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腓骨后侧入路显露外后踝钉板内固定在治疗AOB3型踝关节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36例Weber-AO分类B3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经腓骨后侧入路,显露固定外后踝。采用Baird—Jackson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无切151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仅l例发生腓骨肌肌腱炎,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骨折于16周内均达到骨折愈合。36例中疗效为优24例,良7例,可5例,优良率为86.0%。结论:腓骨后侧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单切口充分显露并固定后、外踝,减少缝合时的张力,可以提高切口愈合率与骨折稳定性,早期踩关节功能锻炼,为踝关节骨折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新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42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34例进行分析,男19例,女15例。根据Weber-AO分类:B型28例,C型6例。应用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并将骨折类型、骨折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最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对34例Weber-AO分型的B型及C型踝关节骨折,采用腓骨后侧钢板内固定,以避免螺钉对关节面的损伤,对同时伴有后踝骨折的病例,同时一个切口对腓骨及后踝进行固定。结果:随访时间1.2~3.2年,平均1.8年。34例中疗效为优24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8.2%。结论:腓骨后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避免了螺钉对关节面的损伤,增加了螺钉的把持力,并可一个切口同时完成外踝及后踝骨折的治疗,为踝关节骨折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腓骨后侧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6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为1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1 a以上,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采用腓骨后侧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腓骨后侧入路显露外后踝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对26例Weber—AO分类踝关节骨折的患者(A3型4例,B3型14例,C1型5例,C2型3例),经腓骨后侧入路,显露固定外后踝。采用Baird-Jackson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仅1例发生腓骨肌肌腱炎,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骨折于16周内均达到骨折愈合。26例中疗效为优17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4.3%。结论:腓骨后侧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单切口充分显露并固定后外踝,减少缝合时的张力,可以提高切口愈合率与骨折稳定性,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为踝关节骨折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58例,男31例,女27例;平均年龄28岁。三踝骨折5例,内踝骨折27例,外踝骨折26例,其中内外踝骨折9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6例,合并腓骨下段骨折4例。单纯内、外踝骨折采用2枚可吸收螺钉固定;同时内外踝骨折各骨折分别用2枚可吸收螺钉固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从腓骨向胫骨拧入1枚可吸收拉力螺钉固定胫腓关节;内踝合并腓骨下段骨折者,内踝用1或2枚可吸收螺钉,腓骨骨折用重建钢板内固定;三踝骨折者据骨折片大小分别每一骨折用1或3枚螺钉内固定。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4年,平均26个月,经Kennedy踝关节功能标准评分,优30例,良20例。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固定钉松动、踝穴不稳定、畸形愈合,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可吸收螺钉是种新型内固定材料,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好,可免除二次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踝关节后侧人路显露外、后踝骨折,应用后侧腓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Lauge—Hansen分型)旋后一外旋型Ⅲ、Ⅳ度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29例踝关节骨折脱位(Lauge—Hansen分型)旋后一外旋型Ⅲ、Ⅳ度的患者,经踝关节后侧人路,显露固定外、后踝骨折。采用Baird—Jackson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1例发生腓骨肌肌腱炎,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骨折于24周内均达到骨性愈合。采用Baird—Jackson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优2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1%。结论踝关节后侧人路可充分显露并固定后、外踝骨折,切口无张力缝合,软组织覆盖好,避免了皮肤坏死及固定物裸露。固定物的固定强度强于常规手术,可承受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为踝关节骨折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鹏斌  覃松  喻忠斌 《骨科》2013,4(1):25-27
目的观察用腓骨钩钢板治疗Danis-WeberA/B型踝关节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对30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8 h~18 d。手术顺序为外踝、内踝和后踝。外踝骨折使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内踝骨折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后踝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及形态使用螺钉或钢板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23.45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30例患者于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不良反应及踝关节不稳。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90分(65~95分),优14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使用腓骨钩钢板治疗Danis-WeberA/B型踝关节不稳定骨折内固定的牢靠度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能维持关节稳定性,可早期、大范围地活动踝关节,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后外侧入路在老年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3月-2007年8月对13例老年踝关节骨折采取后外侧入路行外后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同一切口中外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放置于腓骨远端后侧、后踝骨折行螺钉或钢板固定.观察术后伤口愈合、骨折恢复及内固定情况,同时按Oler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术后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5个月.伤口无裂开、坏死,1例出现症状不甚严重的腓骨肌腱炎,骨折愈合后取出钢板后症状消失.术后4~6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分平均为91分,其中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后外侧入路能同时完成后外踝骨折的治疗,可减少老年患者的手术创伤、创面感染及坏死等并发症,对伴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的外踝骨折能进行牢靠安全固定.  相似文献   

