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噻吗洛尔舌下给药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血液动力学急性效应(摘要)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贾连旺噻吗洛尔(timolol)是一种新型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临床上已成功地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的治疗。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第一制药厂生产的噻吗洛尔片研...  相似文献   

2.
噻吗洛尔治疗30例高血压病人的疗效观察张潮沧(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321100)关键词高血压噻吗洛尔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室上性我院于1994年4月开始用噻吗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30例住院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比索洛尔合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Ⅰ、Ⅱ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并与单用比索洛尔降压疗效比较,以期选用合理的降压药物和用药方法。方法将126例Ⅰ、Ⅱ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治疗组(A组)63例,比索洛尔5mg,每日1次,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每日1次。对照组(B组)63例,比索洛尔5mg,每日1次,连用8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比索洛尔合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Ⅰ、Ⅱ级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氢克尿噻、阿替洛尔、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在中国乡镇农村社区未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的短期降压疗效.方法 442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4组:双氢克尿噻组(给予双氢克尿噻 12.5 mg/d,qd)113例;阿替洛尔组(给予阿替洛尔 12.5 mg/d,bid)66例;硝苯地平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 10 mg/d,bid)130例;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 12.5 mg/d,bid)133例,比较4周后四种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疗效.结果 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在各组中均明显下降.阿替洛尔降低收缩压作用低于双氢克尿噻(P=0.033)和硝苯地平缓释片(P=0.005);双氢克尿噻降低舒张压作用明显低于硝苯地平缓释片(P=0.015);双氢克尿噻降低脉压作用明显大于阿替洛尔(P=0.006)和卡托普利(P=0.019);硝苯地平缓释片降低脉压作用明显高于阿替洛尔(P=0.026).双氢克尿噻1年的费用约为11元.结论 从降压疗效及经济学上,双氢克尿噻是适合中国农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首选一线药物.从降低血压各组分上,双氢克尿噻及硝苯地平缓释片优于阿替洛尔和卡托普利.  相似文献   

5.
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 在2004-04-2005-09,对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时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有4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男3例,女1例,年龄67~81(74.0±5.9)岁,治疗前血压(207.0/114.3±16.4/6.7)mm Hg, 含服硝苯地平10~20(12.5±5.0)mg,降幅达(117.2/64.3±18.1/10.5)mm Hg,不良反应出现时间0.5~6.0(2.0±2.7)h.其中2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患者出现脑梗死,1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发作.结论 应禁止在高血压急症及假急症使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治疗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40例重度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0mg,观察治疗24h后的疗效和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显效率62.5%,有效率32.5%,总有效率为95.0%.治疗24h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治疗重度高血压起效较快,疗效满意,适用于基层医院,但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  相似文献   

