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136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正常人进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SEP异常62例(45.6%),轻度异常57例,中度异常5例。SEP异常主要表现为N_3波潜伏期延迟,N_1、N_2、P_3波波幅不对称。提示冠心病患者存在神经机能障碍。SEP可作为早期发现冠心病病人神经系统异常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2.
杨兵  王雨生  庞蕾 《重庆医学》2012,41(10):961-963
目的通过对150例(150侧)健康受试者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年龄对健康者TSEP的影响。方法采用丹麦产DISA-2000M双信道神经肌电图仪,将150例(150侧)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6岁)、中年组(36~59岁)和老年组(>59岁),每组50例,电刺激三叉神经中下颌神经的分支颏神经,记录TSEP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颏神经刺激TSEP中年组与青年组比较,P3潜伏期延长,N1P2、P2N2、N2P3波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青年组比较,N2、P3潜伏期延长,P2N2波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中年组比较,P4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年龄组TSEP潜伏期及波幅存在差异,随年龄增长潜伏期延长,波幅升高。临床工作中判读TSEP结果,应充分考虑到年龄的影响,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明确三叉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3.
4.
56例糖尿病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德明  周玉良 《医学综述》1996,2(10):547-548
<正>为进一步探讨EP技术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本文报道我院56例糖尿病患者的SEP检测结果及与临床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文静  施勤 《安徽医学》1994,15(5):28-30
<正> 脑出血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SEP)研究,国内文献报告甚少,而丘脑出血的SEP研究尚未报道。为深入探讨SEP丘脑电位的起源和丘脑出血患者的SEP变化规律,我们对20例经头颅CT证实的丘脑出血患者进行SEP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并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莫湛宇  黄绍娴 《广东医学》1997,18(5):335-337
为了解尿毒症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及血液透析对其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用DISA-Neuromatic2000-c型神经肌电图仪检查29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同透析阶段之SEP各波(P1、N1、P2、N2)潜伏期的值,并与患者Scr及K^+、Na^+、Ca^++进行相关性检测。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SEP潜伏期普遍延长,其异常发生率为83%,与正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透析后有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干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BTEP)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英国产Oxford多导诱发电位仪,对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对照检查,同时以14例正常人的BTEP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T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TEP的变化与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结论BTEP有助于诊断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损害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体感诱发电位(SEP)对顶叶梗塞患感觉障碍的评估作用。方法:对36例顶叶梗塞患治疗前后SEP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顶叶梗塞患病灶对侧和其他脑叶梗塞患的病灶侧SE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20PL、N20AMP及N13-N20IPL均无统计学意义。项叶梗塞患病灶侧SEP在治疗前后的异常率分别为75%和58.3%。其中治疗前无波形缺失或分化不清的18例患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20PL和N14-N20IPL延长,波幅降低(P<0.05);治疗后N20PL缩短,波幅稍增高,但均无显性差异,而N13-N20IPL基本无变化。有6例患治疗后SEP由异常转为正常。结论:顶叶梗塞伴有的感觉障碍可由SEP评价,主要表现为N20波幅降低或波形缺失。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病人体感诱发电位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P对13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健、患侧的P15、P25、P40。结果:SEP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01)。SEP与治疗效果有关联(P<0.05)。结论:SEP客观反映脑梗死患者中枢感觉传导通路功能受损情况,并帮助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脑梗塞患者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变化宁波市第一医院神内科,宁波市第一医院肌电图室(315010)吴宇飞,顾晓蓉[关键词]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脑梗塞,深感觉障碍,失语诱发电位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感受外界或内在刺激时产生的生物电活动。随着电生理技术的发展,诱...  相似文献   

11.
