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喉癌组织中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6、E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癌组织中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6、E7蛋白的表达,并初步分析其与喉癌组织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147例喉组织标本,其中喉鳞状细胞癌组织82例,非癌组织39例(声带息肉27例,距肿瘤>1.0 cm的癌周正常组织12例),癌前病变(声带白斑)2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标本中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6、E7蛋白的表达.分析喉鳞癌组织中3种蛋白表达情况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喉鳞癌组织中HPV16蛋白及E6、E7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5或0.01),后者高于非癌组织 (P<0.05或0.01).非癌组织中HPV1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E6、E7蛋白的表达(P<0.05或0.01),而喉癌组织及癌前组织中三者间无显著差异.不同临床分期(Ⅰ~Ⅳ期)及不同病理分级(Ⅰ~Ⅲ级)喉癌组织中HPV16的阳性率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间HPV16 E6、E7蛋白表达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PV16感染后其早期区基因E6、E7的表达可能是诱发喉癌的因素之一,应用免疫学方法抑制E7蛋白的表达对于喉癌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但其预防和治疗作用不应过分夸大.  相似文献   

2.
喉癌中HPV 16/18 E6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洪义  刘钧 《罕少疾病杂志》2004,11(3):35-37,F002
目的检测HPV16/18E6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水平,研究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HPV在喉癌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喉癌30例,另选声带息肉30例及正常喉组织6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其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喉癌中HPV16/18E6、凹空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56.7%(17/30)、46.7%(14/30)。声带息肉中凹空细胞的阳性率为40%(12/30),HPV16/18E6为阴性。正常喉组织均为阴性。喉癌中凹空细胞表达与组织分化正相关,分化越高,阳性率越高。喉癌中HPV16/18E6表达与凹空细胞表达呈正相关,与组织分化负相关,分化越低,阳性率越高。结论HPV16、18型与喉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HPV与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 :食管癌和食管炎各 6 0例内镜下用带套管细胞刷对病变组织刷取细胞 ,送放免疫室行 HPV- DNA- PCR检测。统计阳性率 ,与食管炎作对比。结果 :6 0例食管癌 HPV- DNA- PCR检测 ,阳性率为 38.3% ;6 0例食管炎 HPV- DNA- PCR检测 ,阳性率为 18.3%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与食管癌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喉组织中HPV11,16 E6基因DNA及HPV16 E6 mRNA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1,16型(HPV11,16)转化基因E6 DNA及HPV16 E6 mRNA与喉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②方法分别用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CPCR)和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喉乳头状瘤、喉鳞癌组织中HPV11,16 E6 DNA和HPV16 E6 mRNA的含量.③结果喉鳞癌组织中HPV11,16 E6 DNA和HPV16 E6 mRNA的含量均高于喉乳头状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t=3.745,2.776,2.759, P<0.01,0.05);高、中、低分化喉鳞癌组织中HPV11,16 E6 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F=0.335, 0.234, P>0.05),但低分化喉鳞癌组织中HPV16 E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分化喉鳞癌(F=4.219,q=4.107, P<0.05).④结论 HPV11,16 E6 DNA和HPV16 E6 mRNA的含量有随病理程度加重而增高的趋势,从分子水平探讨转化基因E6的致癌性, 有助于阐明HPV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应用改良的二步温控法 PCR 技术,检测34例人宫颈癌组织 DNA,发现宫颈癌中 HPV-16 E_6/E_7相关序列存在的阳性率为67.6%(23/34)。