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景 《包头医学》2009,33(1):36-36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夜啼的疗效。方法:对10例小儿夜啼症的患儿,选择穴位施以小儿推拿手法。结果:10例患儿均已临床治愈。结论:小儿推拿疗法对治疗小儿夜啼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的优点,避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拟夜啼汤治疗小儿夜啼,疗效显著,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46例均为2005年5月~2007年5月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1个月25例,1~3个月17例,3~12个月4例。病程1周以内20例,1~2周16例,2周以上10例,平均12天。  相似文献   

3.
4.
乌蛇蝉蜕汤治疗荨麻疹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宝明  田侃 《中级医刊》1995,30(5):52-52
  相似文献   

5.
小儿夜啼     
方一蝉蜕5克,钩藤6克,柏子仁6克,夜交藤3克,茯神5克,黄连3克,甘草5克,酸枣仁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完。连用7天。方二木通3克,生地5克,龙齿、石菖蒲、灯心草各3克。将上药研末混匀,加蜂蜜调成饼状。敷贴于双足涌泉穴上,每24小时换药1次,连用7天。方三朱砂1克,五倍子2克,琥珀3克,五  相似文献   

6.
夜啼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睡眠障碍,发病机制不明确,内治疗法报道较多,外治疗法临床报道较少。查阅各期刊数据库后,总结近30年针刺治疗小儿夜啼的不同针刺方法及临床疗效,探讨不同针刺方法及针刺不同穴位的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小凡教授长期从事小儿疾病研究,对小儿夜啼的中医认识和治疗具有较为独特之处.刘教授认为小儿夜啼的发生发展与心、 肝两脏积热,阴阳失衡密切相关,而不独为心经病变.本文初步总结了刘小凡教授采用调和阴阳,疏风清热,平肝宁心和安神定惊之法,灵活运用取类比象思维,选取杨栗山 《伤寒瘟疫条辨》 中升降散化裁治疗小儿夜啼临床经验,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推拿治疗小儿夜啼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1993年12月~2020年11月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和维普(CQVIP)数据库中的临床文献,建立穴位处方数据库,应用Excel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Cytoscape 3.8.0进行共线网络的可视化升级。结果 共检索322篇文献,其中CNKI 91篇,WF 71篇,维普160篇;去重89篇,人工筛选去除183篇,最终纳入50篇。推拿治疗小儿夜啼频率最高的前五名穴位是:小天心(77.36%)、肝经(56.60%)、心经(52.83%)、脾经(45.28%)、腹(45.28%);临床应用中置信度前3位的穴对为小天心-脾经-心经、肝经-五指节、肝经-心经-小天心;穴位所属部位以上肢部(61.93%)、头面颈部(15.61%)为主。结论 推拿治疗夜啼以上肢部、头面部穴位为主,临床选穴注重从心-肝、督-脑及脾-肾论治。  相似文献   

9.
夜啼为小儿的常见病证,是指婴幼儿因寒、热、受惊而致的夜间啼哭,甚则可通宵达旦,而白天如常,持续时间少则数日,多则经月,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本症诊断应除外小儿因饥饿、尿布潮湿、夜间点灯、睡眠习惯等因素引起的夜间啼哭,还要与皮肤病、佝瘘病、疝气、蛲虫病等因瘙痒而致的夜间啼哭相鉴别.2002年以来,笔者采用中冲穴点刺放血治疗小儿夜啼症35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再发性腹痛为小儿常见病。多由脾胃虚弱,寒凝气滞,食滞中阻等原因所致。近年来,笔者以补虚、温通、消积等法立方,自拟安腹汤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35例病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3岁~6岁42例,6~12岁26例;病程1~3个月22例,3~6个月26例,6个月以上20例。对照组67例,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3岁~6岁40例,6~12岁27例;病程1~3个月20例,3~6个月23例,6个月以上24例。病例选择标准:以腹痛反复发作为主症,腹痛以阵发性脐周钝痛或隐痛为主,遇寒加重或发作更频,得热则减。常伴厌食…  相似文献   

