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 研究达纳康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 ( MCAO)缺血 1h再灌注 2 4 h模型 ,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达纳康治疗组 ,每组 6只。采用 Zea- L onga评分法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TUNEL 法分别观察各组 P5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 假手术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 0分 ,高倍视野下无 P53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及凋亡细胞 ;达纳康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 0 .4 8± 0 .3 7分 )、P53蛋白染色阳性细胞数 ( 5 .16± 1.84个 /高倍视野 )、凋亡细胞数 ( 4 .18± 1.2 1个 /高倍视野 )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 ( 2 .76± 0 .82分、10 .4 3± 1.5 6个 /高倍视野、8.16± 1.5 0个 /高倍视野 )显著减少 ( P<0 .0 1)。结论 达纳康可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抑制神经细胞P53蛋白的表达 ,进而抑制细胞凋亡 ,是其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达纳康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缺血1h再灌注24h模型,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达纳康治疗组,每组6只.采用Zea-Longa评分法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TUNEL法分别观察各组P5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0分,高倍视野下无P53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及凋亡细胞;达纳康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0.48±0.37分)、P53蛋白染色阳性细胞数(5.16±1.84个/高倍视野)、凋亡细胞数(4.18±1.21个/高倍视野)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2.76±0.82分、10.43±1.56个/高倍视野、8.16±1.50个/高倍视野)显著减少(P<0.01).结论达纳康可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抑制神经细胞P53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是其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东菱迪夫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迁移的影响,并探讨东菱迪夫治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TTC染色评定神经功能与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检测缺血侧脑室下区(SVZ)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作为检测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迁移的指标),从而评价东菱迪夫对缺血脑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分化迁移的作用.结果 东菱迪夫组(DLDF)再灌后第7天脑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DLDF组大鼠在第7、8、9、16天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和模型组相比,缺血损伤后第7天,东菱迪夫组大鼠SVZ的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缺血损伤后第14天,东菱迪夫组大鼠SVZ的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并且观察到从SVZ至其背外侧带的BrdU阳性细胞的迁移带.结论 东菱迪夫能减少脑缺血大鼠的脑梗死灶体积和改善神经功能评分;缺血脑损伤后,脑内神经干细胞发生分化、迁移;东菱迪夫可促进SVZ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迁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梗死灶周皮层区的动态时空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兔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RK1在脑缺血2h再灌注不同时间灶周皮层的动态表达规律,同时应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状态的动态变化。结果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缺血2h再灌注灶周皮层区1hERK1表达开始增多,6h数目明显增多,3d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14d回落到基线水平,其阳性细胞数分别为0.22±0.02、0.25±0.02、0.42±0.04、0.14±0.02。其表达时程变化与灶周皮层凋亡的变化相一致。结论脑缺血损伤诱导ERK表达增强,ERK在介导神经细胞凋亡和缺血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这为脑缺血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炎症信号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参照longa等方法制成小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采用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TTC染色测定梗死体积,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LR4/NF-κB蛋白表达。结果糖尿病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梗死体积较非糖尿病组明显严重(P<0.05),同时伴有脑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糖尿病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TLR4/NF-κB表达增高,且与神经功能缺失一致,提示TLR4/NF-κB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后增加了脑组织损伤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在激光脑血流监测下,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梗死前3d开始皮下注射G-CSF,持续注射8d,对照组注射同样的生理盐水,并且在手术结束后4h开始监测神经功能评分,直至术后第8天.术后第8天及第22天利用图像分析仪进行梗死面积的测定.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理上梗死面积用药组及对照组都有明显差异.结论 G-CSF可减轻大鼠脑梗死程度,减少脑梗死体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局灶性脑缺血耐受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及最佳预处理时间剂量 ,并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耐受中的反应。方法 采用开颅方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 ,通过观察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状况、脑梗死体积分析及病理形态学变化 ,评价不同的缺血预处理时间剂量 (10分钟、2 0分钟、30分钟 )对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采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免疫组化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耐受中的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缺血预处理 2 0分钟未引起明显的神经元损伤 ,但使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减轻 ,梗死体积明显减小 (P <0 .0 1)。免疫组化显示 ,2 0分钟缺血预处理组及重复缺血组星形胶质细胞在损伤预处理侧广泛激活。