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甚至如水样的一种病症。《内经》将“泄”分为:“完谷不化之飨泄,肠垢污积之溏泄,澄清溺白之鹜溏,身重软弱之濡泄,滑脱不禁之滑泄。”泄泻之病,内外因相合而成。外因主责于“湿”,内因由乎“脾”,肝肾肺三脏也与泄泻关系密切。泄泻治则,《证治汇补》有云:“凡泻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次则分利下焦,继以风药燥湿,久则升举元气,滑脱不禁,然后涩之。”  相似文献   

2.
泄泻在古代中医文献中的病名有:泄、泻、溏、利、痢、肠垢、肠澼、肠僻、注下、遗屎、遗矢、遗粪等.从简帛文字开始,就有泄泻的记载,称为"泄"与"溏".《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将其称为诸泄、肠澼、肠僻、注下等,《伤寒论》则称为"下利".早期文献中?"痢"并未专指痢疾,《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开始将痢疾从泄泻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l)是指排便次数≥3次/d,或粪便总量>200g/d,其中粪便含水量>85%,且病程超过4周的消化系统疾病[1]。目前常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的药物有解痉剂、止泻剂、胃肠动力剂、肠道微生态制剂、抗焦虑药物[2]。在中医学上,慢性腹泻属于“泄泻”的范畴。该病首载于《黄帝内经》,有“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溏泄”“泄注”等相关的描述[3,4]。《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乎脾胃。”提示脾胃病变乃泄泻发生的根本。明代医家李中梓更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5]。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女,50岁。1986年5月就诊。患者自诉:1970年间,其家庭生活条件艰苦,饮食生冷饥饱无节,遂患泄泻兼腹痛的病证,持续发作达半年之久,经多方治疗始愈。但不久后或遇天气骤变,或饮食过饱,或食辛辣之物,或进生冷及油腻之品,则必触发,发则大便泄泻,腹中胀痛。延医用药,多为黄连素、氯霉素之类,服后痛泄即可控止。然仅过旬日又发,如此数年,其发作  相似文献   

5.
神阙穴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阙穴又称脐中,“气舍”、“下丹田”、“命蒂”。近年来笔者对该穴进行探讨,现概述如下。1历代医家对神阙穴的认识神阙穴始见于《素问·气穴论》,但最早提出“神阙”二字的是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素问·气穴论》曰:“藏俞五十穴,……齐一穴,……针之所由...  相似文献   

6.
腹泻,中医称为“泄泻”或“下利”。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则呈水样便。严格地说,泄泻有程度上的不同,泄是大便溏薄似酱,泻是大便泻下如水。在《内经》中有濡泄、洞泄、飧泄、溏泄、注泄等名称。其发病部位与脾胃、大小肠病变有关。引起这些脏腑病变的致病原因多与感受寒、湿、暑等外邪或饮食不节或其他脏腑虚损等有关。在临床上常根据症状差异、进行审因论治。  相似文献   

7.
神阙,又名脐中,是中国针灸经络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穴位。本穴不上不下,无偏无倚,独居人体之正中,与背面督脉经中的命门穴相对应。“神”,中医认为是生命力的根本表现,“阙”《康熙字典》引徐曰:中央阙而为道,故谓之阙。因而,神阙的本意即为生命力的根本通道。中国古代的养生学  相似文献   

8.
泄泻之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以夏秋较为多见。其临床表现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则泻出水样便。祖国医学对此病认识较早,《内经》有“濡泄”“飧泄”“洞泄”“注泄”之称。《丹召玉案》说:“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为泄泻”。泄泻致病之因,本乎脾胃功能失调,如《景岳  相似文献   

9.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3期第4卷醒脾升陷汤治"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方中有萆薢一味.其按语云:"时医因古方有萆薢分清饮,遂误认为萆薢为利小便之要药,而于小便不利、淋涩诸证多用之.尝见有以利小便,而小便转癃闭者;以治淋证,竞致小便滴沥不通者".是言萆薢非通利之药,而为固涩小便.  相似文献   

10.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3期第4卷醒脾升陷汤治“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方中有萆薜一味。其按语云:“时医因古方有萆薜分清饮,遂误认为萆薜为利小便之要药,而于小便不利、淋涩诸证多用之。尝见有以利小便,而小便转癃闭者;以治淋证,竞致小便滴沥不通者”。是言革薛非通利之药,而为固涩小便。  相似文献   

