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历代医学家当中,有许多是多才多艺的人,他们不仅对医学钻研得很深,而且有着广泛的知识面,清代著名医学家徐大椿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不仅精通医学,对于哲学、音乐、书法、绘画,甚至水利工程都有很深的造诣。  相似文献   

2.
周贻谋 《长寿》2008,(2):42-43
徐灵胎(1693-1771年),原名大椿,曾名大业,灵胎乃其字(因乾隆皇帝喜欢称呼其字号,故以字行),晚年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清代著名医学家。从小业儒.精通经典,博学多才,兼通天文、地理、数学、水利、诗文、音乐。其人身材魁梧,能文能武,武艺亦较高强。徐氏靠刻苦自学而精通医学各科,尤以擅长内科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3.
何继红 《药物与人》2001,14(8):31-31
在中国医学史上,许多医学家多才多艺,那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清代名医徐大椿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对医学精通,而且在哲学、音乐、文学、书法、绘画、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留下了许多佳话,今摘编三则以飨读者:一、反对读死书、蔑视科举制度徐大椿出生书香门第,却从小就不羡慕功名富贵,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一次他参观当时的旧学堂,见一群秀才整天手捧经书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就写了一首“道  相似文献   

4.
前面从六个方面对徐灵胎的养生诀窍作了介绍,下面谈第七点,徐氏胸襟开阔,乐观旷达。徐灵胎没有走科举考试之路,也没有在名利场中角逐,更没有弄个  相似文献   

5.
时辰与养生     
时辰,是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段,一个时段叫做一个时辰,每个时辰即2个小时。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昼夜时光的流逝与养生保健有密切关系,古代养生家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尤其适合老年人的《十二时辰养生在勤,明代石室通人称之为仁:六功课》,清代医学家尤乘谓之《十二时无病法》。现将12时辰用地支做名称,结合当今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贻谋 《长寿》2004,(4):32-33
袁开昌,字昌龄,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人,后来徙居丹阳(今江苏丹阳市),清代医学家,其生卒年不详。袁开昌为人好读书而不慕名利,有感于宋代范仲淹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言,遂潜心研究医药之学,决意以医济世。光绪乙未(1895年)夏秋间,瘟疫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因而人的各种生理活动,一定要客观地和自然界的四时变化相适应。祖国医学非常注意环境、季节、气候对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并指出“人客观存在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也就是说,要延年益寿,必须遵守客观规律的变化,而绝不应超越自然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荀子(约公元前313~238年),字卿,名况,战国后期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在“天命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荀子大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修身篇》中论述了有关生命与健康的养生观点。他不迷信生死由命的陈腐观念,主张注重调养、适应时令、勤劳修身等积极的健身活动,而且相信只要注意养生,“则后彭祖”,可得高龄。他最终享年75岁,在当时已是高寿之人。  相似文献   

9.
《健康必读》2009,(3):29-29
北宋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造诣博大精深,这是众所周知的,其养生之道,亦不少远见卓识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周贻谋 《长寿》2008,(4):40-41
上文介绍了徐灵胎通过刻苦自学成为名医的事迹。下面接着谈第四点:徐氏反对滥服补药。社会上有许多人迷信补药,喜欢服食,此种风气,自古而然,并非今人独有。殊不知是药三分毒,滥服补药亦有害。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就指出:"富贵之人,常服补药,以供劳心纵欲之资,而医家必百计取媚,以顺其意。  相似文献   

11.
徐灵胎(1693─1771),原名大椿,曾名大业,灵胎乃其字,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清代著名医学家。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业儒通经,博学多才,兼通天文、地理、数学、水利、文词、音乐、武艺,靠刻苦自学而精通医学,尤以医学著称于世。他博极医源,精于临床,勤于著述,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兰台轨范》、《慎疾刍言》、《洄溪医案》等医学名著传世。徐氏精通养生之学,摄生有术,德高艺精,享年79岁,这在当时要算高寿了。关于徐氏在摄生颐养方面的诀窍和卓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13.
晓飞 《健康大视野》2009,(5):124-126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因而人的各种生理活动,一定要客观地和自然界的四时变化相适应。祖国医学非常注意环境、季节、气候对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并指出“人客观存在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也就是说,要延年益寿,必须遵守客观规律的变化,而绝不应超越自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黄晖 《现代养生》2005,(5):17-17
库珀是美国知名的预防医学专家,他长期担任美国总统的私人医生,曾是“有氧健身运动”的首创者。他认为每个人生命的长短和质量完全取决于个人对疾病的预防,而不是医生和其他什么人所能左右得了的;与预防相比,任何挽救生命的医疗措施都显得为时已晚。库珀凭自己的实践经验,向人们亮明了自己对健身运动的观点。1.适度锻炼大运动量的健身运动有可能会慢慢损伤你的身体,比如,每周跑步超过24公里就有些过量了。建议每周锻炼4至5次,每次30分钟。库珀认为,只要适量运动,就可以有效降低患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危险。2.疾走健身库珀认为疾走(12分钟1.6公…  相似文献   

15.
平日,人们描述老年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经常会引用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诗出自曹操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  相似文献   

16.
“‘协和’泰斗,‘湘雅’轩辕,鞠躬尽瘁,作丝为茧,待患似母,兢兢解疑难。‘戒慎恐惧’座右铭,严谨诚爱为奉献,功德堪无量,丰碑驻人间。”北京协和医院的挽联,概括了中国现代消化内科学的奠基人、著名临床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张孝骞教授的人生足迹。张孝骞教授离我们而去已二十余载,他留下的“勤于实践,反复验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医训,已成为一代代医者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7.
唐黎 《现代养生》2004,(5):20-21
休闲,当今人谈论的时髦话题;养生,老年生活中的永恒追求。从休闲中获得养生,融养生与休闲于一体。聚鱼翅与熊掌兼得之乐。休闲有益养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8.
周贻谋 《长寿》2008,(6):42
上文谈到,清代名医徐灵胎知识渊博,兴趣爱好广泛,精神有多方面的寄托。除了医药学之外,他对天文、地理、数学、水利、兵法、音乐、文学等也均有涉猎和研究。由于精通水利,当地的知县、知府、巡  相似文献   

19.
刘成 《生活与健康》2009,(12):30-31
现代营养学对饮食养生保健的研究侧重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即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然而,我们吃的食物不仅能起到营养保健的作用,更能起到食养食治的效果,其关键不在于营养素上,而在于食物所具有的自然特性上。  相似文献   

20.
孙思邈,唐代京兆华原(今陕两耀县)孙家塬人,是我国历史上不多见的年逾百岁老医家。关于他的寿命历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是101岁,一说是17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