断入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斑秃组和全秃(包括普秃)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儿童斑秃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白细胞介素(IL)-17的变化,探讨其在儿童斑秃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斑秃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17表达水平,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儿童斑秃患者外周血与健康儿童比较,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增高(P<0.05);重度儿童斑秃患者与轻度儿童斑秃患者比较,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IL-17水平增高(P<0.05);稳定期儿童斑秃患者与活动期儿童斑秃患者外周血比较,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增高(P<0.05)。结论 Th17细胞及IL-17可能在儿童斑秃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中草药对斑秃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调节作用,选择49例脱发患者,应用中草药调节3个月后,测定斑秃患者调节前后血清微量元素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明显不同,应用中草药后斑秃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明显提高、接近或达到正常,其中Fe、Zn、Cu、Mn值与调节前有明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草药制剂具有调节、纠正斑秃患者微量元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查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IL-17A、IL-25、IL-35、IL-10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其培养上清液中的分子水平,探讨其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qRT-PCR、ELISA法,分别检测32例斑秃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PBMCs中IL-17A、IL-25、IL-35(EBI3、p35)、IL-10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其在PBMCs培养上清液中分子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型斑秃患者PBMCs中IL-17A、IL-35(EBI3)、IL-10 mRNA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型斑秃IL-35(p35)、IL-10 mRN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型斑秃均高于重型(P<0.05);各组斑秃患者IL-25 mRNA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斑秃患者IL-35(EBI3)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培养上清液中各组斑秃患者IL-25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斑秃患者IL-17表达水平稳定期组高于正常对照及活动期斑秃组(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