结论  2 0分钟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能够有效诱导脑缺血耐受。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与脑缺血耐受中神经元的存活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有效性.方法 高脂膳食制备20只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采集骨髓,分离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并扩增培养,检测其表面标记物的表达;第7天采用线栓法制作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3 h进行移植,其中实验组经颈静脉自体移植BrdU标记的EPCs,对照组给予等量的PBS.急性脑缺血术后6 h和第1、3、7、10、14天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量表行行为学评价,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rdU标记的EPCs在缺血脑组织的分布和血管密度.结果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来源的EPCs,细胞数目可达到5×106;CD34免疫荧光和FLK-1免疫组化鉴定呈阳性,并能特异性吸附FITC-UEA和内吞DIL-Ac-LDL.第14天实验组mNSS得分为6.13±0.30.对照组为8.50±0.4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第28天实验组脑缺血区和血管壁可见BrdU标记的EPCs,而对照组则为阴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大鼠缺血脑组织血管数为16.87±5.52,对照组大鼠缺血脑组织血管数为12.76±4.9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活体大鼠骨髓中分离的EPCs通过自体移植后可以进入脑缺血区并长期存活,其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这可能与血管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损伤对糖尿病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参照Longa等方法制成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采用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梗死体积,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rf2/HO-1及认知相关性蛋白p-Ca MKII/Ca MKII、p-Synapain/Synapain、p-Glu R1/Glu R1的蛋白表达。结果糖尿病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梗死体积较非糖尿病组明显严重(P0.05),同时伴有脑组织Nrf2/HO-1、p-Ca MKII/Ca MKII、p-Synapain/Synapain、p-Glu R1/Glu R1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糖尿病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Nrf2/HO-1表达降低,且与神经功能缺失及p-Ca MKII/Ca MKII、p-Synapain/Synapain、p-Glu R1/Glu R1表达下调一致,提示Nrf2/HO-1是糖尿病脑梗死后导致认知障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地佐辛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n=1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地佐辛后给药组(D组)和5-羟基葵酸钠组(5-HD组)。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4 h末,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测定;取血测定血浆SOD活性与皮质醇水平;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测定缺血侧皮质caspase-3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D组、IR组和5-HD组皮质醇水平、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升高,凋亡神经细胞、脑梗死体积增加,SOD活性下降,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IR组和5-HD组比较,D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皮质醇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脑梗死体积、凋亡神经元减少(P<0.05),caspase-3表达下调;IR组与5-HD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后给药可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机制可能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激活及下调caspase-3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大脑皮质BDNF mRNA表达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并观察大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2h后进行再灌注3d,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神经缺失评分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TTC染色检查脑组织梗死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RT-PCR技术检测大鼠大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脑组织未见梗死灶;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规则;大脑皮质BDNF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左侧半球可见梗死灶;梗死侧脑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神经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胞质呈空泡变性、疏松、胞核浓缩深染;大脑皮质BDNF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进行再灌注3d可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大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6)、缺血再灌注组(n=10)、NBP大剂量组(80mg·kg-1,n=10)、NBP中剂量组(40mg·kg-1,n=10)和NBP小剂量组(20mg·kg-1,n=10),采用Zea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察NB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症状、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光镜下脑组织出现明显的梗死缺血灶,皮质和海马区caspase-3表达增强;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BP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减少脑组织的梗死缺血损伤,降低caspase-3的表达,其中以NBP大剂量组的神经保护作用最为显著(P<0.001)。结论:NB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NR1反义抑制剂对局灶性脑缺血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R1反义寡核苷酸对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于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2小时、24小时分别经侧脑室注射磷酸缓冲液(PBS)、错义寡核苷酸(MSODN)及反义寡核苷酸(ASODN),然后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第5天进行Nissl染色、TTC染色及梗死体积比测定。结果各组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的梗死体积比显著低于单纯缺血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海马各区神经元损伤轻,神经元丢失相对较少。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注入NR  相似文献   

14.
