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患儿男,5岁,河南籍。无明显诱因发热入院。经抗生素、抗结核药治疗无效。体检:慢性消耗病容,每天下午及夜间发热,体温38~40℃,肝右肋下3cm,无压痛及腹水征。外周血Hb?g,RBC 220万,WBC10,910/mm~3,其中酸性粒细胞7%,单核细胞9%。GPT242u(金氏法)。血沉97mm/1小时。 B超检查:肝右肋下3.5cm,回声浓密,欠均匀。发热第2.5个月,肝右肋下4.5cm,左内叶及右前叶各有约1.5cm蜂窝状低回声区,壁参差不齐。肝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9岁,住院号46968。入院前2个月开始肝区持续性隐痛,伴右肩区放射,不规则发热,体温38℃左右。当地医院诊为“胆囊炎”,给予消炎利胆治疗无效,于1991年7月10日收我院。既往健康,否认有阿米巴痢疾及病毒性肝炎病史。查体:T:37.8℃,P:80次/分,R:18次/分,Bp:18/11kPa,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巩膜及皮肤无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正常,肝右肋下3cm,剑突下6cm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例1女,29岁。因发热、盗汗、纳差、右上腹痛3个月入院。T38.2℃,心肺正常,肝肋下1.5cm,剑突下3cm,边缘钝,质中等,表面光滑,压痛。B超示肝肿大,有回声较强粗细不均匀的光点。按肝炎治疗40d无效,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为肝结核,给予抗核治疗1月好转出院。例2男,18岁。因发热、畏寒、肝区疼痛25d入院。38.5℃,消瘦,巩膜黄染,心肺正常,肝肋下2cm,剑突下4cm,边钝质韧,表面光滑,触痛明显。B超表示肝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7岁。因右上腹部疼痛3个月入院。腹痛呈持续性钝痛,不放射,无恶心呕吐,病后无发热,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6.7℃,脉搏85分/次,呼吸20次/分,血压18/12KPa。肝右肋缘下可扪及2.0cm,剑突下5.0cm,压痛,表面光滑,随呼吸上、下移动,脾不肿大。HBsAg阴性,AFP 2μg/L。肝脏B超于左叶肝静脉旁探及1个2.9cm× 2.4cm弱回声团,边界清,有晕环,内部回声欠均。CT发现肝左叶内有一3.0cm×2.5cm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术前诊断: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5.
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是极为罕见的,本文报告1例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多发性肝内胆石有关,迄今未见有过报告。患者男性,43岁。15个月内3次发作黄疸,每次发作均伴有深色尿,淡色大便,无瘙痒。在第2、3次发作时并有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刀刺样痛。3个月内体重下降12kg。检查病人无发热,肝在右肋下4 cm、剑突下12cm,质硬,无触痈。未听到血管杂音,脾不大,无腹水。胸透示右膈轻度升高,腹部平片无肝钙化。右肺底有肺不张。血红蛋白11.4g/dl,白细胞24.6×10~9/L,凝血酶原指数85%,总血清胆红素24μmol/L,碱性磷酸酶540(正常30~100)IU/L,γ-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8岁,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小三阳)、糖尿病病史。发热、纳差2月余,加重伴黄疸2周入院。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B超及腹部CT均发现肝脏体积增大,肝实质内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影。查血常规正常,血细菌学培养阴性。使用头孢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体温不降,逐渐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后因血结核抗体阳性诊断为肝、脾结核,未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转我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8.5℃,皮肤黏膜、巩膜中度黄染,未见破溃,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掌及蜘蛛痣阴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肝右肋下7 cm,质中,无压痛,脾左肋下4 cm,质较硬,压痛明显。PPD(+)。AFP阴性,CEA正常范围内,凝血检验正常,红细胞沉降率90 mm/1 h,血结核抗体阳性,血WBC3.7&#215;109/L,RBC2.01&#215;1012/L,HGB57g/L,PLT62&#215;109/L。血ALT140 IU/L,AST199.6IU/L,BIL-T135.5μmmol/L,BIL-D124.1μmmol/L,ALB26 g/L。X线胸腹部平片正常。B超显示肝剑下6 cm,右肋下5.2 cm,最大斜径19 cm,体积增大,被膜粗糙,表面凹凸不平,实质布...  相似文献   

