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随访4年,观察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随访4年后,死亡13例,死亡率16.25%。经单因素分析,年龄、组织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脉管癌栓、肌层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5岁、手术病理分期、盆腔淋巴结阳性、肌层浸润深度及脉管癌栓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5岁、手术病理分期、盆腔淋巴结阳性、肌层浸润深度及合并脉管癌栓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180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艳华 《肿瘤学杂志》2010,16(11):858-860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近10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加化疗或放疗者预后较未行辅助治疗者好。[结论]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级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68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回顾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其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为该肿瘤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5.1岁,未绝经者占33.82%,绝经者症状多是阴道不规则出血伴阴道排液;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误差率较大,达22.86%一61.11%,术前诊刮与术后病理类型的符合率为86.79%;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肌层浸润越深、临床分期越高、组织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结论 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术前诊刮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后组织学类型间均存在差异,术前应进行综合检查及评估;肌层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间关系,系统评估其预后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间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宫颈受累情况、腹腔细胞学情况、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淋巴结处理、术后辅助治疗、附件转移、淋巴管转移情况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情况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宫颈受累情况、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是子宫内膜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手术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评价子宫内膜癌常用临床病理因素(绝经前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术后辅助治疗、肌层浸润深度)和生物学因素(COX-2、VEGF、KDR及ER、PR)对子宫内膜癌手术预后的影响,筛选出对子宫内膜癌手术预后最有显著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可能与子宫内膜癌预后有关的常用临床病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Cox模型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3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通过随访,共获得确切随访者112例,5年生存率为83.04%.Ⅰ~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9.66%,80.00%,53.85%,0.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VEGF及KDR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7.32%、66.07%及52.68%,且三者表达具有协同性.COX-2、VEGF、KDR蛋白阳性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47%、78.38%、72.88%.将这些临床病理因素及生物学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COX-2阳性表达、KDR阳性表达、ER阳性表达、PR阳性表达8个因素与预后明显相关(P 均><0.05=,绝经前后、病理类型、术后辅助治疗、VEGF阳性表达与预后无关(P 均>0.05).应用Cox模型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8个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预后最显著的3个因素.结论: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预后的因素,但浸润肌层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将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相比较,以分析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及原因.结果28例根据诊刮术中宫腔深度判定为临床分期Ia期的患者中,仅有7例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肌层浸润;绝经前患者的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诊断符合率(63.2%)显著较绝经后患者(11.1%)高(P<0.005),绝经后患者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较低导致总的符合率降低至39.7%;子宫异常出血时间长短与分期无相关性.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尤其绝经后患者,应进行综合检查及评估,以提高临床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Li B  Wu LY  Li SM  Zhang WH  Zhang R  Ma SK 《癌症》2004,23(9):1085-1088
背景与目的: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但其中仅有少数因素对预后构成独立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初治时行手术治疗的2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预后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并进行逐步筛查。结果:本组病例的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83.3%和84.3%。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淋巴结转移、腹腔液性质、脉管瘤栓及附件转移与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有显著性相关(P<0.05),年龄、合并症因素与预后无显著性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后得出,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受累4个因素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临床分期仅对5年无瘤生存率有显著性影响(P<0.001),而对总生存率无显著性影响(P=0.074)。肌层浸润>50%者远处转移率(12.9%)明显高于≤50%者(0.6%)(P<0.001)。宫颈受累者的淋巴结转移率(21.1%)明显高于宫颈未受累者(3.6%)(P<0.001)。结论: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受累是子宫内膜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在估计预后方面,手术-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2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结果:12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90.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组织分级、病理类型、深肌层浸润、腹水细胞学阳性、附件转移、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及术后放化疗等因素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深肌层浸润以及是否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总体生存率高,手术-病理分期、肌层受累程度以及是否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以期正确分期并制定治疗方案及手术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147例临床和病理资料,术前行分段诊刮、常规诊刮、阴道B超、子宫腔镜下活检、CT检测,进行术前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期,术中剖视子宫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和子宫颈受累情况,并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结果癌前病变在手术前后的诊断符合率为51.4%,内膜癌Ⅰ期72.3%,Ⅱ期50.0%,Ⅲ期12.5%,Ⅳ期0%.术前B超诊断子宫腔病变的敏感率为98.7%,内膜癌的符合率75.5%,子宫颈累及和子宫肌层浸润符合率分别为39.2%和36.5%.诊刮符合率为86.8%,分段诊刮对子宫颈受累符合率为73.9%.术中剖视判断子宫颈受累及深浅肌层浸润符合率为62.9%、40.7%和82.4%.术前子宫腔镜下活检符合率为100.0%.CT检查可正确诊断肌层浸润的深度(7/7)和腹腔脏器及淋巴结转移(3/3).结论对于40岁以上不规则阴道出血和月经紊乱者,应常规B超检查及子宫腔镜下分段诊刮,可提高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对于内膜癌患者行CT检查,可了解肌层浸润深度及腹腔脏器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术中标本剖视检查子宫颈及肌层浸润情况,并快速冰冻病理再次确诊子宫颈和子宫肌层浸润程度及组织学类型、分级,确定手术范围,进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术中肉眼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从而用于指导手术范围.方法对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切下子宫后,用手术刀将子宫纵行切开,暴露子宫宫腔、内膜、肌层、浆膜层、估计肌层浸润深度.按照FIGO 1988年推荐的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系统:肌层浸润深浅以是否超过肌层的1/2为界.结果依据用肉眼估计的侵润深度,与病检对比,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手术中肉眼观察标本肌层浸润程度,可以用于指导手术范围.结论术中肉眼判断肌层浸润深度是手术——病理分期适用而简易的方法,具有更准确地决定术式与手术范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特点,并探究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76例中有1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宫颈受累、肌层浸润、脉管浸润、病理类型及病理分期等.