9.
踝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内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比较常见,内踝骨折同时伴外踝骨折或腓骨下端骨折的亦不少见,但内踝骨折同时伴胫骨前唇骨折的病例不多见,有时前唇骨折的骨片不大或骨折线较细无移位,更容易忽视,仅复位固定内踝骨折,常常引起踝关节不稳或发生距骨半脱位。我们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0月治疗内踝伴胫骨前唇骨折7例,同时予以复位固定内踝及胫骨前唇,取得了良好疗效,随访至今,均未发生踝关节不稳或距骨再次脱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后的踝关节功能恢复和预后情况。方法:踝关节骨折153例,男118例,女35例;年龄15-62岁,平均36岁。按Danis-Weber AO分型:A型30例,B型95例,C型28例。损伤机制按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展型45例,旋后-外旋型骨折70例,旋前-外旋型28例,旋后-内收型10例。单踝骨折47例,双踝骨折70例,三踝骨折23例,合并腓骨骨折13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71例损伤程度按Bonnin分度:Ⅰ度19例,Ⅱ度31例,Ⅲ度21例。153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BonninⅠ度损伤复位后采用松质骨螺钉经腓骨内固定;Ⅱ、Ⅲ度损伤复位后采用经腓骨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Ⅰ、Ⅱ度损伤予以缝合断裂下胫腓韧带、骨间韧带;Ⅲ度损伤采用切取腓骨长肌腱或腓骨短肌腱一半替代修复下胫腓韧带。结果:153例得到6-14个月的随访,参照齐斌等的评定标准:优良121例,可20例,差12例。结论: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后外侧入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对23例踝关节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其中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4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7例.所有患者均同时有腓骨远段和后踝的骨折,其中17例存在内踝骨折,2例为单纯三角韧带损伤.同时对后外踝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外踝骨折处钢板放置于腓骨远端后侧,后踝骨折直接行螺钉或钢板固定.观察术后伤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同时按Oler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术后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6~23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伤口无裂开、坏死,除1例术后10 d出现浅表感染,经积极换药及适量抗生素处理后愈合外,其余均愈合良好.1例术后出现腓肠外侧皮神绛损伤症状,末做特殊处理,3个月后自行缓解.1例出现症状轻微的腓骨肌腱炎,骨折愈合取出钢板后症状消失.术后4~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分平均为91分,优良率为95.6%. 结论 后外侧入路可同时完成后、外踝骨折的治疗,能在直视下对后踝进行有效复位及可靠固定.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22例踝部骨折脱位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病人进行手术治疗。18例下胫腓联合做了加压螺钉或骨栓固定,外踝骨折应用4孔钢板或髓内针固定陈旧性骨折脱位需作下胫腓关节加压融合,同时作纵轴穿针稳定距骨。随访1~6年,优良率达90.9%。认为Laugehansen分类法符合临床实际、实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对踝关节稳定性、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其治疗关键在于处理好下胫腓关节分离和腓骨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正确处理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Weber的方法,按照腓骨骨折的高低将踝关节骨折分为A、B、C三型。A型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B、C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 28例中优24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6%(27/28)。结论 正确处理腓骨下段骨折、下胫腓联合分离、保持正常的腓骨长度、踝穴结构,对踝关节骨折良好愈合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Pilon骨折是极为难治的关节内骨折,我们近年采用腓骨内固定方法结合钢板、螺钉、外固定支架治疗合并有腓骨骨折的严重胫骨Pilon骨折1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腓骨内固定与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外固定架治疗中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GustiloⅡ、Ⅲ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5年2月治疗180例Ⅱ、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随机分为四组。比较各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膝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感染率、固定失效率、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率。结果所有患者至少随访2年以上,腓骨骨折的愈合时间和膝、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按Johner-Wruh标准评定),四组无统计学意义。在胫骨骨折的愈合时间单纯腓骨内固定组少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率方面单纯腓骨内固定组和交锁髓内钉组小于另外两组。固定失效率、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率方面单纯腓骨内固定组少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Ⅱ、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单纯行腓骨内固定可简化手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减少各种并发症并且能获得较好的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6.
69例踝部骨折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应用内踝外踝纵行切口,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经验。方法:对69例踝关节骨折用内踝外踝纵行切口手术路径内固定治疗。结果:62例随访6月~3年,根据苟三怀提出的标准,优39例,良16例,优良率88.7%。结果:踝关节骨折内外侧路径安全,易行,坚强内固定有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胫腓骨双骨折治疗中腓骨内固定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时,以固定胫骨为主,腓骨多不作固定,忽视了腓骨在小腿承重、维持小腿长度、平衡肌力、维持踝关节功能等方面的重要性,往往有术后畸形愈后、骨不连、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我们从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收治60例胫腓骨双骨折患者,行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42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三踝骨折(cotton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踝穴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均应以骨折解剖复位、损伤韧带愈合良好为原则,因此目前多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作者自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三踝骨折18  相似文献   

19.
骨折后腓骨长度的恢复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后腓骨长度的恢复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1986~ 1996年间收治的胫腓骨双骨折病例中 ,有 15 0例获得随访的经过手术治疗的闭合性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平均随访时间为 6年 (2~ 10年 )。15 0例中 30例在固定胫骨的同时固定腓骨 ,恢复腓骨长度 ,12 0例仅固定胫骨。术后均以石膏托固定 4~ 6周。结果 腓骨固定组术后踝关节不同程度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为 6 % ,而单纯固定胫骨者 ,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为 30 %。结论 踝关节创伤性炎症的发生与小腿双骨折后腓骨长度是否恢复有关 (r=0 0 0 98) ,在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时应注意恢复腓骨的长度  相似文献   

20.
踝关节骨折治疗失误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子华  党小伍 《中国骨伤》2002,15(2):115-116
踝关节骨折占下肢骨折 10 8% ,是负重关节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治疗上要求尽量解剖复位以及恢复关节功能 ,处理关键是外踝及关节面。本科从 1997~ 1999年收治 17例踝关节治疗失误病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统计 17例病人 ,入院时间距受伤 10天~ 17个月 ,其中男 11例 ,女 6例 ,年龄 16~ 5 8岁。骨折类型Maisonneuve骨折 3例 ;双踝骨折 5例 ;三踝骨折 5例 ;Pilon骨折 4例。Maisonneuve骨折 :1例仅内踝螺钉固定 ,而腓骨短缩及下胫腓韧带分离未处理 ,1例固定下胫腓韧带分离而腓骨长度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