脑瘫小儿脑干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健  杨文民 《北京医学》1995,17(3):148-150
本文分析了52例脑性瘫痪(CP)小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MNSEP)结果。结果提示,诱发电位检测具有无损伤、不需病儿主动配合等优点,对发现CP小儿听觉功能和躯体感觉功能的异常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23-25
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中对躯体感觉传导路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4例经临床鉴别诊断为CAE患者进行SEP测定,采用上海海神医疗仪器公司NDI-092型诱发电位仪,记录P_1、N_1、P_2、N_2、P_3、N_3。结果 94例CAE患者SEP各波潜伏期比较,结果显示P_1波、N_1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0.05),P_2波、N_2波、P_3波、N_3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_0.01);94例CAE患者SEP各波波幅中P_1波、N_1波、P_2波、N_2波、P_3波、N_3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0.05)。结论 CAE患者SEP各波的潜伏时延迟中,尤以N_3波潜伏时延迟明显,本研究认为此病主要是对躯体传导路的大脑皮质损害,且呈现广泛性改变,SEP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标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评价脑外伤预后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程华怡  丁美修 《上海医学》1998,21(3):127-129
目的 :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 SEP)对判断脑外伤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例正常对象和 30例脑外伤患者监测 SEP的中枢传导时间 ( CCT) ,并采用 Glascow昏迷评分 ( GCS)评价患者的意识水平 ,患者出院或死亡时用 Glascow预后评分 ( GOS)评价预后。结果 :CCT( B)与 GCS、GOS均显著相关 ,CCT( W)、CCT( DIFF)与 GCS、GOS不相关。就判断预后的准确性而言 ,GCS CCT( B)两者联用的准确性最高。结论 :SEP的 CCT对于判断脑外伤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由于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尚未统一,致使三叉神经痛分型不明确及其名称不规范,给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对三叉神经痛依据病因、疼痛性质、解剖结构与预后进行分型,以利治疗,归纳总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5月在我科手术的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开颅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中采用垫片隔开责任血管和三叉神经。【结果】75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84%),明显改善10例(11%),总有效率95%,无改善4例(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创伤小,对血管和神经均无损伤,效果确切,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BTEP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干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BTEP)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英国产Oxford多导诱发电位仪,对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对照检查,同时以14例正常人的BTEP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T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TEP的变化与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BTEP有助于诊断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损害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伽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疗效与剂量关系。方法 采用OUR-XGD/B型旋转式伽玛刀Leksell-G型立体定位仪,1.0TMRI扫描定位,Gamma-TPS规划系统,在痛侧三叉神经根部,用4mm准直器,布1-2靶点中心,中心剂量为80-100Gy。结果 22例获得随访3.5-32.5个月(平均19.6个月)。整剂量组平均缓解时间115天,90-100Gy剂量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平均26天),中心剂量90-100Gy组与其他剂量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P<0.05)。59.1%患者疼痛完全缓解,22.7%患者疼痛缓解>90%,9.1%患者疼痛缓解>50%,总有效率(90.9%)。结论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中心剂量一般考虑为90-100Gy。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wenty-seven in-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following brain injury were studied by using up per extremity median nerve somatosensory evoked patentials (SVEP), Brunnstrom assessment in hemiplegic hand and assessment of the patients‘ activities of daily lioing (ADL) (Barthel index). The upper extremity median nerve SEP on the affected and normal sides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Kovin dba standard, upper extremity median nerve SEP was graded in accordance with N20. The correla 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ces of SEP N20 amplitude and the latencies on the both sides and the Barthel index scores was analyzed. A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made between the median nerve SEP N20 grades and Brunnstrom stages in hand or ADL on the affected sid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p per extremity median nerve SEP grad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the Brunnstrom stages in hand (r1 =0. 6925, P1<0. 01).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SEP N20 grades and patients‘ ADL grades was r2= 0. 5015, P2<0.01. It was concluded that upper extremity median nerve SEP could be used as a sensitive electrophysiological predictor to clinically assess hemiplegic hand function. SEP N20 might play a role in predicting the ADL of th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to some extent, but could not be used as a sensitive predictor to directly observe and predict the ADL of th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8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见小脑上动脉压迫38例,接触11例;小脑前下动脉压迫19例,接触7例;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同时压迫9例;无名静脉接触3例。伴蛛网膜粘连增厚43例。结果:术后痊愈78例(89.7%),部分缓解7例(8.0%),无效2例(2.3%)。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尤其对神经受动脉压迫而出现明显压迹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