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多种波谱手段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了12个成分,分别为(6aR,11a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化合物1)、(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2)、(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化合物3)、龙胆黄素(化合物4)、大黄素(化合物5)、熊果酸(化合物6)、黄芪皂苷II(化合物7)、异黄芪皂苷II(化合物8)、黄芪皂苷VII(化合物9)、黄芪皂苷IV(化合物10)、黄芪皂苷I(化合物11)和大豆皂苷I(化合物12)。结论:以上化合物中龙胆黄素为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大黄素、熊果酸、黄芪皂苷VII和大豆皂苷I为首次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理有关黄芪地上部分(茎、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文献,并参照地下部分的相关研究,探讨其地上部分的合理利用,为黄芪药用植物资源的充分利用及新药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山西浑源县仿野生栽培和野生蒙古黄芪中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的比较,评价仿野生栽培蒙古黄芪的质量。方法 采集12批野生和19批仿野生栽培蒙古黄芪样品,采用HPLC-DAD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成分,UPLC-ELSD法测定黄芪皂苷I、II、III、IV 4种皂苷成分。结果 5~6年生的仿野生栽培的蒙古黄芪中的高质量分数成分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黄芪皂苷I、II、III的量高于野生黄芪,相应的黄酮总量、皂苷总量高于野生黄芪,而2种低质量分数成分芒柄花素、黄芪皂苷IV的量低于野生黄芪;通过比较仿野生栽培1~6年生黄芪中8种成分的量发现,黄酮类成分随生长年限的增长不断升高,而皂苷类成分则逐渐降低。结论 仿野生栽培的方法可有效地解决优质野生浑源蒙古黄芪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海拔、经度、纬度、坡向、坡度生态环境因素对恒山产野生蒙古黄芪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的影响,筛选出影响黄芪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方法 采用HPLC-DAD法测定了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成分;UPLC-ELSD法测定了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黄芪皂苷III、黄芪甲苷4种皂苷成分。采用SPSS17.0软件对黄芪各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以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各生态因素对各成分量的影响。结果 建立逐步回归方程,毛蕊异黄酮苷的量与黄酮总量相关系数为0.958,黄芪皂苷I的量与皂苷总量相关系数为0.969,毛蕊异黄酮的量与芒柄花素的量相关系数为0.896,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皂苷总量与黄酮总量相关系数为?0.505,呈显著的负相关。随着海拔和纬度的升高,黄芪中毛蕊异黄酮和黄酮总量升高;芒柄花素的量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在阴坡的黄芪中黄芪皂苷I和皂苷总量的量高,且随坡度增大而升高;黄芪皂苷II的量主要受坡度的影响。结论 影响恒山野生蒙古黄芪药材黄酮成分量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和纬度,经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坡向和坡度对黄芪的皂苷成分的量有显著的影响,纬度、海拔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阿尔泰黄芪Astragalus altaicus根部的甲醇提取物通过溶剂分配,在正丁醇可溶部分得到3个环阿尔庭烷三萜甙化合物,经FABMS、IR、^1H、^13CNMR、DEPT、^1H-^1HCOSY、^1H-^13CCOSY及水解等方法鉴定为:棉毛黄芪甙Ⅵ,Ⅳ,Ⅱ,这些化合物是首次从阿尔泰黄芪中报道。  相似文献   

6.
7.