结果提示:HPV-16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采用改良 PCR 技术选择性地检测 HPV-16的转化基因(E6、E7)对深入探讨宫颈癌发生的机理、早期发现宫颈癌患者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7表达蛋白与Rb蛋白在喉癌发生中的相关性,为探索喉癌的病因学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2例喉鳞癌、39例非癌组织标本中HPV16、HPV16 E7以及Rb的蛋白表达。结果HPV16 E7和Rb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非癌及癌组织中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HPV16的阳性率在非癌及癌组织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喉癌组织中,Rb蛋白在HPV16和HPV16 E7阳性及阴性组中的阳性率显著不同(P〈0.01),而在非癌组织中则无此现象(P〉0.05)。结论喉癌组织中HPV16 E7的高表达导致的pRb功能失活是引起喉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18型与涎腺肿瘤病因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引物PCR法为44例涎腺肿瘤组织标本中31例HPVs阳性组织DNA进行分型检测.结果检出HPV16E7阳性率为13.60%,HPV18E7阳性率为47.72%,涎腺肿瘤组织中HPV18E7阳性率明显高于HPV16E7阳性率;恶性肿瘤组中HPV16E7和HPV18E7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结论HPV18型感染与涎腺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HPV16,18型E7基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检测HPV-16 E6和E7基因的实验方法.方法 将制备的含HPV-16 E6和E7基因的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方法,分别对3种宫颈癌细胞株进行HPV-16 E6和E7基因的DNA和RNA拷贝数的定量检测.结果 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PCR效率在90%以上.HPV-16 E6和E7基因的DNA和RNA拷贝数在宫颈癌细胞株 CaSki、SiHa和HeLa中从高到低依次是CaSki>SiHa>HeLa.结论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方法研究HPV-16 E6和E7基因的DNA和RNA含量结果可靠,为进一步研究两个基因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漯河地区食管癌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探讨HPV感染与我国河南省漯河地区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HPV L1通用引物GP5+/6+、HPV16E6和HPV18E6型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漯河地区食管癌组织中HPV存在状况。结果 115例食管癌组织中,86例检测到HPV阳性,阳性率为74.8%;其中56例检测到HPV16E6基因,阳性率为48.7%;20例检测到HPV18E6基因,阳性率为17.4%;12例HPV16E6和HPV18E6基因均阳性为混合感染。结论我国河南省漯河地区食管癌与HPV DNA感染存在相关性,并且HPV感染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宫颈癌中的蛋白表达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和HPV18E6/E7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浸润性宫颈癌、15例原位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采用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E7和HPV18E6/E7的DNA状况。结果宫颈浸润癌及原位癌组织中的KAI1蛋白表达与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相比明显下调(P<0.05),原位癌与浸润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16E6、E7和HPV18E6/E7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1%、54.3%和12.9%,HPV16E6、E7和HPV18E6/E7感染与宫颈癌中的KAI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宫颈癌中呈下调表达,HPV16E6、E7和HPV18E6/E7感染不影响其表达。  相似文献   

11.
StudiesontheinterrelationshipofChineselaryngealcarcinomaandhumanpapillomavirus¥(赵舒薇)(费声重)(郭志祥)(陆书昌)(潘子民)ZhaoShuwei,FeiShengzh...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喉鳞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亚型的感染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39例喉鳞癌组织,1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HPV16/18亚型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喉鳞癌组织中HPV16/18阳性感染与肿瘤各项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39例喉鳞癌组织中HPV16/18阳性率为48.7%(19/39)。1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均未见HPV16/18感染(0/10)。HPV16/18在喉鳞癌组织与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喉鳞癌组织中HPV16/18感染与癌组织的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间经Fisher's精确概率法χ^2检验均未见相关性。