结论 肌层浸润或脉管浸润程度深,病理分期程度低以及宫颈受累与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二甲双胍对患者预后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病史及二甲双胍规律服用史,将患者分为单纯子宫内膜癌组154例、二甲双胍组23例、非二甲双胍组26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的OS为(43.14±1.14)月,单纯子宫内膜癌组、二甲双胍组、非二甲双胍组的OS分别为(42.94±1.37)月、(48.52±2.29)月、(37.54±2.51)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二甲双胍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最好,单纯子宫内膜癌组次之,非二甲双胍组最差。全组患者的PFS为(42.63±1.15)月,单纯子宫内膜癌组、二甲双胍组、非二甲双胍组的PFS分别为(42.51±1.15)月、(48.03±2.47)月、(36.40±1.37)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三组患者的PFS存在显著差异(P=0.045),两两比较后发现,二甲双胍组与单纯子宫内膜癌组的PFS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好于非二甲双胍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发病年龄≥50岁、病理分期Ⅲ期、组织学分级较高、深肌层浸润、存在淋巴结转移既是影响患者OS,也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性危险因素(OR>1,P<0.05),服用二甲双胍是影响OS及PFS的独立性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规律服用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尤其是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varian metasta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to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outcome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patients receiving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990 to December 2002. Results: Among the 191 cas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patients, 17 cases (8.9%) had ovarian metastasis and young pati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ovarian metastasis. The multip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ovarian metastasis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cluded the depth of myometrial invasi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athological types. Conclusion: Ovarian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the depth of myometrial invasi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histologic types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For young patients at early stage of the disease, it should be prudent as to whether to retain the ovar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516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516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46例复发,复发率为8.91%。年龄、体重、血压、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ER及PR低表达与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存在相关性(P<0.05)。糖尿病、脉管转移、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切除、腹水细胞学检查与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不存在相关性(均P>0.05) 。年龄、体重、血压是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年龄、体重、血压、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ER及PR表达影响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高龄、低体重、高血压是影响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Ⅰ~Ⅱ期高龄、低体重、高血压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密切随访,早期发现复发病灶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性激素补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行性激素补充治疗,分为HRT组2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化疗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影响因素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激素使用、病理分期、病理分级以及孕激素受体是子宫内膜癌术后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HRT组术后复发率、复发时间以及围绝经期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为5.0%、(12.3±0.5)个月及20.0%,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复发时间以及围绝经期症状改善情况[12.5%、(9.4±0.3)个月及7.5%],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乳腺肿瘤发生(P>0.05).结论 激素使用、患者病理分期、病理分级以及孕激素受体为子宫内膜癌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子宫内膜癌术后性激素补充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延长肿瘤复发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GNA1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01月至2014年08月我院行子宫内膜癌手术切除的9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同期40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样本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NA14表达水平;分析GNA14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NA14高表达率(52.6%)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织(15.0%)(P<0.05)。GNA14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血压、肌层浸润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GNA14低表达组患者预后5年生存率优于GNA14高表达组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GNA14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NA14蛋白表达、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 结论:GNA1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其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可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靶基因和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卵巢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卵巢转移的发生率,以期为年轻内膜癌患者的卵巢保留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首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52例术前诊断为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FI-GO手术-病理分期:Ⅰ期47例,Ⅱ期3例,Ⅲ期2例;2例Ⅲ期患者中,1例有子宫浆膜累及,1例有镜下输卵管种植转移,卵巢转移率为3.9%(2/52)。结论高分化及中分化、浅肌层浸润(<1/2)、腹水细胞学阴性、淋巴结无转移的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卵巢转移的风险较低,这些年轻内膜癌患者是否切除卵巢,尚需在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后决定。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瘤巢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有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58年至1995年经我院手术证实的22便子宫内癌卵巢的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年龄50.6岁,临床I期10例,Ⅱ期和Ⅲ期各6便,卵巢转移率为4.4%,治疗方式以手术加放疗为主,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61.5%和55.9%。结论子宫内癌卵巢转移预后不良,术后应主支给予辅助治疗。对年轻的早期患者,是否保留巢应持审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宫颈受累及肌层浸润、脉管浸润等有关(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为非内膜样癌、肌层浸润及脉管浸润程度深、病理分期程度低及宫颈受累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段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及术前I晦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分段诊断性刮宫和手术病理结果,并分析其可能的临床病理影响因素。结果:分段诊刮和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组织类型完全符合78例,符合率为76.5%。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符合率为85.4%,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符合率为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一致,符合率为66.3%。在其余患者中,术后病理学分级升高者24例,降低者9例。组织学分级本身是影响诊刮与术后病理分级一致性的因素,P〈0.05。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史、肌层侵犯及宫颈受累情况,在术后病理分级升高患者与其他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段诊刮判断宫颈受累的敏感性71.4%,特异性94.7%,阳性预测值50%,阴性预测值97.8%。结论:在FIGO新分期标准下,分段诊刮仍然是子宫内膜癌术前病理分级及分期的有效方法;宫颈搔刮的阴性结果对判断宫颈受累情况更有意义;部分患者存在术后病理分级升高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