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岛素(InS)、胰岛素抗体(InS-Ab)、胰高糖素(GL)的形成与肾功能状况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讨它们的变化在肾脏疾病中的意义,我院自1996年6月~1999年6月测定了3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血InS、InS-Ab、GL、C肽(C-P)水平,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诊断明确的CRF患者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27~84岁,平均48.6岁。肾功能不全为1组(氮质血症期)15例,尿毒症期为2组20例,患者均有高血压,基础血压>21.3/12.0kPa水钠储留,空腹血糖(4.62~7.21)mmol/L。1.2 测定方法 所用患者均未接受任何治疗前,部分腹膜透析治…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老年高血压胰岛素抵抗 (IR)对子代的影响 ,将老年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及其直系第 1代子女与健康老年人及其直系第 1代子女各 33例 ,分别检测血压、体重指数 (BMI)、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A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IRI)。结果表明 :老年高血压及其子代组与健康老年人及其子代组对比 ,空腹胰岛素 (InS)、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IAI、IRI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 1)。BMI、空腹血糖 (SG)、血尿酸 (UA)餐后 2h血糖 (SG2 )、餐后胰岛素 (InS2 )Ins/SG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C肽 (CP)、高密度脂蛋白 (HDL -ch)、低密度脂蛋白 (LDL -ch)、纤维蛋白原 (F)两者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老年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子代存在有IR现象。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胰岛素能否刺激缺血心肌葡萄糖转运子 4(GL U T4)移位和葡萄糖摄取。方法 :利用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浆葡萄糖、乳酸和游离脂肪酸浓度 ,应用 Western印迹法分析并检测 GL U T4含量。 结果 :胰岛素使缺血心肌细胞质膜 GL U T4明显增加 ,从 (2 5± 4) %增至 (4 0± 6 ) % (P<0 .0 5 ) ;细胞器膜 GL U T4则相应减少。同时伴随葡萄糖摄取量明显增加 ,是单纯缺血心肌葡萄糖摄取量的 2倍。结论 :胰岛素刺激可引起 GL UT4移位 ,使缺血心肌葡萄糖摄取增加。提示心肌缺血时 ,应用胰岛素有助于增加心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GL)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2例初诊老年糖尿病患者分别于睡前注射GL(23例)或NPH(19例),口服阿卡波糖,观察8周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和餐后C肽的变化.结果 二组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GL组发生的低血糖事件更少,C肽水平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GL和NPH睡前注射均对老年糖尿病的疗效较好,但GL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可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5.
姚定国  朱肖鸿 《浙江医学》1993,15(4):239-239
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开始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物(Su)时疗效明显,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有部分病人产生继发性失效。这类病人如单独使用胰岛素(InS),虽能控制高血糖,但带来的高胰岛素血症会导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我院采用Su和InS联合治疗20例该类患者,血糖控制较好,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继发性Su类药物失效的NIDDM患者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8.2岁,平均病程5.8年。服Su中优降糖12例,D_(860)3例,美吡达2例,达美康3例,继发性失效后换用另一种Su。产生继发性失效平均4.2年,最长8.4年,最短1.2年。失效标准:每日空腹血糖(FBG)持续7.8mmol/L以上;Su维持在每日最大量,其中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门冬胰岛素30与门冬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早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濮阳市红十字医院确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早期患者84例,根据知情同意权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应用门冬胰岛素30,对照组应用门冬胰岛素,应用6周后对比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6周后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比对照组血糖水平更理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早期患者,使餐后血糖控制稳定、血糖波动较小、使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能够有效控制、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LIR)和甘精胰岛素(GLA)对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至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用磺脲类促泌剂(SU)和(或)α-糖苷酶抑制剂(AGI)血糖控制不佳的男性T2DM患者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R治疗组[LIR联合SU和(或)AGI,LIR组]、GL...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中期慢性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再将伴发肥胖、肾功能不全和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与IgA肾病组比较,观察胰岛素抵抗指标在不同IgA肾病患者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A肾病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和HOMA-IR值均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则显著降低(P<0.01).而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程度更为严重(与IgA肾病组比较,P<0.01).[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即使肾功能正常或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也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9.
瘦素(Leptin)是近几年来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细胞产生的蛋白,它对调节机体食欲、体重和器官的能量消耗有重要作用.肾脏是瘦素清除的主要器官,同时瘦素又可对肾脏直接发挥作用.瘦素是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时体内聚积的毒素之一,它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共同作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本文主要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清瘦素和IGF-1的水平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恩格列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抗氧化能力及胰岛素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基础组(45例)和联合组(45例).基础组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恩格列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肾病与肾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肾病及肾性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 (IR)的关系 ,判定IR的程度。②方法 测定2 9例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正常者 ,30例高血压肾病肾衰竭者 ,2 5例肾性高血压肾功能正常者 ,2 8例肾性高血压肾衰竭者及 2 2例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③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正常病人、高血压肾病肾衰竭者及肾性高血压肾衰竭者胰岛素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别具有显著性 (F =6 .2 7,q =3.0 6~9.48,P <0 .0 5 ,0 .0 1) ,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 (F =7.45 ,q =3.5 7~ 10 .6 0 ,P <0 .0 5 ,0 .0 1) ;其中高血压肾病肾衰竭组胰岛素浓度亦高于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正常组及肾性高血压肾衰竭组 ,差别具有显著性 (F =6 .2 7,q =3.2 5 ,3.92 ,P <0 .0 5 ) ,胰岛素敏感指数亦低于后两组 (F =7.45 ,q =3.6 2 ,4.18,P <0 .0 5 )。④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正常者、高血压肾病肾衰竭者及肾性高血压肾衰竭者均存在IR ,其中高血压肾病肾衰竭者IR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2.
《延边医学院学报》2020,(2):136-137
<正>临床上低血糖症的常见原因多由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引起外源性胰岛素增多所致,而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是少见的患者未接受胰岛素治疗,血液中出现胰岛素抗体阳性而引起的自发性低血糖症,其特点是血液中存在高水平的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及免疫活性胰岛素(IRI).2019年6月18日,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了1例IAS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胰岛素 (Ins)与高血压病的关系研究很多。大多数人认为胰岛素抵抗 (IR)、高胰岛素血症是引起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hypertensionEHT)的重要原因 ,而与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 (DMHT)的关系尚有争论。我们对 2 5例EHT ,2 6例DMHT患者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OGTT ,测血浆Ins浓度和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 (EInsR) ,以探讨Ins与高血压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EHT组 :2 5例 ,男 15例 ,女 10例。年龄 5 3 .7~6 6 .8岁 ,平均 (6 0 .12± 10 .41)岁。按 1998年世界卫生…  相似文献   