7.
伴有心、肝严重损害的甲亢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历摘要例1:男,58岁。因黄疸、肝大、腹水入院。该患者1975年觉心慌、气短,按冠心病治疗无效。1981年发现肝大、黄疸、腹水。查体:心率120次/分,血压140/80mmHg,巩膜黄染,眼球不突出,甲状腺不大,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律不齐,腹水征( ),肝肋下2cm,  相似文献   

8.
患者张某,32岁男性,畏寒发热二十余天来我站就诊。患者居血吸虫病流行区,经常下河捞砂。在1996年7月19日起发热的20余天中,患者曾在当地卫生所就诊,用药史不详。入院时患者呈急性病容,精神欠佳。体温39.6℃,脉博118次/分,血压14.5/12kPa。皮肤及巩膜未见黄染,心肺(—),腹平软而无压痛,肝剑突下3~4cm,右肋缘下2cm,质地中等而表面光滑,有轻度触痛及叩击痛,脾脏肋下未及,其余检查未有阳性发现。外周血像:Hb11g/L,WBCN600,N0.69,L0.23,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8岁,湖北浠水县养鱼专业户。因畏寒、发热、右上腹持续胀痛17天,于1987年8月11日入我科。体检:体温39℃,血压90/60mmHg,脉搏124次/分。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6cm,剑突下7cm,质地中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07×10~(12)/L,白细胞8.4×10~9/L,中性86%,淋巴14%,谷丙转氨酶正常。血培养2次阴性。甲胎蛋白5μg/L。B超:肝右后叶内可见6.8×7.2cm边缘不规则液性暗区。入院后每天用氨苄青霉素6g及对症支持疗法,体温控制在正常。8月17日行肝穿,抽出稀黄色脓液60ml,味恶臭,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庆大霉素24万u。脓液做细菌培养,反复系列生化鉴定为“迟钝爱德华  相似文献   

10.
尧颖  王辉  高建鹏  徐智媛 《肝脏》2011,16(6):487-487
患者,男性,58岁,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3月,发热1周"于2007年3月15日入院。体温38.5℃,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压痛.血清AFP阴性,HBsAg阴性,球蛋白35 g/L,ALT 140 U/L,外院CT、MRI均示肝脓肿。3月27日我院彩超示肝左叶11 cm×10cm×8 cm低回声不均质实质光团,边界清,病灶少血供,周边血管丰富。肝组织活检示肉眼肝组织为鱼肉状,病理诊断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1.
张某,男,64岁,1991年1月4日入院。发热(T39.2℃),右上腹胀痛,纳差,口干苦,乏力消瘦半月。检查:急性病容,心肺(-),肝肋下2.5cm,剑突下4.5cm,质中,触痛( ),脾肋下未触及。白细胞11.9×10~9/L,中性白细胞77%。血清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硫酸锌浊度均正常,白蛋白/球蛋白为1.04:1。B超检查:肝右前叶可见47mm×45mm形态欠规整低回声区,(?)内可见液性暗区。  相似文献   

12.
胡某,男,14岁,因上腹部胀痛伴发热7天于1982年3月16日入院。入院前20天其父发现其上腹部有一肿块曾到某院医治,诊为“上腹部炎性肿块(约2~4×5cm),给青霉素治疗三天,肿块消失继而发热,右上腹胀痛,纳差,伴寒战.无腹泻.有疫水接触史.体查:T39.4℃,P130次,R24次,BP90/60,神清、急热重病容,巩膜无黄染、皮肤无出血点、无皮疹,表浅淋巴结未及.颈软,胸廓对称,右侧胸吸呼稍受限,肺音清,心界不大,心率130次,律齐,上腹部无炎性肿块痕迹,右上腹饱满,肋间无指压性浮肿,肝剑下4.5cm,肋下4cm,质中、边钝,肝区有明显叩压痛,脾未及,无腹水征.实验室检查:Hb100g/L,WBC16×10~(?)/L,N 0.84,L 0.16,ESR85mm/h,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阿米巴肝脓肿并发阻塞性黄疸一例,患者51岁,因寒战发热,黄疸和右季肋部疼痛而入院。体检肝肋下5cm,触痛明显。化验:WBC35×10~(?)/L,多形核白细胞91%;淋巴细胞9%,胆红素81.6mmol/L,ALT,66IU/L,碱性磷酸酶238IU/L。超声波显示肝右叶有孤立型脓肿。IHA滴度1:258,给予灭滴灵静脉滴注,几天后一般状况改善,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不适1个月,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2周入院。无发热、黄疸、腹痛。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B超示:肝右叶可见一个8.5 cm×7.4 cm强回声区,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内可见1.61 cm×1.63 cm的无回声区。  相似文献   

