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3岁.于2003年3月21日因发现上腹部包块1周来我院就诊.自述上腹部隐痛不适,无发热,无腹胀、腹痛、腹泻,无嗳气、寒战,无黄疸.血常规检查:WBC 8.81×109 L-1,RBC 1.0×1012 L-1,N 75%,L 14.6%.超声检查:于上腹中部探及一类圆形低回声光团,约11 cm×10 cm大小,其内回声不均匀,并有无回声区和强回声伴声影,胰体回声显示不清,胰尾回声正常,胰腺管未见扩张,胆囊、胆管均未见扩张.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者,男,80岁,主诉:上腹部疼痛和大便次数增加2周,于2004-07-14收入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过去史:有10余年的轻度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有轻度肺气肿征,肝脾不肿大,腹部无压痛,未扪及肿块。腹部超声检查示胰腺钩突部3.5 cm×4.3 cm大小低回声区,其周围有不规则血流,提示胰周区血管受累(图1)。腹部CT显示胰腺钩突区低密度区,大小3.5 cm×3.4 cm(图2A),提示胰周血管和淋巴结受累。无胆总管和主胰管扩张。CT引导下细针活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3岁,2011年5月2日因“右上腹痛3天”入住解放军第一○五医院普外科。上腹部增强 CT 示:胰腺尾部见一类圆形肿块,最大截面积42 mm ×39 mm,与胰腺分界欠清,相应胰腺呈“抱球征”,脾脏体积稍增大,影像学诊断为胰尾部占位,考虑可能为囊腺癌。2011年5月5日在全麻下行“胰尾切除+脾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胰腺尾部,大小5 cm ×5 cm,横结肠系膜根部及后腹膜与肿块粘连,手术切除肿块,术中快速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遂切除脾脏并清扫腹腔干区域及脾动静脉周围淋巴结,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0.6 g。术后病理示:胰尾部梭形细胞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肿瘤细胞 CD34、CD99、Bcl-2、S-100阳性,CD117、上皮膜抗原、阴离子交换蛋白1、阴离子交换蛋白3、35βH11、34βE12阴性,符合孤立性纤维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胰腺切缘未见肿瘤。术后定期复查,至2015年11月28日病情稳定。2016年5月因腹痛复查,腹部增强 CT 示:胰尾部术区实性包块,大小2 cm ×2 cm,结合病史考虑复发;局部复发灶给予伽马刀治疗,50%剂量曲线包绕靶区,总剂量40 Gy/10 F。目前治疗已结束,患者腹痛症状缓解,2016年7月26日复查腹部增强 CT 示胰尾部实性包块大小1.5 cm ×1.2 cm,较前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4.
唐文皓  袁祖荣  唐健雄  王巍  涂彦渊 《肿瘤》2005,25(5):516-516
1临床经验 病例:女性,68岁.2年来黑便4次,外院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腹部CT示:胰尾占位,胰岛细胞瘤可能.来本院就诊,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部检查阴性,肛指阴性.本院CT示:胰腺体尾部富血供肿瘤,胃体与胃底交界处胃大弯侧胃壁局限性增厚.于2003年12月9日行胰体尾部切除 胃大部切除术(毕I式).术中见胰腺体、尾部有一5 cm×4 cm×3 cm质硬无浸润肿块,胃体近小弯有一5 cm×4 cm隆起灶,浆膜面光滑.胰体和胃之间无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患者女,41岁。腹胀不适1个月。无腹痛,无畏寒、发热、呕吐、腹泻。当地医院曾行B超检查提示胰体尾占位。于2003年8月27日入我院进一步诊治。体检:无消瘦貌,一般情况可。血压133/8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全腹未及明显肿块。胰腺癌相关抗原6·63U/mL(对照0~37U/mL)。我院B超检查显示,胰尾部探及一97mm×73mm的低回声团,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腹部CT示,胰腺体尾占位,提示囊腺癌。术前诊断:胰腺体尾囊腺癌。于2003年9月4日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肿瘤位于胰腺尾部,呈膨胀性生长,有薄的包膜,肿瘤与脾动静…  相似文献   

6.