11.
本所自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9月用自拟“蝉蜕煎”治疗喉源性咳嗽 98例 ,获得较好的疗效。本组 98例均门诊病人 ,2~ 14岁 30例 ,14~ 45岁 40例 ,45岁以上 2 8例 ,平均 2 3 .5岁 ,病程 4天~ 3个月 ,平均 9天。主要症状为咽喉痒、咳嗽 ,以睡前或起床前后为多 ,受寒或饮冷后加剧 ,痰色白、量少 ,痰质稀或稠为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咽喉部均有不同程度咽黏膜弥漫性充血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颗粒大小不一 ,充血肿胀 ,可有黏液状或颗粒状分泌物 ,声带呈慢性充血肿胀 ;胸透无异常 ,但少部分患者出现双肺下部纹理增多、变粗紊乱。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2.
我们自拟蝉蜕钩藤饮治疗小儿夜啼数百例,均收良好效果,特作介绍。药方组成、用法蝉蜕3克钩藤6克薄荷6克防风3克清半夏3克黄连1.5克甘草1.5克灯芯一撮竹叶芯10~15根,加水100毫升,煎取药液80毫升,每岁5~10毫升,日服3次,小婴儿可装入滴眼管  相似文献   

13.
屈伟 《开卷有益》2006,(7):48-48
有些小儿夜晚常突然惊醒,哭闹不安,除小儿睡前过饱、过饥以外,常常是小儿患病的一种表现,如急性中耳炎、蛲虫病、软骨病、消化不良等.如患有以上疾病,治愈后夜啼自止.但是,也有些夜啼小儿检查不出什么疾病,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认为是内热引起的心神不安,正如古医书上所说:“小儿心热则夜不安神而惊啼.”  相似文献   

14.
小儿夏季热又名暑热症。发生于盛夏之季,1岁~5岁小儿多见,以久热不退、口渴、多尿、无汗或汗极少为主要特征。笔者自1994年6月至1998年9月,运用自拟祛暑汤治疗小儿夏季热170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诊断标准 本组病人均符合小儿夏季热特征:年龄在5岁以下,盛夏起病,发热10天以上,体温在38℃~40℃之间,无一定热型,体温随气候而改变,即天气炎热发热较高,天气凉爽体温相应降低。口渴多饮,尿多且清。无汗或汗极少,实验室和物理检查多无异常。2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滑石12g,甘草2g,薄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祛风调血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理和此方的中医分型加减.方法:将5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治疗组30例,用祛风调血汤(由荆芥、防风、蝉蜕、苏叶、丹参、白芍、生地黄、白鲜皮、地肤子等)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皮损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对照组总有效率82.8%.治疗3月后随访,对照组复发率58.5%,治疗组复发率26.9%,2组比较,P<0.05.结论:祛风调血汤对慢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健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12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愿服汤剂的120例患儿予自拟健脾汤口服,每日1剂,日服2~3次.另设甘草锌颗粒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结论:健脾汤能改善患儿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对胃肠具有兴奋、抑制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妇人在经期或非经期阴道内大量或持续不断的出血谓之崩漏。崩漏的发生不外六淫之邪、七情内伤、脏腑失调、气血逆乱、冲任受损、血不循经所致。治法虽多,总不越“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虚者有归脾、八珍、补中益气之类,实者有桃红四物、逐瘀汤之类;固涩止流,也举不胜举。然用茵陈蒿汤者,古往今来,甚为罕见。笔者治疗崩漏一病,凡属实热、湿热证者,用茵陈蒿汤,往往得心应手,效若桴鼓。今举2例,窥一知全。袁某,60岁,本单位职工家属。于1996年夏突然下血不止,十余日,病渐加重,到我科诊治。当时患者面色不华,下血鲜红,淋漓不断,饮食欠佳,大…  相似文献   

18.
1 原因不明性周期发热肖某某,男,31岁,工人。1979年12月6日初诊,患者于1977年10月外感发热,经服退热药后热退,但以后每隔14天发热二天,始则恶寒身热,体温可达40℃以上,继则大汗淋漓,二天后热自退,退后神疲嗜卧,肢软力乏,头昏目眩,口苦咽干,心悸泛恶,屡经中西两法治疗乏效,历今二年,逾期必作,缓绵不已。曾于1978年5月21日起在苏州某院观察,经多种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并经内科、血液科等会诊,未能明确诊断,最后初诊为“原因不明性周期发热”。经补液、抗感染、激素、镇静及对症治疗,发热现象始终未能改善。来我科就诊时,正热退二日以后,头昏肢软、嗜卧乏力、纳呆神疲、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弦。一派正气不足之象。良由外感风寒、邪入少  相似文献   

19.
笔者多年来采用太极汤加味治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简称HBsAg)阳性者45例,通过初步观察,取得一定的疗效,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0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8年.所有病例H助AS均持续阳性,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小儿甲肝流行的1992年治疗18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l 一般资料 180例患儿中,女83例,男97例;最大患儿年龄ic岁二最小2岁二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1天。发病较重者,除有身黄、目黄、小便黄外,皆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神倦乏力等症。治疗前均作肝功能化验,胆红质定量、屁浊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