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低剂量格拉诺赛特预防消化系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格拉诺赛特(GranocyterhG-CSF)高低剂量预防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观察效果.方法用药参照原来白细胞下降的程度,在化疗后48小时先给予格拉诺赛特,待白细胞正常用量减半,停药设对照周期观察.30例消化系癌在第一周期化疗后,白细胞<4.0×109/L时,对照给格拉诺赛特治疗用药升白,作为对照周期.于第二周期化疗结束后48小时预防给药,每日皮下注射格拉诺赛特100μg,用3~5日后,当白细胞升至>10.0×109/L,剂量减半,再用5~7日,总用药10日.结果30例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食管癌1例,胃癌12例,肠癌9例,肝癌3例,胰腺癌5例.全部30例,总有效率100%(有效率100%,无效率0).全组只有1例用药第2天出现不良作用.结论参照对第一周期化疗的患者白细胞下降程度,于第二周期化疗结束后48小时用高低剂量的格拉诺赛特,可有效防止白细胞下降,升白疗效好,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剂量格拉诺赛特(rhG-CSF)的不同用法对卵巢癌化疗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43例的上皮性卵巢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共66疗程)不用rhG-CSF;B组(共57疗程)为白细胞计数<2.0×109/L时给予rhG-CSF,C组(共73疗程)自化疗结束后48小时起给予rhG-CSF,剂量均为50μg/日,皮下注射。结果:C组白细胞最低值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A和B组,分别为白细胞计数10日;中性粒细胞计数11日(P<0.01),平均最低值分别为3.01×109/L和0.986×109/L。B和C组rhG-CSF的作用并不随年龄、体重和化疗次数而改变。结论:rhG-CSF可以维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水平,早期应用G-CSF可能会增大化疗剂量或缩短化疗间歇时间,从而提高化疗强度。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预防和治疗血小板降低的临床研究报告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Sun XF  Guan ZZ  Huang H  Zhou QH  Yi C  Zhang LJ  Zhu J  Li R  Zhou J  Zhang M  Guo Y 《癌症》2002,21(8):892-895
背景与目的:肿瘤化疗可引起血小板下降,有必要研制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本文主要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毒性。方法: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观察rhIL-11能否预防化疗引起的血小板下降。109例癌症患者进入对照研究组,随机分AB和BA两组,每例患者均化疗2个疗程。A疗程化疗后加rhIL-11,B疗程化疗后不用rhIL-11治疗。rhIL-11剂量为:50μg·(kg·d)-1于化疗结束后24h开始,臀部皮下注射,连用14天或直到血小板从最低点恢复至>400×109/L。第二部分主要观察rhIL-11能否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下降。41例化疗后血小板<50×109/L的患者直接进入开放研究组,IL-1150μg·(kg·d)-1,连用14天或至血小板>400×109/L。结果:对照研究组107例患者可评价疗效,A疗程化疗后全组血小板平均数量为(246.49±88.64)×109/L;B疗程化疗后全组血小板平均数量为(180.24±83.34)×109/L(P=0.000)。A疗程Ⅲ/Ⅳ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6.5%(7/107),B疗程Ⅲ/Ⅳ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4%(15/107)(P=0.04)。A疗程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136.46±74.64)×109/L,B疗程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为(107.77±61.33)×109/L(P=0.000)。A疗程化疗后血小板最高值(381.28±150.39)×109/L,B疗程化疗后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惠尔血)对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用rhG-CSF治疗10例恶性肿瘤化疗所致Ⅳ度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小于1.9×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小于0.9×109/L时开始用rhG-CSF15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等白细胞回升5.0×109/L以上或ANC大于2.5×109/L时停药.结果rhG-CSF能使化疗后Ⅳ度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白细胞回升至正常范围,平均时间为6.8天,感染发生率为60%(6/10).结论rhG-CSF可有效治疗化疗所致的Ⅳ度白细胞减少症,减少感染机会,有利于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儿童恶性肿瘤化疗后小剂量短疗程国产rhG-CSF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短疗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化疗儿童白细胞(WBC)下降的防治作用.