15.
病历简介男,38岁,因腹痛,腹胀二月余,畏寒,发热一周于1985年4月6日入院。三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感、乏力、纳差、肝区不适。查乙肝 HbsAg(+),HbcAb(+)当时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半月后,出现持续性肝区胀痛和全腹隐痛,腹痛以中下腹为甚,有时阵发性加剧。其间,大便2~3次/日,多为稀便,无枯液及脓血。一周前,每日下午畏寒、低热、疲倦、精神不振。二天前,开始腰背痛、小便每日达10余次,但无明显尿痛。近10多天来,食欲锐减,消瘦明显。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家庭史无特殊。体检:T38.4℃、P80次/分,R18次/分,Bp16/9kPa。神清,贫血貌,慢性重病容。巩膜可疑黄染。心肺(一),腹部微隆,有揉韧感。肝上界第6肋间,下界右肋下大2cm,剑突下4cm,质中,触痛,表面欠光滑。脾未及。腹水征(+),腹部未触及包块。全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5岁。右上腹痛数月,加重10d,伴有发热、寒颤。体检:肝区有压痛、扣击痛。实验室检查:天冬氨酸转氨酶60U/L,白细胞总数:15×109/L,甲胎蛋白阴性。B超:肝右叶胆管呈囊性扩张,肝左叶及肝右叶各见一个约5.5cm×6.5cm,6cm×7.5cm低回声区,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欠清。诊断:肝右叶胆管囊状扩张,肝左叶及右叶实质占位可能。CT检查:平扫示肝右叶胆管呈囊性扩张,囊内密度CT值约10Hu,低密度区内见稍高密度点状影,肝左叶及肝右叶膈顶部各见一大小约5.5cm×6.5cm,6cm×7.5cm不规则低密度灶,内密度不均,边界欠清。增强后静脉期肝右叶胆管囊状低…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男,15岁。因乏力、发热、齿龈渗血1周于2005-02-21就诊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8.3℃,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双侧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肝肋下3cm可触及,脾肋下6cm可触及,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9.3×109/L,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45×109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文献复习报告1例沙门氏菌肝脓肿经药物治疗收效。患者74岁,白种妇女。恶心,呕吐,弥漫性腹痛和腹泻9天,无发热、寒战、盗汗和黑便。18年前曾作胆囊切除。入院时病人有轻度呼吸困难,巩膜无黄染,右肋下肝大8cm,左下腹和上腹部均有压痛。胸部 X 线示右半横膈抬高。腹部 X 线示有巨大的肝肿大。肝脾扫描肝右叶有大的充实性缺损。腹部超声波图发现1个最大上下径为25cm,中间横径10cm,前后径17cm 的肝缺损。乙状结肠镜下见非特异性直肠炎,大便培养 C 型沙门氏菌生长,钡灌肠发现肠憩室病。  相似文献   

19.
肝结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很高,我院1976~1989年误诊5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34岁。因高热、寒战、纳差1个月入院。有肺结核史。查体:体温40℃,肝肋下7cm,剑下4cm,边钝,质中等。麝浊15u,A/G=3.38/3.64,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4岁,主因“间断发热伴腹痛10 d”于2022年4月12日收入本院感染内科。患者10 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约37.5℃,伴腹胀便秘,恶心呕吐,自行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后缓解。7 d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0℃,伴畏寒、寒战,伴咳嗽,干咳,就诊于外院并完善胸部CT(图1)及腹部核磁,提示右肺下叶微小实性结节、肝脓肿,予莫西沙星及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疗3 d后症状未见好转,就诊于本院急诊,入院后查腹部B超提示肝内混合回声团7.0 cm×5.6 cm×5.3 cm,肝脓肿可能,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治疗1 d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酒精过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