中药胡芦巴为豆科植物胡芦巴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 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温肾、祛寒、止痛之功效。国外已有报道从胡芦巴中分离到甾体皂苷、黄酮、生物碱、香豆素等多种成分。作者对中国产胡芦巴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已报道了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本文报道分离鉴定的另外9个化合物。 胡芦巴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其分为极性不同的4部分。石油醚部分经硅胶色谱柱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Ⅵ;乙酸乙酯部分经硅胶色谱柱分离,得到化合物Ⅵ~Ⅸ。通过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Ⅰ~Ⅸ分别为24-甲基胆甾醇、β-谷甾醇、双咔唑、单棕榈酸甘油酯、硬脂酸、β-谷甾醇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膜荚黄芪中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膜荚黄芪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Cyclocanthoside A (1),IsoastragalosideⅣ(2),Cyclocanthoside E (3),AstragalosideⅦ(4),AstragalosideⅢ(5),AstragalosideⅥ(6),黄芪甲苷Ⅳ(7)。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化学成分 皂甙类:黄芪中含有大量的皂甙类及三萜类化合物,约有50种左右(包括近属植物),它们大多属于四环三萜类,其中含量较多的为黄芪皂甙Ⅳ。 多糖类及其他成分:从多种黄芪中分得的多糖经水解后均得到5种单糖,已鉴定的4种为:葡萄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另外含有蔗糖、微量叶酸、胆碱、甜菜碱、β-谷甾醇、亚油酸、亚麻酸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为该中药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蒙古黄芪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Ⅰ)、(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3R)-8,2′-dihydroxy-7,4′-dimethoxy-isoflavane,Ⅱ]、毛蕊异黄酮(calycosin,Ⅲ)、(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6aR,11aR)9,10-dimethoxypterocarpan-3-O-β-D-glucoside,Ⅳ]、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7,2′-di-hydroxy-3′,4′-dimethoxy-isoflavane-7-O-β-D-glucoside,)、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formononetin-7-O-β-D-glucoside,Ⅴ)、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calycosin-7-O-β-D-glucoside,Ⅵ)、红车轴草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pratensein-7-O-β-D-glucoside,Ⅶ)和染料木苷(genistin,(Ⅸ))。结论化合物为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获得,化合物~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黄芪种子鉴定提供方法,为按中药材GAP原则制定相关标准操作过程(SOP)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肉眼直接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进行扫描观察,比较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种药用黄芪的种子形态特征和微观结构;通过萌发试验,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通过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形态差异不明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萌发孔形状、种脐和种皮的微观结构有明显差异;蒙古黄芪较膜荚黄芪种子硬实率高,萌发不整齐,萌发高峰滞后。结论在电子显微镜下能够对两种黄芪种子准确地做出鉴定,种脐、萌发孔、种皮的微观结构可作为鉴别两种黄芪种子的指标;种子硬实率和萌发动态规律可用于两种黄芪种子的辅助鉴别。  相似文献   

13.
甘肃陇西道地药材蒙古黄芪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规范蒙古黄芪种植、加工,使蒙古黄芪生产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的标准,与国际接轨,使中药走向世界。方法 通过对陇西县及其毗邻地区黄芪产区的种植历史、基本生态环境、种质资源、良种选育的调查和试验,并取样对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 改变了产区传统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形成了蒙古黄芪规范化种植规程。结论 通过规范化种植生产出来的蒙古黄芪具有优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蒙古黄芪多糖中的单糖组成。方法 蒙古黄芪多糖样品用三氟乙酸溶液水解成单糖,用1-苯基-3-甲基- 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采用HPLC法于245 nm波长处检测各单糖。结果 蒙古黄芪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阿拉伯糖组成,物质的量比分别为0.02∶0.05∶0.17∶1∶0.18。结论 此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蒙古黄芪多糖中单糖组成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膜荚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 应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以膜荚黄芪根总RNA为模板克隆PAL基因。结果 所克隆的膜荚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命名为AmPAL,Genbank登录号为EF567076。序列分析表明,AmPAL全长为2 650 bp,含有一个完整的2 154 bp开放读码框。AmPAL是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家族的一个新成员,推测其编码718个氨基酸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7.805×104,等电点为5.96,与豆科植物已知的PAL氨基酸序列的同源并且相似性都大于80%。结论 首次成功地从膜荚黄芪中克隆出了PAL基因,为有效利用该基因调控药用植物苯丙烷代谢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补阳还五汤和黄芪对脑缺血及其再灌注损伤与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的影响.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于缺血后15 min、再灌注48 h取脑组织测定Glu、Asp、GABA、Gly.结果显示: 缺血15 min后,脑组织Glu、As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GABA含量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和黄芪可降低脑组织Glu含量(P<0.05).缺血后15 min再灌注48 h后,脑组织Glu及Asp含量显著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和黄芪均可使脑组织Glu含量降低(P<0.05).说明补阳还五汤和黄芪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对抗脑缺血及其再灌注后EAA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黄芪粉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对黄芪粉针剂中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65:30:10),测定波长为418nm,结果:回归方程A=1.538C+0.189,r=0.9998,在80-240ug点样量范围内,吸光度与点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2.52%(n=5),结论:本方法使用简单仪器测定,结果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黄芪粉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黄芪中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营养学角度,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膜荚苋芪中所含氨基酸进行全面分析。分析结果:结合氨基酸8.05%,游离氨基酸0.38%,总氨基酸8.43%。除色氨酸未分析外,含有所朋人体必需氨基酸,说明膜荚芪除具有药效外,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