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9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川  王军 《华西医学》2007,22(3):587-588
目的:探讨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2年~2002年收治9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用Chi-Square统计方法分析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相关因素.结果: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与凝血异常、存在脑挫伤或SAH、颅内压变化及首次CT检查有关.结论:了解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因素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至2010年收治8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中,颅脑外伤后5~12 h 50例,12~24 h 24例,24~48 h 8例,〉48 h 2例;8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中恢复良好53例,中残1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结论及时复查CT,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进行早期诊断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路华  李英斌  张建 《临床医学》2006,26(12):42-43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对87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中恢复良好52例,中残12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1例。结论 认识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时复查CT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头颅CT表现与发生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关联性,以分析单纯凭CT影像改变早期诊断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可行性。方法:搜集有CT复查的颅脑外伤住院病例共125例,以时间顺序采用单盲法对首诊CT图像进行统计分析;首诊CT发现有原发性颅内脑损伤78例,将CT复诊图像与首诊图像对比,共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19例(其中1例为首诊CT图像正常)。采用SPSS 11.0for Windows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与早期CT表现无明显特定的必然联系。结论:原发性颅脑损伤是引起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直接原因。早期CT影像改变应积极与临床表现相联系,一旦患者出现新的临床症状或原有症状、体征经积极治疗未见减轻或逐渐加重者,应及时复查CT以早期发现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相似文献   

5.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有颅内血肿者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其他部位发生血肿者。随着CT普及和急诊医学的发展,伤后就诊时间的缩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我们自2003年6月至2005年9月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3例,就其诊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诊治及预后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颅脑外伤增多及 CT检查的普及、临床医生的认识提高,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报道逐渐增多.作者自 1995年 5月~ 2002年 4月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5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包蕾 《浙江临床医学》2006,8(9):998-998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时发现颅内血肿,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其他部位发现血肿。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常见的继发性颅脑损伤,好发于伤后或术后24h至72h,不易早期发现,如未能及时诊治常危及患生命。本院自1998年5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6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至2003年3月收治的81例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颅脑外伤病人2983例,并外伤性颅内血肿1133例,其中并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81例,占颅脑损伤的2.7%(81/2983),占颅内血肿的7.1%(81/1133),病死率18.5%。81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49例。痊愈55例,轻残7例,重残3例,死亡15例,植物生存1例。并脑积水行分流术7例。结论:降低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取决于对本病的早期临床征象及检查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9.
田志诚 《华西医学》2009,(7):1629-1630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CT表现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即时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36例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首次CT及伤后迟发性血肿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多数首次CT检查,可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脑挫裂伤和颅骨骨折;颅内迟发性血肿发生的高峰期为伤后24~72小时。结论: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首次CT检查多有异常,但无颅内血肿者,应在24~72小时内进行CT复查,以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方不至贻误诊治。  相似文献   

