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有研究显示,该病近年来有发病率升高和发病年龄提早的趋势。推拿疗法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疗效[1~3],但也有因手法操作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4~5],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本课题组自1992年开始,对“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第1、2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1~8]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进行诊断。①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②具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在排除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2.
仰卧牵引整复手法治疗青少年症状性颈椎曲度异常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椎病作为一种中老年常见病,其发病年龄有提早的趋势。近年来,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学者们已注意到颈椎生理曲度的治疗价值。自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仰卧牵引整复手法治疗126例,对其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曲度变化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的临床疗效,将7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仰卧整复手法和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隔天1次,共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2周和治疗后4周的头痛数字评分(NRS)、每周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和颈椎活动度(ROM)的差异。结果发现,治疗后手法组的MRS、每周发作次数和头痛持续时间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NRS下降较为明显(P〈0.05),两组的颈椎ROM均无明显变化;手法组治疗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P〈0.05)。提示仰卧整复手法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手法,其疗效与手法的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仰卧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仰卧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以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仰卧手法治疗的60例与采用坐位手法治疗的50例进行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均有改善,而仰卧手法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坐位手法治疗组。结论:采用仰卧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手法整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261400山东莱州市卫生职工中专杨奎敏,孙丽萍手法整复:选用推拿按摩中的揉法,在脊柱两侧即脊部两膀胱经反复揉30~50次。用手法整复脊椎关节的位置或突出物。药物六位注射:常常用胸椎旁相应的夹脊穴、风池、大椎、后溪、肩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卧位整复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卧位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以间歇牵引方法治疗。采用Borden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疼痛程度,观察疗效。结果: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组颈椎生理曲度值分别为(7.15±3.83)mm、(5.55±3.88)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卧位整复手法可有效改善或重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颈椎手法整复辅助治疗脑震荡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动脉血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脑震荡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颈椎手法整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手法整复疗法能够有效提高脑震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医把颈椎病归属为“痹证”,在战国时期成书的《皇帝内经》中,已有关于“痹证”的记述,直到1948年人才才正式用“颈椎病”这个名字,现在对颈椎病的说法,各家自成一说,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经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颈椎病是因落枕、外伤或扭伤造成颈椎体错位,导致脊柱力学失衡,为维持脊柱力学的平衡,椎体继而产生骨赘增生,压迫颈部的血管、神经、脊髓等,从而引起各种症状所致,其临床表现是头、颈、肩、背固定性疼痛和麻木,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目前临床多采用牵引理疗,消炎制剂等治疗。虽然缓解症状,但易复发,我们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法,配合颈椎手法整复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法整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2组均采用枕-颌式坐位颈椎牵引带进行悬吊牵引,治疗组配合手法整复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积分差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整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手法整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有剑 《天津中医》1998,15(4):176-177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卧位牵顿这一创新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卧位牵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机械牵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功能评分、起效时间、疗程及副反应等多维效应指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起效更快,疗程更短并且无副反应,安全性更高。结论:卧位牵顿手法是一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效好的创新技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目的 观察不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并与针刺组40例比较,观察临床疗效及颈椎动脉彩超检查结果。结果和结论 水针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水针组颈椎动脉血流量明显大于针刺组(P〈0.01),并能明显改善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骨错逢,筋出槽”评估要素合理运用仰卧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对其进行疗效分析,从而为本病的诊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经评估后在椎骨错缝定位节段运用仰卧拔伸手法)30例,对照组(仰卧拔伸手法)30例。根据《脊柱推拿诊治评估技术规范》中的颈椎评估方法为每一位患者进行评估。治疗以每周4次为1疗程,共3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疗效,并参照相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予以评分。结果:治疗12次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自身积分差值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治疗眩晕和头痛两大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方面要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症状、体征方面如颈肩痛、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方面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评估后的手法治疗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经过评估后的手法治疗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最主要的两大症状眩晕与头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故根据规范系统的确定病变节段有的放矢进行治疗在短期内能更好的提高手法的疗效,从而使仰卧拔伸手法更加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分节段整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研究根据颈椎不同节段运用相应的调整骨关节、椎体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分节段整骨手法)、对照组1(侧旋提推法)、对照组2(旋转复位法)、对照组3(软组织按摩),每组46例进行治疗;分别统计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值,疗效变化等等.结果:观察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对照组1、2、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5;P<0.01);观察组、对照组1对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值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根据不同节段选用不同的调整椎体、关节的手法,比单纯运用一种调整手法或纯粹的软组织按摩方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与常规的穴位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63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1例)和对照组(172例)。对照组患者用毫针针刺风池、颈夹脊、肩井、天宗、肩贞、外关等穴,接G6805电针仪治疗,同时配合推拿、颈椎牵引,静滴扩张血管药物;治疗组在上述疗法的基础上,针刺风池、颈夹脊、肩井、天宗、肩贞时,用毫针破坏相应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后再留针通电。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疗效以治疗组为优(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能有效缓解疼痛和功能障碍,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旋提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旋提扳法组)32例,对照组(理筋手法组)27例.治疗1疗程,每周2次,共4次,其中51例患者获随访(时间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疗效,并参照相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予以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愈显率为81%,27例对照组患者愈显率为66%.结论:旋提扳法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法安全,疗效好,临床易于操作,患者易接受和配合.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颈曲与椎--基底动脉在颈椎病病理过程和康复过程中的相关关系。方法:分有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观察1组)、无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观察2组)和健康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施行手法治疗。观察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颈曲值和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并统计它们的相关系数。结果:观察1组的颈曲和LVA、RVA、BA的血流速度普遍低于对照组和观察2组,治疗后,颈曲改善,血流速度明显提高,观察1组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与颈曲呈相关性。结论:颈曲对椎--基底动脉有内在的致病作用。手法可以恢复颈曲形状,促进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三步二位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步二位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我科门诊以及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要求的3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三步二位五法"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方法治疗,2组患者均以3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三步二位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寰枢关节紊乱可引起一组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它既有别于传统颈椎病分型中的交感神经型,又不等同于椎动脉型,我们将它命名为寰枢关节紊乱型颈椎病,并对该病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取针刀结合手法复位对该病进行了治疗,共计30例。以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以及X线片上寰椎齿突轴线差值和齿突侧块差值的减少程度来评估疗效。结果 优良率为87.7%,治疗前后寰椎齿突轴线差值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齿突侧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