病例 :男 ,5 4岁 ,病案号 9836 ,因“胰腺癌、肝转移”于 2 0 0 0年 7月 19日入院 ,4个月前出现上腹部正中持续性钝痛 ,经胃镜检查 :胃炎、十二指肠水肿。治疗后疼痛无缓解 ,且夜间加重 ,1个月后出现背部疼痛 ,影响睡眠、血糖增高波动不定。CT检查 :胰、肝体积增大 ,各叶比例欠协调 ,其实质内见散在类圆形低密度影 ,大小在 7~ 30mm之间 ,CT值在 18~ 32Hu边界较清晰 ,胰体尾体积增大 ,边缘呈毛刺状改变 ,其内见大小约 30×40mm2 囊性低密度影 ,CT值约 10Hu边界清 ,大部分内表面不光滑。增强扫描 :肝内低密度灶 ,注药后及延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r tomography,MD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及MDCT表现.结果 11例临床多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所有病例均无黄疸.CT表现为胰腺单发囊实性类圆形肿块,最大直径约5.5~13.6 cm,平均8.6 cm;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胰体部2例,胰尾部6例.平扫肿瘤呈不均匀的较低密度,边界较清,3例肿块内可见钙化;动态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不均匀的轻至中度进行性强化,弱于正常胰腺组织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10例见较完整包膜,7例可见肿瘤与胰腺间呈“喇叭口”样界面.所有病例均无胆管及胰管扩张,未见腹腔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见于较年轻女性,好发于胰头、尾部,MDCT对其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19岁 ,因反复右上腹疼痛3月 ,发现腹部包块18天入院。查体 :慢性贫血貌 ,右上腹饱满 ,可扪及直径约30cm大小包块 ,质较硬 ,边界清楚 ,不活动 ,有压痛 ,肝、脾未触及。B超所见 :左上腹部可探及35cm×35cm低回声团块 ,其内回声不均匀 ,呈蜂窝状改变 ,并有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无回声暗区 ,边界与肝左叶界限不清 ,与胰腺、脾脏、左肾界限清楚。B超提示 :肝左叶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所见 :包块30cm×20cm×8cm ,源于胃小弯 ,包绕肝左叶 ,与肝、胆、胰、脾无关连 ,肝脏正常。术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是发生在胰腺外分泌组织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根治性手术包括 :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适用于胰头癌。②胰体尾及脾切除术 :适用于胰体尾部癌。③全胰切除术 :适用于胰腺多发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由于牵涉到胰管空肠吻合、胆管空肠吻合及胃空肠吻合等一系列消化道重建问题 ,因此是腹部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术后伤口完全愈合 ,无并发症发生 ,患者即可出院。做好病员出院前的康复指导 ,可提高他们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因此这是健康服务的一个重要课题。 1998年至今我们对 3 8例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了系统性的出院指导 ,收到较好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腹部肿瘤侵犯胰腺组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30例上腹部恶性肿瘤侵犯胰腺及胰周组织患者,采用原发癌肿根治性切除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3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死于多脏器衰竭。胆囊癌伴胰头后方转移淋巴结融合固定者术后平均随访35个月,胃窦癌侵犯胰头部粘连固定者术后平均随访31个月,胃癌复发侵犯胰头部者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结肠肝曲癌侵及胰头十二指肠者术后平均随访41个月,肝门部胆管癌伴胰头后方转移淋巴结融合固定者术后平均随访11个月。结论对上腹部肿瘤侵犯胰腺者及时行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可提高肿瘤手术切除率,可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性研究了MRI对评价胰腺癌侵犯血管的价值。85例经US或CT引导下穿刺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的患者,32例在US或CT检查中发现属于进展期的病人排除在本研究之外,其余53例中39例位于胰头,11例位于胰体,3例位于胰尾。0.5T超导型MRI扫描机,使用体线圈,层厚7.5mm,间距1mm,采用SET_1加权像及屏气梯度回波序列扫描,注射Gd-DTPA后,分别作屏气梯度回波序列及SET_1加权像扫描,所有病人都作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在平扫和增强MRI扫描观察肠系膜上血管、腹腔动脉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胰腺继发恶性肿瘤少见,胰腺原发和继发恶性肿瘤能否准确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影响。本文旨在探讨CT在原发与继发胰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提高术前定性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胰腺原发性与29例胰腺继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和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和比较肿瘤发生的部位、数量、大小、肿块的密度、有无胰管扩张、胰周血管侵犯和病灶强化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原发胰腺癌有14例发生在胰头,继发性恶性肿瘤有6例发生在胰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胰腺癌有10例伴胰周血管的侵犯,而继发恶性肿瘤未发现肿块对胰周血管的侵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胰腺癌增强后呈轻度强化;继发恶性肿瘤增强后13例明显强化,15例轻度强化,1例无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的发生部位、是否侵犯胰周血管及病灶强化程度是胰腺原发与继发恶性肿瘤的鉴别点,CT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7岁,因"反复剑突下疼痛伴腰背部放射7月余,加重1月"入院,外院CT检查提示:"胰腺占位",2011年6月20日入住我院。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6.5kg。体查:体型消瘦,中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生化、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消化肿瘤标记示:CA-12535.6U/ml,CA-199103.9U/ml。上腹平扫+增强CT以及血管成像和胰腺灌注成像显示:①胰头肿块  相似文献   

14.
