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湿疹,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的特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特点:①有易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倾向:②对异种蛋白过敏;③血清中IgE增高;④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2.
特应性皮炎/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湿疹样皮损为临床特点。本病有遗传倾向,可出现过敏性皮炎、哮喘、荨麻疹等。特应性皮炎/湿疹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儿童患病率为10%~20%,成人患病率为1%~3%。在工业化国家,其患病率较30年前高出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制定本指南 特应性皮炎(国内既往又称为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往往开始于婴幼儿,并可波及至儿童和成人。临床特点是皮肤湿疹样皮疹,伴剧烈瘙痒,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在发达国家多于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在高速工业化的进程当中,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4.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matitis,AD)是一种较常见的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始发于婴幼儿,可移行至成人期,主要症状有剧烈的瘙痒、湿疹样皮损、干皮症等,较多患者伴呼吸道过敏症状。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精神应激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医认为特应性皮炎多由先天禀赋不耐,或后天调摄不当而致脾虚湿蕴,复感风、湿、热邪合而发病。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发展,中医药辨证内外治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显著,且凭借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尽量避免外来刺激,寻找并去除诱发加重因素.不要用力搔抓及摩擦皮肤.注意饮食及消化功能情况,不吃患者对之敏感的食物.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劳累等.  相似文献   

7.
异位性皮炎(atopie dermatitis,AD)又称为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以青少年为多见,具有瘙痒重、病程长、难治疗、易复发等特点,常使患者产生自卑感,甚至对其日常生活、择业产生负面影响[1]。临床上一般分为渗出型和干燥型[2],  相似文献   

8.
特应性皮炎(AD)是由遗传过敏引起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常合并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病因不明,现代医学多认为与环境因素、免疫功能失调等有关。中医对该病认识较早,汉《金匮要略》命名为“浸淫疮”,清《医宗金鉴》称之为“四弯风”。西医治疗一般为抗组胺药、局部使用润肤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9.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有显著瘙痒的炎症性皮肤病,往往急慢性混合存在,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成人发病较儿童有一定的区别,其病因构成、发病特征、治疗方式等都值得关注,本文就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具有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致病机制不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受多种内外源因素影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且发病呈上升趋势,从而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AD的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复发性湿疹性皮损为特征,伴有皮肤干燥和难治性瘙痒。AD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紊乱的相互作用有关,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以抗炎脱敏、免疫调节、恢复皮肤屏障为基础的传统AD治疗方案的短期疗效好,但不能预防疾病复发,且对部分难治性AD的疗效欠佳,对润肤剂、光疗法、中草药制剂、益生菌、生物制剂和基因疗法的研究有助于探索新的AD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简华慧 《右江医学》2004,32(2):164-166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始发于婴幼儿,在儿童时期常表现出呼吸道过敏症状,约70 %的患者有过敏性家族史[1] 。近年来,AD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最近的资料表明其发病率已接近2 0 % [2 ] ,因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缺乏特效治疗且发病率高、危害较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AD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简述如下。一、AD的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各种内因(基因异常改变等)和外因(感染、变应原等)作用于机体中免疫细胞(包括固定于皮肤中免疫细胞和其它动态进入皮肤的非固定免疫细胞) ,引起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3.
曾凡钦  王晓琳 《广东医学》2003,24(9):905-907
特应性皮炎 (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常见的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瘙痒性皮肤病 ,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完全清楚 ,所以仍缺乏根治性的特效疗法。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AD的经典药物 ,无论是系统用药还是局部用药 ,都有易于复发和副作用多等问题存在 ,患者依从性差 ,临床医师也较为困扰 ,所以寻求新的免疫疗法及其他方法联合或替代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现就近年来AD治疗领域的总体现状及新进展作简要论述。1 一般治疗1 1 疾病教育 AD是一种严重困扰患者学习 ,工作和生活的慢性疾病 ,临床医生应使患者对本病持有正…  相似文献   

14.
孟琼  王丹  吴柱国 《广东医学》2003,24(11):1236-123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1 3 C尿素酶呼气试验 ( 1 3 C -UBT)方法检测 62例特应性皮炎患儿与 2 5例健康儿童是否感染Hp ;Hp根除治疗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口服 1周。结果  41例患儿和 9名健康儿童UBT阳性 (P =0 0 1) ,接受根除治疗的 2 5例患儿有 5例特应性皮炎痊愈 ,未接受Hp根除治疗的 16例患儿中有 3例痊愈 (P >0 75 )。结论 特应性皮炎患儿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 ,但Hp根除治疗并不影响特应性皮炎的病程  相似文献   

15.
肖德奇  袁定芬 《河北医学》2013,19(4):610-613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名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本病通常始发于婴幼儿期,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特征性表现,常伴有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16.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缺乏特效治疗且发病趋势正逐步上升,这严重影响了部分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AD的诊断标准,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和检验,反复修订,正逐步向简单易行又有较高敏感和特异性的方向发展。本文就AD诊断标准及治疗进展进行复习综述。  相似文献   

17.
吴玉清 《右江医学》2008,36(4):475-476
特应性皮炎(AD),原称异位性皮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全世界发病率在儿童为10%~20%,成人为1%~3%,好发于过敏性体质的婴幼儿及青少年。临床上以瘙痒、典型的皮疹与分布及慢性病程为特征,因其病因不明及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缺乏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采用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AD,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特应性皮炎( atopic dermatitis,AD)是儿童一种常见皮肤病. 国外报道患病率为10%~15%[1] ,但成人中约1%~2%也可受累. 目前该病病因不明,有人认为遗传性或获得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与其发病密切相关[2] ,AD通常与食物过敏有相关性,对食物过敏且伴有严重AD者发病率达30%左右[3]. 本文从AD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等角度对AD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辨证及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也称为异位性皮炎、婴儿湿疹、遗传过敏性皮炎以及素质性痒疹等,具有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病程迁延难愈的特点,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较为难治的皮肤病.目前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阐述清楚.  相似文献   

20.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易复发性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已有研究表明菌群失调参与该病发病,本文即从肠道及皮肤菌群失调两方面出发,探讨二者变化与其关系,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