10.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为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有颅内血肿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其他部位发现血肿者,DTICH发病率为1.37%~7.4%,病死率为25%~55%^[1]。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一般较差,及时发现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本文分析了自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312例,其中迟发性颅内血肿37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临床特点、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经复查CT或手术探查证实的35例DTICH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29例,非手术治疗6例,总良好率71.4%,总死亡率11.4%。DTICH多发生于伤后24h内(77.1%),多见于额颞部和颞顶部(82.9%),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其发生的基础。结论 正确认识DTICH早期临床特征及动态CT扫描有助于及时发现DTICH和确定正确治疗方案,是提高DTICH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6例DTICH患者血肿出现的时间、血肿类型、诊治经过及结果。结果预后良好34例,中残7例,重残4例,死亡11例。结论降低DTICH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送检311份痰标本,培养阳性245份,阳性率为78.8%;革兰阴性菌188株,占76.7%,革兰阳性菌39株,占15.9%,真菌18株,占7.3%;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四类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强;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例,均为入院1个月后发生。【结论】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测定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建清  盖延廷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50-1852
[目的]探讨分析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2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GOS 5分)62例,中残(GOS 4分)53例,重残(GOS 3分)32例,植物生存(GOS 2分)12例,死亡(GOS 1分)64例.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GCS评分、年龄、脑疝与否及手术减压时间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独立因素.伤后1.5 h内完成手术减压者预后明显优于其他患者.31例(13.9%)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其中硬膜外血肿占74.2%(2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死残率高,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效果确切,手术减压时间是唯一可控制的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发病后1.5 h内手术减压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5.
腹部创伤10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腹部创伤及合并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10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伤893例(83.0%),开放伤183例(17.0%);手术治疗969例;腹内主要脏器损伤依次是脾、肝、胃、小肠、肾、结肠等。【结果】全组存活1040例(96.7%),入院时血压为零被抢救成功114例,因手术并发症再次手术17例;死亡36例(3.3%),多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在严重腹部创伤时,耗时的诊断程序是不允许的,只有当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时才可作必要的检查以避免遗漏多脏器伤;同时应积极手术,手术止血被认为是最根本的抗休克措施;多脏器损伤处理坚持“保全生命第一,保全器官第二”的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6.
颅前凹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朱子洪黄思庆游潮杨开勇易章超华西医大附一院神经外科本文报告1956~1993年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鞍内、鞍结节、蝶骨平台及嗅沟脑膜瘤101例。由于该区脑膜瘤从肿瘤附丽、临床表现到手术方法都较一致,在此,我们建议把它统归为前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TNF-α表达水平和胸部创伤严重度评分(TTS)在患者早期病情预测和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胸外科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64例.根据TTS评分(总分5~25 分)分为重度组35例(A组,TTS评分16~25分)和轻度组29例(B组,TTS评分5~15分).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C组).A、B两组于发病d1、d3、d7采集静脉血,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对三组均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C组仅采集一次静脉血,测定TNF-α,hs-CRP.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A组及B组患者伤后24~72 h时hs-CRP和TNF-α水平进行性升高,且A组高于B组(<0.05),但d7后开始回落.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预测模型分析表明, TTS评分,发病24 h以内的血清TNF-α水平及72 h血清TNF-α水平均对胸部创伤患者MODS发生有预测价值.72 h的血清TNF-α水平联合TTS评分对于其胸部外伤患者发生MODS预测价值最高(AUC=0.9089).A、B两组患者的pH、PaCO2、PaO2、SaO2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A组与B组间PaCO2、PaO2、SaO2也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TTS评分能比较准确判断胸部创伤及呼吸功能程度,可以独立预测MODS的发生.TTS评分联合血清TNF-α水平检测,可以明显提高对患者发生MODS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和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突出的原因,探讨其手术方法。【方法】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经术前检查和术中证实为原发节段复发突出,行后路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神经根松解减压,或椎体间融合术。【结果】15例从原发侧突出,6例从对侧突出。10例初次术后有经常剧烈运动或负重劳动或外伤史。平均随访1.2年,按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标准,优10例,良7例,可3例,差1例。【结论】腰椎间盘原发节段复发可能和外伤及长期负重有关,且多为原发侧。再手术时如需切除关节突或棘上棘间韧带,则推荐进行椎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Bloodstream infection (BSI) is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infectious complication of major trauma. However, its occurrence, the risk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its development, and its outcomes have not been well described. DESIGN: Cohort with linkage of regional trauma and microbiology databases. PATIENTS: Adult trauma patients with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 or = 12 admitted to a regional trauma centre during a 33-month period. RESULTS: Of 1797 victims of acute trauma identified (median ISS 20; interquartile range [IQR] 16-25), 71 (4%) had 77 episodes of BSI, for an overall rate of 2.9 per 1000 hospital days. BSI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37 of 72, or 52%) had onsets within the first week of hospitalization; 7 (10%) patients had community-acquired BSI (onset within 2 d).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socomial BSI were higher ISSs (odds ratio [OR] 1.0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2-1.07); requirement for ICU admission (OR 7.06, CI 3.38-14.75); and burns (OR 5.75, CI 2.16-15.30). Although trauma-related BSI was a predictor of increased in-hospital case fatality (15/71 v. 208/1726; relative risk 1.75, CI 1.10-2.78), it was not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death. CONCLUSION: In our series, 1 in 25 major trauma cases was complicated by BSI. The infection occurred within the first week after injury in over half of our cases. Knowledge of the epidemiology of these infections will be important for planning preventive or early therapeutic efforts.  相似文献   

20.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治疗效果和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的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全部1次手术治疗成功,6-12个月后尿流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皆大于15mL/s。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