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欧  沈秀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3,(10):30-30,109
目的:观察注射用奥美拉唑预防老年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治疗的老年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1例、治疗组(奥美拉唑组)45例,观察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4.7%,对照组为23%,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P〈0.01)。结论:注射用奥美拉唑可以有效降低老年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洛赛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讲我院48例高血压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比较两组得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出血发生率为4.16%(1/24),对照组为20.83%(5/24) ,治疗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死于其它原因4例,病死率16.67 %.对照组死亡7例,病死率29.17%,其中2例直接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另5例死于其它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预后极差,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脑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关,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病死率低,但是本研究样本量尚不够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用于预防老年脑出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9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对比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病死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治疗组病死患者中仅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有5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每周均行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美拉唑用于预防老年脑出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对老年脑出血患者伴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脑出血患者90名,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西咪替丁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用奥美拉唑及西咪替丁,对照组不用抑酸药,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指标和对死亡率的影响,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上消化道理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奥美拉唑组0%,西咪替丁组13.34%,无抗酸药组23.3%,奥美拉唑组与西咪替丁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该二组与无抗酸药组比较,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抗酸药组(P<0.01).结论 奥美拉唑可以有效预防脑出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并可改善急性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脑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比较两组的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出血发生率3.7%,对照组2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病死率14.8%,对照组死亡率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高,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奥美拉唑对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辉 《重庆医学》2007,36(13):1266-1267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对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216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奥美拉唑治疗组、奥美拉唑预防组、甲氰咪胍预防组,于患者住院期间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好转例数及发生例数.结果 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好转13例(好转率为61.90%);另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奥美拉唑预防组2.54% 、甲氰咪胍预防组18.18%,奥美拉唑预防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氰咪胍预防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对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脑出血后预防性使用奥美拉唑,也能有效地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罗树荣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128-129
目的观察39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注射液对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40mg静滴,每日1~2次,共1~2周,观察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指标及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急件期死亡率分别为7.69%、10.26%和31.03%、34.48%。结论奥美拉唑注射液不仅可明显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降低急性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出血率为5%,对照组为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3例,死因均与上消化道出血无相关性。对照组死亡6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3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预防不佳,脑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效果理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雷尼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玲 《河北医学》2006,12(3):231-232
目的:观察100例脑出血患者应用雷尼替丁对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尼替丁100mg静滴,每日1~2次,共2周,其间观察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指标以及对病死率等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急性期死亡率分别为2%、18%和19.2%、32.6%(P<0.01)。结论:雷尼替丁不仅可明显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改善急性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预防自发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应用奥美拉唑,对照组则不用。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预防组仅有2例,对照组有1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奥关拉唑预防自发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逵  黄卫 《西部医学》2011,23(11):2172-2173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 150例Glasgow评分(GCS)≤7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治疗组和雷尼替丁对照组,治疗组:泮托拉唑注射剂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雷尼替丁15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2次/d。所有患者基础治疗措施相同,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例数及好转例数。结果泮托拉唑治疗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1例(28.0%),总有效率92.0%,而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达38例(50.7%),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与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泮托拉唑较雷尼替丁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泮托拉唑治疗重症脑出血后上消化道出血应做到早期、足量及足够疗程。  相似文献   

12.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颖珠 《四川医学》2009,30(8):1340-134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5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经院前抢救)和对照组(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对治愈、好转、死亡和总有效率等预后指标,以及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对短时间内保全患者生命,减少院前患者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补液组53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给予限制性补液和常规补液及抑酸、止血、降门静脉压等治疗.观察2组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差异.结果:限制性补液组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限制性补液组仅2例并发轻微肝性脑病,无一例病死;对照组3例并发肝性脑病,13例并发腹水,4例出现少尿或无尿,1例并发自发性腹膜炎,14例病死,2组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限制性补液有利于止血,并且可以减少出血期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最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486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A组)临床特征,并与同期498例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B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伴随全身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明显高于B组(P<0.01)。A组伴低血压或休克,服用阿斯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死亡均明显高于B组(P<0.01)A、B两组出血病因均以消化性溃疡及酸相关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十二指肠炎、食道炎)居多。A、B两组消化性溃疡分别占43.6%及50.6%,而且A组十二指肠溃疡明显低于B组(P<0.01)。A、B两组酸相关性疾病分别占64.2%及75.5%。A组原因不明出血明显高于B组(P<0.1)。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常伴随全身慢性疾病,酸相关性疾病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及死亡率均较非老年人为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防治脑出血引起的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诊入院后,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加用西咪替丁静脉筋注,并与对照组比较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2.5%,远低于对照组的47.5%(P<0.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提倡常规应用西咪替丁可防治其急性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66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n=83),分别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常规基础护理+程序化护理,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1)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4%,对照组为63.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的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住院时间较短,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FMA评分及FI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升高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程序化护理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干预能够使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大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脑出血患者急性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急诊109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125~250ml,每4~8h静脉滴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胃酸抑制剂防治上消化道出血,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除了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外,加用天麻素6ml/d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前后危重情况进行APACHEⅡ临床评分,对治疗前后脑出血的量、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7d后,APACHEⅡ评分为20.6±6.8、23.8±6.6,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别(p〈0.05),同一组在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亦有显著差别(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脑出血量在治疗7d后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但同组之间比较,治疗后的出血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减少(p〈0.05)。研究组共病亡6人,对照组病亡5人,治疗组发生各类并发症为8人,对照组7人,主要为脑疝和肺部感染,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病人,早期使用天麻素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急性脑出血病人早期使用天麻素不增加脑血肿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徐军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2-134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策略,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济南军区总医院2011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再出血发生率,并评定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25.19±3.68)h]、平均住院天数[(9.27±2.83)d1及再出血发生率(3.1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4.21±5.04)h、(12.04±3.16)d、9.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真细致的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止血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91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8.7%,显著高于对照组15.6%(P〈0.001),而致残率(15.2%)和死亡率(26.1%)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6%和48.9%(P均〈0.01)。治疗组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再出血等并发症的比率与对照组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措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试验对象:该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83例脑出血患者。患者分组方法:掷硬币法。83例患者分为传统急救组和微创急救组两个组别。传统急救组给予急诊内科开颅急救措施;微创急救组给予急诊内科微创急救措施。观察指标:①抢救成功率;②急救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急救组相比于传统急救组抢救成功率95.24%更高,传统急救组仅为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急救组相比于传统急救组急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其中,对照组有4例肺部感染,2例脑水肿,3例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21.95%;观察组有1例肺部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给予急诊内科微创急救措施临床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