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作用时效,以寻求一种比较理想的止吐药物及合适的剂量预防和减少PONV的发生。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120例,随机双盲分成对照组(A组,n=30),恩丹西酮8mg(B组,n=30),托烷司琼2mg(C组,n=30)及托烷司琼5mg(D组,n=30)。术毕观察给止吐药至第1次出现恶心呕吐的时间、各组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数、接受补救药的病人数、恶心的严重程度、病人对止吐药的满意度、头晕头痛、椎体外系症状等副作用。结果各组病人性别、体重、年龄、麻醉持续时间、术中生命体征等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发生恶心、呕吐和接受补救药物病人数,初次出现恶心的时间,恶心严重程度评分的比较中,托烷司琼均优于恩丹西酮,P<0.05。结论①托烷司琼的镇吐效果优于恩丹西酮;②托烷司琼2mg不仅可以减少药物用量、增强抗吐时效,而且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且值得推广应用的止吐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呕吐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以减少术后呕吐所致的窒息和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2005年10月至2008年7月骨科全麻术后的75例脊柱侧弯患者根据性别、年龄、脊柱侧弯类型、侧弯矫形改善率、禁饮食时间、手术持续时间等进行分组统计,总结侧弯患者术后呕吐的各种潜在影响因素,并寻找相应护理对策。结果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呕吐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侧弯矫形改善率以及手术持续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以上各组患者术后呕吐发生率比较(P&lt;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脊柱侧弯类型以及禁饮食时间,各组患者术后呕吐发生率比较(P&gt;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术后Cobb角的改善率也是患者术后发生呕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加强术前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对于防止术后呕吐的发生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腹腔镜术后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加强术前宣教、完善的胃肠道准备、防止术中腹压过高和时间过长、避免异味等不良刺激、减少病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药物预防与治疗等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腹腔镜术后的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有关文献报告的发生率。结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加强正确合理的护理就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与恶心呕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文其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99,(2)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的共同临床问题将实施病人自控恶心(patient pontrolled nausea, PCN)。PCA阿片类药可加重术后恶心呕吐,但控制阿片类药的用量并不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所以在PCA镇痛时,如何降低恶心呕吐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与恶心呕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张文其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9,20(2):91-93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的共同临床问题将实施病人自控恶心(PCN)。PCA阿片类药可加重术后恶心呕吐,但控制阿片类药的用量并不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所以在PCA镇痛时,如何降低恶心呕吐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三种麻醉方式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静脉全麻组(P组)和吸入全麻组(S组)。E组术中硬膜外间断推注1%利多卡因+0.3%甲磺酸罗哌卡因维持麻醉;P组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维持麻醉;S组术中吸入1.6%~2.0%七氟醚维持麻醉。术后根据患者需要使用芬太尼镇痛和昂丹司琼止吐。记录术后24h内患者PONV发生情况。结果术后0~2hE组PONV发生率[2例(4%)]显著低于P组[14例(28%)]和S组[25例(50%)](P<0.01),P组显著低于S组(P<0.05);术后2~6hE组PONV发生率[3例(6%)]亦显著低于P组[16例(32%)]和S组[26例(52%)](P<0.01),P组显著低于S组(P<0.05);术后6~24h三组PONV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单纯硬膜外麻醉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8.
背景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手术麻醉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满意度.PONV的具体发生机制仍在研究.目的 旨在总结PONV研究进展,尤其是PONV评分方面.内容 现已知与PONV相关的递质主要包括5-羟色胺、多巴胺、组胺、乙酰胆碱、P物质等.现有的PONV危险因素评分系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是仍然存在其局限性. 趋向 麻醉医师应当足够重视PONV,积极进行预防性用药,以获得更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针灸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术后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并发症。针灸预防PONV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非药物疗法。本文就从穴位.针灸方式.干预时间的选择及针灸治疗的副作用等方面综述近年来针灸预防PONV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找到护理恶心呕吐的适当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83例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患者。根据不同原因所致呕吐采取适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结果适当的生理、心理、体位、药物治疗等护理有效地防止了病人恶心呕吐的发生,及时缓解了患者的呕吐症状,防止严重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术后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防治其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近几年来关于术后恶心呕吐的风险因素、评估方法以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麻醉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30%.虽然国际上已公布了防治PONV共识和指南,但尚存在缺陷的PONV预测模型和复杂的防治策略成为临床防治PONV最大的障碍. 目的 探究在临床工作中防治PONV的主要障碍,为临床防治PONV工作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内容 尚存在缺陷的PONV预测模型和复杂的防治策略是临床防治PONV最大的障碍,多模式防治PONV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预防PONV发生的方法. 趋向 多模式防治PONV更容易被临床麻醉医生接受和应用,新型的抗PONV药物和传统经典的抗呕吐药物为临床多模式防治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揿针辅助全身麻醉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全身麻醉,试验组40例使用经皮穴位揿针辅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出现的恶心呕吐情况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术后3 h、6 h,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穴位揿针辅助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可显著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预防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泰兴市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根据随机奇偶抽签结果划分观察组(奇数签,45例)与对照组(偶数签,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应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恶心、呕吐等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没有标准的防治措施.个体因素、麻醉与手术均可影响PONV的发生,青春期后的女性、非吸烟病人、晕动症或PONV史、挥发性麻醉气体、氧化亚氮、围术期应用阿片类药物等都是明确的PONV危险因素.不同个体发生PONV的危险因素各异,发生PONV的几率也不相同,常规地给所有病人预防用药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总体效果不理想.应采用个体化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求安全、有效、经济,具体策略为:评估病人发生PONV的危险性、尽可能减少PONV的危险因素、合理的预防用药、积极治疗已发生PONV的病人. 相似文献
17.
术后恶心和呕吐的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患者术后恶心和呕吐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吸烟情况、既往术后恶心和呕吐史、晕动病史、麻醉持续时间、手术类型、罂粟碱类药物的使用等。D2受体、5HT3受体、H1受体及M1受体等活性增高,往往导致术后恶心和呕吐。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性止吐药物可以阻断其中一个或多个受体,从而减少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联合使用两种或三种止吐药物往往比单独用药更加有效。对于术后立即出现恶心呕吐的病人,则最好选择药理学类型不同于预防性药物的止吐药物。 相似文献
18.
术后恶性呕吐的发病因素及其预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夏明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1,22(4):220-223
术后恶习呕吐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关于术后恶习呕吐发病因素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2861例全麻术后呕吐发生率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恶心呕吐是全身麻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但国内报道不多,兹对本院1989年~1992年2861例资料完整的全麻病例进行调查分析。资料和方法本组男1765人,女1096人,年龄5月~70岁,ASAⅠ~Ⅱ级,均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整形外科手术。术前按体重肌... 相似文献
20.
手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手术后恶心和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最为常见,其发生机制可能和脑干催吐中枢接受体内一些催吐信号的刺激有关。影响PONV发生的因素众多,临床上单一用药在预防和治疗PONV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联合用药可能阻断引起PONV的多个病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