方法:34例恶性肿瘤化疗儿童,采取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每例同方案化疗3个疗程.其中一个疗程不用rhG-CSF作为对照组;一个疗程化疗结束后48小时起给予小剂量短疗程rhC-CSF 3~5μg/kg·d,皮下注射,连用5天,为治疗1组;另一个疗程化疗结束后,WBC<4×109/L时给予同样疗程和剂量的rhG-CSF作为治疗2组.比较各组间WBC及中性粒细胞(ANC)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组和治疗2组WBC下降(<4×109/L)、ANC下降(<2×109/L)持续的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但治疗1组的疗效优于治疗2组.WBC和ANC下降的最低值治疗1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2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小剂量短疗程国产rhG-CSF的早期应用可以缩短WBC、ANC下降的持续时间及减轻其下降程度,缩短化疗间歇,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对照周期单用化疗,治疗周期化疗后给予rhIL-1 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0~14天,或PLT>300×109/L后停药.结果共入组106例患者,可评价疗效100例.PLT最低值(中位数)对照周期为49(5~76)×109/L,治疗周期为69(6~221)×109/L,P<0.001.PLT≤75×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7(0~26)天,治疗周期为3.5(0~28)天,P<0.001.PLT≤5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2(0~20)天,治疗周期为0(0~23)天,P<0.01.PLT≤2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0(0~9)天,治疗周期为0(0~5)天,P>0.05.从PLT最低点恢复到8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5(1~18)天,治疗周期为2(0~28)天,P<0.001.对照周期输注血小板人数为6例,治疗周期为6例,无统计学差异.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心悸、水肿、肌肉关节痛、感冒样症状等.结论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有防治作用,临床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格拉诺赛特联合化疗对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的动员效果.方法:32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恶性淋巴瘤18例,乳腺癌11例,生殖细胞肿瘤3例.自化疗后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开始皮下注射格拉诺赛特150~250μg/day1,至APBSC采集结束前一天,白细胞恢复到5.0×109/L以上时开始连日采集APBSC;当累计采集的单核细胞≥5.0×108/kg或CD34 细胞≥2.0×106/kg时停止采集.结果:开始给予格拉诺赛特及开始采集APBSC的中位时间分别为化疗开始后的第12(5~15)天和第15(13~20)天,格拉诺赛特的中位给药次数为5(3~12)次,全组患者平均采集到的单核细胞及CD34 细胞总数分别为5.76±2.05×108/kg和15.58±10.36×106/kg,平均粒-单集落形成单位21.01±20.75×104/kg.动员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此后30例接受移植者全部获得造血功能重建.结论:格拉诺赛特联合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APBSC的动员方法,国人采用150~250μg/day1的剂量即可得到满意的动员效果.  相似文献   

8.
Tian H  Zhou SY 《癌症》2002,21(8):896-899
背景与目的:总结广东省干细胞多中心研究协作组自1999年6月至2001年12月间55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资料,对化疗联合单一剂量rhG-CSF用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动员及移植后造血重建的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全部病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8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4例,其他4例)采用化疗+重组粒系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格拉诺赛特)联合动员方案,其中白血病患者主要采用EA方案,恶性淋巴瘤患者主要采用以CTX为主的方案。rhG-CSF用量为250μg/d,WBC升至>4×109/L后,连续1~2天采集PBSC。移植后+3天开始使用rhG-CSF250μg/d,并观察造血重建情况。结果:动员所需的时间即自化疗开始至采集的平均时间为(18.08±3.63)天,rhG-CSF平均应用剂量为4.15μg·(kg·d)-1,应用时间平均7.12天。55例患者平均采集1.38次,采集到的MNC细胞数为(4.09±1.69)×109/kg,CD34+细胞平均值为8.5×106/kg,CFU-GM平均为(6.1±5.8)×105/kg。WBC恢复至>1.0×109/L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的中位天数分别为10天和10.5天,全部移植患者均获满意的造血重建。结论:我们采用的EA和以CTX为主的化疗联合单一剂量rhG-CS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单一剂量rh  相似文献   

9.
