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如何提高病人舒适度,顺利完成检查。方法:对46例具有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应用胶囊内镜寻找原发病灶检查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6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病人中,发现异常者42例,阳性率为91.30%,病人未出现不适反应,检查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能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可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海军第411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25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胶囊内镜检查,总结胶囊内镜检查前、检查中护理配合方法以及检查后护理观察要点。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内镜图片清晰,检查过程中患者无特殊不适。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简便,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获得清晰的图像,提高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程质量控制及干预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OMOM胶囊内镜图像诊断系统(重庆金山科技有限公司),对2008年10月~2011年1月因不明原因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健康体检的28例受检者进行检查,整个过程进行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的全程质量控制及干预。结果:受检者全部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及干预能及时发现检查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干预,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改进和完善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措施,达到提高病变检出率。方法对22例胶囊内镜检查进行护理配合。结果22例胶囊内镜检查患者中,均一次顺利完成检查,检查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及仪器信号中断现象。17例发现病变,病变检出率为77.2%。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护理,尤其是检查前患者良好的肠道准备是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的重要前提,检查中的密切配合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特别是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 415例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的检查结果。结果该组1 415例胶囊内镜检查中,共检出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疾病1 161例/次,其中上消化道病变占39.3%(456/1 161),小肠病变占46.3%(537/1 161),结直肠病变占14.5%(168/1 161)。有31例患者接受胶囊内镜检查后,又接受了单气囊小肠镜检查,胶囊内镜对小肠憩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小肠镜,而对其他病变的检出率则与小肠镜相仿。结论胶囊内镜对食管、胃和结肠病变的发现率提高具有互补性;对无症状人群的常规筛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小肠疾病的筛查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对69例经电子胃镜和电子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5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其中46例发现小肠病变,阳性检出率70.8%.胶囊内镜检查中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老年患者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129例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9例患者中完成胶囊内镜检查118例,发现异常103例,阳性检出率87.3%。发现食管、胃、小肠、结肠病变分别为3例、38例、92例、7例,占阳性发现率分别为2.9%、36.9%、89.3%、6.8%。完成胶囊内镜检查的9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和25例腹痛、腹泻患者分别发现小肠病变75例(82.4%)和17例(68%)。其中黏膜下隆起及新生物、炎症病变和血管病变最为常见。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结论:OMOM胶囊内镜检查方法安全性好,对老年患者消化道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建议检查前对患者身体进行适当的评估,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8.
梁雪月 《全科护理》2012,(33):3090-3091
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前后的护理工作要点。[方法]对240例胶囊内镜检查的病人进行检查前的积极准备、检查中的积极配合以及检查后精心护理。[结果]240例病人均成功地完成检查,未出现检查仪器信号中断的情况,病变检出率较高,病人满意度高,检查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积极的检查前准备以及检查中合理配合是胶囊内镜检测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镜中心125例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RA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镜下病变检出情况和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各部位运行时间等。结果125例患者中,35例拟行全小肠检查(1例因吞服失败而未完成),90例在磁控条件下行食管及胃部检查。磁控胶囊内镜在食管内的中位运行时间为8.5 (5.3,12.5) s,在胃内的中位运行时间为49.0 (17.7,94.0) min,行全小肠检查的患儿,胶囊内镜在小肠内的中位运行时间为252.0 (192.5,340.0) min,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97.1%(34/35),检查完成后所有胶囊内镜均顺利排出体外。上消化道病变检出率为71.8%(89/124),小肠病变检出率为68.6%(24/35)。磁控胶囊内镜对儿童RAP的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3.4%(91/124)。结论磁控胶囊内镜在RAP患儿胃肠道病变检查中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且安全无痛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胶囊内镜检查的配合经验,探讨更适宜推广应用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22例患者检查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未出现仪器信号中断现象.结论:精心的术前准备及良好的术中配合是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方法对15例病因不明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应用胶囊内镜进行小肠检查,检查前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让患者明了检查期间的注意事项,探讨取得最佳图像效果的护理方法.结果 15例患者进行了16次胶囊内镜检查,摄影图像清晰,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15例中13例发现病变,病变检出率86.7%,由此初步得到检查结果较佳的护理方法.