11.
<正> 《灵枢·四时气》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徒(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疒水),必坚束之,束缓则烦悗,束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疒水)尽乃止。”各经均无环谷穴,那环谷下三寸又当位于何处? 1 诸子百家众口难一杨上善云:“环谷,当是脐中,脐下三寸,  相似文献   

12.
神阙穴 ,出《针灸甲乙经》 ,属任脉之穴 ,别名脐中、气舍、命蒂。神 ,指元神 ;阙 ,有缺空之义。本穴正当脐中 ,脐为脐带脱落处结疤后的陷窝。胎儿靠脐带转输母体之气而成长 ,故脐可谓先天元神出入之道 ,其处凹陷空缺 ,故名神阙。脐的中央是穴。故曰 :“脐者 ,肾间之动气也 ,气通百脉 ,布五脏六腑 ,内走脏腑经络 ,使百脉和畅 ,毛窍通达 ,上至泥丸 ,下至涌泉。”神阙穴 ,为任脉之要穴 ,任脉为阴脉之海 ,循行于胸腹正中 ,上连心脏 ,中经脾胃 ,下通肝肾 ,与督脉一源三歧 ,故有“脐通百脉”之说。  《医宗金鉴》谓神阙穴“主治百病 ,及老人虚人…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泄泻的论述,如“湿盛则濡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肾者胃之关”“肺脉……小甚为泄”,这些论述阐释了泄泻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则治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神阙穴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阙"出自《素问·气穴论》,《素问》中称为脐,《甲乙》、《千金》名为脐中,亦有称命蒂、维会."神"指元神,"阙"原指门楼、牌楼、宫门等,神厥即神气通行出入之门户,因此处为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之通道,故名.神厥穴,为任脉之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循行于胸腹正中,上连心脏,中经脾胃,下通肝肾,与督脉一源三歧,故有"脐通百脉"之说.  相似文献   

15.
杨老师是河南中医学院附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自幼秉承家训,博览群书、勤于实践。我随师实习数周,见其对泄泻一病辨证施治颇得医道、乃潜心求教,杨老师遂尽述心得。笔者略加整理,就正于同道。一、“遵之经”,历述泄泻病因杨老师遵《内经》“湿胜则濡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难经》“湿多成五泄”及张景岳“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等论述,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将自己对本病的  相似文献   

16.
慢性腹泻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和或下元虚损,使之脾胃运化失常,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司所致。《内经》明确指出:“胃脉实则胀,虚则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湿盛则濡泻”。故《景岳全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论》也曾告戒:“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可见泄泻病机所在当为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而慢性腹泻又与肝肾有关。所以,治疗慢性腹泻,常从肝脾同治和脾肾同治两法入手。  相似文献   

17.
“下利”包括现代所称“泄泻”、“痢疾”之类的肠道病证,《伤寒论》统称“下利”。仲景对“下利”证辨证精详,用药严谨,迄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现就个人学习所得,将其中治利各条,概为十法分述如下: 一、解表和里透邪止利法太阳阳明合病,风寒之邪不得外解,内迫阳明。症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下利或呕,无汗,脉浮紧者,葛根汤主之(32、33)。方中葛根、桂麻,解表祛邪,又能输津。芍甘姜枣和里益胃,呕者加半夏降逆止呕。使表解里和,升降复常,则呕利自止。临证用本方治疗肠胃型感冒之属于表寒者颇效。  相似文献   

18.
四逆散载于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篇》318条,其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  相似文献   

19.
洞泄这一古病证名称,散见于传世本《黄帝内经》。然考察古今学者相关注解,不难发现诸家对于泄为泄利泄泻之义绝无争议,而对于洞字含义为何多置之不理,现有的解释也远未能在学术界达成共识。洞字含义不明,这必然会妨碍我们对洞泄的理解,故笔者尝试从《内经》文本出  相似文献   

20.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其关键在于“同证同治 ,异证异治”,即辨证相同 ,施治则一 ,辨证不同 ,施治全异。这也是辨证论治法则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 ,也是中医与西医在临床治病上一大区别 ,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意义所在。本人在多年临床实践中 ,应用此一治法 ,取得了可喜疗效 ,现举案如下。1 同病异治1 .1 肾阳虚泄泻 戴某某 ,男 ,5 8岁 ,农民 ,1 998年 1 2月 1 8日门诊。患泄泻半年 ,经西药治疗服多种抗生素无效 ,服止泻药泄泻止 ,但泻停后腹胀 ,过时又泻 ,遂给中药治疗。视其面无华色 ,问之每逢五更时大便作泻 ,泻前自觉小腹作痛 ,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