格拉诺赛特防治胃癌患者EAP方案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格拉诺赛特防治EAP方案化疗引起白细胞下降的作用。方法:44例胃癌患者接受EAP方案化疗,并给予格拉诺赛特(G-CSF)100μg/日。结果:拉格诺赛特组的Ⅲ度及Ⅳ度白细胞减少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格拉诺赛特可改善EAP方案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InstitutoSidusS.A.生物公司生产的若美斯(rhG CSF)对防治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34例患者分为AB组和BA组。AB组第一周期(A周期)化疗48h后加用G CSF ,第二周期为空白对照周期(B周期) ,仅单独使用化疗 ;BA组与上相反。rhG CSF在化疗药物末次给药后48h起 ,5μg/kg,皮下注射 ,每日1次。同时观察患者血中白细胞(WBC)值及中性粒细胞(ANC)值变化。[结果]运用rhG CSF支持后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 ,化疗后WBC值<1×109/L,2×109/L,3×109/L ,4×109/L的持续平均天数明显减少(P<0.05,P<0.01)。ANC值<0.5×109/L,1.0×109/L,1.5×109/L ,2.0×109/L的持续平均天数也明显减少(P<0.05,P<0.01) ,并能减少感染和运用其他抗生素的几率 ,用药后白细胞值及中性粒细胞值在d2 出现第1个高峰、d8 出现第2个高峰。rhG CSF对血小板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表现为 :30%的病人出现轻中度的骨骼肌疼痛 ,6%出现轻度乏力 ,6%出现轻度局部注射痛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易于耐受。[结论]rhG CSF可以促进化疗病人WBC和ANC的恢复 ,安全性好 ,可作为化疗提高剂量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rhIL-11Ala10)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的方法,对11例曾因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Plt<75×109/L),给予rhIL-11Ala10预防性治疗.第1周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化疗联合rhlL-11Ala10.rhlL-11Ala10按40ug/kg@d剂量每日皮下注射,连续10天.结果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均值44.6±12.2×109/L,血小板低于100×109/L平均天数9.8±3.4天,2例需输注血小板.研究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均值101.3±20.6×109/L(P<0.05),血小板低于100/L平均天数2.4±1.9天(P<0.05),无1例输注血小板.主要不良反应谷丙转氨酶升高(9.0%),尿素氮升高(9.0%),头痛(9.0%),乏力(27.3%),肌肉、关节痛(27.3%),结膜充血(9.0%).结论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rhIL-1lAla10)具有提升化疗后血小板的作用,预防性用药可减轻血小板下降的幅度及缩短血小板低下的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及急性白血病强化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初治急性白血病组化疗结束24小时开始应用rhIL-11 3mg/日,皮下注射,对照组为既往初治急性白血病病例,第一疗程化疗后第5天复查骨髓白血病细胞大于20%者不列入观察范围内;强化化疗组采用自身对照,即初次强化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小于20×109/L者为入组标准,第2次强化治疗后24小时开始应用rhIL-11 3mg/日,皮下注射。观察首次血小板<20×109/L至恢复至≥20×109/L及≥50×109/L所需时间,并观察rhIL-11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的恢复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应用rhIL-11组血小板输注量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水肿。结论:rhIL-11可以缩短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3.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机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Li L  Xu CG  Wang XW  Guo QS  Sun YH  Sun LM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6):377-379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4例(76周期)化疗后PLT减少患者接受rhIL211治疗,25μg·kg-1·d-1,皮下注射,连用4~16d,或至PLT升高幅度≥50×109/L时停药。观察rhIL211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ELISA法检测用药前血清IL-11水平,以RT-PCR法检测单个核细胞表面IL-11受体α链mRNA(IL-11Rα)的表达,分析rhIL-11的疗效与血清IL-11水平及IL-11Rα表达的关系。结果第1和第2周期化疗前,PLT基础值分别为(135.0±54.3)×109/L和(259.4±64.5)×109/L;应用rhIL-11的天数分别为7~16d(中位时间12d)和4~10d(中位时间6d),第1和第2周期rhIL-11的应用天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PLT计数<50×109/L的持续天数分别为7~13d(中位时间10d)和3~8d(中位时间5d),第1和第2周期PLT降低的持续天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30个周期PLT计数最高值>300×109/L,PLT计数最高值出现在应用rhIL-11后第10~17天(中位时间14d)。用药前的血清IL-11水平与用药后PLT计数最高值呈负相关。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乏力、头晕头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结论rhIL-11治疗化疗引起的PLT减少安全有效,虽起效缓慢,但作用持久;检测用药前血清IL-11水平对预测rhIL-1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