胰腺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至今国内外文献仅查见 30例临床个案报告 ,国内报告均未给出参考文献。本文报告 1例 ,并对国外有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男 ,5 5岁 ,因上腹部包块 1月余 ,腰背部疼痛并进行性消瘦入院。 3个月前曾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史。查体 :患者呈恶病质状态。左上腹可触及一约 15× 4× 4cm囊性包块 ,边界清楚 ,无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B超及CT均报告假性胰腺囊肿。剖腹探查术中见 :胰体部有一巨大囊性肿物 ,壁厚 0 .3cm ,造口吸出棕褐色液体约 180 0ml。胰体尾部有一约5× 4cm实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保留胰腺在贲门癌D2手术中的适应证及近、远期疗效。方法:将同期手术的Ⅱ期及原发灶无胰腺侵犯的Ⅲ期贲门癌分为两组:保留胰腺手术组(保胰组),胰脾联合切除组(切胰组);从术后近期效果、11组(脾动脉干)淋巴结清扫、生存率三方面,对保胰组120例与切胰组43例贲门癌D2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保留胰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保胰组手术近期效果优于切胰组,前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P<0.01)。两组行11组淋巴结清扫的疗效相近;两组的D2术后3、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D2术保留胰腺手术适应证为Ⅱ期、原发灶无胰腺侵犯的Ⅲ期病例、11组淋巴结肿大但未与胰腺实质浸润者;保留胰腺手术并发症低,近期效果好,如将11组淋巴结彻底切除,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寡囊性浆液性囊腺瘤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寡囊性浆液性囊腺瘤的MSCT表现。结果:2例位于胰头、3例位于胰体、2例位于胰尾。4例为分叶状,2例为类圆形,1例形态不规则。4例为多囊,3例为单囊。囊腔大小17~61mm,平均34mm。4例可见较薄(厚度<2mm)分隔。所有病例均未见钙化及纤维瘢痕。囊壁均为均匀菲薄(厚度<2mm)。2例可见主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寡囊性浆液性囊腺瘤的特征性表现包括:病灶多位于胰头部、分叶状轮廓、薄而均匀的分隔、缺乏中心瘢痕及钙化、囊壁菲薄、与胰管不相通。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36岁.因常规体检,行腹部B超检查发现见胰尾部2.8 cm×1.5 cm非均质包块,包膜完整,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体检:腹部未触及肿物.血清CA199、CEA、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检查均正常.CT示胰尾部低密度包块约3 cm×1.6 cm大小,包膜完整,与脾血管关系密切;在彩超引导下行胰尾包块穿刺术.术后病理示:胰尾实性假乳头状瘤.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患者血糖正常,顺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6月,患者剩余胰腺未见异常,血糖正常,生活、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8.
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e KJ  Jiao XY  Yang XW  Hu YZ 《癌症》2008,27(1):75-77
背景与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腺及壶腹部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胰腺及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6年11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甘肃省肿瘤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且资料完整的胰腺及壶腹部癌患者94例。选择13个可能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疗效产生影响的非重复特征性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清胆红素水平、血清白蛋白、术前黄疸持续时间、术前有否减黄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肿瘤浸润深度7个为危险因素(P均<0.05);通过Cox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发现,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有关的独立因素为术中出血量(P<0.01)、手术时间(P均<0.01)、血清胆红素水平(P均<0.01)和黄疸持续时间(P<0.01)。结论: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 ,5 0岁。中上腹胀痛不适 1个月 ,加重一周。B超检查 :胰尾部有一约 4.5cm× 4.2 8cm低回声包块 ,边缘轮廓基本清楚。以胰尾部囊肿收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 ,睑结膜略苍白 ,腹部略隆起 ,剑突下偏左触及一包块 ,界线不清 ,压痛 ,余无异常。CT提示胰尾部有一约 4.95cm×5 .6 9cm囊性肿物 ,CT值 5Hu。纤维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 ,诊断为胰腺囊腺瘤。行胰腺囊腺瘤切除术。经左侧腹直肌切口进腹 ,腹腔内无渗液 ,胰尾部有一约 4cm× 5cm包块 ,质中 ,囊性感 ,包膜完整 ,穿刺抽出少量清亮液体。切开纤维囊后完整摘除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 提高胰腺病变的CT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螺旋CT机为TOSHIBA Aquilion 16多层螺旋CT机, 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期, 门静脉期)增强扫描, 层厚7.0mm, 螺距1.0, 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总量100mL, 注射流率3mL/s, 动脉、门脉期扫描分别为30s和70s。结果 胰腺假性囊肿12例, 平扫为囊状水样密度影, 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 内无分隔。胰腺脓肿4例, 平扫为类圆形液性密度, CT值为24Hu左右, 内见小气泡影, 增强扫描囊壁呈环形明显强化。胰腺囊腺瘤4例, 平扫为类圆形的水样或肌肉样密度影, 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呈不规则强化, 囊壁厚度<2mm。胰腺囊腺癌2例, 平扫呈囊状水样密度及壁结节, 其内有分隔, 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可见不规则明显强化, 囊壁厚度>2mm, 1例伴有肝内转移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有各自的CT特征, 但相似之处较多, 结合临床病史、必要时密切随访加以鉴别, 可提高胰腺病变的CT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