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进针角度皮下注射胸腺肽α1对患者局部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先后采用常规斜刺注射法和垂直进针法对80例慢性乙肝患者皮下注射胸腺肽α1。观察并比较两种注射法的效果,包括局部疼痛程度和注射部位皮肤反应。结果采用垂直进针注射法患者轻、中度疼痛的比例为93.75%,重度疼痛的比例为6.25%;常规斜刺进针注射法轻、中度疼痛的比例为62.50%,重度疼痛的比例为37.50%;采用垂直进针注射法患者的局部疼痛程度低于常规斜刺进针注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86,P〈0.05),且局部皮肤反应轻于常规斜刺进针注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P〈0.05)。结论采用垂直进针注射法皮下注射胸腺肽α1可减轻患者局部疼痛程度,效果优于常规斜刺进针注射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垂直空气皮下注射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需皮下注射的患者按单双日分为斜刺进针法组(斜刺组)和垂直进针法组(垂直组)各注射300次。斜刺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垂直组采用垂直空气少量皮下注射法,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感觉及皮肤反应情况。结果垂直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皮肤反应明显低于斜刺组。结论垂直空气皮下注射法可减轻患者疼痛,和皮肤不良反应,减少药液浪费。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不同皮下注射方式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红月  王志伟 《天津护理》2010,18(5):249-252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不同皮下注射方式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PubMed、CNKI等进行搜索,检索词包括"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low molecular heparin","hypodermic injection",搜索试验组为垂直皮下注射,对照组为传统方式皮下注射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纳入文献17篇共1 721例,其中不同皮下注射方式疼痛反应的各研究具有较好的同质性(χ^2=6.38,P=0.50〉0.05),可以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不同皮下注射方式皮下出血状况的各研究具有显著的异质性(χ^2=39.58,P〈0.01),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垂直进针法皮下注射组的不良反应低于传统皮下注射组(P〈0.01)。结论:垂直进针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进针角度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病人局部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50例慢性肾衰竭行皮下注射EPO治疗病人先后采用常规斜刺注射法和垂直注射法.观察并比较两种注射法的效果,包括局部疼痛程度、血常规检查结果(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结果]采用垂直注射法病人的局部疼痛程度低于常规斜刺注射法(P<0.05).[结论] 采用垂直注射法皮下注射EPO可减轻病人局部疼痛程度,优于常规斜刺注射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皮下注射胸腺肽α1患者疼痛的程度,以选择适合的注射部位,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35例需行胸腺肽α1治疗的肿瘤患者,第1周选择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共注射105例次,作为对照组;第2周选择脐周皮下注射,共注射105例次,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注射部位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无痛及轻度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中度疼痛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部脐周皮下注射胸腺肽α1局部疼痛轻,注射点不受衣物影响,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也便于护患按钟表式记忆上次注射点,利于有规律更换注射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进针法在前臂掌侧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输液的肝硬化患者30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按照常规进针法和改良进针法进行前臂掌侧静脉穿刺,比较穿刺效果.结果 静脉穿刺成功率改良进针法为95.0%,常规进针法为83.0%,两种进针方法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79,P<0.05);改良进针法中度及以下疼痛程度低于常规进针法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的有统计学意义(Z=18.95,P<0.05).结论 在前臂掌侧静脉穿刺中,采用改良进针法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周划格定位法在肿瘤患者皮下注射胸腺肽α1(迈普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例需长期(≥6个月)行胸腺肽α1皮下注射的肿瘤患者,通过自身对照法,12周为1个周期,前12周采用传统三角肌下缘30°~40°角皮下注射方法 (对照组);后12周采用脐周划格定位法(观察组),按腹部皮下注射表格图中44个注射点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2种注射方法的不良反应(局部皮肤疼痛、红肿、硬结、瘀斑、脂肪萎缩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脐周划格定位法简便准确,操作者容易掌握,能满足肿瘤患者长期高频次皮下注射药物的需求,显著减轻局部皮肤疼痛、红肿、瘀斑、皮下硬结、脂肪萎缩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皮下注射法与传统的三角肌皮下注射法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64例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拟定的标准的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均给予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35μg/次,1次/周,同时口服利巴韦林1 000 mg/d,共治疗48周。实验组采用腹部皮下注射法,对照组给予三角肌皮下注射法。结果:实验组注射部位疼痛程度、皮肤局部红肿、硬结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腹部皮下注射法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可减少疼痛程度、皮下硬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周莉  罗燕群 《全科护理》2012,10(8):693-694
[目的]探索适合小儿血气分析穿刺的方法。[方法]将100例新入院患儿随机分为斜刺进针法采血组(对照组)和垂直旋转进针法采血组(实验组),两组均经桡动脉采血,统计两组采血穿刺成功率和采血所需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桡动脉采血,实验组比对照组采血穿刺成功率高、采血所需时间短(P〈0.05)。[结论]采用经桡动脉垂直旋转进针采血方法优于桡动脉斜刺进针采血法。  相似文献   

10.