14.
吴琰  逄力男  裴薇 《疑难病杂志》2010,9(2):123-12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非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性。方法测定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28例(A组)、非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30例(B组)及健康对照组30例(C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肾小球滤过率(GFR),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C组相比,A、B组患者GFR、ISI显著降低(P<0.01,P<0.05),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肾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组患者体质量、BUN、SCr与胰岛素敏感指数的自然对数值呈负相关。而GFR与胰岛素敏感指数的自然对数值呈正相关。结论CRF时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肾功能减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17-418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暖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青春期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胰岛素抵抗程度分为胰岛素抵抗组(IR组=54)与非胰岛素抵抗组(非IR组=50),比较两组的生殖内分泌指数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及睾酮(T),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值(WHR)、多毛评分(F-G评分)。结果:观察组LH、FSH、SHB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BMI、WHRT指标值及F-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春期PCOS胰岛素抵抗生殖内分泌指标中LH、FSH、SHBG低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T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分泌雄激素能力下降,需注意调节胰岛素的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培养的人黄体颗粒细胞(GL细胞)的凋亡和体外受精(IVF)结果(胚胎破碎和妊娠率)相联系,探讨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对CL细胞凋亡的影响。设计:体外测定。机构:大学实验室和私立IVF中心。患者:81例接受IVF的女性。干预:在含有或不含胰岛素及IGF-I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从混合滤泡中所得的人GL纯化细胞48h。分别评定卵丘细胞和贴壁GL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应用caspACE FITC-VAD-FM K(一种原位荧光标记物)检测细胞凋亡,胚胎破碎和妊娠。结果:年龄≤38岁和成功妊娠与更少细胞凋亡相关(分别为33.0%±17.2%vs43.2%±…  相似文献   

17.
Graves病患者胰岛素、真胰岛素变化与糖耐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未经治疗的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Graves病 ,简称GD) 4 0例、健康者 11例 ,行口服葡萄糖耐量 胰岛素释放试验后 ,用化学发光法测血清胰岛素、C肽 (C P)值 ,用ELISA法测血清真胰岛素 (TI)值 ,并分析Graves病患者胰岛素、真胰岛素变化与糖耐量的关系。结果 :GD组空腹血糖 (BG)明显增高 (P <0 .0 0 1) ,葡萄糖刺激后基础免疫活性胰岛素 (IRI)明显增高 (P <0 .0 2 7) ,真胰岛素有升高但不明显 ,∑IRI/∑BG在GD组明显增加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与多个时点血清胰岛素、C肽、真胰岛素呈显著负相关。说明GD患者在治疗前存在高血糖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GD患者真胰岛素相对不足 ,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减低并随GD病情加重而趋于明显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如肝、肌肉、脂肪等对一定量的胰岛素(INS)的生物呈反应低于正常预计水平。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和重要特征,也是高血压、脂质异常,腹型肥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目前,胰岛素抵抗的病因病理机制未完全清楚,其中瘦素、真胰岛素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备受关注,以下就瘦素、真胰岛素在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瘦素与真胰岛素瘦素是肥胖基因的产物,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脂肪调节激素,1994年瘦素基因被成功定位克隆〔1〕,当基因突变能引起明显…  相似文献   

19.
1983年6月至1984年10月,我们参照国内外文献资料,应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简称I-G 疗法)治疗病毒性重型肝炎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GDM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人胰岛素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2组血糖控制效果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且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