7.
四种药物驱除蛔虫与蛲虫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6年4月始,应用复方甲苯达唑等4种药物分成7组,对蛔虫和蛲虫感染者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 治疗对象与方法 选择泰安市郊区徂徕镇许家庄一所中学、一所小学和一个幼儿园学生共640例。其中男性427例,女性213例,年龄在3~18岁。皆系用改良加藤法粪检出蛔虫卵,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出蛲虫卵者。 药物与分组 复方甲苯达唑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和盐酸左旋咪唑25mg,陕西省汉江制药厂生产,批号:850540。噻嘧啶每片0.3g,杭州第一制药厂生产。左旋咪唑每片25mg,江苏省徐州制药厂生产,批号:840104。驱蛔灵每片0.5g,济南第二制药厂生产,批号:8601132。 由于各班感染度无显著差异,故以班为单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2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次,2次/d,倍他乐克25mg/次,2次/d,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次,2次/d,均观察6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降压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倍他乐克联合降压效果显著、平稳、安全,是顽固性高血压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在2004-04-2005-09,对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时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有4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男3例,女1例,年龄67~81(74.0±5.9)岁,治疗前血压(207.0/114.3±16.4/6.7)mmHg,含服硝苯地平10~20(12.5±5.0)mg,降幅达(117.2/64.3±18.1/10.5)mmHg,不良反应出现时间0.5~6.0(2.0±2.7)h。其中2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患者出现脑梗死,1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发作。结论应禁止在高血压急症及假急症使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按CYP2D6及CYP3A4基因导向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2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比索洛尔5mg/d )。余80例患者分为 A、B两组,各40例,根据CYP2D6倡10(A组)及CYP3A4倡1G (B组)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分为ACC组(13例)、ACT组(14例)、ATT组(10例),BCC组(21例)、BCT组(17例)、BTT组(0例)。根据测定基因型调整比索洛尔用量, ACC组、BCC组给予10mg/d、ACT组、BCT组给予5mg/d、ATT组、BTT组给予2.5mg/d ,二周后测定各组血药浓度,血压值及心率等相关指标,评价比索洛尔血药浓度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相同剂量比索洛尔:ACT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药浓度,心率,血压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BCT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药浓度[(50.13±23.21) ng/ml比(33.5±19.1) ng/ml]显著升高,心率[(66.5±6.04)次/min比(71.4±5.16)次/min]、血压[(119.48±11.97/71.2±10.30) mmHg比(127.22±10.44/82.4±7.27) mmHg]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因基因多态性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不一,进行基因导向治疗可显著提高对高血压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该文探讨抗抑郁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3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A、B组,并设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照组103例,3组均给予氢氯噻嗪12.5mg/d和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口服,A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氟西汀(百优解)20mg/d口服,共12周;B组给予阿米三嗪(都可喜)1片和谷维素20mg,3次/d,共12周。结果:A组与治疗前及B组相比,其坐位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昼夜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抗抑郁治疗有利于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12.
甘毅峰  黎妙妮 《内科》2013,8(4):356-357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78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40例)与硝苯地平组(38例),氨氯地平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5mg,1次/d,硝苯地平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10mg,3次/d,血压降至治疗目标后给予维持治疗到妊娠结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氨氯地平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硝苯地平组为94.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与硝苯地平同样安全有效,可作为妊娠合并高血压治疗的常规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3.
平均55.7(30~79)岁的94(男85、女9)例拟诊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经随机分组后,进入双盲、平行试验。在发病后24h 内,A 组45例开始使用噻吗洛尔(5.5mg 分次静脉注射,继以10mg 日服2次),B 组49例使用安慰剂,维持28日。第29~84日,两组均口服噻吗洛尔10mg,Bid。发病后第7~9日(第1次)、第14~16日(第2次)、第26~28日(第3次)、第52~56日(第4次)和第80~84日(第5次),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是否能作为一项有效安全的对血压明显增高患者较为快速降压的治疗方法。方法本文纳入30例收缩压≥175或≥160 mm Hg伴有头痛者的门诊成年高血压患者[女性18例,(63.5±12.8)岁]。先以2∶1比例随机分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20例)或安慰剂(10例)两组,以观察5 min的血压变化。随后,安慰剂组患者改含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与其他20例患者一样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20 min的效果。电子血压计测量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前(0)和含服后5、10、15和20 min的血压。以20 min时与基线的血压差异为最大降低幅度;血压百分降低幅度(PD)=最大降低幅度/基础血压。结果在安慰剂对照试验阶段,安慰剂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的基本情况,收缩压[(187.2±15.1)比(186.7±12.6)mm Hg]和舒张压[(96.5±19.4)比(94.1±12.7)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5 min时的收缩压PD明显大于安慰剂组[(7.8±3.8)%比(2.1±4.4)%,P0.05]。在所有30例患者治疗观察中,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20 min使收缩压从(185.6±14.0)降到(160.6±17.5)mm Hg,舒张压从(94.5±17.2)降到(88.1±20.2)mm Hg;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降压幅度分别为25.0和6.4 mm Hg。与此同时,心率降低(3.0±3.8)次/min。结论对于收缩压≥175或≥160 mm Hg伴头痛的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在多数患者中能较为快速、平稳和有效地降低血压而不增加心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噻吗洛尔局部用药治疗婴幼儿表浅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婴幼儿表浅型血管瘤患儿1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给予0.5%噻吗洛尔局部用药40 μL/cm2、1次/d;对照组口服普萘洛尔1.0 mg/kg、1次/d.每月定期门诊复查,持续6个月,采用4级分级标准评定疗效.记录两组夜间哭闹、腹泻、口唇紫绀等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4 ~13个月,观察组疗效评定为Ⅳ级4例、Ⅲ级49例、Ⅱ级16例、Ⅰ级2例,对照组分别为2、45、18、5例,两组疗效比较P >0.05.观察组出现夜间哭闹9例、腹泻6例、口唇紫绀1例,对照组分别为25、18、9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均<0.05.结论 噻吗洛尔局部用药治疗浅表型婴幼儿与口服普萘洛尔的疗效相似,且给药方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尤其适用于婴幼儿表浅型血管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我们近年来应用卡托普利(巯甲丙脯氨酸,常州制药厂生产)分组舌下含服,并以硝苯地平(硝苯吡啶)为对照,观察其快速降压作用,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患者共60例,分成以下三组: 甲组(卡托普利25 mg舌下含服组):共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60.4岁。平均收缩压26.7±3.1 kPa(1 kPa=7.5 mmHg,下同),舒张压16±2.3 kPa。  相似文献   

17.
噻吗洛尔治疗劳累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72111)孙晓斐,丛培玲,杜新平噻吗洛尔(Timolol)是一种新型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国外已较广泛应用。我院应用国产噻吗洛尔治疗劳累性心绞痛,并与普萘洛尔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应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方式对患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90例。采用常规降压方案对对照组实施治疗;在常规降压方案基础上,采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的方式对治疗组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高血压急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较对照组多,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肌缺血、短暂性脑缺血。结论应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方式对患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有导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临床上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拜心通和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对比江苏省老年医院(210024)潘梓青熊亚晴刘广霞我们以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84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分别服以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青岛黄河制药厂)或德国产拜心痛(德国拜耳公司)的降压疗效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 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治疗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 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 (男 42例 ,女 40例 ,平均87.1± 4.8岁 )急症降压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患者 ,共紧急降压处理 1 75例次 ,其中舌下含服卡托普利 (1 2 .5 mg) 2 7例次 ,含服硝苯地平 (1 0 mg)58例次 ,静脉滴注硝酸酯类 49例次。并发症 6例 :1例呼吸骤停 ,1例脑梗死 ,2例意识障碍 ,2例低血压伴头晕 ;其中 5例发生于静脉给药 ,1例发生于含服硝苯地平 ;6例中有 5例在降压过程中血压降至 90 / 60 mm Hg及以下。高血压次急症处理中口服短效降压药约占 1 3.1 %。在紧急降压者中约5.1 %未达 JNC6高血压急症或次急症标准。结论  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急症降压并发症与静脉降压监护不够密切、血压降幅过大有关 ;对于高血压次急症者建议口服短效降压药为主 ;对于未达高血压急症或次急症者 ,紧急降压需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