结论喉鳞癌的发生与HPV16/18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双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喉乳头瘤石蜡包埋组织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结果与常规PCR(三温循环)相同:30例喉乳头瘤中HPV总检出率为46.7%(14/30),HPV-6/11/16的检出率分别为40%(12/30)、16.7%(5/30)和6.7%(2/30),HPV-6的检出率极显著高于HPV-11/6(x2=10.6,P<0.01)。初步结果表明,本地区喉乳头瘤主要与HPV-6的感染密切相关。该法具有缩短检测时间、节省一个恒温水浴箱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陕西地区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了解本地区妇女生殖道HPV感染特征。方法 采用PCR+导流杂交技术检测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8581名陕西地区妇女生殖道HPV-DNA,必要时进行宫颈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 8581名陕西地区妇女中,生殖道HPV感染率为33.06%,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为30.08%,复合型别感染者占27.18%;最常见感染型别依次为HPV-16、HPV-52、HPV-58、HPV-6和HPV-18。HPV感染存在年龄差异,感染高峰年龄为25岁以下和51岁以上。HR-HPV感染者中宫颈组织学正常、轻度上皮内瘤变(CINⅠ)、中度上皮内瘤变(CINⅡ)、重度上皮内瘤变(CINⅢ)和宫颈癌(CC)组中,感染率分别为88.72%、97.48%、97.35%、95.88%和99.23%;常见致癌型别依次为HPV-16、HPV-18、HPV-58、HPV-52和HPV-33。HPV-16、18和58共同引起94.62%的宫颈癌。结论 陕西地区妇女生殖道HPV感染比较普遍,最常见的感染型别是HPV-16、HPV-52、HPV-58、HPV-6和HPV-18,常见致癌型别依次为HPV-16、HPV-18、HPV-58、HPV-52和HPV-33。HPV-16、18和58引起94.62%的宫颈癌。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显著相关,HR-HPV复合感染不是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 16、18型E6和E7蛋白与喉鳞癌发生的关系以及两种蛋白在致病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对 5 8例喉鳞癌 ,30例癌旁组织和 30例声带息肉进行检测。结果 :在喉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E6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 31 0 % (18/5 8)和 2 0 0 % (6 /30 ) ;E7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 32 7%(19/5 8)和 2 0 3 % (7/30 )。声带息肉组中未见E6和E7蛋白阳性表达。E6和E7蛋白表达率在喉癌组与息肉组之间 ,有颈淋巴结转移组与无颈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E6和E7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结果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HPV16、18E6和HPV16E7蛋白与喉鳞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E6与E7蛋白在致癌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通用引物PCR初筛158例标本,凡HPV感染阳性标本再用型持异引物PCR作分型检测,结果:疣、乳头瘤等良性病变的HPV检出率为61.1%(55/90),主要检出HPV6和/或HPV11,占阳性例数的89.1%(49/55);食管癌组织有较高的HPV感染率(66.2%,45/68),以检出HPV6,11,16为主,并明显高于HPV8(X2检验,P<0.01),提示HPV感染可能与本地区食管癌发生密切用关。本研究建立的HPV快速检测和分型方法,用于临床检测和回顾性研究均可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PCR对汕头地区60例食管癌石蜡包埋标本进行人乳砂瘤病毒DNA序列检测。结果:HPV-DNA总检出率为63.3%,HPV-6、11、16、18型的检出率分别为30.0%,40.0%,30.0%和10.0%,其中多重感染占阳性例数的60.5%。初步结果表明,汕头地区食管癌组织中有较高的HPV感染率,此与食管癌的发生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不同民族喉乳头状瘤与喉癌组织中不同类型HPV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部分民汉族喉乳头状瘤(LP)和喉癌(LC)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的(PCR)技术,对83例喉癌患者(维吾尔族27例,哈萨克族4例,汉族52例),63例喉乳头状瘤患者(维吾尔族33例,汉族30例),20例声带炎性息肉(LIP)患者(维、汉各10名),总共166例分别进行HPV6/11的9.6%(8/83)和LIP的0.0%(0/20)(P<0.05);(2)LC组织中HPV16/18感染的阳性率为37.3%(31/83)明显高于LP的6.3%(4/63)和LIP的0.0%(0/20(P<0.05);(3)民汉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民汉LP的发生主要与HPV6/11感染有关;LC主要与HPV16/18感染关系密切,HPV感染可引起细胞基因的异常调控,可能是喉上皮组织发展成为肿瘤病变的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