"参芪脑保"治疗大鼠局灶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中药“参芪脑保”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6小时再灌注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只 )和参芪脑保治疗组 (2 0只 )。治疗组于术后 3小时始连续 7天给予参芪脑保灌胃治疗 ,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各组大鼠于用药 7天后处死 ,行TTC和HE染色 ,测定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 参芪脑保治疗组大鼠 4 8小时死亡数 5只 (占2 5 % )低于对照组 10只 (占 5 0 % ) ,而 7天存活数 15只 (占 75 % )高于对照组 10只 (占 5 0 % )。参芪脑保治疗组梗死灶体积 (2 6 .5± 5 .2 )mm3 明显小于对照组 (4 1.9± 7.3)mm3 (P <0 .0 0 1) ,神经元缺失、脑梗死灶内出血较对照组减小。结论 “参芪脑保”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有效时间窗,同时利用MR成像技术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兔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72 h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0、1、36、h应用微量进样器将NGF立体定向导入梗死灶周,并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应用MR影像学、TTC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评价家兔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和凋亡状态。结果缺血再灌注0、13、h组梗死灶周注射NGF后,经MRI检查所测梗死体积分别为(229.9±17.1)(、260.7±24.2)、(314.6±25.3)mm3,与对照组[(468.6±29.7)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缺血再灌注6 h组梗死体积为(441.1±14.8)mm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TC染色所测梗死体积与MRI检查结果一致。脑缺血再灌注3 h内注射NGF,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下降;再灌注6 h后注射NGF则无明显作用。结论NGF对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时间窗为再灌注损伤3 h内,MR影像学检查可作为定量评价基因疗效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骨髓基质细胞静脉移植治疗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静脉移植治疗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纯化、扩增并经BrdU标记后,经尾静脉移植到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通过神经缺损评分观察移植后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善情况,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移植到脑内的骨髓基质细胞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缺血灶周围细胞凋亡及脑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大鼠的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到脑内的骨髓基质细胞主要选择性分布于缺血灶周围区域并表达BDNF;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经静脉注射移植骨髓基质细胞能够明显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功能恢复;抗凋亡及促微血管增生可能是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妥泰对大鼠局灶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将5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10只)、40 mg/kg治疗组(B组20只)、80 mg/kg治疗组(C组20只),在缺血30分钟后一次腹腔注射妥泰,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在4、24小时后观察神经功能评分,24小时后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水分含量、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测定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①B、C两组在24小时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A组(P<0.05,P<0.01).②B、C两组在24小时后脑水肿程度均较A组显著改善,C组(P<0.01)比B组(P<0.05)更明显.③C组与A组相比能减小梗死体积(P<0.05).结论妥泰能减轻线栓法大鼠急性局灶脑缺血模型神经功能损害,减轻脑组织水肿程度,大剂量妥泰还能减小梗死体积,妥泰对大鼠脑缺血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有效时间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时间窗。方法 :改良Koizumi法制作脑缺血动物模型 ,然后在不同时间点行去骨瓣减压术 ,观察 7d内体重、神经功能和生存率的变化 ,第 7天时取脑行氯化 2 ,3 ,5 三苯基四氮唑 (TTC)染色 ,计算梗死灶面积和体积。结果 :脑缺血后 6、12、2 4h行去骨瓣减压术可显著缩小梗死体积 ,6、12h减压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其中以 6h减压的效果最好。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其有效时间窗为脑缺血后 2 4h以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鼻给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灶周区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随机分成VEGF组(12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12只),分别于右侧MCAO后第3天起经鼻给予VEGF或等量生理盐水直至处死前1天;另设假手术组(6只).所有大鼠均于术后第1天起按体质量50 mg/kg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每日1次,连续13 d用以标记增殖细胞,分别在MCAO后第1、7、14天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于术后第14天经尾静脉注入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ITC-dextran),采用免疫荧光双标及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梗死侧灶周区BrdU+/vWF+表达和微血管数.结果 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术后第7天及第14天经鼻给予VEGF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术后第14天假手术组仅见少量BrdU+/vWF+细胞,VEGF组梗死灶周区BrdU+/vWF+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FITC-dextran标记显示VEGF组梗死灶周区微血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经鼻给予VEGF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灶周区血管再生,促进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NR1反义寡核苷酸对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于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2小时、24小时分别经侧脑室注射磷酸缓冲液(PBS)、错义寡核苷酸(MSODN)及反义寡核苷酸(ASODN),然后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第5天进行Nissl染色、TTC染色及梗死体积比测定。结果 各组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的梗死体积比显著低于单纯缺血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海马各区神经元损伤轻,神经元丢失相对较少。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注入NR1反义寡核苷酸,可以减轻缺血脑组织病理学损害,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