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铜陵市不同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铜陵市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为有针对性地采取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校内青少年和农民工2 128名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4类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4.8%,其中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校内青少年、农民工的知晓率分别为84.7%、71.4%、52.3%、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44,P=〈0.001);调查对象对艾滋病血液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而对性传播途径认识不足,仅有57.5%的人正确回答"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对"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的回答正确率只有38.3%;电视、报刊书籍、免费宣传材料是人们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重要来源。结论铜陵市4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低于国家规划要求,加强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应是艾滋病防控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乡市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9个县区各类人群1 202人,使用"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各类人群总知晓率为87.35%;其中城市居民(92.19%)、农村居民(91.50%)、农民工(88.67%)、校内青少年(76.39%)及校外青少年(100.00%)。结论新乡市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已达到中期评估要求,校内青少年及流动人口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会不同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校内青少年、农民工四类人群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91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其他人群,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农民工为我市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提高他们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对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密云县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会珍  王化勇  孙勇  王宏艳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822-2824
目的了解密云地区农村村民、农民工、暗娼3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农村村民、农民工、暗娼3类人群共909人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比较3类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3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6.02%。3类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8,P〈0.05)。农民工知晓率最低,为68.50%;暗娼最高,为82.56%。3类人群对有效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明显高于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结论艾滋病知识知晓呈现知识、知晓分离现象,应注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强化艾滋病病毒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尤其是农民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仍然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张明玉  张昌庆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1014-1015,1022
[目的]了解济南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方法]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部分城市居民、农村居民、青少年和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5724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8.80%。其中,城市居民85.81%、农村居民77.55%、校内青少年98.22%、校外青少年76.67%、农民工89.66%(P<0.01);男性为90.17%,女性为87.35%(P<0.01);15~20岁为90.68%,21~30岁为79.73%,31~40岁为81.09%,41~50岁为75.91%(P<0.01);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是电视的占27.39%,是报刊书籍的占23.60%,是宣传单或宣传栏的占19.20%。[结论]济南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达到了国家同期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许昌市城区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0月,在许昌市市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不同人群122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220人,知晓艾滋病基本知识的601人,知晓率为49.22%。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城市居民为43.86%.农民工为47.55%,青少年学生为57.36%,校外青少年为48.04%(P〈0.01);15~19岁为53.49%,20-09岁为52.54%,30~39岁为43.31%,40~50岁为43.06%(P〈0.05);文盲、小学文化者为27.27%,初中文化者为38.99%,高中/中专文化者为43.57%,大专以上文化者为59.55%(P〈0.01)。调查对象获取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前4位途径分别是电视、报刊、书籍、宣传栏,所占比例分别为68.11%、36.97%、36.07%、30.41%。[结论]许昌市市区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县建筑工地男性农民工(以下简称农民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了解该人群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为制订适合某县的艾滋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制定调查问卷,用Epi 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194名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51.31%。农民工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中不同问题的知晓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P=0.000);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有影响(P值均为0.000)。农民工最喜欢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前三位分别是"电视广播"(51.83%)、"免费宣传材料"(43.98%)、"报刊书籍"(19.37%)。结论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1.30%,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人群宣传教育力度,并根据农民工人群特点,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农民工、校内青少年等4类人群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探索城乡居民艾滋病知识宣传干预重点,提高城乡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增强防范艾滋病的意识,推动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全省统一的调查问卷,对2,000多名城乡居民开展调查。结果合肥市城乡4类居民的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居民86.8%、农民工83.0%、在校学生76.2%、农村居民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居民57.7%、农民工51.8%、农村居民47.3%、在校学生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4类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报刊书籍。结论农村居民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的重点人群和受教育的重点对象,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要注意发挥电视、广播、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报刊书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宝鸡市城乡居民艾滋病知晓情况和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3年调查全市城乡居民2 719人,其中学生1 142人,城镇居民647人,农村居民450人,农民工480人.结果 学生、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36%、82.30%、81.16%和77.04%,各类人群知晓率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居民对待艾滋病感染者6个问题的正向态度持有率各类人群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乡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十二五”行动计划确定的既定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对感染者的歧视态度仍然存在,我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王颖  张艳萍  陈颖 《职业与健康》2010,26(5):536-537
目的探索在农民工人群中开展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方法参照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中关于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调查方法,选取通辽市有代表性的5个建筑工地,在知情同意下,对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以及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790名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36.33%。农民工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中的不同问题的知晓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关于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途径传播3种传播途径的知识知晓率最高,为40%~80%;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36.33%。被调查农民工目前获取艾滋病知识前3位的途径分别是电视、广播、宣传栏广告栏和报刊书籍,分别占78.86%、42.91%、30.63%和24.56%。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积极的达26%~43%。结论被调查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低,在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人群宣传教育力度的同时,应注重采用农民工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外出农民工人群规模、分布及艾滋病感染状况,探讨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的工作措施。