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国部分地区妇幼卫生现况,为政府部门优化妇幼卫生服务,提高妇幼卫生服务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分别抽取两个省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加权秩和比法对2011年6个省市以及全国妇幼卫生服务和妇幼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位于东部地区的北京市妇幼卫生服务和妇幼健康状况均优于其它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山西省妇幼卫生服务落后于其它省市,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妇幼卫生健康状况落后于其他省份,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我国妇幼卫生现况存在地域差异,受到经济条件、妇幼卫生服务效率和服务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妇幼卫生现况优于西部地区,政府部门应强化公共职能,针对性地加大政府投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妇幼卫生服务效率,改变妇幼卫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因为2008—2012年5年期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妇幼卫生事业的专项资金投入。研究我国专项资金的投入总量、投入构成情况。方法:从东、中、西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县选择样本地区,从妇幼专项资金投入的角度出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结论:政府对妇幼专项资金的总体投入呈上升趋势,其中对西部地区专项资金人均投入量的平均水平高于东、中地区;在投入构成方面,中央政府是中央妇幼专项资金主要来源,占总投入的85%以上,其中东、西部降消项目及中部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妇幼专项资金是其相应地区妇幼专项资金使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对基层妇幼卫生状况的投入分析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我国妇幼投入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我国公共卫生投入现状和投入结构进行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卫生统计年鉴和财政决算报表,对我国公共卫生财政投入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研究、空间描述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局部热点分析。结果:我国当前公共卫生投入整体偏低,增长缓慢,远低于GDP增长水平,且占政府卫生支出、卫生总费用比例较低,投入结构不合理,"重医轻防"矛盾依然突出。结论:政府应增加公共卫生财政投入,探索建立更加合理的投资机制;调整投资结构,尝试改变"重医轻防"的现状;保证公共卫生财政投入公平性,缩小地区差异;针对性增加公共卫生机构经费投入,解决以疾控为主的公共卫生机构当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完成千年发展目标的承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方法:对400个县级行政单位进行调查,对妇幼卫生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讨论:妇幼卫生工作总体进展较好,地区差异仍然存在;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成绩显著,健康管理工作推进相对缓慢;儿童保健工作仍需加大力度。建议: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妇幼卫生工作支持力度,缩小地区差异;稳步推动孕产妇保健工作进一步发展,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加强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力度,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城乡间的具体差异,为西部地区政府在区域和城乡间医疗卫生支出的合理投入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基于2009—2019年我国西部地区12省份的132个市区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因素。结果:人均GDP与农村居民收入是影响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主要因素,人均GDP 门限值分别为9.84和10.48、城镇居民收入门限值分别为9.73和10.13、农村居民收入门限值分别为8.67和9.22,而我国西部地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更偏向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居民和低收入群体中的农村居民。结论:我国西部地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在不同区域间和区域内城乡间存在显著差别,推动区域和城乡医疗卫生协调均衡发展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6—2020年天津市公共卫生领域财政投入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运用天津市以及国内其他部分省市财政决算报表数据、年鉴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十三五”期间天津市政府对于卫生健康事业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对于公共卫生领域重视不够,财政拨款支出表现出明显医疗服务系统偏向性,公共卫生机构支出明显偏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事先投入严重不足。结论:建议调整优化卫生健康支出结构,加大公共卫生财政投入, 切实落实疾控机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全额保障政策,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储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7.
妇幼保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对东西部妇幼保健整体水平做一对比,并从筹资结构入手,结合实地调研,揭示了我国妇幼保健事业已呈现东、西部非均衡发展态势。再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各地人均收入、财政卫生支出、GDP增长等因素对其妇幼卫生水平影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地区差别的成因,提出东、西部妇幼保健应分别选择不同的筹资机制:在东部以"补需方"为主,在西部则以"补供方"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公平性进行评价分析,为优化政府卫生支出、促进全国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从空间视角出发,运用空间差异分析、集中指数法,对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政府卫生支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部、东北地区的人均政府卫生支出低于东部、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4个地区中最低;按人口数、经济水平、床位资源为评价标准的政府卫生支出集中指数为正,显示公平性不高。结论:政府卫生支出空间分布地区间差异较大、公平性不高,应因地制宜优化中央转移支付结构、提高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投入力度,促进区域政府卫生投入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9.