两种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胰岛素两种皮下注射方法在局部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找出更适合糖尿病患儿的皮下注射方法.方法 选取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儿,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实验组采用垂直皮下注射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斜刺皮下注射法.结果 实验组的局部疼痛程度和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垂直皮下注射法能减轻局部疼痛程度和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更适合糖尿病患儿的皮下注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两种不同方式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减轻疼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艳荣 《现代临床护理》2008,7(11):20-21,13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方式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减轻疼痛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将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垂直皮下注射)和对照组(斜刺皮下注射),每组各31例,每例注射6次,共注射372例次,2d后观察两种不同方式皮下注射患者局部疼痛情况、皮肤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血糖值。结果与斜刺皮下注射比较,垂直皮下注射患者重度疼痛发生率较低(P〈0.01),治疗后注射部位皮肤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血糖无影响(P〉0.05)。结论垂直皮下注射胰岛素既可保证疗效,又可减轻注射时患者疼痛的程度,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腹壁皮下注射肝素钙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以来对80例病人1174次腹壁皮下注射,由原来的直刺进针,局部压迫。改为斜刺进针,非局部压迫。总结发现,腹壁皮下注射肝素钙,斜刺进针,非局部压迫疼痛轻,瘀血少.吸收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皮内进针方式进行变态反应特异诊断对患者痛感及一次皮丘注射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在两侧上臂外侧皮内试验做变态反应特异诊断患者127例,将每位患者左上臂外侧23个皮丘作为对照组、右上臂外侧25个皮丘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共观察皮丘2 921个,采用传统的皮内注射进针法;实验组共观察皮丘3 175个,采用针尖斜面向下与皮肤呈45°角刺入皮内注射法,观察两种皮内注射进针法在变态反应特异诊断中对患者疼痛反应及一次皮丘注射成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疼痛反应及一次皮丘注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针尖斜面向下与皮肤呈45°刺入皮内注射法疼痛反应轻且一次皮丘注射成功率高,明显优于常规皮内注射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注射部位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2008—01/200810我科对100例患者使用改变进针方法(简称改良法)与垂直进针法(简称垂直法)进行皮下注射比较,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改进胰岛素注射方法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改进胰岛素注射方法。方法:对62例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单盲法研究。分两组,一组垂直皮下注射;一组斜刺皮下注射。结果:垂直注射组疼痛感觉轻、中者分别为22.6%、70.1%,而斜刺注射组则分别为6.4%、38.7%,垂直注射组略高于斜刺注射组(P>0.05);而疼痛感觉重度者,垂直注射组6.4%,明显低于斜刺注射组54.8%(P<0.05)。结论:与斜刺注射法比较,垂直注射法可显著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6.
润滑止痛胶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导尿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导尿中应用润滑止痛胶的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导尿法,润滑止痛胶组在常规导尿基础上使用润滑止痛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一次性成功率和尿道损伤率。结果两组疼痛程度比较χ2=34.1,P<0.01;一次性成功率比较χ2=10.98,P<0.01;尿道损伤率比较χ2=5.27,P<0.05。结论润滑止痛胶可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中对尿道的损伤及疼痛,提高导尿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胸腺肽α1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3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13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发生率及痰菌阴转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显著低于对照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P<0.05);实验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均有所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给予胸腺肽α1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纳入15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绷紧皮肤垂直注射法为A组,提捏皮肤垂直注射法为B组,传统注射法为C组.比较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3组间疼痛程度有差异;其中A组与B组患者之间重度疼痛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间比较,重度疼痛患者比例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绷紧皮肤垂直注射法或提捏皮肤垂直注射法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优于传统注射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皮下注射不同进针方法患者产生的疼痛反应,探讨减轻接受皮下注射者疼痛程度的进针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接受皮下注射者90例(440例次),分别采用侧握式(以下称传统注射法)和执笔式(以下称改良注射法)(各220例次)分别进行皮下注射。采用自身对照法,奇数日采用传统注射法,偶数日采用改良注射法。用长海痛尺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与传统注射方法比较,接受改良注射法的220例次中,中度疼痛72例次(占总数的32.7%),明显低于接受传统注射法的150例次(占总数的6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1,P〈0.01)。结论执笔式进针法进行皮下注射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垂直注射法减轻皮下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初次进行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住院患者,共180例,采取自身对照法,在同一个研究对象上采用两种不同注射方法行皮下注射。注射后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斜刺注射法的疼痛得分为(3.37±1.82)分,垂直注射法的疼痛得分为(2.51±1.25)分,两种注射方法疼痛分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直注射法能减轻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