方法随机法抽取外出返乡农民工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对6481人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发现12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1.85‰;其中男性9例,男性感染率为2.38%,女性3例,女性感染率为1.11‰。结论专项调查是在乡镇政府与卫生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既了解了农民工的艾滋病疫情,又对全社会作了一次深入的宣传,促进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但农民工中存在的高危行为难以评判,影响了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北京市崇文区三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崇文区社区居民、农民工和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对人群进行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社区居民498人、农民工402人和中学生42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人群的艾滋病总知晓率为88.5%,社区居民为90.2%,农民工为86.1%,中学生为89.4%,各类人群间的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态度中,被调查对象"接受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处购物"的比例最低,为53.3%,"不同意‘禁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参加工作’"的支持率最高,为85.2%。结论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传播方式、预防措施等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歧视程度降低,社区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应广泛、深入和持久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农民工、学生等4类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2 000名城乡居民开展调查.结果:合肥市城乡4类居民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城市居民86.9%、在校学生76.6%、农民工73.0%、农村居民71.7%;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城市居民59.2%、农村居民57.1%、农民工56.1%、在校学生49.0%.预防艾滋病知识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结论:农村居民和农民工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的重点人群,宣传中要注意发挥电视、广播、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城乡5类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来源,为我国开展大众人群艾滋病宣传教育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期评估"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调查方案》,对8省、市、自治区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来源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国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主要来源分别为电视(70.0%~84.1%)、免费宣传材料(36.2%~44.8%)、报刊(39.9%~61.4%)、宣传栏广告栏(30.9%~51.8%),各类人群获得知识的来源排序有所不同,但电视是各类人群获得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最重要渠道(75.2%)。农村居民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仅有3类,依次为电视、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栏等。30%以上的校外青少年、校内青少年、农民工报告艾滋病主要知识来源于电视盒免费宣传材料。学校教育甚至在校内青少年的知识来源中都排名较后,仅排名第5。结论今后在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中探索对各类人群进行分类知识教育信息投放,特别是充分利用电视节目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艾滋病流行区临床医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PITC)的知晓情况,为推进该区开展PITC工作进程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市综合医院医生共180名,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效应答率91.1%(164/180)。临床医生对艾滋病一般知识和防控策略知晓率多在85%以上,但了解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者不及52.0%,有15.9oA的医生未认知发现感染者对控制艾滋病疫情的重要性。对于发现HIV感染者的方法,164名医生中,有153人(93.3%)知晓常规术前检测,但知晓VCT和PITC者分别仅42人和5人。医生们普遍意识到医疗机构是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重要窗口,157人(95.7%)认为PITC服务非常有必要。对于该地推行PITC服务目前可能面临的困难,医生们认为主要是相关知识与技能不足、检测费用加重患者就医负担、患者对感染风险认知不足和对艾滋病感染的歧视、医生缺少时间等。结论:该地临床医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PITC知识与技能缺乏,与艾滋病防治需求不相适应。PITC服务是流行区发现感染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该地应积极创造条件包括加强医务人员艾滋病诊疗和PITC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加大大众宣传教育力度以及争取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等以推进PITC服务。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AIDS)防治项目地区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农村居民3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北省12个项目县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农村居民等共8052人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比较3类人群的AIDS知识知晓情况。结果3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2.2%,3类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2,P〈0.01)。性病门诊就诊者知晓率最低,为68.0%,暗娼最高,为75.0%。艾滋病一般知识总知晓率为57.5%;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总知晓率为75.4%;艾滋病预防治疗知识总知晓率为73.3%。结论暗娼和性病门诊就诊者2类人群属于高危人群,仍然是当前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李丹 《卫生软科学》2014,(4):246-248
[目的]2013年对云南省某地的6类人群梅毒、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旨在分析该县2013年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干预工作效果。[方法]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整群抽取6类人群进行调查,分析软件为SPSS 17.0。[结果]2013年该地6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3.6%,梅毒知识知晓率为86.0%,艾滋病、梅毒知识知晓率在6类人群中均不相同(P0.001),城市居民、学生、娱乐场所业主知晓率较高,农村居民、农民工、校外青少年知晓率偏低。[结论]性病艾滋病防治资源应向农村、流动人群社区等薄弱点倾斜,构建多元的大众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获取方式应该成为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简称“职校暠)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参考联合国 UNGASS 5项评价指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职校学生1915名,调查职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13.11%的学生对 UNGASS 5项指标全部回答正确;59.41%的职校学生知晓艾滋病可通过母婴传播,41.53%的职校学生知晓与艾滋病患者共餐并不传染艾滋病;预防措施中“拒绝不安全性行为暠的知晓率最高(66.69%);职校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来源主要是网络、广播、电视(60.45%)和相关书籍(31.57%);男性艾滋病知晓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职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掌握情况较差,且相对男生而言,女生更为严重;作为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职校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地区校外(辍学)青少年艾滋病知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艾滋病(AIDS)的疫情正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防治工作处于关键时期。积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是防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我国1/3以上的人口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是国家、民族的未来,面对艾滋病他们也是最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弱势群体,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处在当地经济不够发达、文化水平低、信息较闭塞的境地,更缺乏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因此,应特别注重在青少年中,开展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的工作。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项目——开展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AIDS预防教育在湖南省凤凰县实施,对校外(辍学)16~23岁青少年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开展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AIDS预防知识的知晓水平,也可为今后在青少年中继续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芜湖市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评估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确定的艾滋病宣传教育目标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选择8个知识点作为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青年学生开展现况调查。结果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0.78%,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在校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9.51%、62.00%、78.55%、66.91%,各类人群之间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意义。不同性别居民、不同年龄人群和不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知晓率均有显著性影响。大众人群对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同,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低于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结论芜湖市大众人群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确定的既定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应采取各种有效宣传方式和措施,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大众人群艾滋病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