政府对妇幼卫生投入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历年来的妇幼卫生投入状况以及对各省市2003年妇幼卫生机构投入状况进行分析得知,我国目前对妇幼卫生投入存在严重不足的同时,还存在投入下沉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文贤  毛萌  华纪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3044-3046
目的:分析西部地区高端妇幼健康需求的市场容量和发展趋势,指导妇幼卫生决策。方法:采用1998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和四川省卫生统计资料,分别采用医疗需求法、卫生支出法和机构收入法测算高端妇幼卫生市场容量,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西部地区妇幼健康需求呈现多元化增长趋势,高端妇幼卫生市场增长明显。四川省的高端妇幼健康需求市场容量在2005年将达到8~12亿元。结论:制定西部地区妇幼卫生策略既要适应高端服务需求变化,又要立足区域卫生规划,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以江苏省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现状为依据,对其收支经费分析.找出政府在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与补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理论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结果在三类地区,无论是市(县)级疾病控制机构还是妇幼保健机构,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政府对卫生支出的绝对数在增加,但占财政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二是政府对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主要集中在高层次机构;三是政府对这些机构的投入不足,不能保证基本人员经费支出:四是经费主要来源于有偿服务收入,补偿机制不健全。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1)明确政府补偿责任.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2)政府公共卫生投入要向基层倾斜,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机构经费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比重:(3)实现政府补偿形式的多样化,健全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机制;(4)改变预算机制,实行按任务预算的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Increased out-of-pocket (OOP) health care spending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aternal, infant, and child mortality, but the effect of public health care spending on mortality has not been studied. I identifi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public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and OOP health care spending for maternal, infant, and child mortality. Generally, increases in public expenditure coincide with decreased rates of mortality, regardless of OOP spending levels. Specifically, higher levels of public expenditure with moderate levels of OOP spending may result in the lowest mortality rates. Increased public health care spending may improve health outcomes better than efforts to reduce OOP expenditure alone.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提供及财政状况基本现状,为发展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分析甘肃省98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6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提供情况及财政状况。结果甘肃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利用率较低,公共卫生服务不完善且质量较差。40.01%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6.0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政府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不足。结论建议转变服务模式,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训,加大政府投入,建立收支两条线的财务政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南宁市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与运营现状,为规范建设和科学决策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国家妇幼卫生综合信息平台网络直报系统,分析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2010年度基本情况、人力资源、设备拥有、服务提供、群体保健及科研教学等信息。结果:妇幼保健机构面临政府重视不够、财政投入不足、人员偏少及素质偏低、业务发展不平衡、科研教学弱等问题。结论: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公卫职能,注重群体保健;加强人员培养,增强队伍素质;提高临床水平,促进群体保健。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卫生筹资政策研究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基本职责,公共财政分配和支出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卫生服务的公共特性, 提出了纯公共、准公共和个人医疗服务的分类概念,并按此分类进行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筛选及其成本核算研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各级政府责任及财政供给方式和相应的配套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通市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分析财政补偿与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的联系。方法调查南通市8所市直医院和10所县级医院的年度财务报表,逐项分析指标。结果公立医院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公立医院收入主要来自服务创收。公立医院发展资金主要靠自筹。多项因素对公立医院运营造成影响。结论南通市公立医院改革亟须加快推进,同步完善政府财政补偿机制,切实加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真正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和分析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机构管理和临床、保健管理方面现状。方法:组织专家按照统一的评审标准对申请评审机构进行评审,对机构管理、保健管理和临床管理评审得分情况结合专家评审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机构管理方面业务用房面积、实有床位数和卫生专业人员数与标准的差距较大,科教管理得分率较低;二、三级妇幼保健院保健管理平均得分率分别为92.0%和88.8%,相关内容从高到低依次为:公共卫生、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临床管理平均得分率分别为89.53%和84.19%,其中二级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和药事管理得分率较低,而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医学影像得分率最低。结论:等级评审促进了妇幼保健院的建设和发展,但普遍在硬件及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工作、医疗保健亚专业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以及辅助科室服务能力方面还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公共财政对策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卫生资源的城乡二元分布状况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职能"缺位"是导致农村医疗卫生产品供给滞后的根本原因。以政府"缺位"为视角分析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就政府"缺位"的原因进行解析,从公共财政角度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领域中政府"缺位"问题的对策构想: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力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30年:历程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0年来,卫生总费用研究从无到有,由易到难,由边缘到主流,成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宏观卫生政策研究和卫生财政学的核心议题。笔者分四个阶段全面系统回顾了卫生总费用研究的发展历史与基本特征,客观描述了卫生总费用的研究现状、研究范围与主要成果,明确提出了卫生总费用研究的战略议题和优先领域,以期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设计、公共财政体制与卫生财政体制建设,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超前理论指导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China and Vietnam have adopted market reforms in the health sector in the context of market economic reforms. Vietnam has developed a large private health sector, while in China commercialization has occurred mainly in the formal public sector, where user fees are now the main source of facility finance. As a result, the integrity of China's planned health service has been disrupted, especially in poor rural areas. In Vietnam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an important financer of public health facilities and the pre-reform health service is largely intact, although user fees finance an increasing share of facility expenditure. Over-servicing of patients to generate revenue occurs in both countries, but more seriously in China. In both countries government health expenditure has declined as a share of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and tot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while out-of-pocket health spending has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health finance. This has particularly affected the rural poor, deterring them from accessing health care. Assistance for the poor to meet public-sector user fees is more beneficial and widespread in Vietnam than China. China is now criticizing the degree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its health system and considers its health reforms "basically unsuccessful." Market reforms that stimulate growth in the economy are not appropriate to reform of social sectors such as heal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