患者检查前肠道准备:加服甘露醇导泻能取得良好效果;吞服胶囊内镜后的注意事项:饮食护理,并发症及闪烁指示灯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检查过程中不可剧烈运动等内容.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方便,给予充分适当的护理,小肠粘膜摄影清晰,提高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多媒体健康教育在胶囊内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多媒体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和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小肠黏膜观察满意度评分、肠道准备知识知晓情况得分、医患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胶囊胃转运时间、小肠转运时间、需要医疗干预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多媒体对胶囊内镜检查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肠道准备质量,提高微小病变的诊出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电子小肠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子小肠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5例行电子小肠镜检查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及操作配合。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小肠疾病7例,阳性检出率47%;小肠镜检查最短时间为15 min,最长62 min,平均为22 min;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电子小肠镜检查的顺利完成除需要医生有熟练的内镜操作技能,还与小肠镜检查术中护士娴熟的护理配合,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出现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84例MRI检查时出现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心理疏导。结果:本组56例轻度心理障碍患者能配合完成检查,所获MRI图像较好;24例中度患者勉强配合完成检查,MRI图像有轻微运动伪影;4例重度患者放弃检查。结论:心理护理可减缓或消除磁共振检查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提高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老年患者C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拟行CMRI老年患者采用焦虑自评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焦虑评分,对存在焦虑症状的患者采用自制表调查焦虑源。而后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于检查前再次进行SAS评分。结果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前,27例患者SAS评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19例患者有焦虑症状,可能的焦虑源中,主要是对MR认识不足占89.5%,其次为CMRI本身不良因素占57.9%及患者自身因素占36.8%。经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患者SAS评分低于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仍高于常模(P<0.001)。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检查。结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以降低老年患者焦虑情绪,增加对CMRI的依从性,对检查顺利完成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E)在不明原因严重的消化道出血(OGIB)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胶囊内镜检查的12例不明原因严重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平均通过小肠时间为261min,其中2例(13.3%)未通过回盲瓣。共检出小肠病变10例,胶囊内镜的阳性率为83%。病因包括:毛细血管扩张2例(13.3%),毛细血管瘤1例(6.7%),动静脉畸形1例(6.7%),小肠多发溃疡2例(13.3%),小肠淋巴管扩张并出血1例(6.7%),小肠肿瘤3例(2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耐受性好,安全、有效,诊断不明原因的严重消化道出血价值高。OGIB以小肠血管损伤最常见,其次为小肠肿瘤。  相似文献   

17.
陈伟  姜琦 《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0):94-9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该科112例诊断小肠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其诊断率及安全性。结果 1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共检出小肠病变94例,阳性率83.93%。受检患者对胶囊内镜检查顺应性好,未发生胶囊梗阻及嵌顿等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小肠出血病因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OMOM胶囊内镜对疑似克罗恩病患者检查时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取收治的27例克罗恩病疑似病例,分析胶囊内镜检查前、中护理配合方法及检查后护理观察要点.结果 27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摄影图像清晰,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其23例有明显克罗恩病肠道黏膜病变表现可作为确诊依据,病变检出率85.2%.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时给予充分适当的护理,有助于得到清晰的检查结果,提高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的配合与护理。方法:对482例患者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护理人员加强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对全过程进行观察。结果:482例患者因护理措施得当,护理配合到位,检查与治疗顺利完成。无1例穿孔、出血、麻醉意外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检查过程不能记忆。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它能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在有严格监护条件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充分术前准备和精心术中、术后护理,默契配合是无痛内镜检查与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无痛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的操作配合及护理。方法 对85例患者行无痛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术前进行充分准备、术中熟练操作配合并做好麻醉监护及抢救准备及术后进行宣教。结果 85例患者顺利完成操作,无并发症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在无痛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术前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准确判断荧光素钠过敏试验结果、麻醉前的准备;检查中熟练的操作配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是顺利完成该项检查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