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位PCR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原位PCR技术的基本原理,进展,应用及存在问题。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整理,结合实践操作经验,展开分析,结果:原位PCR技术是一种特异性,敏感性较高的靶序列检测定位技术,作为研究基因信息和细胞,染色体等的形态信息的有力工具,尤其是专用原位PCR仪在医学研究(医学检验,病理学领域)上的广泛应用,结论:原位PCR技术的应用推广及研究深入,也存在其技术应用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2.
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Taqman荧光探针技术与常规PCR电泳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评价Taqman荧光探针技术(Taqman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结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菌培养法,常规PCR电泳技术与Taqman技术检测300份临床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及50份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痰标本。结果:细菌培养法检测结核阳性率为112/300;常规PCR电泳技术检测结核菌阳性率为169/300,特异性96%;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检测结核菌阳性率为141/300,特异性100%。结论: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是一种全新的PCR分子杂交模式,集PCR扩增、荧光探针杂交、荧光检测一体化,在单一管内完成,简便、快速、防污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结核病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含内标的荧光PCR—荧光定量PCR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1.前言 PCR技术应用于体外基因检测是临床诊断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但由于传统的PCR检测易污染、假阳性率高等原因,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于临床检验。为了克服传统PCR的上述缺点,发挥它早期、快速诊断的优点,近年来,发展了多种将传统PCR技术与其它技术结合起来的新型PCR技术,最成功的有PCR与ELISA结合的PCR-ELISA技术和PCR与荧光检测结合的荧光PCR技  相似文献   

4.
PCR是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但常用的PCR都存在种种不足,制约了其在临床的应用。通用模扳信号扩增技术(UT-PCR)解决了传统PCR核酸模扳质量容易引起的假阴性以及难以实现多基因/多位点同时检测两大难题。UR—PCR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假阴性低,并能实现高通量检测,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祁恒  陈涛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4(12):1738-1740,1723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已在分子生物学和医学诊断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体系。PCR生物芯片作为实现PCR技术的一种重要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述了PCR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和PCR生物芯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免疫PCR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CR技术是一种基因扩增技术,它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特点,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1992年美国加州大学分子生物学家Sano等将免疫反应与PCR相结合建立了免疫PCR技术。该技术比ELISA的敏感度至少提高几个数量级,实现了免疫分析方法的一大突破,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就免疫PCR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是在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度灵敏的核酸定量技术。该技术通过荧光信号的积累来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使PCR扩增和终产物检测全部处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从而具有实时监测、无污染、快速、灵敏、精确、特异等特点,极大地克服了原有PCR技术的不足。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ERIC—PCR分子生物学分型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分离菌株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Enter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emc consensus,ERIC)为引物,对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得到指纹图并进行分析。结果122株临床分离株产生42种不同的指纹图,密切接触者指纹图相同或相似,指纹图谱与患者年龄、菌株的耐药性及耐药种类有关。结论ERIC—PCR是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9.
PCR技术(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简称PCR)诞生于1985年,由美国Ce-tus公司的Saiki等研究成功。问世以来,以其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等特点受到医学界普遍重视.被誉为里程碑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列为90年代生物技术十大热点之首.及1989年世界重大科技进展之一。目前其广泛应用于人类遗传病的基因诊断、产前诊断,病原微生物的检验.肿瘤分子遗传掌的研究,性别鉴定,器官移植配型.法医鉴定,  相似文献   

10.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是在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度灵敏的核酸定量技术。该技术通过荧光信号的积累来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使PCR扩增和终产物检测全部处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从而具有实时监测、无污染、快速、灵敏、精确、特异等特点,极大地克服了原有PCR技术的不足。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2种检测登革病毒方法的比较,以提高检测登革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利用Taqman MGB技术,根据登革病毒3’端非编码区的一段高度保守序列,设计登革1~4型荧光PCR通用引物和TaqmanMGB探针,以登革热毒株作为标准,以乙脑毒株作对照,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登革病毒的快速方法。并对10份ELISA法检测阳性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RT—PCR及荧光PCR扩增。结果RT—PCR检测10份临床血清标本,2份阳性,阳性率为20%。实时荧光PCR检测登革病毒与乙脑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10份临床血清标本,5份阳性,阳性率为50%。从RNA提取到检测结果仅需4h。结论Taqman MGB实时PCR检测方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登革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登革热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是在传统PCR定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定量技术。它是一种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  相似文献   

13.
应用PCR技术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PCR技术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BMD)基因缺失和杂合子,方法:根据DMD/BMD外显子缺失的多发位点,建立一个多重PCR体系,在不同的PCR条件下对23例DMD/BMD的患者及其家系57名可疑女性携带者进行多重缺失的筛选,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异源双链分析,连锁标记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分析及微卫星分析。结果;23例先证者中有14例为基因缺失,2例为基因重复,40例家系中女性亲属为杂合剂,结论:利用此PCR体系,可准确地检测出DMD/BMD的基因突变,可靠地筛选携带者并 对其家系进行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 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如新的免疫标记技术、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床边快速检验技术等逐渐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实现了“四化”,即仪器自动化、试剂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聚合酶链反应实验诊断技术(PCR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规范应用此项技术的重要性及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全文着重介绍了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ISSR—PCR技术、PCR—RFLP技术、mRNA差异显示技术、基因测序技术及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指出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兴起将极大地推动中药鉴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自1998年至2004年采用PCR反应技术对9种病原体DNA测定。结果所有检测结果均准确可靠,为临床提供了很好的诊断结果,指导了治疗用药。结论PCR技术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检测快速,范围广,对疾病的诊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荧光探针定量PCR技术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何蕴韶 《中国医药导刊》2001,3(4):307-308,306
PCR技术是通过对基因的选择性片段进行体外高效扩增,实现目的基因的检测。荧光探针定量PCR(FQ-PCR)是一种新的基因定量检测技术,国外文献多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或“TaqMan PCR(以美国PE公司商标命名)”。该技术是在常规PCR基础上加入荧光标记探针,巧妙地把核酸扩增(PCR)、杂交及光谱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对目的基因的准确定量检测,正发展成为临床实验诊断的常规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CR结合反相膜杂交用于临床诊断淋病的可行性。方法 以培养法为金标准,对PCR电永地和PCR反相膜杂交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PCR反相膜杂交特异性高,灵敏度是PCR电泳法的40倍。结论 PCR反相膜杂交技术不仅可以提高PCR特性、敏感性、且操作简单、无污染,适合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20.
沙门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传统检测方法包括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等步骤,耗时长、灵敏性差,很难满足快速检测要求。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沙门菌快速检测的方法之一,其检测目的基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属特异性引物基因、血清群特异性引物基因与血清型特异性引物基因。本文主要概述PCR技术应用于沙门菌检测的各种目的基因,并简要介绍常规PCR、多重PCR及实时定量PCR等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